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读构造地质图报告怎么写

读构造地质图报告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1-02-17 02:24:22

『壹』 地质报告怎么写

地质报告也有很多种啊,区域地质调查的、矿产普查的等等很多类,关键是你写的是什么地质报告

『贰』 求一份构造地质学报告

景陵峪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第一章 引言

一、 实习目的

1、 分析该地区构造运动史,

2、 明确该地区沉积环境及演化史。

二、 所读图幅

1、 比例尺为1:100000的景陵峪地质图,

2、 构造纲要图及其图A-B剖面图。

三、 区域地理概况

景陵峪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东南部地势较高,北西东方位地势较低。海拔最高处为东南方的平望岗,海拔约1120m左右。海拔最低处应为西南部的河流下游,海拔约为500m左右,该地区平均海拔大概为700-800m。北部的青峰岭海拔约620m.该地区河流较为发育,由东北至西南呈网状遍布于整个地区,支流较多,故可知该地区较便利,且以水上运输为主,沿河多有村落分散。

第二章 地层与岩体

该地区以沉积地层为主,由图可知,主要出露地层有:(按图上列出)

出露地层面积最大的C1-2灰岩和D2砂砾岩及D3砂岩。在黄山一带有构造窗出现,沉积地层为P,通过观察相邻地层地质界线关线可知该地区地层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主要表现为:S1-D2不整合接触,D3-K2不整合接触,D3-Q4不整合接触。另外该地区还有岩浆岩岩体产出,主要有?4花岗岩体及β花岗岩, 这些岩体产出时间较晚,在地层沉积形成以后,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固结其上。

根据该项地区地层的不整合接触以及出露的岩体,该地区地层可分为六个构造层,即C-D构造层,S构造层,E1-E2构造层,Q4构造层,?4花岗岩体及β花岗岩体。

另外该地区东南部平望岗由K2灰岩地层和E1页岩组成。而该两种沉积地层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出现。故推测该地原来应处于海洋环境,沉积形成K2灰岩层和E1页岩后,经过一次构造运动而抬升为现在的平望岗。Q4砂砾岩沉积主要是由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在下游地区由于水动力减,流速变缓,沉积物沉积而成。

第三章 构造

该地区地形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主要以褶皱为主。

第一节 褶皱

景陵峪地区褶皱发育较完整,为阿尔式褶皱。从该地区的构造纲要图上可知,主要有四组背斜,三组向斜。而且轴迹线方向沿东——西方向。下面对轶闻中标标号Z1-Z7的褶皱进得描述:

类型
两翼地层
翼间角(度)
核部地层

Z1

S2板岩层,D2砂砾岩D3砂岩层
50左右
S1千枚岩

Z2

S2板岩层,D2砂砾岩D3砂岩层
70左右

Z3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70左右
D2砂砾岩

Z4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120左右

Z5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80左右
D2砂砾岩

Z6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120左右

Z7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60左右
D2砂砾岩

根据以上各褶皱分析,可以推测出:Z1-Z2褶皱是由加里东运动形成 ,Z3-Z7褶皱是由印支构造运动形成 。

第二节 断层

该地区断层走向均近东—西方向,F1—F7七个断层包括正断层和逆冲断层两类。其中F4、F5断层伸展整个地区。下面依个描述:

上盘地层
下盘地层
类型
断层面倾向

F1
S2板岩
S1千枚岩
逆冲断层
北北东

F2
S2板岩,S1千枚岩
S2板岩
逆冲断层
北向

F3
S1千枚岩
S2板岩
逆冲断层
北北东

F4
C1-2灰岩,D3砂岩,
C1-2灰岩,D3砂岩
正断层
南向

F5
C1-2灰岩,D3砂岩,D2砂砾岩
C1-2灰岩,D3砂岩,D2砂砾岩
正断层
北北东

F6
D3砂岩,D2砂砾岩
D3砂岩,D2砂砾岩
正断层
东向

F7
D3砂岩,D2砂砾岩
D3砂岩,D2砂砾岩
正断层
西向

另外F6与F7断层处,发育为一地堑构造。 (附图)

