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公园属于什么旅游资源分类

地质公园属于什么旅游资源分类

发布时间: 2021-02-15 11:05:26

① 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地质旅游资源分类现状

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由于分类原则、标准、角度不同,其方案也多种多样。现将主要分类方案简列于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专门的地质古生物遗产景点工作组,于1993年对地质遗迹类型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案。即把地质古生物遗产分为13大类,每一类中分为若干类型,总称为景观类型,这是较全面的一个分类方案。

(1)古生物类,包括动物、植物、生物遗迹、层叠石等。

(2)地貌类,包括洞穴、火山、瀑布、山地、风化地貌、峡湾、岩溶。

(3)古环境类,包括古气候、全球环境变化。

(4)岩石类,包括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

(5)地层类,包括地质事件、层序地层、主要地层界线。

(6)矿物类。

(7)构造类,包括主要区域构造或主要构造现象。

(8)经济地质,包括所有矿床类型:侵入的、喷出的、接触的,如金刚石金伯利岩管、金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坑或采矿。

(9)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地质景点。

(10)相关关系,板块构造。

(11)陨石坑。

(12)大陆和海洋尺度的地质特征,包括板块构造和它的边界等,如大裂谷、岛弧系。

(13)海底地貌,包括大陆架、海底黑烟洞、深海沟、海山、海底断层。

——《旅游地学概论》(陈安泽和卢云亭,1991)一书,将自然旅游资源分为5大组15类,而地质旅游资源包括了其中的岩石圈旅游资源和水圈旅游资源两大组(表2-1)。

表2-1《旅游地学概论》中地质旅游资源分类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资源开发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分为两类(表2-2)。

表2-2《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地质旅游资源分类

资料来源: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编.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35种,即:重要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有特殊价值的产物,峰林地质景观,碳酸盐山岳丘陵地质景观,高山钙化地质景观,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土林地质景观,丹霞地质景观,雅丹地质景观,沙漠地质景观,花岗岩地质景观,火山及熔岩地质景观,变质岩山岳丘陵地质景观,海岸地质景观,现代山岳冰川地质景观及登山地,古冰川遗迹,冻融地质景观,峡谷,瀑布,河流地质景观,温泉及地热地质景观,具有特殊意义的泉,地震遗迹,崩坡、滑坡、泥石流遗迹,陨石堕落遗址,重要古代水利工程,古采矿、古冶炼遗址,古烧瓷遗址,古窑、岩画及摩崖题刻,其他地质景观,多种地质景观。

——陈安泽研究员提出一个可以满足各类需要的综合性地质景观类型划分方案,把地质景观分为4大类,19类,52亚类:

1.地质构造现象大类

(1)地质类:层形剖面、区域标准剖面、典型沉积层序剖面、事件地层剖面。

(2)构造类:典型全球性构造、典型区域性构造、典型中小型构造。

(3)岩石类:典型火成岩(区、体)、典型沉积物(区)、典型变质岩(区)。

(4)矿物类:典型金属矿物(产地)、典型非金属矿物(产地)。

(5)矿床类:典型金属矿床(坑)、典型非金属矿床(坑)。

2.古生物大类

(1)古人类:古人类遗址。

(2)古动物类:古脊椎动物埋藏地、古无脊椎动物埋藏地。

(3)古植物类:古植物化石埋藏地、古孑遗植物产出地。

(4)古生物群落类:古生物群落埋藏地。

(5)古生物遗迹或可疑古生物遗迹类:古生物遗迹埋藏地、可疑古生物遗迹埋藏地。

3.环境地质现象大类

(1)地震类:古地震遗迹、历史地震遗迹。

(2)火山类:古火山遗迹、现代火山。

(3)冰川类:古冰川遗迹、现代冰川。

(4)陨石坑:古陨石坑、现代陨石坑。

(5)其他环境地质现象类:滑坡遗迹、泥石流遗迹、地面沉降遗迹。

4.风景地貌景观

(1)山石景观类:花岗岩景区(点)、火山岩景区(点)、层状硅铝质岩景区(点)、碳酸盐岩景点(点)、黄土景区(点)、沙积景区(点)、变质岩景区(点)、其他山地景区(点)。

