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补堪量怎么算

地质补堪量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1-02-16 05:43:50

工程地质勘查中持力层坡度大于20% 堪孔加密数量如何确定大于30%堪孔加密数量如何确定

1、对于复端承桩(含嵌岩桩)制:主要根据桩端持力层顶面坡度决定,宜为12-24m。当相邻两个勘察点揭露出的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或持力层起伏较大、地层分布复杂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密勘探点。
2、对于摩擦桩:宜按20-35m布置勘探孔,但遇到土层的性质或状态在水平方向分布变化较大,或存在可能影响成桩的土层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
3、复杂地质条件的柱下单桩基础应按柱列线布置勘探点,并宜每桩设一勘探点。

② 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量怎么计算

地质损失一般为工作面或采区内构造影响不能回采的那一部分,简单说就是工作面过断层,断层两侧丢失的煤量;水文地质损失是可采储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受煤层露头影响或底板承压水威胁不能开采而造成的损失量。

③ 地质补勘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是在地质详勘后局部进行的吗地质初勘和地质详勘分别一般是多少米一个孔

可以这么理解,地质补勘一般是针对有前期勘察中发现的有价值的地段进行的勘察,相比较而言,补勘时一般选在数据异常的地段,有工业价值的元素含量高的地段。具体多少米一个孔针对不同的矿种是不一样的,和用于勘探的资金也是有关系的。

④ 怎样进行地质勘探测量

作为从事地质工程的技术人员,除了应掌握地质勘探工程的专业知识外,还应熟悉勘探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尤其是现在测量电子仪器的广泛使用,测量仪器操作越来越简单,应具 有参与或组织实施测量业务的能力,合理使用测量资料。
地质勘探测量通常包括地质填图、勘探工程、地质剖面等测量工作。
第一节 概述
地质勘探是为了详细查明地下资源,并确定矿物位置、形状及储量。地质勘探一般分为普查、详查和精查三个阶段。普查阶段是根据在地表上所发现的矿点(矿体露头)以及配合地表揭露工程和少量的勘探工程等手段所进行的地质观察。初步查明矿产的品种、矿体的规模、形状和产状,确定矿石的品位和储量。详查阶段亦称勘探阶段,是在普查基础上对矿区进行更详细的勘查,目的是查明矿区的地质构造、矿体产状、矿石品位、物质成份及储量等获得更可靠的地质资料。精查是在普查和详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矿产品的埋藏情况,确定矿体的品位、储量、开采价值、开采方法等,为下一步开矿作好准备。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是为地质勘探提供可可靠的测绘资料,配合地质勘探作业以保证任务的完成。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为勘探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地质构造提供勘探区域的控制测量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2.根据地质工程的设计,在实地给出工程施工的位置和方向(又称定位和定线); 3.竣工后测出工程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4.提供编制地质报告和储量计算的有关图纸资料。
为了进行上述测量工作,应首先在勘探区建立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的等级应以《地质勘察测量规程》为依据,并结合勘探区的地形条件和勘探网的密度和精度要求,还应同时满足矿区所需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的需要,其它测量工作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情况下作为地质勘探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勘探面积、勘探网密度和地形条件,布设四等或5″级导线网,若有GPS接收机,也可布设相应等级的GPS控制网,在此基础上再以交会、导线等方法进行加密。高程控制网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可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或GPS测高。
当勘探区已建立地形测量控制,如果精度能满足勘探工程测量的需要时,应利用其作为一切勘探工程测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不必重新布网。如其密度不够,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密。
勘探区的地形测量是为地质勘探工程服务的,测图比例尺的大小是随地质勘探对矿石储量计算的精度要求不同而变化的。储量计算的越精确,测图比例尺就越大,随着勘探工程的进展,勘探工程所需的地形图比例尺也逐渐变大。一般应满足大比例尺(1:500~1:5000)测图的需要。

