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煤矿需有瓦斯地质图
❶ 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编制统计表
瓦斯地质资料的收集和系统整理是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和做好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研究最主要的基础,提出26 个资料统计表格 ( 表1. 2 至表1. 27) ,以供参考。
表 1. 2 × ×煤矿 ×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统计表
表 1. 3 × ×煤矿 ×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统计表
表 1. 4 × ×煤矿 × ×采 ( 掘) 工作面瓦斯含量统计表
表 1. 5 × ×煤矿 × ×煤层瓦斯压力统计表
表 1. 6 × ×煤矿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统计表
表 1. 7 × ×煤矿 × ×采 ( 掘) 工作面瓦斯突出预测参数统计表
表 1. 8 × ×煤矿 × ×采 ( 掘) 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点统计表
表 1.9 × ×煤矿 × ×采 ( 掘) 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点位置与断层、煤体结构、顶底板岩性统计表
表 1. 10 × × 煤矿 × × 采 ( 掘) 工作面断层统计表
表 1. 11 × × 煤矿 × × 采 ( 掘) 工作面瓦斯抽放量统计表
表 1. 12 × × 煤矿钻孔综合成果表
表 1. 13 × × 矿井历年瓦斯涌出量鉴定等级汇总表
表 1. 14 × × 煤矿大中型断层情况一览表
表 1. 15 × × 煤矿各煤层钻孔瓦斯资料表
表 1. 16 × × 煤矿井下水文钻孔水压水位观测成果表
表 1. 17 × × 煤矿水质分析综合成果表
表 1. 18 × × 煤矿突水点统计一览表
表 1. 19 × × 煤矿井下水文钻孔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 1. 20 × × 煤矿各含水层水质类型统计一览表
表 1. 21 × × 煤矿含水层统计表
表 1. 22 × × 煤矿隔水层统计表
表 1. 23 × × 煤矿太原组上部灰岩段含水层特征一览表
表 1. 24 × × 煤矿寒武系灰岩含水层特征一览表
表 1. 25 × × 煤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特征一览表
表 1. 26 × × 煤矿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表
注: 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均在自然状态下测定; 抗剪强度在 30℃的温度条件下测定
表 1. 27 × × 煤矿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
❷ 怎么编制瓦斯地质图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1 地理底图
选用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地理底图,要求地理底图的选取应能反应最新的瓦斯地质信息。
2 瓦斯内容和方法
(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筛选一个数据,按表1图例、表2和表3填绘;
(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又分实测线和预测线;
(3)瓦斯压力等值线:煤层瓦斯压力等值线分为实测等值线和预测等值线,其中要有0.74MPa等值线,按表1图例和表5填绘;
(4)瓦斯涌出量区划:根据矿井瓦斯涌出特征,一般是级差5m3/min,按表1图例填绘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涌出量区划级别;但对大型、特大型矿井,产量高、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等量差可适当增加。
(5)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
(6)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等;
(7)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划:根据预测结果,将井田范围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区;
(8)矿井瓦斯资源量:根据瓦斯含量、煤炭储量,分块段计算。
3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图资料收集、整理要求
1) 地质资料
(1)矿井地质勘探精查或详查报告、矿井生产修编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
(2)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构造纲要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层综合柱状图;
(3)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相关图件;
(4)煤巷编录的构造煤厚度、测井曲线解释、物理方法探测构造煤厚度;
(5)断层、褶皱、陷落柱、火成岩和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等;按表1图例和表10、表14填绘;
(6)所有的钻孔柱状图和勘探线剖面图,按表1图例标注;
(7)三维地震勘探资料。
2) 瓦斯资料
(1)建矿以来掘进、回采工作面瓦斯日报表、瓦斯抽采台帐、风量报表、产量报表、采掘月进尺等资料,统计出各回采、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
(2)瓦斯含量资料:地质勘探钻孔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和生产阶段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
