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雷达探测仪是什么

地质雷达探测仪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15 13:55:58

Ⅰ 谁用过地下金属探测器是不是骗人的

探盘机是新手比较好。再就是大范围收索的,再就是成像仪,地质雷达也不错。捷安克的货真。

Ⅱ 地质雷达和金属探测器有什么不同

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中心频率为12.5M至1200M、脉冲宽度为0.1 ns的脉冲电磁波讯号。当这一讯号在岩层中遇到探测目标时,会产生一个反射讯号。直达讯号和反射讯号通过接收天线输入到接收机,放大后由示波器显示出来。根据示波器有无反射汛号,可以判断有无被测目标;根据反射讯号到达滞后时间及目标物体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计算出探测目标的距离。
由于地质雷达的探测是利用超高频电磁波,使得其探测能力优于例如管线探测仪等使用普通电磁波的探测类仪器,所以地质雷达通常广泛用于考古、基础深度确定、冰川、地下水污染、矿产勘探、潜水面、溶洞、地下管缆探测、分层、地下埋设物探察、公路地基和铺层、钢筋结构、水泥结构、无损探伤等检测。金属探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利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引发探测器发出鸣声。金属探测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电磁发射器频率的稳定性,一般使用从80 to 800 kHz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越低,对铁的检测性能越好;工作频率越高,对高碳钢的检测性能越好。检测器的灵敏度随着检测范围的增大而降低,感应信号大小取决于金属粒子尺寸和导电性能。

Ⅲ 地质雷达是干什么的,能找到地下电线

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专: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中属心频率为12.5M至1200M、脉冲宽度为0.1 ns的脉冲电磁波讯号。当这一讯号在岩层中遇到探测目标时,会产生一个反射讯号。直达讯号和反射讯号通过接收天线输入到接收机,放大后由示波器显示出来。根据示波器有无反射汛号,可以判断有无被测目标;根据反射讯号到达滞后时间及目标物体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计算出探测目标的距离。
由于地质雷达的探测是利用超高频电磁波,使得其探测能力优于例如管线探测仪等使用普通电磁波的探测类仪器,所以地质雷达通常广泛用于考古、基础深度确定、冰川、地下水污染、矿产勘探、潜水面、溶洞、地下管缆探测、分层、地下埋设物探察、公路地基和铺层、钢筋结构、水泥结构、无损探伤等检测。
能,但要看技术员的水平了。

Ⅳ 地质雷达探点测测间距多少米

1) 手持式雷达抄测速仪的特点是价格便宜,灵活性强,可以移动操作,所以手持式雷达测速器也是

警察最常用的设备。根据发射功率的不同有效测速距离在300-800米之间,但是由于手持式雷达采用

的是模糊瞄准,所以根据道路车辆状况的不同,警察并不会在很远的距离测速,在高速路通常会在

150-300米范围测速,在城际公路、国道的测速范围在100-200米左右。如果警察没有测速不会产生

雷达信号,反测速雷达也不会报警。

2) 车载式雷达测速抓拍系统,可以全天候工作,操作方便工作更舒适,越来越广泛地装备给警察

部队和高速路管理机关。为了提高抓拍的准确度,雷达会在雷达的前方100米左右形成警戒区,对于

超速的驾驶员拍照。所以使用反测速雷达的用户要注意,当行使在空旷地带接受到报警信号时(如

国道、环线和高速路),90%是雷达测速。

★注意:在标有 “进入雷达测速区” 时,在这路段中不要超速,否则等车到摄像机前就算减速也

会被拍照的。

有些人安装一些日本的产品(卫星眼)能测出该路段限速多少。

Ⅳ 地质雷达的天线频率,探测深度和分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脉冲雷达有调制频复率制和重复频率,调制频率也就是常说的天线频率,一般地说,天线频率越高探测越浅,重复频率越高也越浅。分辨率是调制脉冲越窄越高,但能量也小了探测就近。天线频率高了分辨率也高。也可以说分辨率高了相对就探测近。