第三节 岩体

该地区岩体有?4花岗岩体及β花岗岩。出露地区较小。

。?4花岗岩主要产出于Z1—Z2褶皱处。规模较大,与围岩呈不整合接触,侵入时代为志留系后期和泥盆系前期。

β花岗岩体主要产出于东南部的平望岗,K2—E1地层交界处,出露面积较小,与围岩呈不整合接触。侵入时代为K2之后,E1之前。

第四章 构造变形史

根据前述地层及其接触关系、沉积顺序,以有断层和褶皱的分析,可简述该地区构造 变形史。

景陵峪地区早期沉积以S1千枚岩、S2板岩为主,之后经过加里东运动改造,形成了Z1Z2褶皱,几乎与此同时,?4花岗岩岩体产出,然后又经右D2砂砾岩、D3砂岩及C1-2灰岩的沉积,在C1-2后期经历印支构造运动,海底抬长形成陆台,水平挤压形成 一系列的褶皱和断层,最后呈个变形阶段为东南部的平望岗,该地原为浅海环境,发育有K2灰岩沉积和E1页岩沉积,喜山运动时,该处被抬升形成平望岗。与此同时β花岗岩岩浆沿E1页岩与K2灰岩间隙中乘虚而入出露地表固结成岩。经过长期的出露剥蚀,个别地区剥蚀严重,造就了而仿的地貌。

第五章 实习感言(自写

『叁』 构造地质学报告

这道题目莫非是某某研究生考试题目,或者是复试题目。朱先生附图里面有这专个图。俺考了属5,6回这个题目了。基本思路:地层概况,古生物信息(略),构造信息,包括褶皱断层火成岩等的产状,发育年代先后。力学分析,最后进行综述,编造一个构造故事。毕!

『肆』 构造地质学读书报告

地形地貌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28km, 整个湖山地区位于宁镇褶皱的南带,地区由三列山组成,走向为北-东-东。北列山海拔120m~169m之间,包括轰隆山,排山,棒槌山。中列山山势较高,海拔位于160m~250m之间,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陡山位于宁镇褶皱带的南带)、狼山等。主峰孔山高341.8米,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标高为292.3米。三列山之间是两个谷地。北侧湖山谷地是龙潭系地层径地表侵蚀形成,南侧谷地是志留纪高家边组页岩被剥蚀形成。湖山次生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二级阶地。第一阶地海拔40-60m,即农田、煤矿所在地,二级阶地海波60-70m,主要为残积、坡积只碎石,夹有少量冲积成因的粉沙质黏土。泉水有孔山寺泉和棒槌山泉出露,均为上升泉。

湖山地区地层简介

地层岩性:自山顶往下,主要有这样几种岩层分布

1、山顶主要为三叠系和石炭系岩层,其中分布较多的是石炭系的黄龙组灰岩C2h和船山组灰岩C2c,这两种岩石是制造水泥的很好原料,可以生产出高强度水泥,很具有利用价值,该地水泥厂也主要是以这两种岩石为原料。

灰岩在深海或者浅海环境中形成,其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另外该处岩石含有一些硅质矿物,岩石呈浅灰色,致密状,一般称之为结晶灰岩。

2、向斜的东北方向,为石炭系高丽山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及一些粉砂岩组成,代号为C1g,岩倾向为西南方向。

页岩是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具有明显的薄层理,可以很容易地沿层理将其分成薄片,页岩一般易风化,性质软弱,浸水后强度显著降低。

砂岩是由50%以上2~0.05mm粒级的颗粒胶结而成的,而此处砂岩粒度较小,应属于细粒砂岩,由于距离较远,未能观察其主要碎屑的矿物成分。但此处岩石颜色较深,推测其应当为碎屑砂岩。

一、志留系

1、高家边组(S1g)

至今未有完整剖面,厚度大于293m。黄绿色页岩夹泥岩及粉砂质泥岩,粉砂质页岩,风化后颜色为黄色、黄褐色。地层岩性较为软弱,记忆风化。风化后呈碎片状,岩层产状较陡,近于直立。

2、坟头组(S2+3f)

坟头组上部为细砂岩,泥质细砂岩夹薄层状细砂岩,厚层为80厘米,薄层为35厘米,风化面为灰褐色。泥质胶结,胶结物以硅质为主,硅质与泥质胶结。

2.坟头组中部为厚层状石英砂岩,石英含量为60%到70%,岩屑25%,质地坚硬,硅质铁质胶结,斜交层理,顶截底切。

3、茅山组

紫红色含岩屑石英砂岩,硅质胶结,质地坚硬,中层厚状。原本应为灰白色,风化后变为紫红色。与坟头组整合接触,厚度在20米左右。

二、 泥盆系

1、五通组(D3w)