(2)洞穴类:可溶性岩石洞穴、非溶性岩石洞穴。

(3)峡谷类:峡谷景区。

(4)水景类:风景河流、风景湖泊、风景海湾(岸)、瀑布、泉水、温泉、泥石流及泥泉、其他水景。

——《中国地质旅游资源》(冯天驷,1998)一书,将地质旅游资源分类如下:

(1)山岳地貌旅游资源:如①花岗岩地貌景观;②变质岩地貌景观;③火山及熔岩地貌景观;④丹霞地貌景观;⑤砂岩峰林景观;⑥冰山雪峰景观;⑦岩溶山地景观。

(2)岩溶、洞穴旅游资源:①溶洞;②峰林、峰丛;③高山钙华;④其他岩溶景观。

(3)河流、峡谷旅游资源:①风景河段;②峡谷;③漂流河段。

(4)湖泊旅游资源。

(5)泉水旅游资源:①明泉、冷泉;②温泉、矿泉;③奇泉、怪泉。

(6)瀑布旅游资源。

(7)海岸、海岸旅游资源。

(8)冰川旅游资源:①现代冰川;②古冰川遗迹。

(9)风沙地貌、黄土地貌旅游资源:①沙漠、雅丹地貌;②黄土及土林。

(10)重要地质剖面、构造及地质灾害遗迹:①重要地质剖面;②典型地质构造;③陨石坑;④地震遗迹;⑤崩塌、滑坡、泥石流遗迹。

(11)重要化石产地及古人类遗址:①重要化石产地;②古人类遗址。

(12)典型矿产地及古采冶遗址:①典型特殊矿产地;②古采矿、古冶炼、古烧瓷遗址。

(13)重要古代水利工程。

(14)石窟、岩画、摩崖题刻。

(15)奇峰异石。

(16)观赏石。

——《旅游地质学》(杨世瑜和吴志亮,2006)一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做了比较细致的思考,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科考/科普性、观赏性、商品性三大类,比较具有创新意义,其具体分类如下:

1.科考/科普性地质旅游资源

(1)地壳演化—地质遗迹类:①地质构造;②地层序列;③地质事件;④古生物;⑤古环境。

(2)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遗迹(新构造运动):①地震遗迹;②地面沉降;③地块抬升;④近代火山活动;⑤陨石及陨石坑;⑥滑坡;⑦泥石流;⑧崩塌;⑨侵蚀沟;⑩坡面侵蚀。

(3)经济地质—人类地质活动遗迹(人类活动对地质的干预):①典型(特色)矿床(类型);②矿产开发遗迹;③典型水利工程。

2.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

(1)第四纪—现代地质景观:①岩类山岳地貌景观;②地质构造地貌景观;③侵蚀/蚀余地貌景观、岩溶景观(喀斯特)、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淋溶景观、风蚀景观、洞穴景观、侵蚀阶地、奇峰异石(象形山石);④盆地谷底。

(2)雪山—冰川地质景观:①现代冰川景观·雪山景观·冰川景观·冰碛物景观;②消亡冰川景观(古冰川)。

(3)河流—湖泊景观:①湖泊;②河流;③峡谷;④瀑布;⑤泉;⑥洞;⑦暗河;⑧海(湖)岸;⑨海岛;⑩沙砾石滩。

(4)文物性地质景观:①摩崖字画;②石雕;③石窟;④名人石题(词);⑤石质文物建筑。

3.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

(1)观赏石(天然)。

(2)彩石、宝玉石。

(3)观赏石材。

(4)观赏矿物矿石。

二、本书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

根据我们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地质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学普及价值。为了人们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景观的科学性,本书按照成景的地质作用类型,对地质旅游景观分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便读者在游览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我们根据已有的地学知识,以内外力作用为基础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我们对外力地质作用采用其对地貌改造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我们将内力地质作用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在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时,我们主要以该地质旅游景观所反映的地质作用过程为主要划分依据,对各种地质旅游景观进行分类,其分类具体方案如表2-3。

表2-3地质旅游景观分类表

该分类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有一些景观具有双重属性,不易对其进行简单分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今后的研究思考中会对其进行完善。但此分类方法,对于不具备地学素养的一般游人能更好地理解地质旅游,理解景观的科学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从而在深层次上实现寓学于游。

②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类的是()A.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B.小

旅游资源的类型中,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属于自然资源,小浪底水利枢纽属于人文资源,九寨沟风景区属于自然资源,五龙口风景区属于自然资源.
故选:B.