第二节 地质填图测量
在矿区勘探工程中,首先要进行地质填图,通过地质填图来详细查清地面地质情况,划分岩层,确定矿体分布,以便正确了解矿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及规律,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作为储量计算的地表依据。
一、地质填图的比例尺
地质填图是用地形图作为底图,将矿体的分布范围及品位变化情况、围岩的岩性及地层
的划分、矿区的地质构造类型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等填绘到地形图上,即成为一张地质地形图。在地质工作的各个阶段,要填绘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在普查阶段,要填绘1:10万或1:20万的区域地形图,详查阶段,要填绘1:1万、1:2 .5万或1:5万的地质地形图。在精查阶段,填图比例尺依据矿床的具体情况而定,若矿床的生成条件简单,产状较有规律,规模较大,品位变化较小,则采用的比例尺就小,反之较大。一般规模大、赋存条件简单的矿床如煤、铁等沉积矿床,通常用1:1万至1:5万比例尺的地质地形图;对于规模较小、赋存条件较复杂的矿床如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内生矿床,通常用1:2000和1:1000的地质地形图;对于某些稀有金属矿床,还可采用更大的比例尺,如1:500。一般地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填图的比例尺相同,
二、地质填图的方法
地质填图测量包括地质点测量和地质界线测量两个步骤,其中地质点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工作。
地质点是指勘探矿区地表上反映地质构造的点,如露头点、构造点,岩体和矿体界线点、水文点等。它们是地质人员进行地质调查的地质观察点,是填绘地形图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地质点测绘在地形图上。地质点的位置是地质人员在实地观察确定的,确定后用红油漆或插一小红旗作为标记,并编号。
测定地质点前应准备好作为底图的地形图,控制点资料,并对控制点进行检查。要充分利用测区已有的控制点,如果控制点不足,可采用导线测量等方法加密。地质点测量作业方法、程序及要求与地形测图的碎部点测量完全相同,地质点测量一般由地质人员与测量人员共同完成。地质人员在选择地质点,描述地质内容和绘绘制地质蓝草图时,兼职立尺员,测量人员按照地形图中测碎部点的方法,测定地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最后制成地质地形图。
矿体及岩层界线的圈定:在测定地质点的基础上,根据矿体和岩层的产状与实际地形的关系,将同类地质界线点连接起来,并在其变换处适当加密点,地质界线的圈定一般由地质人员现场进行,也可野外记录,室内圈定。图12-1是地形图作为底图绘出的部分地质图,图中虚线表示的是根据地质点和地质界线的观测资料圈定的地质界线,例如虚线1~2表示侏罗系(J)和三叠系(T)地层的分界线(P为二叠系、C为石炭系、D为泥盆系、S为志留系)
三、地质填图中的注意事项
1、 地质人员在进行地质点观察时,应携带地形图,并绘制草图
3
2、 地质填图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控制点,包括图根点,控制点经检查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可以直接使用。当控制点丢失或破坏时,必须重新建立图根控制。
3、 地质点测量根据具体的条件可采用:平板仪极坐标法,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法,有
条件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成图方法测设或用RTK直接测量地质点的坐标。

第三节 勘探工程测量
一、勘探线、勘探网的测设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各种勘探工程如槽、井、钻孔和坑道等一般都是沿着一定直线方向布设的,这些直线叫勘探线。勘探线又彼此交叉构成一定形状的格网,称为勘探网
(一)勘探线、勘探网的布设形式
勘探工程的布设,一般是平行于矿体走向或者垂直于矿体的走向。人们把平行于矿体走向的勘探线称为横向勘探线。垂直于矿体走向的勘探线称为纵向勘探线。纵横勘探线相互交叉构成勘探网。勘探网的形状和密度由矿体的种类及产状确定。一般有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线型。

勘探网内勘探线的间距是根据矿床类型、勘探阶段要求探明的储量等级而定,一般在20米至1000米之间。为了控制勘探线和勘探网的测设精度,也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首先在矿区中布设一基线,然后再布设其它勘探线。如图12-3所示,M、N为基线。勘探网上点的编号以分数形式表示,分母代表线号,分子代表点号,以通过基线P的零点为界,西边的勘探线用奇数表示,东边的用偶数表示;以基线为界,以北的点用偶数号表示,以南的用奇数表示。
0
2
表示基线与东第一条勘探线的交点。 (二)勘探线、勘探网的测设 1、基线的测设
在已建立测量控制网的情况下,根据地质勘探工程的设计坐标和已知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反算测设数据,直接将地质勘探工程测设到实地上。在尚未建立控制网的勘探区,若没有全站仪,应首先布置勘探基线作为布设勘探网的控制。由地质人员和测量人员实地确定基线的方向和位置,基线一般由三点组成,

