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错湖泊是什么地质地貌
『壹』 纳木错是什么
纳木错是闻名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千米,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千米,总面积为近200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纳木错藏语为“天湖”之意,位于藏北高原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峰北麓,西藏自治区当雄和班戈县境内。纳木错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
据《措之解说》中记载,纳木错的全名是:“纳木错秋莫·多吉贡扎玛”。纳木错是第三世纪末和第四世纪初,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大型构造断陷湖。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错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3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传说纳木错是绵羊的主护神,所以每逢藏历的羊年,纳木错将要敞开圣门迎接众神前来汇集。据传,天下之众神按照不同的年份进行轮流汇集,藏历马年汇集到岗嘎德斯,猴年汇集到南方的杂日山,羊年则汇集在纳木错。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前往纳木错朝圣转经。从藏历羊年的元月开始到年底十二月止转湖队伍终年不断。既有骑马转湖的又有徒步跋涉的,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以转湖朝圣一次为积大德,并相信也能给自己带来无限的福。这种心理驱使信徒们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日夜兼行地转湖不止,即便是走不动路的老者或者残者也乘马前往,并认为转得越快功德也越高。所以那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不分昼夜地拼命往前跑,竟能在10天之内转纳木错一周。
在藏北众多的湖泊中,人们为何如此笃信纳木错呢?这也许是除了在纳木错周围有4座古老的寺院外,其主要原因就是纳木错独特的山水景色和各种奇石异土及其美妙的传说给纳木错涂上了神秘的色彩。
纳木错中5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佛教徒们传说这五座岛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岛,面积为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5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岛居5个半岛之冠。扎西半岛位于湖的东侧,像是湖岸伸入湖中的一只拳头。远远望去,它是个小山包,由于山包中间明显裂开,人们说它是个睡佛,短的一段是脑袋,长的一段是身子,腿侧伸入湖中隐而不见。其实,这是个由石灰岩构成的约10平方千米的半岛,由于湖水的侵蚀,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有的洞口呈圆形而洞浅短,有的溶洞狭长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里布满了钟乳石。岛上到处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间还有自然连接的石桥。岛上地貌奇异多彩,巧夺天工,实属奇观。纳木错阴面有18大梁,阳面有18大岛。藏北牧人自豪地说:“纳木错美如画,阴有18大梁,最著名的山梁在阳面,阳有18大岛,最著名的岛在阴面。”就是说在纳木错湖周围共有18道山梁,其中除多加山梁在阳面外,其余都在湖的阴面即南边。
纳木错共有18个岛,其中扎西岛在阴面外,其余诸岛均在阳面即纳木错湖的北边。虽然纳木错海拔达4718米,但岛上、湖滩上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牧草和柏树林。湖岛上那些岩洞及树丛中还有极丰富的水生物,这些水生物给熊创造了一个理想的乐园。
『贰』 纳木湖的类别,景色特点和主要物产是什么
纳木湖又称纳木错,属于咸水湖。
纳木错生态旅游景区内主要景点有:迎宾石(夫妻石)、合掌石、善恶洞、扎西寺等。
迎宾石:也称为是纳木错的门神。相传纳木措是一位女神,她掌管着藏北草原的财富,所以当商贩外出做生意时,必先来到此地祈求门神,在得到门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纳木错,以保生意兴隆。
合掌石:也称为父母石及相传它是父亲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亲纳木措女神的化身,象征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此掌为芷传宁玛教派创始人莲花生丈师修行时合掌祈福万物的显像。
善恶洞:藏传佛教认为人无论做善事或恶事,上天是一定能知道的,就像钻善恶洞一样,无论胖、矮、高、瘦只要你行的正走的直便能从此洞中过,反之就应当反省一下自己的过措。善恶洞只是佛祖给世人敲的警钟而已。
扎西寺:纳木错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 纳木错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鹏鸟岛等18个岛,湖的四面还建有4座寺庙,象征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尔琼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这些寺庙的墙壁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据传纳木错是帝释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视为必去的神圣之地,从古到今香客不断。
纳木错湖区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水资源、大面积的湿地(拥有依存于高原湖泊的多种典型湿地生态类型),日照充足,太阳能水分丰富。多风是纳木错流域的显著特点,区域内8级以上大风日每年超过80天,因此纳木错的风能资源亦相当丰富。
纳木错动植物资源丰富。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苔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湖滨平原绕湖四周,每到夏初时节, 纳木错风景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獐子、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有蹄类种最普遍的是藏野驴、藏原羚、岩羊和盘羊,雪豹是最能适应高山寒漠环境的食肉兽动物,在雪线附近仍有活动。
纳木错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储藏量都很大。还有代表性的有砂金、锡、铭铁、油页岩、玉石、云母、紫水晶。
