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工程地质测绘点上应进行哪些工作

工程地质测绘点上应进行哪些工作

发布时间: 2021-02-15 04:59:43

工程地质测绘要点

1.地形地貌测绘

测绘比例尺1∶5000~1∶10000,根据需要可更大。

宏观地形地貌:河流、版分水岭、台地、阶地权、溶蚀洼地、地表岩溶湖、地下岩溶湖等位置、界线;微观地形地貌:溶沟、漏斗、落水洞、入水洞、出水洞、穿山洞、陷落柱、塌陷坑、岩溶泉等。

2.工程地质结构特征测绘

松散堆积物按工程地质分类分层测绘辅以形成时代,基岩分可溶性岩石和非可溶性岩石(隔水层岩石)分层测绘辅以形成时代;重要断裂采用追索法测绘,统计节理、裂隙、溶孔、溶隙,提交岩性工程地质图。

3.水文地质测绘

按有关规范执行,提交第四系水文地质图、基岩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和岩溶水径流图。

4.人类工程活动测绘

地表: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地下工程:隧道、地铁、煤气管线、给排水管线、人防工程、地下商场、窑洞等。

5.测绘路线

除重要断裂采用追索法外,其他采用穿越法。

② 工程地质测绘的详细介绍

工程地质测绘 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勘察方法,也是诸勘察工作中走内在前面的一项勘察工作。容它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以查明拟定建筑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按照精度要求将它们如实地反映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设计图上。配合工程地质勘探、试验等所取得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成果提供给建筑物规划、设计和施工部门参考。
工程地质测绘应做到:(1)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资料,并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对重要地质问题,必须经过实地校核验证:(2)中心突出,目的明确,针对与工程有关的地质问题进行地质测绘;(3)保证第一性资料准确可靠,边测绘,边整理;(4)注意点、线、面、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掌握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程序及过程,实习拟按生产实际分为资料准备、外业测绘及资料综合整理等三个阶段进行。

③ 工程地质测绘的介绍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勘察方法,也是诸版勘察工作中走在前面的权一项勘察工作。它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以查明拟定建筑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按照精度要求将它们如实地反映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设计图上。配合工程地质勘探、试验等所取得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④ 工程地质勘探施工包含哪些工作内容

工程地质勘探施工包含以下五项:
①搜集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貌、遥感内照片、水文容、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已有资料,以及工程经验和已有的勘察报告等;
②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③工程地质勘探见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
④岩土测试和观测见土工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岩体力学试验和测试;
⑤资料整理和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⑤ 在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时,采用布点法,布置点有什么要求,比如点间距,哪些地方着重布点

点位均匀,点间距不宜过小,重点区域可适当加密

⑥ 水库区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工作

早在1954年地质部黄河中下游队,已经在三门峡水库区内进行了比例尺为1:50000的地质测绘,并做出了1:50000的水库综合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地貌图、地下水盐类分布图及其他许多图件,并编制了水库综合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报告。这些地质资料给水库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1954年的水库地质工作,由于是在精度差以及不合规范要求的1:10000的地形图上进行的,因此,地形底图本身以及所有用它做出来的地质图件,就不能适应它自己的比例尺。为此,195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按照苏联的地形测量规范,将水库区的1:10000的地形图做了全部重测。但重新测的1:10000水库地形图,一般只测到高程为360m,没有考虑到水库建成后坍岸与浸没问题。后来所用的360m高程以上的地形图是在1957年才完成的。

根据水库正常高水位达到350m和360m高程,考虑到水库蓄水后,将产生浸没、坍岸、沉陷等的影响范围,因此,在以浸没为主的地区(渭河、洛河一带)的地质测绘范围应达到385m高程;在以坍岸为主的地区(黄河两岸)则应达到360m高程以外1km的范围,其地质测绘的总面积为5856km2

因此,水库综合性地质测绘工作,落后于勘探工作,于1958年4月才开始工作。

1.本期工作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将水库划分为下列三个地区:

(1)潼关以北黄河两岸,按1:50000的精度,进行综合性的工程地质测绘;

(2)潼关以西渭河(包括洛河、泾河)两岸,按1:50000的精度,进行综合性的水文地质测绘;

(3)潼关以东黄河两岸及坝址外围地区进行综合性的工程地质测绘。在陕县到岳家河口黄河两岸,约150km2的范围内按1:10000的精度,其他地区仍按1:50000的精度进行。

2.根据水库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情况,并考虑到便于工作起见,将地质测绘工作分为5个地区进行,即:

(1)渭南区。东起潼关花寨子,西至西安,北达渭河河谷,南到385m高程,地质测绘组组长樊廷平;