Ⅵ 地质测量仪在一个点进行测量,它可以测量的深度和范围是多大

您说的“地质测来量仪”源应该指明是哪个地方生产的,是什么型号。具体的问题才能有具体的回答。
我猜想你想问的是地质雷达等仪器的探测深度和范围。其深度通常是15到0.5米,型号不同能力则不同。单次测量的范围可以达到几平方米到几平方分米。

备注:地质测量仪这个词似乎也不是那么准确。因为地质和测量是两个专业,地质是研究地球表面以下物质的组成、动力分布、变迁等问题的学科,而测量主要关注的是地球形状、地球表面局部尺寸、点位确定等问题的专业。地质和测量是有交叉的。

Ⅶ 地质雷达探测法的原理

[地质雷达]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探测地下物体的地质雷达的简称。 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电内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它的基本容原理是: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中心频率为12.5M至1200M、脉冲宽度为0.1 ns的脉冲电磁波讯号。当这一讯号在岩层中遇到探测目标时,会产生一个反射讯号。直达讯号和反射讯号通过接收天线输入到接收机,放大后由示波器显示出来。根据示波器有无反射汛号,可以判断有无被测目标;根据反射讯号到达滞后时间及目标物体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计算出探测目标的距离。 由于地质雷达的探测是利用超高频电磁波,使得其探测能力优于例如管线探测仪等使用普通电磁波的探测类仪器,所以地质雷达通常广泛用于考古、基础深度确定、冰川、地下水污染、矿产勘探、潜水面、溶洞、地下管缆探测、分层、地下埋设物探察、公路地基和铺层、钢筋结构、水泥结构、无损探伤等检测。

Ⅷ 探测与监测

一、矿井物探技术应用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加大,煤层底板突水的频率也日益增加,焦作矿区除了加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及井下钻探工作外,还大力开展了物探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先后引进了矿井直流电法仪、无线电波坑透仪、瑞雷波仪、音频电透仪、加拿大GEONICS公司TEM47瞬变电磁仪、地质雷达和超低频遥感地质探测仪,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这里主要研究的是矿井物探技术在防治水方面的应用,另外介绍了超低频遥感地质探测仪的应用,它和其他物探仪器原理差别较大。

矿井物探技术在矿井防治水方面主要用于探测工作面顶、底板含水层贫富水区域划分;巷道顶底板及侧帮构造带和富水区;巷道掘进头前方构造带和富水区;放水孔或底板注浆孔孔位确定;工作面内部隐伏构造带、夹矸及薄煤带位置;煤层厚度快速探测等。以下就各类物探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效果加以综述。

1.直流电法

矿井下通常应用三极测深法和对称四极测深法。根据探测目的不同,直流电法工作装置形式有多种形式。三极测深法工作装置形式为A—M-O-N—B(∞),四极测深法工作装置形式为A—M-O-N—B。两种方法M、N均为测量电极,用于探测地电场电压,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结合装置系数就可以换算出地层视电阻率值;A、B均为供电电极,用于向岩层供电。直流电法一般供电极距越长,供电电场分布范围越广,探测深度和两边辐射范围越大。通过对不同地点、不同深度地层的视电阻率值进行全方位探测和综合分析,就可以达到研究岩层、矿体或构造等的目的。

直流电法探测是以煤、岩层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人工向地下供入稳定电流,观测大地电流场的分布规律,从而确定岩、矿体物性分布规律或地质构造特征。

直流电法具有方法灵活、理论成熟、抗干扰能力强、仪器简便的优点,可用于划分岩层贫富水区域、探测巷道附近构造破碎带位置、工作面采煤时的易煤层底板突水地段或确定放水孔孔位等。以下为几个探测实例。

图3-23为焦作矿区某工作面回风巷直流电法探测富水性区域断面图。直流电法探测结果认为,该工作面切巷往外0~100m段采煤时煤层底板极易发生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在生产工程中,实际采煤时到65m处底板发生煤层底板突水,煤层底板突水量达160m3/h。对此及时进行了预测预报,矿井提前采取了防治水措施,该工作面得以安全采煤。该工作面切巷向外0~220m段采煤时煤层底板极易发生煤层底板突水灾害。通过对地质资料分析也认为,此段L8灰岩可能与下伏L2灰岩甚至O2灰岩导通,煤层底板突水水源补给充分。井下数据采集重复了3次,结果雷同,因此建议此段跳采。焦作煤业集团公司有关领导研究直流电法探测结果后,决定在220m处重开切巷向外采煤,目前已按新方案安全采煤。