⑤ 地质补堪是什么

地质补勘就是指一个项目,经过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或者是一次性勘察并提版交合格的地质报告后权,后面还需进行的勘察,但它针对前一次做的补充工作,一般有3种情况需要补充勘察。
第一种情况是在场地施工开挖时(基坑或基槽开挖后),又遇到岩土条件与原地质报告查明的地质情况有差异或者发现必须查明的异常情况时,为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及进度要求,针对该情况进行地质补充勘察,也有的叫施工勘察。
第二种情况是在前一次提交的地质报告中已交代,由于当时的地质勘察期间遇到局部无法施工的情况(如部分因原建筑未拆,部分地段因争议无法进行地质工作等等),当条件具备后,针对局部地段进行补充勘察,作为对原提交勘察报告的一个补充资料。
第三种情况是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四章4.1.2节也宜进行补充勘察(施工勘察)。
简单回答,希望你明白并满意哈。

⑥ 油田的地质储量是怎样算出来的

在石油勘探的不同阶段都要进行储量估算或计算。为了给油田开发做好准备,必须提供比较准确的地质储量。所提交的地质储量是石油勘探最终成果的综合反映,是油田开发的物质基础。
计算储量有好几种方法,一般采用容积法、物质平衡法和统计法。
容积法应用比较广泛,只要把含油面积圈定准确,把第一性资料求准,就可以算出可靠的储量。物质平衡法是在油田开采一个阶段以后才能应用,在油层性质差别很大时,准确程度就不高了。统计法往往是在地下岩层比较复杂,油、水层交互出现或裂缝性油层中才使用。
这里仅就容积法介绍一下怎样计算油田的石油地质储量。按这种方法,首先要把各种计算参数搞清楚,每一个参数越准确,储量也就越接近于实际。参数中最主要的是含油面积和油层厚度。
油层厚度是指油层有效厚度,即经过油层单层试油能采出的有开采价值的原油的那些油层的厚度。
油层有效孔隙度是用岩心测量出的岩石孔隙容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我国多数油田砂岩油层孔隙度在20%左右。
含油饱和度是指在储油岩石的孔隙体积中石油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原油的体积在地下油层中与地面上不同,在地下时因为原油中溶有大量气体,体积比较大;喷到地面后,压力降低,气体从油中跑出,原油体积就会缩小。地下体积与地面体积之比叫做体积系数。

一些国外油田资料中所讲到的石油地质储量实际上是指可采储量。这是考虑到地下的原油不能百分之百地采出,只计算可以采出的储量,就是可采储量,它不包括预计不能采出的那部分石油地质储量。可采出的储量与地下全部地质储量之比叫做采收率。实际上,由于各油田特点不同,油田开发方法和采油工艺不同,采收率也不同。
油田情况基本上搞清楚了,石油地质储量基本上计算准确了,油田就可以投入开发。到此,可以讲石油勘探的任务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但是为了进一步查明油井生产能力和开采特点,在石油勘探后期,往往要开辟生产实验区,以取得油田开发的实际经验。在生产实验区里,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几种不同的开发方式进行开采实验,以便于比较,为油田全面开发提供依据。这样才能制定出以地质为基础,以生产实践为根据,综合考虑各种条件的符合多快好省原则的油田开发方案。

⑦ 怎样计算补液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2000+体重X烧伤面积x1.5)所以总补液为版2000+50x60x1.5=6500ml,晶体:胶体=1:0.5
晶体为50x60x1.0=3000ml,胶体为50x60x0.5=1500ml,水分为权2000ml,。
第二个24小时:水分仍为2000ml,晶体胶体均减半

⑧ 建设工程地质勘探有多大工程量

建设工程地质勘探有多大工程量,要看工程大小。
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查明工程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其特征、成因和控制因素,并指出其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2、分析研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为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3、选择工程地质条件相对优越的建筑场地。建筑场地的选择和确定对安全稳定、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有时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所在。在选址或选线工作中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但工程地质条件常是重要因素之一,选择有利的工程地质条件,避开不利条件,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安全。