(3)瓦斯抽采资料:详细收集煤层预抽瓦斯和采掘过程中抽采的瓦斯量、所有的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和瓦斯抽采台帐;
(4)瓦斯压力测试数据;
(5)煤巷掘进测试的瓦斯突出预测参数,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综合指标K值;
(6)煤与瓦斯突出点资料。
统计建矿以来的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点资料,并描述其发生过程和突出位置、作业工序等详细资料。
❸ 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
(1) 比例尺为1∶5000。
(2) 绘制要求:矿井瓦斯地质图的不同符号和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和含义。瓦斯地质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和绘图要求,依据表1.1图例填绘。
❹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是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成果的直观表达和高度概括。瓦斯地质图,内容丰富、区带分明、层次清晰、一目了然、直观简明、使用方便,使得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瓦斯综合治理有了共同语言,它直接用于安全生产管理、瓦斯 ( 煤层气) 抽采利用和煤矿规划,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和图件。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日趋增加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越来越显得重要。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八十一条,突出矿井必须及时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无论是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是低瓦斯矿井,无论是瓦斯灾害防治还是瓦斯资源开发利用,都需要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2007 年,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中煤协会科技 [2007]54 号文,下达了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行业标准的通知。
“图例”是表达图的纲领性语言,是编图工作的关键技术。此次提出的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 表 1. 1) ,是瓦斯地质研究和瓦斯地质编图工作多年的结晶,它随着瓦斯地质编图工作的发展将不断完善。
表 1. 1 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 字高为 AutoCAD 中取值,新罗马字体指 Times New Roman。
❺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简介
一、河南省煤炭资源及分布
河南省含煤地层分布在栾川—固始断层一线以北的华北地层区。该区地层发育较齐全,仅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下统。含煤地层有新元古界栾川群煤窑沟组、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上三叠统谭庄组、下侏罗统义马组、古近系潭头组、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其中石炭—二叠系为主要含煤地层。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赋存于三门峡—宜洛—平顶山—确山—固始一线以北地区,其中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统上石盒子组,总厚520~950m,平均厚727m。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划分为:安阳、鹤壁、焦作、济源、陕渑、义马、新安、宜洛、临汝、偃龙、荥巩、登封、禹州、平顶山、永夏、新密、确山17个煤田;经过50余年的建设,以及近几年的资源整合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煤炭工业体系和建设布局,形成以平煤、焦煤、鹤煤、义煤、郑煤、永煤、神火7个大型国有煤炭集团为主体的豫西、豫北、豫中、豫东四大煤炭生产基地。
河南省是全国煤炭大省,煤炭资源丰富,2004年保有地质储量5528700×104t,可采地质储量183640.8×104t,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保有储量68819.31×104t,可采地质储量41512.77×104t,在建和基建、规划矿井保有储量地质储量354483.7×104t,可采地质储量160368.4×104t。
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特征
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总体位于华北板块的中南部,煤田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主体可以分为太行山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豫西强变形带和鲁西南豫东断隆。