图3-23 焦作矿区某工作面回风巷直流电法探测富水性区域断面图

该图中较深蓝色代表低阻区,可以看出低阻区距巷道底板距离较远,L8灰岩含水层导高较小。直流电法探测结果认为,该工作面采煤时煤层底板不会发生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煤非常顺利,证明直流电法探测结果是正确的。

图3-24 焦作矿区某工作面低阻异常中心区域放水孔布置图

图3-24为焦作矿区某工作面低阻异常中心区域放水孔布置图。根据直流电法探测结果,在该工作面低阻异常中心区域布置了4放水孔,钻孔涌水量为82m3/h。

2.无线电波坑透

无线电波坑透仪可以探测工作面内部隐伏构造带、夹矸及薄煤带等异常体,从而为工作面采煤设计提供依据。无线电波坑透技术的原理主要如下:将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放置于采煤工作面两条相对巷道(运输巷和回风巷)中,利用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波在煤层中传播时被与煤层电性不同的地质体如断层、陷落柱、夹矸或其他地质体等吸收,造成衰减系数的差异,从而形成接收信号的阴影区。交替变换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就可以对阴影区进行交会,从而确定异常体位置和大小。

图3-25为焦作矿区某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探测成果图。无线电波坑透探测结果认为,工作面切巷到回风巷43号测点和运输巷41号测点连线处圈定区域为异常区,结合地质资料分析为薄煤带。经钻探验证确实为薄煤带,因此根据无线电波坑透探测结果,改变原来设计方案,在回风巷39号点和运输巷40号点连线处(图中红线)重开切巷,再开始生产。

图3-25 焦作矿区某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探测成果图

图3-26为焦作矿区某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探测成果图。无线电波坑透探测结果认为,圈定的回风巷里段断层位置与工作面采煤时实际揭露情况完全吻合。

图3-26 焦作矿区某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探测成果图

3.瑞雷波

瑞雷波技术探测优点是快速,全方位,施工灵活,定位误差小。瑞雷波技术探测的原理主要如下:根据不同频率的瑞雷波沿深度方向衰减的差异,通过测量不同频率成分(反映不同深度,高频反映浅,低频反映深)瑞雷波的传播速度来探测不同深度煤层和顶、底板岩层及其中的断层、喀斯特等地质异常体。

图3-27为焦作矿区某巷道瑞雷波超前探测成果图。在巷道迎头瑞雷波技术超前探测时,发现前方20.78~25.28m段为断裂破碎区,实际钻探证实为20.35m见断层,误差仅为0.43m。

图3-27 焦作矿区某巷道瑞雷波超前探测成果图

4.音频电透

音频电透视技术是根据CT扫描工作原理,利用两条相对巷道(如工作面回风巷和运输巷)交替进行发射和接收,记录发射电流和接收的一次场电位差,结合工作面几何参数(宽度、长度等位置关系)计算出每个发射点对应的每个接收点的视电导率值(视电阻率值的倒数),通过多重交会,绘制出工作面内部一定深度范围内岩层视电导率值的平面等值线图,从而得知此范围内富、导水区域平面分布的位置与特征。音频电透视技术是以煤、岩层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人工向地下供入音频范围内的低频电流,观察大地电流场的分布规律,从而确定岩、矿体物性分布规律或地质构造特征。一般情况下,工作频率为15Hz时,探测深度大约为工作面宽度的一半,选用的工作频率越低则电场穿透深度越大。

图3-28为焦作矿区某工作面音频电透探测成果图。音频电透探测结果认为,该图中蓝线视电导率值为6所圈蓝色区域为煤层底板相对富水区,应为煤层底板注浆改造重点区域,需要加密钻孔;其他区域可少布钻孔;工作面回风巷116号点与运输巷19号点连线往外可以不进行煤层底板注浆改造。实际在煤层底板注浆改造时,布置在高导异常区内的钻孔平均出水量为86.3m3/h,低导正常区内钻孔平均出水量是37.5m3/h,前者水量是后者的2倍多。工作面回风巷116号点与运输巷19号点连线往外段打了4个钻孔,平均水量是8.6m3/h,为相对不富水区。钻探证实揭露情况与音频电透探测结果相吻合。

