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鄱阳地质土地为什么红

鄱阳地质土地为什么红

发布时间: 2021-02-16 15:36:46

⑴ 云南的土地为什么是红色的

因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区,热量和降水都很丰富,干季和湿季界限分明,回得天独厚的湿答热条件和茂密的植被,加之海洋沉淀的喀斯特地貌,使之土壤里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又因为丰沛的降水天长地久地浸洗着富含铝、铁等金属离子的石灰岩原始母质,导致了那些易溶矿物质大量分解和流失,气候的温热又加速了土壤中铁的氧化,化学反应中较差的铁铝氧化物残留在土壤中,染红了这片土地,而眼下这条昆石公路便是来源于这片被染红的红土。

⑵ 日本地震海啸过后,土地为什么是红色

因为日来本的岩石构成源主要是玄武岩。玄武岩风化后,其三价铁被氧化成了二价铁,故而呈铁红色。
玄武岩(basalt),洋壳主要组成,属基性火山岩。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1546年,G.阿格里科拉首次在地质文献中,用basalt这个词描述德国萨克森的黑色岩石。汉语玄武岩一词,引自日文。日本在兵库县玄武洞发现黑色橄榄玄武岩,故得名。
玄武岩是一种基性喷出岩,其化学成分与辉长岩或辉绿岩相似,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K2O+Na2O含量较侵入岩略高,CaO、Fe2O3+FeO、MgO含量较侵入岩略低。矿物成份主要由基性长石和辉石组成,次要矿物有橄榄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等,岩石均为暗色,一般为黑色,有时呈灰绿以及暗紫色等。呈斑状结构。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普遍。
玄武岩体积密度为2.8~3.3g/cm3,致密者压缩强度很大,可高达300MPa,有时更高,存在玻璃质及气孔时则强度有所降低。玄武岩耐久性甚高,节理多,且节理面多成五边形或六边形,构成柱状节理。性脆,因而不易采得大块石料,由于气孔和杏仁构造常见,虽玄武岩地表上分布广泛,但可作饰面石材不多。

⑶ 我家在2002年与学校土地质换,现在土地正在进行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我的吗

你的问题抄是,你家里的房屋袭在2002年学校举行的土地置换,现在土地正在进行一个确权工作话,你在问哪个所有权是属于你们家的。
这个问题如果想要回答,那首先要看到2002年你学校土地置换,能不能置换合不合法,因为一般教育用地都是划拨用地,而你无论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都是划拨或者是购买的,那可能存在一个无法转让置换的情况。
如果是可以置换,毕竟2002年已经完成了置换手续,并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完成了一个公民的工作,那么多人却选之后,这个置换后的土地是你的。
如果上述工作没有做那么大,也可以通过一个诉讼来解决问题,就是通过一个确权诉讼。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⑷ 地质变化 请问在千万年以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土地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变化是肯定的;
2、千万年的时间在地质历史上是非常短暂的,因此变化也专是微小的,比如陆地的漂移距离属每年只有几微米,千万年也就是几十米!
3、地面的风化剥蚀也是有变化的,比如喜玛拉雅山脉的升高,冰川的消融都是变化.

⑸ 为什么地质时期三次大冰期,温暖期还是长

地质时期三次大冰期,温暖期长的原因如下:

一、震旦纪大冰期

在距今6—7亿年间,也就是地质史上的元古代的末期,地球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气候。在加拿大、美国和我国江南地区的古地层中都有那个时期的冰碛层遗迹,这就是地球史上的第一次大冰期,称之为“震旦纪大冰期”。

冰川影响所及,几乎是寸草不生,自然界呈现一派空寂冷漠的景象。但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却发现了大量只有在气候温暖干燥的环境下才能形成的石膏层。这表明,在世界规模的震旦纪大冰川时期,也存在小范围的温暖地区,在持久的寒冷时期也有相对短暂的温暖时期。

在这次大冰期之后,一个新的地质时期——古生代开始了。古生代前期是海生藻类时代,中期是陆生孢子植物(如蕨类)时代,后期则出现了地球史上最早的原始森林。

在距今大约5亿多年前,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时3亿年以上的范围广阔的大间冰期,即寒武纪——石炭纪间冰期。间冰期就是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在这个大间冰期内,地球气候显著变暖,冰川向极地和高山退缩,而石炭纪则是这次大间冰期的极盛阶段。