其中,焦作、鹤壁和安阳矿区位于太行山造山带东缘,主要受NNE向展布的太行山造山带的控制,NNE向构造燕山早中期受到强烈地挤压、剪切作用,燕山末期至喜马拉雅早期拉张断陷,现代构造应力场又表现为压扭作用,煤层赋存稳定,总体瓦斯生成、保存条件较好,瓦斯含量平均20m3/t以上,构造煤较发育,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地处豫南地区的平顶山矿区、确山矿区和周口含煤预测区,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中生代以来受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的控制,较长时期受到由南西向北东方向的挤压、剪切作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构造煤发育,煤与瓦斯突出严重;新密、禹州、登封、临汝、荥巩、偃龙、宜洛、陕渑—义马、新安等矿区位于豫西强变形带,较长时期受到秦岭造山带对华北板块南缘的推挤作用,并在燕山早、中期叠加NNE向褶皱断裂构造,先期挤压、剪切,燕山末期至古近纪又表现为拉张断陷,发生大规模地滑动构造作用,为豫西“三软”煤层发育区,煤层厚度变化大,构造煤全层发育,除义马矿区赋存的下侏罗统义马组低变质烟煤,为低瓦斯矿区外,其余均为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地处豫东地区的永夏矿区,位于鲁西断隆的西南部,主要受鲁西断隆和燕山期NNE向构造的控制,鲁西断隆隆起较早,二叠系上覆缺失三叠纪地层覆盖,瓦斯保存条件较差,瓦斯风化带较深,总体为低瓦斯矿区,但是岩浆岩侵入煤层较普遍,局部地点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三、河南省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赋存分布特征
河南省各矿区除义马矿区部分矿井开采的是下侏罗统义马组煤层外,其余的矿区全部开采的是石炭—二叠系煤层,主要为中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煤化程度较高,形成时代早,经历过印支运动以来的多次构造运动作用,因此地质构造复杂,构造煤发育,瓦斯地质条件复杂。根据瓦斯赋存构造控制特征,全省划分为三个高突瓦斯带和一个低瓦斯带,分别是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高突瓦斯带、豫西强变形“三软”煤层高突瓦斯带、太行山造山带东缘高突瓦斯带和鲁西南豫东断隆低瓦斯带。
(1)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高突瓦斯带,包括平顶山矿区、确山矿区、周口含煤区。平顶山矿区属于煤层群发育的矿区,具备保护层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条件。
(2)豫西强变形“三软”煤层高突瓦斯带,主要包括新密、禹州、登封、荥巩、临汝、偃龙、宜洛、陕渑—义马、新安等煤田,为“三软”煤层发育区,具有低瓦斯低临界指标突出危险性。其中的陕渑—义马煤田赋存的下侏罗统义马组煤层主要为低变质烟煤,为低瓦斯矿区。
(3)太行山造山带东缘高突瓦斯带,主要包括焦作、鹤壁、安阳矿区,其中焦作矿区适合地面煤层气开发,安阳、鹤壁矿区具有一定地面煤层气开发条件。
(4)鲁西南豫东断隆低瓦斯带,主要包括永夏矿区,瓦斯风化带垂深800m 以上。
四、河南省煤层气资源及其分布
河南省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具有吸附性能好、煤层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高等优点,有利于煤层气开发。2000m 以浅资源总量约8795.71×108m3,平均资源丰度为2.06×108m3/km2,其中:含甲烷级资源量为548.2×108m3,富甲烷级资源量为8247.51×108m3,占94%。山西组二1煤层气资源为8548×108m3,占全省煤层气资源量的95%,煤层埋深小于1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为6359×108m3。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❻ ∶万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
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在深入系统研究了省区回、矿答区、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编制了全省 8 个矿区、159 对矿井瓦斯地质图的基础上,由下而上地先编采掘工作面瓦斯地图,然后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矿区瓦斯地质图,最终编制1∶30 万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
图 2. 8 太行山南段构造应力场
❼ 千秋矿井义马组主采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千秋矿井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千秋煤矿是国有大型企业。千秋井田位于河南省义马市之南1~2km,井田范围北起2-3 煤层露头线,南至F16断层;东邻北露天矿和跃进煤矿矿,西接耿村煤矿,面积17.986km2。
矿井于1955年建井,1958年投产,设计能力为60×104t/a,2006年矿井原煤产量达到202×104t。千秋矿井为一对立井双水平盘区上下山开拓,走向长壁采煤法,以综采综放为主,炮采次之。支护方式为锚网、拱型钢复合支护。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方式为混合式,目前全矿需风量7422m3/min,实际总进风量8132m3/min。
井田含煤地层为义马组,含煤两组,3~5层,其中1-2煤局部可采,2-1煤、2-3煤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2-1煤全层厚0.14~9.45m,平均4.24m,2-3煤全层厚0.20~18.99m,平均4.73m。
目前,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矿井2000~2006年的瓦斯等级鉴定基本数据见下表。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千秋井田位于义马向斜北翼,基本构造形态为一简单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走向近EW,倾向南,倾角11°~13°,沿走向略有变化,36勘探线以东地层产状为167°∠12°,36~41勘探线之间地层产状183°∠13°。
井田内断裂构造相对较发育,尤以NNE—NE向小断层为主,均为高角度正断层,其组合特征为阶梯状或地垒、地堑形式。按其展布方向和力学性质可划分为近EW 向压扭性断裂和NNE—NE向张扭性断裂两组。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在同一井田的不同部位,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形成瓦斯分布的不均衡。井田北部张扭性断层比较发育,有利于瓦斯逸散;井田南部几乎不受张扭性断层影响,并且埋藏深度较深,有利于瓦斯保存,井田南部瓦斯含量较高,瓦斯涌出量较大。张性断层带附近有利于瓦斯的释放,如处在断层带中的3775和4109等钻孔煤层瓦斯含量比处在断层带以外的3903、4108、3904、4107钻孔煤层瓦斯含量要小。
