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条形基础适用于什么地质

条形基础适用于什么地质

发布时间: 2021-02-15 08:26:39

『壹』 基础按构造形式分为哪几类一般适用于什么情况

⑴条形基础:是墙承式的基础的基本形式;

⑵独立式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

⑶井格式基础:当地基条件较差,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防止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

⑷片筏式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大,而地基又较弱时。

⑸箱型基础:当板式基础做得很深时,常用基础改做成箱型基础。较适用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大重型建筑物。

(1)条形基础适用于什么地质扩展阅读:

基础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子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地基。

各类基础释义:

1)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2)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3)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4)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5)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6) 筏形基础:筏形基础形象于水中漂流的木筏。井格式基础下又用钢筋混凝土板连成一片,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换句话说,单位面积地基土层承受的荷载减少了,适合于软弱地基和上部荷载比较大的建筑物。

7) 箱形基础:当筏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8)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补充知识会详细介绍桩基础。

9)灰土基础:是由石灰、土和水按比例配合,经分层夯实而成的基础。灰土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含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限度后,灰土的强度反而会降低。这是因为消石灰在钙化过程中会析水,增加了消石灰的塑性。

10)砖基础:以砖为砌筑材料,形成的建筑物基础。是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砌筑方法,现代常与混凝土结构配合修建住宅、校舍、办公等低层建筑。

11)毛石基础:是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的毛石,不低于M5的砂浆砌筑而形成。为保证砌筑质量,毛石基础每台阶高度和基础的宽度不宜小于400mm,每阶两边各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石块应错缝搭砌,缝内砂浆应饱满,且每步台阶不应少于两批毛石。毛石基础的抗冻性较好,在寒冷潮湿地区可用于6层以下建筑物基础。

12)混凝土基础: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承载体的基础形式,分无筋的混凝土基础和有筋的钢筋混凝土基础2种。

按地质构造空间范围大小所划分的级别。一般分为大、小、微等的尺度级别。大尺度构造是远远超出露头范围的区域性构造和板块构造;小尺度构造是在露头范围或手标本上能观察到整体形态的小型构造;微尺度构造指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认识的矿物之间或矿物晶粒内部表现出的显微构造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的超显微构造。

小尺度的构造是观察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通过小型构造的观察、对比与综合分析才能获得大尺度构造(如区域构造)的整体概念,微尺度构造的研究则是小型构造研究的深化。由于任何一次构造运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产生的地质构造都是由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构造组成的。

因此,为了揭示地质构造的发育规律,常常在侧重于某种尺度构造研究的同时,还要综合研究其他各种尺度的构造。

应该指出,在同一构造作用中形成的不同尺度的构造虽具成因上的联系性,但并不能等同。尺度越小则构造成因的因素可能越单一,越大则因素越多;尺度越小的构造常可被后继的构造作用改造破坏,甚至趋于消失,而越大则多被改造或叠加而不消毁。

由统一的构造运动过程所产生的多个密切联系的构造集合体。构造组合对于区域构造和小型构造的研究至关重要。因为任何一次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布局都是由多个构造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所以按一定的构造尺度进行组合研究就有可能揭示这一运动程式的内在规律。

组合的原则必须是同一时期的一次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各个构造。组合方式可以是同类型的构造,如地堑,是由两条(或两组)走向相同、倾向相反的正(或逆)断层组合而成,共轭节理是由两组剪节理(每组由若干条彼此平行的剪节理构成)组合而成;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构造,如滑脱构造,是由盖层的隔挡式褶皱和盖层与基底之间的平缓顺层断层(滑脱面)组合而成。

不论何种方式的构造组合,均有其自身形态上的总体几何特征或总的风格,称为构造样式。一定的构造样式常常是在一定的构造作用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因此根据一群构造的构造样式,可以分析其形成条件,并同另一地区或另一时代形成的一群构造进行对比。

一般而言,相同的构造样式反映其形成条件大致相同,但其形成时代可以不同;不同地区的不同构造样式反映其形成条件不同,但形成时代可以相同。由于各个地区、各个时代构造组合的形成条件千差万别,因而构造样式也多种多样,并无统一的分类名称。

