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地质图怎么填构造煤
⑴ 需要用surfer画出一张煤层瓦斯地质图(CAD)的等值线图
设置单位一样.纸张一样.大小应该就是一样的
⑵ 构造煤分布对分析瓦斯地质图有什么影响
会的针对煤与瓦抄斯突出矿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提出了构造凹地的概念,即矿区两侧或四周为隆起区,中间为低凹区,二者具有一定的高程差。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测量对构造凹地的地质动力状态的研究表明,构造凹地具有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且水平差应力显著。构造凹地的高构造应力为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动力基础,同时使得瓦斯的运移和逸散受到了限制,因而具有较高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形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物质条件。最后提出了构造凹地的定量评价指标——构造反差强度及其计算方法,对部分构造凹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构造反差强度与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层次评估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方法。
⑶ 怎么编制瓦斯地质图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1 地理底图
选用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地理底图,要求地理底图的选取应能反应最新的瓦斯地质信息。
2 瓦斯内容和方法
(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筛选一个数据,按表1图例、表2和表3填绘;
(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又分实测线和预测线;
(3)瓦斯压力等值线:煤层瓦斯压力等值线分为实测等值线和预测等值线,其中要有0.74MPa等值线,按表1图例和表5填绘;
(4)瓦斯涌出量区划:根据矿井瓦斯涌出特征,一般是级差5m3/min,按表1图例填绘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涌出量区划级别;但对大型、特大型矿井,产量高、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等量差可适当增加。
(5)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
(6)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等;
(7)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划:根据预测结果,将井田范围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区;
(8)矿井瓦斯资源量:根据瓦斯含量、煤炭储量,分块段计算。
3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图资料收集、整理要求
1) 地质资料
(1)矿井地质勘探精查或详查报告、矿井生产修编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
(2)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构造纲要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层综合柱状图;
(3)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相关图件;
(4)煤巷编录的构造煤厚度、测井曲线解释、物理方法探测构造煤厚度;
(5)断层、褶皱、陷落柱、火成岩和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等;按表1图例和表10、表14填绘;
(6)所有的钻孔柱状图和勘探线剖面图,按表1图例标注;
(7)三维地震勘探资料。
2) 瓦斯资料
(1)建矿以来掘进、回采工作面瓦斯日报表、瓦斯抽采台帐、风量报表、产量报表、采掘月进尺等资料,统计出各回采、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
(2)瓦斯含量资料:地质勘探钻孔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和生产阶段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
(3)瓦斯抽采资料:详细收集煤层预抽瓦斯和采掘过程中抽采的瓦斯量、所有的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和瓦斯抽采台帐;
(4)瓦斯压力测试数据;
(5)煤巷掘进测试的瓦斯突出预测参数,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综合指标K值;
(6)煤与瓦斯突出点资料。
统计建矿以来的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点资料,并描述其发生过程和突出位置、作业工序等详细资料。
⑷ 新庄矿井下石盒子组三<sub>2</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新庄矿井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庄煤矿位于永城矿区东缘,行政区划隶属苗桥乡、茴村乡,井田南北长约7.5km,东西宽约3km,面积约22.5km2。
新庄矿井于1984年建井,1995年12月18日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104t/a,实际核定生产能力已达到235×104t/a。主采二2、三2煤层,竖井开拓,分水平开采,矿井通风为对角式抽出式。