③ 现有旅游资源的分类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风景学,自然没有对风景的分类,然而有关旅游资源的书籍颇多,其各自对旅游资源都进行了分类。在此先介绍部分旅游资源分类方案(按出版先后排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书的风景分类方案。

1.王柯平主编《旅游审美学》之分类

山景——如苍山翠岭、幽谷奇峰;

水景——如浩荡江湖、流泉飞瀑;

海景——如碧海金沙、岛屿风光;

地景——如水乡田园、草原大漠;

云景——如云霞变幻、太虚万象;

洞景——如洞天福地、钟乳奇石;

花景——如名贵花卉;

林景——如森林植被;

其他——如珍禽异兽等。

2.杨学峰主编《旅游资源学》之分类

1)历史遗迹;

2)古建筑;

3)陵墓;

4)城镇;

5)园林;

6)宗教文化;

7)社会风情;

8)地质地貌;

9)水体;

10)生物;

11)天象气候。

3.梁明珠主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之分类(表3-1)

表3-1 旅游资源分类

4.张建萍著《生态旅游》之生态旅游分类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1)陆地生态旅游资源:①森林生态旅游资源;②草原生态旅游资源;③荒漠生态旅游资源;④湿地生态旅游资源。

2)水体生态旅游资源:①河流生态旅游资源;②湖泊生态旅游资源;③海滨生态旅游资源;④温泉生态旅游资源。

(2)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

1)园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①中国园林;②西方园林。

2)城市生态旅游资源。

3)科普生态旅游资源:①植物园;②野生动物园;③世界园艺博览园;④自然博物馆。

4)景观生态恢复生态旅游资源。

(3)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1)农业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2)宗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①图腾崇拜;②禁忌习俗。

3)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①传统民俗文化;②俭朴自然生活方式。

5.黄子燕著《中外旅游休闲地理》之分类

1)地质地貌景观:①按高度划分;②按成因划分;③按岩性划分;④按作用力划分(火山、流水、风沙、冰川、海洋);⑤按功能划分(观光休闲地貌、考察探险地貌)。

2)水体景观:江河、湖泊、泉井、瀑布、海洋。

3)天象气候景观。

4)生物景观。

6.白文明著《中国自然风景大观》之分类

1)中华五岳;

2)佛林禅寺;

3)道教洞天;

4)万窟造像;

5)山岳奇观;

6)地质公园;

7)旅游名山;

8)雪岭冰峰;

9)高山峡谷;

10)溶洞天坑;

11)草原草甸;

12)沙漠戈壁;

13)森林景观;

14)古树名木;

15)大江大河;

16)流水清溪;

17)叠水瀑布;

18)湖泊水库;

19)园林池沼;

20)江南水乡;

21)沼泽湿地;

22)海岛海岸。

7.1992年中国旅游局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之分类

1)地文景观(15种);

2)水域风光(7种);

3)生物资源(6种);

4)古迹和建筑(32种);

5)休闲健身(11种);

6)购物(5种)。

8.国家标准之旅游资源分类(表3-2)

此分类显然是在1992年中国旅游局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基础上发展补充而成。二者在分类的方法原则上没有区别,只是国家标准分类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所有前述分类方案,在分类方法与原则上与此也没有区别,只是重点与简略取舍有一定差别。因此,本书涉及现有风景分类的评述,以国标为主,其他不再涉及。

表3-2 国家标准之旅游资源分类(GB/T 18972—2003)