(2)泾河区。东起官道镇,南以渭河为界,西、北各至泾河两岸385m高程,地质测绘组组长刘百云;

(3)洛河区。西与泾河区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东至黄河,北达385m高程,地质测绘组组长龚有奎;

(4)潼北区。新盛镇以北,韩城以南的黄河两岸,地质测绘组组长朱钧;

(5)坝址外围地区。东起硖石,西至潼关的黄河两岸,南迄陇海铁路,北达庙后村,地质测绘组组长陈梦。

各区的人员编制与地质要求,均已在任务书中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其全部工作已于同年9月底完成外业,11月底提交库区的总报告及相应的图件。

⑦ 主要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工作简介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三门峡工程的设计工作由苏联列宁格勒设计分院承担,其所需的地质资料全部由中国提供。因此,责成地质部、电力工业部与黄河水利委员会联合组成“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负责提供全部地质资料。地质总队在各个阶段的勘察工作,是根据该项目的总地质师提出的任务而进行的。

从1955年9月到1959年9月,由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以下简称地质部)与电力工业部水电总局(以下简称水电总局)以及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共同组建的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以下简称地质总队),承担了黄河三门峡坝址和水库区的全部地质勘察工作。在三门峡工程局的领导下,经过4年的勘察,提交了初步设计阶段第二期以及技术设计阶段所需的各项地质资料,并在坝址进行了基坑开挖的地质素描和质量验收工作。

1955年到1959年,地质总队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在主要建筑物地区(含大坝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基坑开挖),进行了比例尺1:2000、1:1000、1:500及1:10000的地质测绘工作。为了了解建筑物基础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而进行了钻探、坑槽探、竖井、平硐,并进行了坝基帷幕灌浆试验工作与室内各项试验分析工作。

在大坝施工开挖期间,还进行了基坑地质素描与质量验收工作。

2.在辅助建筑物方面:对围堰、混凝土系统场地、变电站、汽车基地、永久住宅区、沉沙池(二期施工供水用,下同)、跨河公路钢桥、铁路专用线等场地的基础进行了工程地质勘探。

3.对大坝与围堰所需的混凝土砂、砾石与土料方面,共进行了14个产地的地质测绘与勘探工作,最后选定灵宝涧河为大坝混凝土用的砂砾石材料产地。史家滩为围堰所需的砂石料的主产地。

4.在居民区勘探方面:对大安居民区和会兴镇居民区,进行了比例尺1:5000的地质测绘,前者作了初步勘探工作;后者作了详细的勘探工作。

5.在供水水源地勘探方面,分别在坝址区与会兴镇居民区进行了勘探,最后在坝址区地找到了喀斯特裂隙水,满足了1959年以前的工地施工用水,但因水质上有一些缺陷,因此在坝址下游又修建了两级沉沙池,将用一部分黄河水来补充生活用水。在会兴镇地区找到了三门系中的孔隙承压水,水量、水质均已满足设计的要求。

6.在水库方面

(1)1956年9月对水库区涑水防护地段进行了初步设计阶段所需的各项工作,包括地质测绘、坝基勘探、建筑材料勘探以及峨嵋岭的渗漏勘探等。

(2)1956年10~12月,对水库区进行了50个水库区库岸的坍岸与浸没预测剖面的地质测绘工作,同时作了初步的计算,并提出了文字说明书。虽然这次工作做得较为粗糙,但给今后水库勘探工作打下了基础。

(3)1957年9月至1958年8月,在水库区进行了比例尺1:50000综合性的补充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成图比例尺为1:20万。

(4)1957年9月至1958年9月底,在水库周边进行了坍岸与浸没预测剖面的勘探工作,共勘探了61个剖面。在勘探结束后,将其中的部分钻孔选作地下水长期观测孔,对地下水的动态进行了长期观测。

通过4年(1955~1959年)的地质勘察所搜集到的资料,基本上满足了设计方面的要求。

在地质总队工作期间,有关主要建筑物、辅助建筑物及建筑材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设计总工程师A.A.柯洛略夫与设计总地质师B.И.萨维里耶夫所布置的任务书进行的。在此工作期间长期得到了B.И.萨维里耶夫、E.C.索柯洛娃等地质专家的亲自指导。此外,还得到了地质部马舒柯夫专家,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C.Я.茹科夫斯基专家等以及我国的裴文中、张宗祜、李捷、陈梦熊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在水库勘探过程中的浸没和坍岸资料的分析和计算方面,是在水利电力部O.Б.巴索娃专家的亲自指导下进行的。