五通组以石英砂岩为主,底部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含茅山组岩屑,厚层状,硅质胶结,坚硬,假整合于茅山组之上。

下部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厚层状,硅质胶结,石英含量高,质纯。在陡山北发育有背斜,为背斜核部。

石英为主,成分单一,分选性差,质地坚硬,兼有沉积。厚层石英砂岩夹薄层,含白云母片,细石英砂岩,灰黄色,直立。

三、 石炭系

1、金陵组 C1j

厚约6米,与五用组假整合接触。为灰黑微晶碎屑灰岩,厚层状生物屑中主要是海百合茎及腕是碎片,含有机质几泥质成分较高,底部有一层铁质粉沙岩与五通

组接触。盛产假乌拉珊瑚等化石。

2、高骊山组 C1g

厚约36米,假整合与紧、金陵组之上,金陵组顶面颜色发红,有铁锰质薄层堆积。

下部为灰白色,深灰色,紫红色页岩夹薄曾砂岩,含褐色泥质生物碎屑微晶灰岩透镜体,见腕足类化石碎片。

中部为黄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数层灰紫色,灰绿色,灰色页岩。

上部为灰白色,灰绿色,紫红色及黑色粘土质几粉砂质页岩,夹少量菌层砂岩。

3、和洲组 C1h

厚约5米,与高骊山组假整合接触。为灰黄色泥岩及白云色微晶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可见袁化珊瑚,贵州珊瑚,不规则石柱珊瑚,轮状珊瑚等化石。

4、老虎洞组 C1l

厚约6米,与和洲组假整合接触。灰白色厚层状白云岩,假整合,特征为:1.含肉色燧石条带和燧石团块结晶矿物,硬度大于7。2.风化面有刀砍状溶沟,厚层状到块状。与和州组假整合接触,总厚度约6米。

5、黄龙组(C2h)

底部为灰白色块状巨晶白云岩,中上部为灰白色或者肉红色厚层微晶灰岩,质地较纯,含小纺锤虫蜓化石。

6、船山组(C2-P1C)

此地层岩石黑白相间,厚度约为40米。处于栖霞底部。梁山段煤系,在地表易风化成沟,含炭质钙质页岩,厚度大约为1到2米。与黄龙组假整合接触。

四、 二叠系

1、栖霞组(P1q)

栖霞组有四段岩性,从上到下依次为:

A.嗅石炭化石。这段有浅灰色与灰黑色生物屑灰岩,微晶生物屑灰岩及微晶灰岩互层。产有珊瑚类化石。

B.下硅质岩层。这段含硅质条带。栖霞本部为灰褐色中厚层,含燧石条带,生碎屑石灰岩。产有化石。

C.本部灰岩段。中到薄层,灰褐色,含燧石条带和燧石砾岩,生物性灰岩,岩性脆弱。中到厚层,有燧石条带,燧石透镜体

D.上硅质层。

总厚度约130米,与船山组整合接触。

2、孤峰组(P2g)

新鲜硅质岩,硬而脆,深紫红色,风化含其他物质,间夹薄层硅质页岩(含粘土矿物)。单层厚度为5到8米,岩石呈隐晶质结构。

此处的硅质岩呈叶片状,手摸光滑,与高家边组页岩无法区分。

总厚度约20米,与栖霞组整合接触。

3、龙潭组

龙潭组下部为灰黄色黑色粉砂岩,粉砂页岩。中部为黄褐色厚层长石砂岩,含煤层。上部为灰黄色页岩,粉砂岩,砂岩,含煤层。顶部为黑色生物屑灰岩透镜体,深灰黑色页岩,泥岩。总厚度约30米,与孤峰组整合接触。

4、大隆组(P3d)

灰黑色中薄层硅质岩夹页岩透镜体。总厚度约20米,与龙潭组整合接触

棒槌山西端P23d到T1地层剖面

五、 三叠系

1、下青龙组(T1x)