千秋矿井位于渑池—义马向斜北翼,地层产状平缓,倾角11°~13°,由北向南煤层埋藏深度越来越大,深部煤层瓦斯沿垂直方向运移困难,只能沿两翼流向地表,靠近含煤地层的露头处,瓦斯便于排放,轴部瓦斯难以逸出,瓦斯含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受煤层厚度的影响,瓦斯含量具有随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二一采区西南部煤层最厚,瓦斯含量比其他地段都高,在3903、4108、3904等钻孔中较为明显。受顶板岩性的影响,泥岩厚度大的区域有利于瓦斯保存,厚度小的区域有利于瓦斯释放,3903、4107、4108等钻孔二煤顶板泥岩厚度大,封闭性好,煤层瓦斯含量就大,反之,3603、3773和3774等钻孔二煤顶板泥岩厚度小,封闭性较差,煤层瓦斯含量就小。矿井北部煤层位于涧河和石河冲积扇、河漫滩下部,矿井开采浅部煤层,河水及冲积扇潜水通过风化带裂隙渗入煤层,地下水活动较强,瓦斯含量较小。深部地下水活动较弱,有利于煤层中瓦斯的保存,瓦斯含量较大。
四、瓦斯含量分布
千秋井田在延深勘探阶段,从12个钻孔中采取瓦斯解吸样16个,其中:2-1煤瓦斯样3个、2-3煤瓦斯样1个、二煤瓦斯样12个,测定瓦斯含量0.09~3.38m3/t.r,瓦斯含量较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加的整体趋势。但在同一井田的不同部位,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形成瓦斯分布的不均衡。例如:3903、4107和4308等钻孔二煤顶板泥岩厚度大,封闭性好,煤层瓦斯含量就大。反之,3505、3603和3774等钻孔二煤顶板泥岩厚度小,封闭性较差,煤层瓦斯含量就小;处在断层带中的3775、3904和4109等钻孔煤层瓦斯含量比处在断层带附近的3903和4308两钻孔煤层瓦斯含量要小;3904和4109两钻孔中断层上盘煤层瓦斯含量小于断层下盘瓦斯含量,断层上下盘的瓦斯含量均小于正常层位钻孔中煤层瓦斯含量;煤层愈厚,瓦斯含量愈大,在3903、4107和4308等钻孔中较为明显。
五、瓦斯涌出特征
受构造和埋藏深度的控制,井田北部张扭性断层比较发育,南部几乎不受张扭性断层影响且埋藏较深,因此,井田南部瓦斯涌出量绝较北部大。
受煤层厚度的影响,井田南部瓦斯涌出量较北部大。千秋煤矿开采的煤层主要为2-1煤、2-3煤,2-1煤、2-3煤合并后称为二煤。2-1煤、2-3煤主要分布于3504、3602、3774、3807、3904号钻孔一线以东及以北地段,即二煤分岔区。井田北部及二一采区东南部在煤层分岔区内,煤层厚度比较薄,南部地区大多在合并区,煤层厚度加大,煤层厚度越大,绝对和相对瓦斯涌出量也越大。
北部煤层位于涧河和石河冲积扇、河漫滩下部,矿井开采浅部煤层,河水及冲积扇潜水通过风化带裂隙渗透,成为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地下水活动较强,瓦斯含量较小,瓦斯涌出量较小。南部井田主要是+150m 以下的二水平工作面,煤层埋藏较深,并且由于上部隔水层的存在,地下水活动较弱,有利于煤层中瓦斯的保存,瓦斯含量较大,开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增大。
另外,瓦斯涌出受巷道布置、开采方法、开采工艺和采掘进度等影响较大。掘进工作面沿煤层底板布置时瓦斯涌出量较大,分层开采工作面上分层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一次采全高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分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21101工作面为分层开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绝对涌出量5m3/min左右,而与之相邻的21121工作面为一次采全高的综放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16m3/min左右。煤层瓦斯含量、赋存相近地段,工作面有相邻采空区绝对涌出量大于工作面无相邻采空区绝对涌出量,虽然21181工作面埋藏深度大于21121工作面,但21121工作面受21101采空区残存瓦斯及抽放瓦斯等影响,21181工作面绝对涌出量为14m3/min左右。
❽ 瓦斯地质图的介绍
煤矿瓦斯地质图是瓦斯地质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它是掌握瓦斯分布的特征、总结瓦斯赋存规律、计算煤层甲烷(或二氧化碳)储量,开展瓦斯区域性预测,进行瓦斯防治、煤层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要依据之一。
❾ 郑州矿区瓦斯地质图 ( 图 )
图 4. 18 告成矿井滑动构造破碎带厚度分布图
图 4. 19 告成矿井顶板类型分布图
图 4. 20 芦沟煤矿构造纲要图
图 4. 21 米村煤矿构造纲要图
图 4. 22 张沟煤矿构造纲要略图
❿ 怎样编制煤矿瓦斯地质图
突出矿井的瓦来斯地质图是矿井自瓦斯资料、规律的积累和总结,对防治突出工作起积极的指导作用。突出矿井瓦斯地质图,是在防突过程中手机的瓦斯及突出的历史资料的积累,是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防突机构、通风部门收集的矿井不同区域瓦斯涌出量、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资料,结合地质测量部门对地质资料不断积累完善的基础上共同得出的,因此必须由矿井地质测量部门与防突机构、通风部门共同编制完成。瓦斯地质图应能反映矿井不同块段瓦斯涌出规律、煤与瓦斯突出规律以及不同块段煤层瓦斯赋存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规律,所以图中必须包括采掘进度、被保护范围、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突出点的位置、突出强度、瓦斯基本参数及绝对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等资料。正是由于它能反映瓦斯地质情况与突出危险性的关系,故可以用在区域预测中,作为制定防突措施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