4、配合工程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据地质条件提出建筑物类型、结构、规模和施工方法的建议。建筑物应适应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具体方案也与地质条件有关。

5、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措施和建议。任何一个建筑场地或工程线路,从地质条件方面来看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但从工程措施角度来看几乎任何不良地质条件都是能克服的,场地选完之后,必然要制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措施。只有在了解不良地质条件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后才能拟定出合适的措施方案。

6、预测工程兴建后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大型工程的兴建常改变或形成新的地质营力,因而可以引起一系列不良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开挖边坡引起滑坡、崩塌;矿产或地下水的开采引起地面沉降或塌陷;水库引起浸没、坍岸或诱发地震等,所以保护地质环境也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重要任务。

⑨ 地质储量计算方法有哪些

地质储量,1959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根据地质和矿产的研究程度及相应的用途所划分的一类储量。地质储量是指根据地质勘探掌握的资料,按照能源储藏形成的规律进行推算得出的储量[1]。

地质储量是指由地质勘探部门根据地质和成矿理论及相应调查方法所预测的矿产储量。这类储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性很低,未经必要的工程验证,一般只能作为进一步安排及规划地质普查工作的依据[2]。

中文名
地质储量
外文名
geological reserves
定义
按照能源储藏规律推算出的储量
分类
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
快速
导航
分类

最新地质储量分类

矿井地质储量
简介
地质储量是指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矿床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结合已知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所预测的储量。这类储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经必要的工程验证,一般只能作为进一步安排及规划地质普查工作的依据。在矿山设计及生产部门,为区别于生产矿山的三级矿量(又称生产矿量),一般都将矿山建设和生产以前,由地质勘探部门探明的各级矿产储量,统称地质储量。对于在矿山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矿体的储量,有时也称地质储量。欧美各国的储量分级中,有时也将可能储量称作地质储量。前苏联的地质勘探工作中,有时把C2级储量也称地质储量,但有时又把根据地质勘探工作查明的矿床的总储量称地质储量。
分类
地质储量是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原油或天然气的总量。地质储量按开采价值划分为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表内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它相当于美国矿产分类级别中验证过的经济资源。表外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它相当于美国矿产分类级别中验证过的次经济资源。当原油及天然气价格提高或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转变为表内储量[3] 。

⑩ 地质资源量计算方法

(一)重量法(含油率法)

重量法是根据油砂中原油的重量百分含量进行资源量计算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Q=V·ps·ω

式中:Q— 油砂油资源量(t);

V——油砂体积(m3);

ρs——油砂密度(t/m3,通常看作g/cm3);

ω——油砂中原油重量百分含量(小数)。

同样,存在多层油砂时,可使用上述公式对每一油砂单层进行计算,然后累加获得总的油砂油资源量。

对于露头油砂,与油砂油资源计算有关的参数有:油砂出露层数及厚度、地表延伸长度、出露面积、油砂层产状、含油率等。其中,除含油率是通过野外取样经室内分析确定外,其余几项参数均可从野外直接获得。

从地表至500m埋深,油砂层的延伸、厚度及层数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通过研究油砂分布区的石油地质特征,借助探井及邻区等相关资料,间接获取计算参数。

考虑到不同埋深的油砂的分布特点及开采方式的差异,对0~100m 和100~500m油砂油可根据所拥有参数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具体计算方法可从下例单个含油砂构造油砂油资源量的计算得以说明。

以背斜构造为例(图3-1),假设某一含油砂构造单油砂层的横剖面如图3.2A所示,图3-2B是该油砂层的立体结构示意。通过油砂产状与埋深值的计算,将该油砂层转换为平面展布。转换后,按100m埋深计,该背斜单翼油砂层的横向宽度为:L=100/sina,再利用油砂层厚度值、背斜长轴中含油砂的长度值,即可得到该层油砂0~100m 的资源量。

图3-1 油砂层纵向分布示意图

图3-2 油砂油资源计算体积参数转换示意图

考虑到南方沥青矿体矿化特征,资源量计算采用的是重量法。根据沥青赋存特点的差异,把矿点分成非生物礁沥青矿藏和生物礁沥青矿藏两类分别计算。

1.非生物礁沥青矿藏沥青百分含量法的估算公式:

Q=L×D×h×μ×r×m×RB

式中:Q— 沥青资源量(t);

L——含沥青地层出露长度(m);

D— 含沥青层斜深(m);

h— 沥青真厚度(m);

μ——有效面孔率(%);

r—含沥青岩石中纯沥青比重(t/m3);

m——有效总孔隙率与有效面孔隙率之比;

RB— 含沥青饱和度。

其中,未踏勘区沥青层厚度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h=LF×δ

式中:LF— 含沥青地层出露宽度在水平面的投影(相当于地质图上直接测量宽度,用Mapgis软件在精确描绘的地质图上量取);

δ——沥青地层厚度比,取踏勘点沥青层厚度h´与踏勘点含沥青地层出露宽度水平投影LF´比值的平均值。

2.生物礁沥青矿藏沥青百分含量法的估算公式为:

Q=SR×h×μ×r×m×RB

式中:Q— 沥青资源量(t);

SR— 礁体分布面积(m3);

h— 沥青层厚度(m);

μ——含沥青岩石中沥青的体积百分含量(有效面孔率,%);

r— 含沥青岩石中纯沥青比重(t/m3);

m— 有效总孔隙率与有效面孔隙率之比;

RB—含沥青饱和度。

其中,沥青层厚度分两种情况计算,有工程控制的和没有工程控制的。有工程控制的沥青层厚度h的计算公式:

h=HR×δR

式中:HR— 礁体厚度;

δR— 钻孔钻遇沥青累计厚度与钻孔累计深度比值的平均值(沥青地层厚度比)。

没有工程控制的礁体的沥青厚度根据野外测量的含沥青层厚度实际值计算,或类比已知生物礁的沥青地层厚度比进行估算。

生物礁分布面积SR主要根据野外实测资料和前人资料中的分布面积进行计算。对于只有露头面积资料的,只根据露头面积进行估算。露头和礁体分布面积均没有具体数据的,按照非生物礁的估算法进行估算。

(二)容积法(含油饱和度法)

容积法的实质是计算油层孔隙空间内的油气体积,然后用地面体积单位或重量单位表示。具体计算公式为:

Q=V·Φ·So·ρoB/o

式中:Q— 油砂油资源量(t);

V——油砂体积(m13);

Φ——油砂的孔隙度;

So— 油砂的含油饱和度;

ρo——地面脱气原油的密度(t/m3,通常看作g/cm3);

Bo——地下原油平均体积系数(无因次)。

注:地下原油平均体积系数Bo的取值,对于已埋藏较浅的油砂,则可取值1.0(无因次),否则按实测值计算。

需要指出的是,容积法计算资源量的精度取决于地质的研究程度,在系统的地质研究和分析测试基础上,尽量搞清各种参数的各油砂层的分布,多层的可逐个地对每一单层的资源量进行计算,最后累加即为整个油砂矿的资源量。

(三)类比法

类比法是根据低勘探程度的评价区与高勘探程度的已知区油气成藏条件的相似性,由已知区的油砂油资源丰度估算未知评价区资源丰度和资源量的一种方法。根据研究区油砂油资源评价的实际情况,本次主要采用面积丰度类比法,即由已知的中高等勘探程度区油砂矿体的倾斜面的面积(以下简称斜面面积)资源丰度,估算低勘探程度(评价)区油砂矿体斜面面积资源丰度。其资源量估算公式如下:

PQ=PK×S×α

式中:PQ— 评价区油砂油地质资源量;

S——评价区油砂矿体斜面面积(S=L×D)(以下简称斜面面积);

PK— 类比区资源量的斜面面积丰度(类比区油砂油资源量Q´/类比区矿体斜面面积S ´);

α——相似系数(α=评价单元地质类比总分/类比区地质类比总分)。

其中,PK×S=类比区地质资源量×(类比区斜面面积/评价区斜面面积)=评价区油砂油地质资源量×斜面面积比。

为适应计算的要求,资源量计算公式改写为:

PQ=评价区油砂油地质资源量×斜面面积比×α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