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地质的是什么系
㈠ 地理科学类专业属于什么系
地理科学专业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内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容地理学、城乡规划、城市规划、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本专业以重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与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具体由于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而不同,详细可见各学校专业设置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㈡ 地质工程是什么专业
地质工程属于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学院的一个专业,恭喜你!
你可以去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学院主页上查看有关资料:http://civil.swjtu.e.cn/index.asp
地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和岩土工程设计能力,既能从事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又能进行各类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和相应防灾工程设计,以及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课程]:本专业所学课程包括工程测量学、基础地质学、矿物岩土学、构造地质学、土质土力学、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勘探等。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成绩优秀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适用方向]:毕业生可在交通工程(铁路和公路)、水电工程、机场、港口码头、国土资源、环境和市政工程等单位设计研究院、工程局和管理局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及科研单位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本专业毕业生供求比例一直均保持在1:4左右,就业前景好。
㈢ 地质工程到底是学啥的专业
一是研究地质问题,即地下土壤、岩石、断裂构造等问题以及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内地质结构与容地应力、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这相当于基础科学。
二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即建筑工程、道路和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的地基(在岩石和土壤中)。
三是研究勘查工程施工问题,即各种矿产的钻探、坑探施工等。
㈣ 地质学是学什么的
地质学是关于地来球的物质组成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包括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等分支学科,与之对应分别研究
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地层和古生物。大学本科开设专业学科有:
普通地质学、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地史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地质学等。通识课程就是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之类的
㈤ 地质学到底是一个什么专业
地质学,与数学来,物理,化学,生源物并列的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之一。地质学是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学,地质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
目前,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开设有地质学专业。
㈥ 地质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是什么
地质学专业大学本科开设专业学科有:
普通地质学、晶体光版学与光性矿物学、结权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地史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地质学等。
通识课程就是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之类的
㈦ 地质学属于什么院系名称
你好!
每个学校的不一样
有的在城市规划,大多数在土木学院吧
也有在建筑的···附件式地下结构一般都是在城建里面学的
如有疑问,请追问。
㈧ 地质学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 哪个专业好
地质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的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之一。地质学类专业有哪些?哪个专业比较好?下文是有途网小编整理的《地质学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仅供大家参考查阅。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地质学类 070900
地质学 070901
地球化学 070902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070903
古生物学 070904
地质学类专业介绍
一、地质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 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 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 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资源开发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报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 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的认识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二、地球化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球化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训练,掌握野外和室内地质及地球化学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野外和室内地质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方法、有关测试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球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学、化学
主要课程: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三、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21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系统掌握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能从事地球空间信息工程、3S集成(GPS、GIS、RS)、空间数据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信息可视化等领域科学研究、应用研究、教学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技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要求在学习数学、物理学、地球动力学与空间测地学基础知识和系统掌握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法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要求学生具备空间信息的分类与采集、传输与分析、成像与图像处理、空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素养、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2、掌握数学、物理学、地学、测地学、地球物理学、信息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数字制图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相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了解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6、具有一定的归纳、整理、分析、设计、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
主干学科:地球动力学与空间测地学、信息科学、电子计量学。
主要课程:数学、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空间测地学、地球物理学、工程设计学、信息工程学、遥感学、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形模拟、卫星摄像与空间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与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工程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主要课程地实验和实习、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初步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㈨ 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专业是干什么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 本科 四年 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地质学主干学科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地质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为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以及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可具备扎实的数理化等理论基础,掌握宽广的地质学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地质学主要学科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与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系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主干课: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部门如能源、交通、矿业、冶金、建材等行业企、事业单位寻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㈩ 地质系有什么好大学详细一点,非常感谢