但也有按若干有成因联系的构造排布的几何形象给予“型”或“式”的名称,如共轭节理可称为“X型”,呈雁行排列的断层或褶皱称“雁列式”等。构造样式有时也指一种构造的形态特征的总合,如变质岩中常见的等斜褶皱与其中轴面劈理的总合与只具有开阔褶皱与其中的节理的总合即属于两种不同的褶皱样式

『贰』 条形基础的特点是什么

条形基础是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宽度。
条形基础的特点一,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
条形基础的特点二,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
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1)无筋扩展基础。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无筋基础的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都不高,为了使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设计时需要加大基础的高度。因此,这种基础几乎不发生挠曲变形,故习惯上把无筋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无筋扩展基础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因此必须控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控制材料强度等级和台阶宽高比(台阶的宽度与其高度之比)来确定基础的截面尺寸,而无需进行内力分析和截面强度计算。设计时一般先选择适当的基础埋深和基础底面尺寸,设基底宽度为b,则按上述要求.

『叁』 地基基础有哪些类型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基础按照受力特点和材料性能分: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基础按构造方式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型基础等。
适用条件:
1、刚性基础。所选用的材料如砖、石、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但抗拉抗剪强度偏低。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α称为刚性角,设计时应尽力使基础放大角与刚性角相一致。以保证基础地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的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要求。
2、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不受刚性角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3、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柱下独立基础。
2)墙下单独基础。上层土质松软,下层深处有较好的土层时,为节约材料和开挖
方量而采用,砖墙砌在单独基础上边的钢筋砼地梁上,地梁跨度3-5m。
常用砖、毛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
4、条形基础。指长度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
1)墙下条形基础;常用砖、毛石、三合土、灰土建造。
2)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只在一个方向设置。
5、柱下十字交叉基础。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物,土质较弱,为增强基础整体刚度和不均匀沉降,柱下纵横设置条形基础。
6、片筏基础。地基基础软弱而荷载很大时采用。
平板式:在地基上作钢筋混凝土底板,柱子直接支撑在底板上
梁板式:一是在底板上做梁,柱子支撑在梁上。
二是将梁放在底板的下方。
6、箱型基础。适用于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建筑面积不大的重要建筑物。高层建筑物多采用箱型基础。

『肆』 条形基础与独立基础分别有什么优点分别用于哪些地质

浅基类型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式基础;特点是:独立基础主要承受集中专荷载,如柱下独属基;条形基础一般用于承担线荷载,如墙下条基,但条形基础还可承受集中荷载,也就是当上部柱子荷载大,柱下独基不能满足要求时,便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承担柱子;当地基承载力很低,用条形基础也满足不了墙体或柱子传来的荷载时,可将基底面积扩大连在一起形成满堂基础即筏板基础。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基础顶面最浅是按照规范中构造要求对非抗冻区为50cm,抗冻区需至于冻土层下;基底需要置于根据地勘资料确定的基础持力层上,埋置深度与持力层土层埋置深度有关。

『伍』 条形基础通常深度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第5.1.1条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专、设备基础和属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第5.1.2条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如果是北方,考虑基底埋至以下就可以。冻深需要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陆』 建筑都包括那些基础定义是什么如何区别都用于什么地质

这个问题很复复杂啊,制简略地说
从方法上看,人工地基有
1 压实法(比较简易,比如重锤夯实法)
2 换土法(当含淤泥,充填土,杂填土等高压缩性土时)
3 桩基(建筑荷载大,层数多,地基土又较松软)
第3个从承力方式看又有
端承桩(柱端直接支撑在坚固岩基上) 和摩擦桩 两种。

从材料和受力分析
有刚性基础,柔性基础两种。

刚性基础包括
砖基,
灰土基,(石灰加黏土)
毛石基(这个整体性较差,有振动的房屋很少采用),
三合土基础(也就是石灰,沙和碎砖,仅适用于四层以内),
混凝土基础(适用潮湿有水地) ,
毛石混凝土基础(基础较大时,这样可以节省混凝土)

