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属于什么地质地貌
Ⅰ 山西省是什么地形
山西表里山河,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最高峰。
Ⅱ 山西位于什么地形区和形成的原因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版110°14'~114°33'。
原因:山西地形权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 山西,山脉很多。山脉延绵起伏,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雄险巍峨。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
山西地形复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阻隔,夏季风影响不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
Ⅲ 山西省属于什么地形
双塔寺、中华傅山园、晋祠园林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专、高原、盆地、台地属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山西表里山河,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最高峰。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长治和运城等盆地。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在吉县壶口一带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泻,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
Ⅳ 山西属于哪个地形区
地形以黄土高原为主,地形区应该是华北地区
Ⅳ 山西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东部是以太行山脉为主体的块状山地,西部是以吕梁山为主架的黄土高原,中间是一串珠状盆地。山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南部运城盆地和黄河谷地热量丰富,北部热量最低。山西各地降水量悬殊,雨多年雨量为雨少年的2~3倍。由于降水变化大,地表又缺乏植被,故旱情普遍。
山西
Ⅵ 山西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山西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专山地、丘陵占80%,高属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占20%。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
最高处为东北部的五台山叶头峰,海拔达3058米,是华北最高峰;最低处为南部边缘运城垣曲县东南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境域地势高低起伏异常显著。
(6)山西属于什么地质地貌扩展阅读:
山西的位置境域:
山西省是中国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纵长约682千米。
最南端在芮城县南张村南,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6%。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山西
Ⅶ 山西省运城市属于什么地形
盆地啊~
Ⅷ 说一说我们山西省有什么样的地形
说一说我们山西省有什么样的地形
山西的地形主要是高原,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
Ⅸ 山西的地形是怎样的
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北界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南抵黄河与河南省为邻,东依太行山与河南、河北两省毗连。省境轮廓大体呈平形四边形,介于东经110°15′-114°33′,北纬34°34′-40°43′之间,南北长628公里,东西宽385公里,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总人口3300余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4%。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府东街。
山西省历史悠久,“西侯度遗址”证明,远在100余万年前,华夏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尧都平阳(临汾)、舜都蒲坂(永济)、禹都安邑(夏县)曾建于此。周成王曾封其弟叔虞于唐尧之地,史称“桐叶封弟”,不久又改唐称晋,春秋时代,晋国强盛,为“春秋五霸”之一,此自山西省始有“晋”称,晋国郡县是中国郡县最早见于文献的地区之一。战国初期,“三家分晋”,韩、赵、魏与秦、齐、楚、燕并称“战国七雄”,赵都晋阳,韩都平阳,魏都安邑,史称“三晋”。
山西省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最高峰。东部太行山、西部吕梁山纵贯南北,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长治和运城等盆地。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和中条山散列其间。受地势影响,全省100多条河流分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在吉县壶口一带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泻,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山西地形复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
山西省现有耕地553876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临汾和运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农作区。
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煤、铝土、铁等为最。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在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工业以能源、冶金为主,轻工业相对薄弱。
山西省地处南北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等重要干线交会处,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已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华北乃至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风景名胜较多。较著名的有云岗石窟、五台山寺群、晋祠、应县木塔、永乐宫、悬空寺、壶口瀑布、解州关帝庙、洪洞大槐树等。
山西省土特产繁多,较为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山西老陈醋、清徐葡萄、平遥牛肉、晋祠大米、沁州黄小米、恒山黄芪、长治党参等。
Ⅹ 山西的地形特点是啥
中游峡谷之间,位在我国三大
阶梯状地形上第二阶梯中部的
前缘地带,伟然屹立于华北内大
平原的西侧。通常被认为是容我
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而实质
上它的主体是一个有黄土覆盖
的起伏较大的山地型高原,称
为“山西高原”。
其地势特点有七点:
1.高差悬殊挺拨高耸.
2.山地丘陵多平原少.
3.南低北高呈阶梯状抬升.
4.黄土广布地面侵蚀强烈.
5.山峦重叠山脉走向横断.
6.山脉交错构成山结.
7.两大分水岭河流周边辐射.东面有太行山脉.西面是中条山,吕梁山与秦岭大巴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