图3-28 焦作矿区某工作面音频电透探测成果图

5.瞬变电磁

瞬变电磁仪具有布置灵活、探测方向性强、对低阻区敏感、施工快速的优点,可以全方位探测巷道各个方向或工作面内部的相对富水区位置及形态、顶底板构造破碎区,确定工作面采煤时容易发生煤层底板突水地段、煤层底板注浆改造重点注意区域、放水孔位置等。

图3-29瞬变电磁技术原理图可以说明,瞬变电磁技术原理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当脉冲结束、发射回线中电流突然断开后,地下介质中就要激励起感应涡流场,以维持在断开电流以前存在的磁场,此二次涡流场呈多个层壳的环带型,随着时间的延长,由发射回线附近介质逐步向下及向外扩展,不同时间到达不同深度和范围。二次涡流场仅仅与地下介质的电性有关,因此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场即可了解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分布情况,从而达到探测目标体的目的。

图3-29 瞬变电磁技术原理图

图3-30为焦作矿区某巷道瞬变电磁视电阻率图。在煤层底板L8灰岩中开拓疏水巷时,在迎头处利用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到迎头前方33~42m段为相对低阻区,该方法判断为相对富水区并得到钻探证实。

图3-31为焦作矿区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利用该方法探测到巷道底板存在隐伏断裂构造。通过在此布置放水孔,钻孔涌水量为60m3/h此隐伏断裂的含水性得到了证实。

图3-30 焦作矿区某巷道瞬变电磁视电阻率图

图3-31 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

图3-32焦作矿区某巷道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在某运输巷向下帮侧(平行岩层倾向)探测距离110m处有无平行运输巷走向、断距为25m的断层(该断层为原地质勘探报告推断结论),利用该方法否定了此处该断层的存在(110m处为相对高阻),并得到钻探证实。

图3-32 焦作矿区某巷道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

图3-33焦作矿区某工作面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该图为某工作面运输巷瞬变电磁45°斜下方探测结果。探测时0~430m段已经完成煤层底板注浆改造,大部分区域显示为相对高阻,但0~100m段下部阻值不高,认为是注浆改造效果差,需补打少量钻孔;460~590m段因尚未注浆改造,显示为相对低阻区,为煤层底板注浆改造重点区域。

图3-33 焦作矿区某工作面运输巷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

6.地质雷达

地质雷达是在矿井井下利用电磁波的传播时间来确定所需探测反射体(断层、陷落柱、喀斯特等地质异常体)的距离,它是矿井井下用于超前探测的有力工具。

7.超低频遥感地质探测仪

北京大学课题组在国家863计划资助下,研制了超低频遥感地质探测仪,并于2002年5月成功申请专利,该装置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和水文工程地质勘探领域获得较好应用。在煤田瓦斯方面,课题组研究成员已经在河南伊川郑煤集团公司暴雨山煤矿和登封金岭煤矿,进行了超低频遥感地质探测试验,探测曲线解释基本正确,反映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之后在郑煤集团公司大平矿、超化矿进行超低频遥感地质探测试验。目前在郑州矿区和将在焦作矿区应用。

8.综合应用评述

直流电法技术主要用于划分岩层贫富水区域,探测巷道附近构造破碎带位置,工作面采煤时的易突水地段或确定放水孔孔位等。该方法优点是仪器简便、理论成熟、抗干扰能力强、方法灵活;缺点是井下数据采集时必须保证电极接地条件良好,体积效应影响资料解释时对异常区具体方位的准确判断。

无线电波坑透技术主要用于探测工作面内部陷落柱形态,隐伏断层构造带位置,富水性区域,夹矸和薄煤带等地质异常体。该仪器优点是仪器简便,对异常区定位效果好,施工快速;缺点是同象异质现象明显,井下数据采集时需断开测区内电缆,避免电磁干扰,资料解释时对异常区的定性判断仍需与地质资料结合。