柔性基础一般指钢筋混凝土基础 (在荷载大,地基承载力差时适用,可以减少土方量),一般有杯形、阶梯型,锥形基础断面

从构造类型分析,
有条形基础,独立基础,联合基础三类。

条形基础 用于承重墙或者自承重墙下部,沿墙下呈条形布置,多为刚性基础。

独立基础 用于柱下,多为柔性基础。

联合基础 用于大型建筑

再细分有 柱下条形基础,柱下十字交叉基础,板式基础,梁板式基础,箱形基础,筏片基础。

这些都只是文字,你最好要去看书,看不同基础的断面和轴侧图,才能真正理解。

『柒』 条形基础与独立基础分别有什么优点分别用于哪些地质

主要好处是抗震与防止沉降。
条形基础是先在地面上布满钢筋后浇灌水泥,再浇灌地梁。使整个房屋的基础形成一个整体结构面,如同一个大盒子放在地面上。
条形基础基础梁具有较大的抗剪、抗弯、抗冲切能力,当柱子的荷载较大而土层的承载能力又较低,做独立基础需要很大的面积,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柱下条形基础,甚至住下交叉梁基础(十字交叉基础)。同时,基础梁整体刚度大,可调节不均匀沉降。
条形基础又墙下条形基础与柱下条形基础。

『捌』 基础构造形势适用范围

基础构造形势

浅基础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独立基础等;
桩基础有预制桩、灌注桩,两者分别又有多种分类;
深基础有箱型基础等。
必须根据上部结构形式和地基地质情况选用。
浅基础工期最短,桩基础其次,深基础工期最长。

(1)单独基础是独立的块状形式,常用断面形式有踏步形、锥形、杯形。适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或厂房排架柱下基础,地基承载力不低于80Kpa时,其材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当柱为预制时,则将基础作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口基础,如图2.10。
(2)条形基础
基础是连续带形,也称带形基础。有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的承重墙下,低层或小型建筑常用砖、混凝土等刚性条形基础。如上部为钢筋混凝土墙,或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如图2.11)。
柱下条形基础:因为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或排架结构,荷载较大或荷载分布不均匀,地基承载力偏低,为增加基底面积或增强整体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常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将各柱下基础用基础梁相互连接成一体,形成井格基础。(如图2.12)
(3)片筏基础
建筑物的基础由整片的钢筋混凝土板组成,板直接由地基土承担,称为片筏基础。
(4)箱形基础
当上部建筑物为荷载大、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上多层建筑。为增加基础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整体浇成箱子状的基础,称为箱形基础。
(5)桩基础
当浅层地基上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桩基应用最为广泛。

『玖』 什么是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条形基础的特点是,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另外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

基本定义
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1)无筋扩展基础。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无筋基础的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都不高,为了使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设计时需要加大基础的高度。因此,这种基础几乎不发生挠曲变形,故习惯上把无筋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无筋扩展基础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因此必须控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控制材料强度等级和台阶宽高比(台阶的宽度与其高度之比)来确定基础的截面尺寸,而无需进行内力分析和截面强度计算。图9-3所示为无筋扩展基础构造示意图,要求基础每个台阶的宽高比(b2:h)都不得超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表8.1.2中所列的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可用图中角度α的正切tanα表示)。设计时一般先选择适当的基础埋深和基础底面尺寸,设基底宽度为b,则按上述要求,

由于台阶宽高比的限制,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一般都较大,但不应大于基础埋深,否则,应加大基础埋深或选择刚性角较大的基础类型(如混凝土基础),如仍不满足,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拾』 根据这些工程地质资料,如何选基础类型

多、复高层建筑的制基础类型有单独基础、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 基础和桩基础等。
基础类型的选择与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房屋的使用要求及荷载大小、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有关。在京开幕下单独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小或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条形基础通常沿柱列布置,它将上部结构较好地连成整体,可减少差异沉降量;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比条形基础更加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它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或上部结构的荷载分布在纵横两方向都很不均匀的房屋;当地基土质较差,采用条形基础也不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容许变形的要求,或当房屋要求基础具有足够的刚度以调节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片筏基础;若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很大,需进一步增大基础的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箱形基础;桩基础也是多、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适用于地基的上层土质较差、下层土质较好,或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大以及上部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很敏感的情况。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