纳木错原生的环境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中科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设立在海拔4730米的纳木错湖边,是中国国内海拔最高的长期有科研人员值守的野外观测站。纳木错站通过对大气、冰川、积雪、湖泊、生态等方面的长期观测,为西藏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和综合评价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
『叁』 纳木错湖形成原因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版受到挤压,有权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
纳木错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XXX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肆』 谁介绍一下纳木错湖
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错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三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
湖面海拔4718米,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公里,总面积为19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纳木错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
纳木错的东南部是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兰的天、碧蓝色的湖、白雪、绿草、牧民的牛毛帐篷及五颜六色的山花,交相辉映,组成一幅大自然美丽、动人的画面,身临其境,无不感到心旷神怡。
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獐子、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
湖中五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佛教徒们传说他们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岛面积为1.2平方公里。此外还有五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岛居五个半岛之冠。岛上纷杂林立着无数石柱和奇异的石峰,有的壮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有的似松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岛上还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有的洞口呈圆形而洞浅短,有的溶洞狭长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里布满了瘤钟乳石。岛上到处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间还有自然连接的石桥,岛上地貌奇异多彩,巧夺天工,实属奇观。
『伍』 纳木错湖在哪美丽吗
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蒙语和满语称“腾格里诺尔”,版藏语纳木湖意权为天湖。位于拉萨以北当雄县和榜额县之间,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距离拉萨240公里,湖面海拔4,718公尺,湖面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湖泊形成和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第三极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迹。湖水在不断退缩,至今湖周围留有数道古湖岸线,最高一道距湖约有80米。纳木错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广阔的湖滨,草原绕湖四周,水草丰美。湖水含盐量高,流域范围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野牛、山羊等。湖中多野禽,产细鳞鱼和无鳞鱼。湖水清澈,与四周雪山相映,风景秀丽。
『陆』 纳木错湖泊在哪个洲
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专状近似长方形属,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
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措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措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柒』 纳木湖的主要物产
纳木湖
又名“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内“天湖”之意。纳木错是容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
『捌』 纳木错湖在什么地方
纳木错位于当雄县,在拉萨东面,车程距离280公里,从拉萨向那曲方向沿着青藏回公路到当雄左拐进去就能到,答纳木错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水域面积辽阔,湖区周边水草丰茂,牛羊漫山遍野,在这里日出日落星空也是很美的,成为来西藏必须打卡的一个地方;
『玖』 纳木错湖的主要物产
纳木错位于藏北重镇当雄的西北面。藏语为"天湖"的意思,蒙语称为腾格里海。与羊卓雍湖和玛旁雍措
湖一起,被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
纳木错湖素以海拔高、面积大、景色瑰丽著称。湖面海拔4718
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自
治区最大的湖泊,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湖中有3个
岛屿。东南有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
桥、溶洞等自然奇观。纳木错是因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
成。 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古纳木错面积很大。自全新世以来,因西藏气候变干,湖泊面积大为缩减,现存古
湖岸线3道,最高一道距现在湖面80米。湖中岛屿,兀立万顷碧波之中。每年春末夏初,成群野鸭飞来栖息,
使湖滨成为天然蛋场。广阔的湖滨生长着火绒草、苔藓、蒿草等草木植物,形成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湖里
盛产高原细鳞鱼和无鳞鱼。湖四周原野里有野驴、黄羊、狗熊、狐狸、野兔等野生动物。纳木错还是著名的
佛教圣地之一。传说它的水源是天宫御厨里的琼浆玉液,因此,它还被天宫神女当作一面绝妙的宝镜。伸入
湖心的扎西多半岛上的扎西寺,香火旺盛。每当藏历羊年,成百上千的信徒前来"朝圣",顺时针绕湖一周。
『拾』 纳木错是什么
纳木错是美丽圣洁的湖泊,有各异的风光和浩瀚的星辰,是我最想要驻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