地质系好大学很多,比较出名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两个学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前身是原北京地质学院的矿产地质与勘探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资源定量评价与信息工程实验室”、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实验室)和1个中石化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是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体建设单位之一。学院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博士学科点和12个硕士学科点(涉及5个一级学科领域:地质工程和资源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海洋科学、地质学、公共管理学)。下设资源科学与工程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系、土地资源管理系、海洋科学与工程系、煤及煤层气工程系、沉积盆地与沉积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工程研究所、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单位,为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资源勘查类学科群是学校的优势学科群,目前形成了以赵鹏大院士和胡光道教授为首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勘查评价"、姚书振教授、胡明安教授、魏俊浩教授为首的"矿产普查与矿床学"、李思田教授、解习农教授、王华教授为核心的"沉积盆地与沉积矿产"、费琪教授、郝芳教授、梅廉夫教授、陈红汉教授为核心的"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技术"、吴冲龙教授为首的"地矿信息系统与地质过程模拟"五大科研群体,取得了非常多的具有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同时以李江风、王占岐教授为核心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其特色鲜明的学科特点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近五年来,我院科研在学校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连续增长,年均经费3000万;发表文章1600余篇,其中44篇被SCI检索、92篇被EI检索、54篇被ISTP检索,编撰科技专著共90 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以地质、资源为主要特色,以理为主,理工结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目前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等18个学科,其中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5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本科招生有3个专业: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学院下属7个教研室,包括地层古生物教研室,构造地质教研室,地球化学教研室,矿物岩石教研室,矿床与勘探教研室,遥感与地学信息教研室,第四纪教研室。学院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在16个学科150个研究方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此外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11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的配套建设,学院在战略上重点发展地球动力学及全球事件勘查评价与地学信息3个学科群。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994人。其中博士生728人,硕士生1329人,工程硕士723人,本科生1214人。学院在地球动力学、地球节律与全球地质事件、岩石探针与深部过程、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成矿系统与区域成矿学、非传统矿产资源发现与开发、地质系统的复杂性、地球化学动力学及造山带研究等方面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科技公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年均发表三大检索文章50多篇。学院现有北京市基础地学实验教学中心1个,地球化学实验室(包括流体包裹体实验室、原子吸收室、化学处理室和仪器室)、遥感与地学信息技术实验室(地学信息技术实验室和遥感实验室)、第四纪生态环境实验室、资源勘查工程实验室(包括矿石学与矿相学实验室、地质学实验室和资源勘查评价数字化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在国内是最强之一,应该毫无疑问,当然南京大学可以与他一决雌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地质学教育机构之一,至今已培养了大批优秀地学人才,其中两院院士有2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名。在八十余年的历史中,办学传统和特色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爱国奉献,真诚团结,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现每年招收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水文与水资源及地质工程共5个专业。设有理科“
地质学”和工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涵盖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共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每年招收约90名硕士研究生和40名博士研究生。此外,还设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拥有“地质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又属江苏省重点学科。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隶属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是中国高等学校中设立的第一个地质学系。1909年创办时称京师大学堂地质学门。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国立北京大学。1913年地质学门暂停招生。1917年恢复招生。1919年改称地质学系。1937年北京大学南迁至长沙﹐1938年在昆明﹐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设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6年迁回北平後仍称地质学系。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地质学系与清华大学等校有关系科﹐组建了北京地质学院(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设地质地理学系﹐1955年地质学专业恢复招生﹐1978年恢复单独设立地质学系。何杰﹑王烈﹑王绍瀛﹑李四光﹑谢家荣﹑孙云铸等曾任系主任。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灝﹑谭锡畴﹑袁复礼﹑杨钟健﹑侯仁之﹑乐森浔﹑何国琦等诸多地质学家都曾在该系任教。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于2001年10月26日正式成立。新组建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由原北大地质学系、地球物理学系的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北大遥感所以及城市与环境学系的GIS等专业组成。新成立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设有5个本科生专业(地质、地球化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并设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测绘学四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共有教授5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7名,长江特聘教授5名)、副教授40人;设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地质学),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地球物理学),国家重点学科3个(构造地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空间物理学)。它是我国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支重要力量。
地质学好大学还有西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地质学院更名,原五大地院之一)、吉林大学(原五大地院之一的长春地质学院并入)、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前身是1936年由时任校长竺可桢先生创办的史地系)、中国石油大学(看名字就知道其地质主要偏向了)、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原五大地院之一的西安地院并入)、中山大学、兰州大学、西南大学、长江大学(也是偏石油地质的)等等
还有海洋地质专业,最强的当属同济大学,有汪品先领衔的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力堪称一绝;海洋地质还有中国海洋大学也可以
受篇幅限制,先介绍这么多吧,欢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