续表

9.《中国森林公园游》编辑部编《中国森林公园游》之分类

1)山岳型森林公园,如张家界、四川瓦屋山、大别山、广西八角寨;

2)湖泊型森林公园,如浙江千岛湖、广东流溪河、西藏巴松湖;

3)火山遗址型森林公园,如黑龙江火山口、吉林龙湾、广东西樵山;

4)沙漠与沙地森林公园,如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新疆胡杨;

5)现代冰川与冰川遗迹型森林公园,如四川海螺沟、陕西太白山;

6)海岛型森林公园,如山东长岛国家森林公园、福建平潭海岛、广东南澳海岛;

7)海滨型森林公园,如河北海滨、山东日照海滨;

8)溶洞型森林公园,如浙江双龙洞、山西禹王洞、河南五龙洞、云南靖华洞;

9)温泉型森林公园,如广西龙胜温泉、辽宁大黑山、江西明月山、陕西太白山;

10)草原型森林公园,如河北塞罕坝、内蒙古黄岗梁和海拉尔;

11)城郊型森林公园,如上海余山、江苏徐州环城、浙江兰亭、福建福州。

这一分类方法采用森林与地貌的组合。本书的分类,正是采用这一原则,只不过扩大了范围,以所有风景美因子的全面组合为分类依据。

④ 旅游资源的分类

由于旅游资源涵盖的内容极端丰富,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是非常内必要的。所谓分类,就是根据容地域、形式、内涵等特征,按照一定的目的、需要,将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归类。按照传统的旅游资源观分类,一般可分为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风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按照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则可分为观光型、度假型、生态型、特种旅游和专项旅游等;按照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则可划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型,自然资源是指由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动植物等自然因素构成的、能够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天赋性;而后者的内容则非常广泛,类型也多种多样,包括历史古迹、伟大建筑、民风民俗等,这类旅游资源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

⑤ 旅游资源分类

一、依据旅游资源属性的分类
依据旅游资源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种。也有的将旅游资源按科学属性划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和服务性旅游资源3个景系(大类)。根据教学需要,本书采用两分法的分类系统,划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2个大类,以下分为12个基本类型,72个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典型地质构造遗迹、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岩石与矿物、自然灾变遗迹、山岳景观、
峡谷景观、火山熔岩、岩溶景观、风沙地貌、丹霞地貌、海岸与岛礁、其它地貌、)
水域风光(江河、湖泊、瀑布、泉、海洋、其它水体)
大气与太空景观(气象、气候、天象奇观、太空景观、)
生物景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古树名木、奇花异卉、观赏动物、表演动物、珍奇动物、自然保护区)
人文旅游资源:文物古迹(古人类遗址、军事遗址、古建筑、石窟碑碣、古代工程、陵墓、名人遗址、重要史迹、
其它古迹)
古典园林(帝王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公共园林)
文学艺术(游记、诗词、楹联、题刻、神话传说、书法、绘画、影视、戏曲、音乐、舞蹈)
宗教文化(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宗教艺术)
城乡风貌(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都市、特色城镇、乡村景观)
现代设施(现代建筑与大型工程、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娱乐休闲设施)
民俗风情(传统民居、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婚恋、节日庆典、礼仪)
饮食与购物(名菜佳肴、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与特色市场、著名店铺)
二、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的分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世界级地质公园和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
2、国家级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由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见附录)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3、省级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有的省还公布了历史文化名镇。
4、市(县)级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其它分类
1、根据旅游资源功能分类
2、根据旅游资源发育背景分类
3、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状态分类
4、根据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类

⑥ 旅游资源有哪些划分标准

由于旅游资源涵盖的内容极端丰富,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是非常必要的。所谓分类,就是版根据地域、形式权、内涵等特征,按照一定的目的、需要,将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归类。按照传统的旅游资源观分类,一般可分为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风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按照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则可分为观光型、度假型、生态型、特种旅游和专项旅游等;按照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则可划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型,自然资源是指由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动植物等自然因素构成的、能够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天赋性;而后者的内容则非常广泛,类型也多种多样,包括历史古迹、伟大建筑、民风民俗等,这类旅游资源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