瑞雷波技术主要用于全方位探测巷道附近的喀斯特、岩层界面及断层带、富水区、裂隙发育区等地质异常体。该仪器优点是全方位、快速、定位误差小、施工灵活;缺点是资料解释时“定量”易而定性难,较易引起多解性,井下工作时需多次重复探测,提高结果的可靠性,探测深度较浅,一般不超过40m。

音频电透技术主要用于探测整个工作面富水性的横向变化情况和顶、底板岩层岩性。该方法优点是井下抗干扰能力较强,仪器精度高;缺点是资料解释时对异常区的纵深位置不易准确判断。

瞬变电磁技术主要用于全方位探测巷道各方向或工作面内部的顶底板相对富水区位置及形态、构造破碎区,确定工作面采煤时的易突水地段或放水孔位置,划定煤层底板注浆改造重点区域等。该方法优点是适用于各种角度和方位探测,探测方向性强,对低阻区敏感,布置灵活,施工高效;缺点是井下工作时需注意尽量避开大的金属干扰体,在某些理论问题上需要进一步研究。

矿井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最大优点,既是矿井井下超前探测(探距30~40m)的有力工具,又具有施工点面积小,垂直、水平方向探测均可,探测的精度也比较高;缺点是抗干扰差。

物探技术经过几十年发展,呈现出应用广泛、技术丰富、仪器多样的特点,但各种仪器和技术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焦煤集团公司在多年推广应用上述各种物探技术的实践中,深感应充分了解各种物探仪器和技术的特点,针对性地使用的重要性。

总之,实际应用时应尽可能采用综合物探手段,优缺互补,相互取长补短,多种方法并用,对目标体做出正确判断,尽可能消除多解性,这样才能满足矿井生产多方面的需求,使得物探工作快速准确向着定性又定量的方向发展。应当指出,矿井物探技术的发展是几十年来焦作矿区防治水工作者们积极探索的结果,这和前辈们与地测处防治水中心同行们的集体努力分不开。作者参加了部分实验与研究工作。

二、焦作矿区井下水位监测系统

随着矿井水平的延伸和采区的推进,目前大量的水文观测孔被破坏,部分观测孔因长期锈蚀而失去观测价值,使一些生产地区没有地下水水位资料,直接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安全生产。往往花费几十万元施工的水文观测孔,仅投入使用1~2个月就被破坏。如果在地面施工水文观测孔,不仅需花费高额的资金,而且地面观测孔容易遭受人为破坏。因此,建立井下水位监测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

焦作煤业集团公司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其中地下水位观测系统的建立就是有效的防治水措施之一。地下水位观测系统为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水措施提供了依据。特别是当煤层底板突水发生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能为准确判断煤层底板突水水源,预测煤层底板突水水量的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提供依据。焦作矿区积极开展防治水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同煤层底板突水灾害作斗争,到目前为止,已连续20年未发生淹井事故,矿井涌水量也由过去的650m3/min减少至目前的280m3/min。

1.水位监测系统

(1)水位监测系统在焦作矿区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焦作矿区就开始建立地面水文观测孔水位遥测监测系统,但仪器供电电源为电池供电,没有及时更换电池,而使仪器损坏。另外,野外遥测系统也容易遭受破坏。不易保护。因此,该系统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20世纪90年代,因地面观测孔的急剧减少,又缺乏资金在地面施工水文观测孔,为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就在井下施工放水测压孔,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水位的观测部分矿井使用压力表,另一部分矿井使用水位自动记录。水位自动记录仪虽然比用压力表观测井下水位先进得多,但水位自动记录仪供电电源为充电电池,数据的存储模块必须上井后才能传输到微机,才能输出水位数据,使用起来不方便,且使用寿命短。

21世纪初期,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现代传感技术的日趋成熟,采用先进的自动监测方法已是大势所趋。焦煤集团公司与煤科总院抚顺分院合作,于2001年成功地在演马庄矿建立起一套井下水位监测系统,该系统将计算机测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数据通信技术融为一体,强有力地实现了远距离的井下水位数据采集、传输、实时数据集中监测、处理。该系统克服了以前水位监测系统的缺点,供电电源采用井下防爆供电电源,实现了全自动实时对井下水位进行监测,具有投资少,精度高,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的优点。