井下瓦斯测定资料表明,本矿为低瓦斯矿井。2000~2006年新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见下表。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井田位于永城复背斜东翼。地层倾角平缓,浅部一般为6°~10°,向深部变缓为4°~6°;地层走向基本为NNW—NNE向,其形态总体为向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井田构造主要为NE、NNE,NNW向构造。以断裂为主,中南部既发育有正断层,又发育少数逆断层;北部以NE、NNE正断层为主。井田内褶皱构造不发育,仅发现次一级的舒缓波状褶曲,主要有前松向斜和东区背斜。煤层小构造比较发育,主要为NNW、NNE—NE向。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永夏矿区从印支期到燕山晚期整体抬升,遭受风化剥蚀,含煤地层受隆起的作用缺失三叠系盖层,煤层瓦斯受到风化剥蚀作用,煤层瓦斯风化带较深,井田南部为瓦斯风化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NNE向构造先期挤压有利于构造煤的发育,燕山晚期至早新近纪以拉张、断陷为主,有利于瓦斯释放。N NE向构造在新构造期(0.78Ma)表现为压扭性,井田内出现的NNE向小型逆断层(F106)标志着现代构造应力场NNE向构造的压扭作用,使得煤体结构进一步破坏。井田内构造以断裂为主,分布着落差较大的张性断层,有利于瓦斯的逸散,区内瓦斯相对较小。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在瓦斯带内煤层埋藏深度为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其他地质因素影响局部变化。
四、瓦斯含量及资源量分布
根据实测的瓦斯含量,新庄煤矿二2煤层-500m 以浅为瓦斯风化带,三2煤层-450m 以浅为瓦斯风化带。在瓦斯带内,建立了瓦斯含量(W)随埋藏深度(H,煤层底板标高表示)变化的趋势模型(式4-1、式4-2)。
二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趋势模型: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三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趋势模型: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在瓦斯带内,二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底板标高-564m 处的煤层瓦斯含量趋势值是5m3/t,底板标高-668m 处的煤层瓦斯含量趋势值是10m3/t,底板标高-773m 处的煤层瓦斯含量趋势值是15m3/t;三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底板标高-459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10m3/t;底板标高-526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15m3/t。
五、瓦斯涌出特征
新庄煤矿目前二2煤层开采到标高-600m 水平,三2煤层开采到标高-400m 水平。从统计的瓦斯涌出数据来看,二2煤层所有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都不超过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一般不超过5m3/t,在-500m 以浅,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都不超过2m3/t;三2煤层回采工作面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在2m3/t以下。随着开采向深部延伸,瓦斯涌出量逐渐增大。根据二2煤层、三2煤层深部瓦斯含量分布,采用分源预测法,二2煤层按回采工作面的日产量为1500t,三2煤层按回采工作面的日产量为1000t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2二2煤层底板标高-618m 处的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趋势值是5m3/min;底板标高-698m处的绝对瓦斯涌出量趋势值是10m3/min;底板标高-779m 处的绝对瓦斯涌出量趋势值是15m3/min。三2煤层底板标高-465m 处的绝对瓦斯涌出量趋势值是5m3/min;标高-465m 以深至井田边界绝对瓦斯涌出量趋势值是5~10m3/min。
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划分
根据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和突出参数测试结果,将二2煤层底板标高-730m 以深划为突出危险区;三2煤层底板标高-459m 以深划为突出危险区;其他区域为非突出区。
⑸ 永夏矿区瓦斯地质图
系统收复集整理了永夏矿制区薛湖矿、葛店矿、新庄矿、刘河矿、车集矿、城郊矿、陈四楼矿、新桥矿共计8对矿井建矿以来二2、三22煤层采掘工作面每天测定的瓦斯浓度、风量、日产量等瓦斯资料,计算成瓦斯涌出量点;完成了8对矿井二2、三22煤层底板等高线、断层、褶皱、钻孔、煤厚点、井田边界、主要巷道、回采工作面及编号等的数字化工作;系统地整理了永夏矿区各矿井的二2、三22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等瓦斯测试资料并进行瓦斯预测。以1∶20000永夏矿区二2主采煤层基岩地质图、地形地质图作为地理底图,在编制全矿区所属矿井二2主采煤层地质图的基础上,完成了1∶20000永夏矿区二2主采煤层瓦斯地质图,如图6.8。
⑹ 怎样编制煤矿瓦斯地质图
突出矿井的瓦来斯地质图是矿井自瓦斯资料、规律的积累和总结,对防治突出工作起积极的指导作用。突出矿井瓦斯地质图,是在防突过程中手机的瓦斯及突出的历史资料的积累,是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防突机构、通风部门收集的矿井不同区域瓦斯涌出量、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资料,结合地质测量部门对地质资料不断积累完善的基础上共同得出的,因此必须由矿井地质测量部门与防突机构、通风部门共同编制完成。瓦斯地质图应能反映矿井不同块段瓦斯涌出规律、煤与瓦斯突出规律以及不同块段煤层瓦斯赋存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规律,所以图中必须包括采掘进度、被保护范围、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突出点的位置、突出强度、瓦斯基本参数及绝对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等资料。正是由于它能反映瓦斯地质情况与突出危险性的关系,故可以用在区域预测中,作为制定防突措施的依据。
⑺ 瓦斯地质图的编图方法