下部黄绿色紫红色页岩夹灰黄色薄层泥质微晶灰岩。中部黄绿色紫红色页岩与灰白色薄层微晶灰岩互层。上部灰白色薄层微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由中层到厚层。顶部灰白色薄层微晶灰岩,中层至厚层。厚度约200米,与大隆组整合接触。

2、上青龙组(T2s)

下段:灰黄色或者黄褐色钙质页岩夹土黄色中薄层泥质灰岩。

中段:灰绿或者灰黄色中薄层泥质灰岩夹灰黄灰绿色钙质页岩。

上段:青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紫红色瘤状灰岩。

总厚度在300米左右,与下青龙组整合接触

测区地质构造概况

湖山地区主要属于下扬子地层,宁镇褶皱带南部。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可以观察了大石碑正断层与獐龙山地垒构造。

褶皱构造

一、孔山背斜

水平岩层受到应力作用后发生弯曲变形,单个弯曲成为褶曲,由多个弯曲连生叫褶皱。褶皱构造是地壳中常见的构造形态。

我们这次观察到的孔山背斜,属于斜歪倾伏背斜,北缓南陡。

二、陡山-大石碑向斜

断裂构造

一、大石碑正断层

断层是地壳中的岩层或岩体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并且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

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是最重要的构造之一。

断层常构成一定地区的地质格架。

大石碑正断层断层断距3米左右,向北西方向倾斜,左上盘下调,右下盘抬升,断于栖霞本部,二叠系。

断层证据:1.相同地层位发生错断。

2.断层段出现角砾岩,角砾岩一般呈透镜状或碎屑,有张性。

3.断层上盘出现一系列张性粒屑。

4.出现很多泉。(由断层带形成)

二、断层组合型式

孔山地垒构造。两边地层相对下调4到5米,使两组正断层中间地层上升成为地垒构造。

湖山地区地质发展简史

从前寒武纪到早古生代的末期,湖山地区的地壳活动较弱。

从震旦纪到早古生代的末期,整个宁镇地区的地壳只是经历了多次轻度的升、降,整个地区的沉积环境属于浅海。寒武纪以来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在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以及志留纪的灰岩中或多或少有薄层的硅质岩或燧石结核。这种稳定的环境一直延续到志留纪的末期,在华南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加里东运动,本地区受到影响,地壳从海水中上升出来成为陆地,但未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与断裂,志留纪末至泥盆纪中期,整个宁镇地区处于一个剥蚀的环境中,至晚泥盆世,在准平原化的作用下,发育了五通组河流相的沉积,随后又出现了五通组顶部的大型湖泊相沉积。

在早石炭世,本地区进入了一个海陆交替的时代,形成了具有滨海相沉积的早石炭统的地层,以高骊山组具有波痕构造的砂岩为代表。主要的沉积物有富含生物化石的灰岩、页岩与砂岩。

从中石炭世到早二叠世,本地区的地壳开始持续下沉,沉积物得到有效的补偿,形成了厚层的浅海碳酸盐沉积,内含较多的生物化石,远处搬运而来的硅质以薄层硅质岩或燧石结核的形式沉积下来。在早晚二叠世之交,地壳因东吴运动有过一次显著的抬升,本地区海水退去,形成滨海沼泽,于是形成上二叠统龙潭组的煤层。

短暂的东吴运动后,至晚二叠世后期,海水复行侵入,形成了上二叠统大隆组、下三叠统下青龙组以及中三叠统上青龙组的浅海相沉积。在下、上青龙组的沉积过程中,地壳运动逐渐加剧,沉积环境越来越不稳定,在上青龙组的灰岩中已经存在瘤状构造,说明地壳在加剧运动。至上青龙组沉积完毕,本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印支运动,地壳发生褶皱,形成了宁镇山脉的雏形。在宁镇地区把这次运动称为金子运动。

金子运动结束了本地区长期的海进历史,使宁镇地区彻底成为陆地。在金子运动形成的山间盆地中沉积了上三叠统的黄马青组,它与下伏的上青龙组呈不整合接触关系,正说明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

『伍』 跪求有关构造地质学读书报告一份,万分感激,分不是问题

自己读一遍就有报告了,老师让你们写读书报告是为了让你们学知识,你们倒好,呵呵,还跪求,不觉得不好意思啊。

『陆』 现在我们要写一份20页信纸的构造地质读图报告,是附图18的“杨柳市地质图”,现在我急缺杨柳市的资料。

进图书馆查地质区域资料即可,很全面的

『柒』 地形图读图报告怎么写啊

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图件,是用测量仪器把实际测量出来,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