7.工作方法的说明

(1)在坝址地质测绘中所采用的地形底图,当地质图的比例尺大于1:10000时,均采用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底图。这些图纸是在1954~1955年间由燃料工业部水电总局实测的地形图。

水库区的比例尺1:50000的地质测绘工作,系采用1954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测的1:10000地形图与1956年10月航空测量的1:25000的地形图经放大而编制成比例尺1:10000的地形图为底图。

在编制水库区比例尺1:200000的地质图与地貌图时,虽然水库区已编制了1:20万的地质图,但所采用的地形底图的范围还不够大,因而其外围部分就采用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制的黄河流域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00作为地形底图补充其图幅面积不足部分。

(2)在地质测绘操作方面,在图件的比例尺大于1:2000的地质测绘时,所有的地质点,都是采用经纬仪测定的;当比例尺小于1:5000时,则均采用半仪器目测法与三点交汇法。比例尺1:200000的图件是根据地质部961队、秦岭队、中条山队和地质总队不同比例尺的图件编制而成的。

(3)在勘探坚硬的岩石时,则采用岩心回旋钻,钻头为钢砂钻头与合金钢钻头。均采用清水作冲洗液,禁止使用泥浆作冲洗液。

在松散岩层中,大多数采用锯齿钻、勺形钻或管钻。采取原状土样时,则采用西蒙诺夫式原状取土器。同时均采用干钻法,一般不用冲击钻钻进。

(4)野外试验方面所采用的操作方法,主要是以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所制定的各项规程、规范和工作指南等,作为地质总队的主要规程、规范和工作指南。例如钻孔压水试验、单孔抽水试验、试坑注水试验、地下水长期观测指南、天然建筑材料等各项规程。

(5)室内试验方面,天然建筑材料的操作方法是采用列宁格勒设计分院所介绍的苏联有关规程而进行的。

在土工试验方面,则主要采用水利部所编制的《土工试验操作规程》。

1952~1958年间完成的所有地质勘察工作和试验工作量详见附录。

地质总队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的勘察步骤与内容,分述如下。

⑧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

工程地质需要的测绘资料有很多,测绘方法有很多。
如果非要选择两种的版话,就是工程地权质图测绘、工程地质钻孔放样。

如果将工程地质测绘进行分类的话,有如下两类: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
1、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工作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各要素全面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为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提供资料;
2、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为某一特定建筑物服务的,或者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某一要素进行专门研究以掌握其变化规律,为编制专用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析图提供依据。

⑨ 构造地质学 考试 野外地质测绘工作程序和内容

野外地质测绘的实测工作
在开展野外工作时,为了全面了解被测区内的地理、地貌和地质构造轮廓,为了使野外实测剖面准确、统一,须对被测区进行踏勘调查。在踏勘时还要有目的的了解区内交通、供应、经济、气候和地质概况。有代表行的选择几条横贯全区的观测路线,作为该区的采样点对其地层剖面进行轮廓性地质了解。总之,要全面了解矿床、矿点的地貌、地质条件,搜集有关资料,就必须对必要的测区内外地质进行概略观察和检查。
要想取得好的测量效果就要循着一定的观察线路进行。地质测量规范还要求选好的地质观测路线按一定间距布满全区,按照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确定出路线间距,通过穿越地层走向确定出路线方向。为确保地质图质量,在观测线路确定后,首先要选取地质观测点,地质点要准确定在地形图上,然后按照地质体分界线的实际出露情况,与相邻路线相应点的延伸线相连,连线方向要根据地质体的产状与地形的相互关系而定。在测量地质观测路线上,要随时记录地质情况,并划分出地层单位和相带分界线、断层面的出露线以及岩体矿体等。野外地质图是在地质调查的野外工作阶段,根据实地观察研究所测绘的原始地质图件,它是地质调查工作野外阶段的主要成果。它给出的内容比较详尽,只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鉴定资料稍加补充、修改和综合取舍,便可编绘出正规的地质图。地质图的填绘工作是将各测路线相应点都连成线,这些线包括地层间的分界线和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以及断层出露线,它们将地质体的出露线都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还要填绘相应数量的产状符号及其他地质标记,使地质图能够清楚地显现地面的露头情况,为后续填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⑩ 工程地质测绘观测点有哪些选择

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和水文地质测绘这三者的测绘相似,只是服务于地质行业的不同专业。地质测绘侧重于地下和地上的矿产资源和地球动力和地质状况相关的测绘;工程地质测绘侧重于工程方面需要的地基等方面的地质测量;水文地质测绘关注的更多是地下水、水体、水利设施等涉及的地质元素相关的的测绘。只要掌握足够的测绘知识,可以分别为这三种专业服务的。测绘的工作有:放样、测图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