(1)地理底图
瓦斯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瓦斯的赋存必然要受到地质因素的制约,所以煤层瓦斯地质图一般都是在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的。
选用1:10000或相应比例尺的矿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田地质图、构造纲要图、地形地质图和各矿井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相应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作为地理底图。
(2)地质内容及方法
a 1:10000或相应比例尺的矿区井田分布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田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构造纲要图、地形地质图。
b 矿区及所属矿井煤田地质勘探报告。
c 所有勘探钻孔及测井曲线资料。
d 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及有关物探资料。
e 动力地质作用资料等。
f所属矿井瓦斯地质图及其说明书、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所有瓦斯地质和瓦斯预测研究成果报告。
g临近矿区、矿井相关瓦斯地质资料。
(3)瓦斯内容及方法
a 矿区瓦斯地质图必须对全矿区进行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按标准图例标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参数,如瓦斯压力测点等;按标准图例标注所有瓦斯突出点及其资料;按标准图例标注突出危险区、威胁区、无突出危险区界限。
b 矿区瓦斯地质图必须对全矿区瓦斯涌出规律进行研究;
按标准图例标注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点,编绘瓦斯涌出量实测、预测等值线,编绘煤层瓦斯压力实测、预测等值线,其中要有0.74MPa等值线。
c矿区瓦斯地质图必须对全矿区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进行评价;
标注瓦斯含量测试点,编绘瓦斯含量等值线,划分瓦斯资源量评价区块,按标准图例填绘煤层气资源量。
d 矿区瓦斯地质图必须表示构造煤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要求所有煤巷按标准图例绘制构造煤厚度变化小柱状图,编绘测井曲线解译构造煤厚度小柱状图,明确表示构造煤厚度分布规律。
在煤炭资源勘探过程中,我们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煤层,同时瓦斯采样工程点又主要布置在煤层中,所总结的瓦斯赋存规律亦多属煤层中的瓦斯,勘探与开发的对象也是煤层中的甲烷(或二氧化碳等)。
为使研究成果的名称和图件的内容一致,故称××矿区 (矿井)××煤层瓦斯地质图为宜。
一幅结构完整的矿区 (矿井)煤层瓦斯地质图应由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分析研究图四部分组成。
三、我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图历史及现状
20世纪80年代,在杨力生教授的倡导下,煤炭工业部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图,全国大约有100余处煤矿编制了瓦斯地质图,初步奠定了煤矿瓦斯地质编图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公开出版《1:20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张祖银、张子敏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1992),之后,以河南理工大学张子敏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课题组,长期坚持瓦斯地质图编研与推广应用,创立了瓦斯地质学科,出版了《瓦斯地质学》等丰富的论著。
随后,我国煤炭行业步入低谷,全行业处于困难时期,煤矿瓦斯地质图没有及时修编更新,一些新投产的矿井没有编制瓦斯地质图。进入21世纪初期,我国煤矿频繁发生特大瓦斯事故。2005年陕西省率先通知编制煤矿瓦斯地质图,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5年12月26日发出了《关于印发陕西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通风及瓦斯治理工作规定的通知》(陕政办发〔2005〕120号),要求“煤炭企业必须加强瓦斯地质工作,开展瓦斯地质研究,编制瓦斯地质图。”但一直处于资料采集阶段。在河南理工大学张子敏教授的倡导下,2009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出“关于组织开展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通知”(国能煤炭〔2009〕117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2009年底各省矿井瓦斯地质图基本编制完成,2010年矿区图、各省瓦斯地质图编制完成。2011年8月30日-9月15日,国家能源局组织进行了验收,至此,全国第二次瓦斯地质图编图工作完成。2011年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对《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及全国矿井矿区省区瓦斯地质图编制》进行了技术鉴定,包括翟光明、任纪舜、彭苏萍院士在内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整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⑻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简介
一、河南省煤炭资源及分布