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以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并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一般的地形图都是由等高线和地物符号所组成。

地形图对野外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为借助地形图可对一个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等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甚至能初步分析判断某些地质情况,地形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初步选择工作路线,制定工作计划。此外,地形图是地质图之底图,地质工作者是在地形图上描绘地质图的,没有地形图作底图的地质图是不完整的地质图,它不能提供地质构造的完整和清晰的概念。

因而在野外地质工作之前要懂得地形图,会使用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

(一)比例尺是实际的地形情况在图上缩小的程度。因为地面上地形与地物是不可能按实际大小在图上绘出,而必须按一定比例缩小,因此地形图上的比例尺也就是地面上的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距离之比数,一般有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自然比例尺,往往标注在地形图图名下面或图框下方。

1.数字比例尺是用分数表示,分子为1,分母表示在图上缩小的倍数,如万分之一则写成1:10000,二万五千分之一写成1:25000。

2.线条比例尺或称图示比例尺,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

3.自然比例尺:把图上l厘米相当实地距离多少直接标出,如1厘米=200米。

此外,比例尺的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人们一般在图上能分辩出来的最小长度为0.1毫米,所以在图上0.1毫米长度按其比例尺相当于实地的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例如比例尺为1:1000其0.1毫米代表实地0.1米,故1:1000之地形图其精度为0.1米。

从比例尺的精度看出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所反映的地势的精确程度是不同的,比例尺越大,所反映的地形特征越精确。

(二)地形的符号

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1.等高线的含含义及其特征

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等高线的特点为:

(1).同线等高。即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2).自行封闭。各条等高线必自行成闭合的曲线,若因图幅听限不在本幅闭合必在邻幅闭合。

(3).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等高线是反映地形起伏的基本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说地形图也就是等高线的水平投影图(当然,还要附加一些内容)。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等高线的零点。按此可算出任何地形的绝对高程。

等高距——切割地形的相邻两假想水平截面间的垂直距离。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中等高距是固定的。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它的长短与地形有关。地形坡缓,等高线平距长,反之则短。

『捌』 地质报告怎么写可以给个范文吗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 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 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玖』 构造地质学实验中的区域构造报告怎么写不懂啊

主要分析区域内构造的发育过程,比如什么时代,发生了褶皱,形成了哪些断层等。

『拾』 怎么写地质图综合报告

例如:

一、 实习概述

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一的能力。

实习任务: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直接感观的体会和认识,如通过对实物标本、模型、图件等的观察与分析,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在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搜集了解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学生通过野外的实地勘察,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的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

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实验室,广州番禺莲花山

二、实习内容成果

(一)、时间: 10月22日 星期一 晴

地点: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

内容: 实习动员,地质图阅读、工程勘察讲座。

今天是我们班工程实习的第一天,一开始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实习动员讲座,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稍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学习不同倾斜程度水平、倾斜、直立)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可以大概地从地质图上分析各类的地质现象。在讲解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老师以《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工业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例,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如何制定工程地质勘探的布置,如何阅读已有的勘察报告和完成自己的勘察报告。

由于老师的详细讲解,我们班的同学们对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充满了热情,大家在剩余的时间里积极到图书馆查找相关实习资料,以求能够更加好地完成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掌握实习任务所要求的,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关于地质这一块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时间:: 10月23日 星期二 晴

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图书馆。

内容:阅读收集整理资料,观看影像资料—不良地质现象。

今天老师安排我们在课室观看影象资料—不良地质现象,基本上不良地质现象都是地壳上部岩土体受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在21世纪这个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的影响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老师的播放的影片中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各类的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影片的观看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过程和结果,聆听专家是如何勘察地质现象和如果制定防治措施,这样的教学比光坐在教室里看课本形象易懂。

(三)、时间: 10月24日 星期三 晴

地点: 广州番禺莲花山

内容: 莲花山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

今天我们的安排是进行野外实习:莲花山踏勘,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早上8:30在学校出发,由于包车有延误,时间推迟了一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狮子洋西岸制高点的莲花山。早在很久前我就听说过这座名山,这次终于一睹其风采,出发前我在网上找了些莲花山的介绍:

莲花山占地2.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8米,距广州市区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溶古代粗犷和现代秀美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风景名胜区。“莲峰观海”2002年被广州市政府列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莲花山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它是一位历史老人,是番禺2200多年历史的见证者。番禺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很多,其中莲花山上的古迹最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它拥有国内罕见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采石场遗址,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省会华表”莲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间建造的莲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观音立像。

到达莲花山映入眼帘的风景简直让人如痴如醉,从停车场向东南方向走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座宝相庄严、慈颜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观音宝像屹立在广场中央。举目瞻仰,湛蓝的天空中一朵朵白云飘浮天际,衬托着观音菩萨好像腾云驾雾,彩霞披身。观音像高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180两,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观音铜立像。观音宝像面向东南,遥望浩瀚的狮子洋,“望海观音”因而得名。

再继续向前走,走过约一百米由花岗岩铺设成的台阶,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多呈灰白色、灰色、肉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和正长石为主,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向飞鹰古道走去,古道是建在峭壁上的人工开凿的隧道。古隧道的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用小铁锤可以敲出一块岩石标本。由于它的分布很广,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继续前进可以见到由四块相连的大岩石组成,两侧耸起的两块片岩如同飞鹰的两翼,后部高耸的片岩如同飞鹰的翘起的尾巴,平铺向外延伸的岩石如同飞鹰的头部和嘴巴,岩石组的形状如一只遨游天空的飞鹰,神威懔懔的飞鹰岩!

再往回走就可以看见狮子岩。狮子岩位于莲花山的东麓,一石酷似雄狮,盘踞山崖,面向东方,状似向着珠江口吼叫,所以莲花山也被称“狮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称为狮子洋。据考古学家分析,莲花山原只是海面上的一个小岛,千万年过去,沧海桑田,海水退去,陆地抬升,莲花山成为陆地的丘陵,海底也变成了陆地。狮子石原来是小岛边上的一座岩石,千万年来受海浪和海风的不断拍击、侵蚀、风化而成今天的形状。它像莲花山的忠实守护者,日夜守护着莲花山。它也是莲花山沧海桑田变化的最佳见证。狮子岩的岩层组成也是莲花山典型的沉积岩中的砂岩和砾岩。

在狮子石后面有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叫作观音岩,经人工开凿后呈现水平层理。再往前走我们一路经过了八仙岩、浴仙池、剑门、百福图、燕子岩、南天门、神仙桥。

值得一提的是燕子岩。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区内峭壁嵯峨,巨石横空,或形成一线鸟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从崖下向上仰望,只见四面崖壁连环对峙,奇峰突屹,广阔的天空被缩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摇摇欲坠,令人惊心动魂,神摇目眩。在燕子岩景区,细听岩上滴水声,看着盘旋飞舞的燕子。岩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绿色的墙壁,每当春夏之交,花开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这里风景秀丽,山水相衬,成为许多电影、电视导演们首选的外景拍摄地。

在莲花山上你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类的花草树木,有松树、榕树、菩提树、熏衣草……全都是因为莲花山是处于三角洲冲积地带,在陆地上升的过程中,将海底肥沃的土地带上,所以在山上能够栽种各种类的花草树木。也正是由于其地出珠江入海口,有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山脚的桑基鱼塘也有很好的收益。

此次野外实习—莲花山之行,到此告一段落。这是一此很好的机会让我们从烦喧的环境和沉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融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当然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亲临野外环境,与山里的岩石有了一个面对面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运用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去对一个沉积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进行分析。特别是莲花山上最常见的棕红色的砂岩,对它的层理、节理和工程地质性质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很多是在书本上所没有的。由于莲花山是一个古代的采石场遗迹,很多的岩层都经过了人工开凿,破坏了原有的岩层地貌,会出现不良的地质现象,所以在开凿的过程中注意防止不良地质现象的出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四)、 时间: 10月25日 星期四 晴

地点:广工大地质实验室

内容:室内造岩矿物、岩石的认识,老师再次帮助重温地质图的阅读,在给出的《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工业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工程场地勘察数据,完成勘察报告的其它部分。

(五)、 时间: 10月26日 星期五 晴

地点:学校

内容:完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收获、体会

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