二、石炭——二迭纪大冰期

在距今二亿至三亿年,地球又发生了第二次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迭纪中期,大约延续了一亿年。根据动植物化石和冰碛层的分析发现,这次大冰期主要影响南半球,被称为“南半球的冰期”。

在这次大冰期的后期——二迭纪,我国南部地区非但不冷,反而相当炎热潮湿。比如已发现的大量二迭纪珊瑚礁就是明证。此外,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欧洲南部等地区,同样是炎热而潮湿的气候,在这些地区还发现了二迭纪煤层。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过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最后形成了地球前半生中最为炎热的地质时代——中生代。这个时代从距今二亿三千万到七千万年为止,经历了大约一亿六千万年的历史。

在这个时代,即使在地球南、北极地区的气候也是相当温暖湿润,呈现着森林密布的亚热带景象,地质学家称之为中生代“三迭纪——第三纪大间冰期”。在这次大间冰期的早期,大陆性气候显著,干燥带迅速扩大。北美、欧洲和我国的红土沉积范围广阔,说明当时气候炎热、氧化剧烈。

三、第四纪大冰期

从距今七千多万年前开始,地球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生代。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地质历史阶段。

新生代中期是地球气候由温暖走向寒冷的过渡阶段,温带地区开始草原化和荒漠化。在新生代第三纪后期,气温急剧下降,到距今三百万年的第四纪,终于出现了一直持续至今的大冰川期——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地球史上已知的第三次大冰期。

在两个亚冰川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气候变得温暖而干燥,北极气温比现代高出10℃以上,低纬度地区气温也比现代气温高5—6℃.热带和温带气候带向北扩展,动植物群也随之向高纬度迁移。极地附近的冰盖逐渐融化并消失,引起了海平面上升。

第四纪的地球气候有着极为显著的冷暖变化和干湿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现在距第四纪大冰期开始的时间长度,还没有达到地球气候史上大冰期的时间长度。

前两次大冰期都有几千万年的时间长度,而第四纪大冰期只有200多万年的时间长度。因此,现在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一个阶段。与整个地球气候史比较,现代气候仍然处于比较寒冷的时期。

⑹ 地质条件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

瞎说几抄句吧:
1、你先看看什么是地质条件,比如岩性,地层形成时间、形成原因,地形地貌,水文,地表地质作用等。
2、岩性基本决定了土地可以用来干什么,比如花岗岩、石灰岩地区,这种地方就不太容易形成耕地。长时间的风化条件使岩石破碎,沉积,冲刷等可以改变土地资源特征。

⑺ 为什么云南的土是红色的

云南地处低纬度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茂盛的植被及特殊的地貌条件给回云南高原上的答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由于云南大部分地区地处亚热带、热带,热量丰富、降水丰沛。丰沛的降水不断冲洗着富含铝、铁等金属离子的成土母质,使其中易溶矿物大量分解、流失,湿热的气候加速了土壤中铁的氧化,活动性较差的铁铝氧化物残留了下来,把土壤染成红色。我国南方特别是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大部分土壤皆为红色。那么我国北、中、西、东的土壤主要呈什么颜色呢?我告诉大家:我国东部呈青色;西北呈白色;东北呈黑色;中部的黄土高原,为黄色。这与中国道教中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的颜色相符。中为黄色,黄土高原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五种颜色又与中国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相对应,因此就有“五色土”之说。

⑻ 我家是鄱阳县团林乡夏家村老家土地被人霸占该怎么处理

别走法律途径,没用。特别是在鄱阳、找个大头来解决。我家里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很多次了。

⑼ 云南的土地为什么是红色的

云南是片红土地,地质学家是如此解释的:因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版带和热带区,热量和降权水都很丰富,干季和湿季界限分明,得天独厚的湿热条件和茂密的植被,加之海洋沉积的喀斯特地貌,使得土壤里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又因为丰沛的降水天长日久地浸洗着富含铝、铁等金属离子的石灰岩原始母质,导致那些易溶矿物质大量分解和流失,气候的温热又加速了土壤中铁的氧化,化学反应中较差的铁铝氧化物残留在土壤中,染红了这片土地,而眼下这条昆石公路便是来源于这些被染红的红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