(2)水位监测系统组成及主要功能:系统由主站(地面监测中心站)和N个分站(井下水压观测站点)构成。

主站:由计算机、打印机、远程数据通信设备及系统应用软件(含系统控制、数据通讯、数据处理等),设在地面监测中心机房。

主站是通过远程数据通信设备对井下分站进行远程控制,实时获取井下各观测点的水压数据,同步监测井下各水压观测点的水压变化情况。并通过系统应用软件将水压数据进行整理、辑录、显示。根据需要利用系统应用软件生成相关数据报表、绘制各类曲线、图形、打印输出等,同时还可以在网上,将相关数据传输。

分站:由高精度水压传感器(或高精度压力变送器)、数据采集器、数据通讯接口、远程数据通信装置、防爆电源、安全保护罩等组成。安装在井下水压观测点。

分站完成水压数据采集,实现水压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分站系统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反映水压变化的物理量转换为电压(电流)形式的模拟量。该模拟量经由放大、模数转换电路处理后再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器内置计算机系统对该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记录到存储器中,完成数据采集。与此同时数据采集器内置远程通信接口设备也在不断检测主站信息。当检测到主站要求发送数据指令信息时则由数据采集器内置计算机控制,通过远程数据通信设备将数据采集器记录的水压数据发送至主站。

(3)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主站:硬件配置:intel P4 2.53 G/256 M DDR/80 G/16 倍 DVD/17 英寸液晶/56 K/100 M/A3幅面激光及彩色喷墨打印机;系统运行环境:Windows98 se/windows Me/win dows2000/windows XP;操作方式:全中文菜单式;观测方式:实时监测;数据记录方式:自动、手动任选;测量时间间隔:任意设置;暂存数据:≥1000组。

分站:防爆类型:本质安全型;压力测量范围:0~10MPa;传感器精度:±0.3%F·S;分辨率:2.0cm;通讯距离:>500m;传输速率:>300pbS;分站个数:1~255(255Max);环境温度:0~+40℃。

2.井下水位监测系统使用情况

焦作矿区演马庄矿于2001年12月建立了井下水位监测系统,由于资金等原因,当时仅设立了两个分站,即在该矿25采区下山施工两个测压孔(L8灰岩含水层),安装SY1151压力传感器,SY-1型数据采集器,数据通讯口,防爆电源。水压数据经通讯电缆传输到地面主站,再根据用户的需要,利用系统应用软件生成相关数据报表(如日报、月报、年报),绘制各类曲线、图形(如月曲线图、月柱状图、年曲线图、年柱状图),对水位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近几年的使用,井下水位监测系统具有投资低、操作方便、数据准确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克服了过去地面观测孔测水位难,数据不准确,观测孔易遭破坏等缺点。即使发生淹井事故,井下无供电电源,系统亦能利用本身电池正常工作一个月。2002年5月10日,井下水位监测系统显示L8灰岩含水层水位下降,就立即与井下联系,得知25031工作面煤层底板突水,根据井下水位监测系统显示的水位平稳下降趋势,且没有发现L8灰岩含水层水位有反弹现象,判断该煤层底板突水点水源为L8灰岩,煤层底板突水点涌水量不会急剧增大,对安全生产不会造成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井下水位监测系统能了解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为判断煤层底板突水水源,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提供依据。

该系统于2003年底已建成投入使用,井下的水文孔资料直接在各矿计算机上显示。目前焦作煤业集团公司和北京龙软公司合作,将各矿与集团公司网络联系起来,只要在集团公司的任何一部上网计算机上,进入水文监测系统网站,就能查阅到各生产矿井下各含水层的水位资料。目前正在进入试运行阶段。

可以认为井水位监测系统是一项经实践证明了的成熟技术。井下水位监测系统具有投资少、操作方便、数据准确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代替地面水文观测网。井下水位监测系统具有推广应用前景。探测和监测技术是高承压水上采煤水害综合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Ⅸ 地质雷达探测与声波探测有哪些异同点

我们公司代理俄罗斯OKO-2地质雷达和美国GSSI,SIR-20\SIR300地质雷达。说下雷达的吧
地质雷达是电磁波,通过地下无知本身的反射来测试地质情况。
北京西尼德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