河南省含煤地层分布在栾川—固始断层一线以北的华北地层区。该区地层发育较齐全,仅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下统。含煤地层有新元古界栾川群煤窑沟组、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上三叠统谭庄组、下侏罗统义马组、古近系潭头组、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其中石炭—二叠系为主要含煤地层。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赋存于三门峡—宜洛—平顶山—确山—固始一线以北地区,其中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统上石盒子组,总厚520~950m,平均厚727m。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划分为:安阳、鹤壁、焦作、济源、陕渑、义马、新安、宜洛、临汝、偃龙、荥巩、登封、禹州、平顶山、永夏、新密、确山17个煤田;经过50余年的建设,以及近几年的资源整合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煤炭工业体系和建设布局,形成以平煤、焦煤、鹤煤、义煤、郑煤、永煤、神火7个大型国有煤炭集团为主体的豫西、豫北、豫中、豫东四大煤炭生产基地。
河南省是全国煤炭大省,煤炭资源丰富,2004年保有地质储量5528700×104t,可采地质储量183640.8×104t,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保有储量68819.31×104t,可采地质储量41512.77×104t,在建和基建、规划矿井保有储量地质储量354483.7×104t,可采地质储量160368.4×104t。
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特征
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总体位于华北板块的中南部,煤田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主体可以分为太行山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豫西强变形带和鲁西南豫东断隆。其中,焦作、鹤壁和安阳矿区位于太行山造山带东缘,主要受NNE向展布的太行山造山带的控制,NNE向构造燕山早中期受到强烈地挤压、剪切作用,燕山末期至喜马拉雅早期拉张断陷,现代构造应力场又表现为压扭作用,煤层赋存稳定,总体瓦斯生成、保存条件较好,瓦斯含量平均20m3/t以上,构造煤较发育,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地处豫南地区的平顶山矿区、确山矿区和周口含煤预测区,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中生代以来受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的控制,较长时期受到由南西向北东方向的挤压、剪切作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构造煤发育,煤与瓦斯突出严重;新密、禹州、登封、临汝、荥巩、偃龙、宜洛、陕渑—义马、新安等矿区位于豫西强变形带,较长时期受到秦岭造山带对华北板块南缘的推挤作用,并在燕山早、中期叠加NNE向褶皱断裂构造,先期挤压、剪切,燕山末期至古近纪又表现为拉张断陷,发生大规模地滑动构造作用,为豫西“三软”煤层发育区,煤层厚度变化大,构造煤全层发育,除义马矿区赋存的下侏罗统义马组低变质烟煤,为低瓦斯矿区外,其余均为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地处豫东地区的永夏矿区,位于鲁西断隆的西南部,主要受鲁西断隆和燕山期NNE向构造的控制,鲁西断隆隆起较早,二叠系上覆缺失三叠纪地层覆盖,瓦斯保存条件较差,瓦斯风化带较深,总体为低瓦斯矿区,但是岩浆岩侵入煤层较普遍,局部地点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三、河南省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赋存分布特征
河南省各矿区除义马矿区部分矿井开采的是下侏罗统义马组煤层外,其余的矿区全部开采的是石炭—二叠系煤层,主要为中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煤化程度较高,形成时代早,经历过印支运动以来的多次构造运动作用,因此地质构造复杂,构造煤发育,瓦斯地质条件复杂。根据瓦斯赋存构造控制特征,全省划分为三个高突瓦斯带和一个低瓦斯带,分别是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高突瓦斯带、豫西强变形“三软”煤层高突瓦斯带、太行山造山带东缘高突瓦斯带和鲁西南豫东断隆低瓦斯带。
(1)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高突瓦斯带,包括平顶山矿区、确山矿区、周口含煤区。平顶山矿区属于煤层群发育的矿区,具备保护层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条件。
(2)豫西强变形“三软”煤层高突瓦斯带,主要包括新密、禹州、登封、荥巩、临汝、偃龙、宜洛、陕渑—义马、新安等煤田,为“三软”煤层发育区,具有低瓦斯低临界指标突出危险性。其中的陕渑—义马煤田赋存的下侏罗统义马组煤层主要为低变质烟煤,为低瓦斯矿区。
(3)太行山造山带东缘高突瓦斯带,主要包括焦作、鹤壁、安阳矿区,其中焦作矿区适合地面煤层气开发,安阳、鹤壁矿区具有一定地面煤层气开发条件。
(4)鲁西南豫东断隆低瓦斯带,主要包括永夏矿区,瓦斯风化带垂深800m 以上。
四、河南省煤层气资源及其分布
河南省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具有吸附性能好、煤层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高等优点,有利于煤层气开发。2000m 以浅资源总量约8795.71×108m3,平均资源丰度为2.06×108m3/km2,其中:含甲烷级资源量为548.2×108m3,富甲烷级资源量为8247.51×108m3,占94%。山西组二1煤层气资源为8548×108m3,占全省煤层气资源量的95%,煤层埋深小于1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为6359×108m3。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⑼ 编制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
(1) 比例尺为1∶1000或1∶2000。
(2) 绘制要求: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线型版宽度、颜色、字体大小权,瓦斯地质内容的表示方法等要求,按表1.1图例填绘。
(3) 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