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市地质调查报告
① 地质报告
地质报告是全面反映地质勘查工作成果的重要技术文件,是在下达任务全部完成或版告一阶段权之后,根据己有的和本次勘查工作所获得的各种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编写而成的。
它一般由报告正文及各种图件、表格、附件等组成。按地质工作的项目,地质报告可分为矿产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工程地质报告、环境地质报告、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物化探报告、石油地质报告等等;按工作阶段,有中间报告、总结报告、补充报告等。各类报告均须审查、批准。特别是作为矿山、工程建设设计依据的勘查报告,必须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地质、设计、生产部门共同审查后,方能批准提交使用。
在校实习生的实习报告往往是最头疼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有针对性的完成,关键在于独立完成,有自己的见解。
② 城市地质包括那些
城市地质工作领域广泛,涉入水土资源、城建、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地质旅游等多方面. 城市地质是地质工作和地勘行业实现重大战略转变的切入点之一 .
③ 地质调查报告怎么写
第一章 前言
1、项目来源
2、任务目标
第二章 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概况
2、国内研究现状
3、项目组研究基础
方法研究项目应说明项目组已有成果及其先进性;
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应说明现有仪器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
4、实验区概况
方法仪器的试验、示范区项目应说明所选区域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概况及特征,岩矿石物性等。 第三章 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方法研究项目应先说明方法原理再阐述具体内容。
2、关键技术与技术创新
3、主要技术指标
方法研究项目应先说明所研究方法与原有方法相比较优越性体现在何处(尽量使用量化指标)及软件功能;
仪器设备研制和方法仪器的试验、示范区项目应列明具体的技术指标或技术要求;
4、主要实物工作量
试验、示范区项目应说明方法仪器种类、测区面积、比例尺、剖面长度、测点数、采集样品数、测试样品数等。
第四章 技术路线
1、研究方案
2、试验方法
3、工作(工艺)流程图
第五章 预期成果
1、成果内容
拟提交报告、图件、数据、实物、软件的名称及数量。
2、提交时间
第六章 人员组成
1、项目负责人姓名、年龄、技术职称、所学专业、已取得主要成果(重点是与所承担项目相关的成果)
项目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称、所学专业、项目中分工
2、协作单位分工及协作关系
第七章 计划进度
说明项目的起止时间,阶段任务(或子课题)的起止时间。
第八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写。
第九章 保证措施
按地调局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填写。
④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的编写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全面,既不烦琐,又要避免简单化,既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图幅地质研究水平,又要敢于从地球科学发展的观点探求问题。因此,它既是实际工作成果的总结,又是基础地质科学研究成果的体现,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用性。
地质报告的各章节内容如下:绪言、地层、构造、地质发展简史、矿产及其他国土资源概况和结语等部分。
(一)绪言
1.简要说明上级下达项目任务书文号及其任务要求,工作起止时间。
2.简要说明工作区范围、地理位置及坐标,地形地貌、交通、气候、覆盖程度、经济地理概况等。
3.简述工作区的地质研究史及其主要成果[参见《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简称《总则》,下同),表B1]。
4.简述工作区或图幅任务完成情况及其工作量(《总则》,表B2)。
(二)地层
1.按时代由老至新,介绍工作区地层系统,阐明各岩层单位的岩性、岩石组合、基本层序特征及规模和横向变化规律,简述沉积作用特征。
2.说明岩石地层单位与生物地层、年代地层以及其他地层单位或岩石单位的关系(《总则》,表B3),新建地层单位应说明其历史沿革和建立根据(《总则》,表B4)。
3.对火山岩地层除按地层学进行论述外,还应对其火山岩石学、火山喷发旋回、火山构造和古火山机构进行叙述。火山岩发育地区可单列一章。
本节应附各时代地层的实测剖面图、地层柱状图、接触关系素描图以及数码像片等。
值得指出:若工作区全为岩浆岩,则本节为岩浆岩;若是变质岩区,则本节为变质岩;若本区三大岩类均有分布,则岩浆岩、变质岩分别编为(三)、(四),其叙述的内容参见本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三)构造
1.概述区域构造背景,阐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板块理论)和区内构造基本特征。
2.按构造层或构造运动期次,遵循由老地层组成的构造至新地层所组成的构造顺序来进行描述的原则。叙述区内各种构造形迹(褶皱、断裂、面理、线理等)的形态、产状、规模和性质等特征及空间分布态势,论述各种构造之间的次序关系及从属级别(《总则》,表B12、B13)。
3.按构造旋回的观点论述区域性深大断裂和主导断裂的类型和展布格架以及导岩、控矿、促变的机制与特征及相关关系,阐明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影响。
4.对区内发育的推覆构造、滑脱构造、拉伸构造(断陷盆地)、叠加褶皱等,应阐明其特征并进行运动学、动力学的初步分析和时空的演化过程。
5.本章需附工作区构造纲要图及各种地质构造素描图或数码照片。
(四)地质发展简史
1.运用板块构造观点,简述工作区所处的区域大地构造区位。区内历经多少次构造(热)事件(幕)的影响,与此相伴的地质发展时期与阶段。
2.按地质发展时期阶段由老至新分别阐述各时期沉积环境、沉积建造、构造运动造成的主要构造类型、岩浆(火山)活动、变质作用与矿产等状况,海水如何进退以及发生、发展、演化的过程。
(五)矿产及其他国土资源概况
1.简述工作区主要矿产资源和成矿地质条件及潜在远景;对其他国土资源概况,如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建材资源“砂、石、土”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要给予说明。
2.简述区内对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危害大的一些环境地质问题等,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六)结语
1.阐述工作区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与重要进展。
2.指出工作区尚未解决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工作意见。
(七)主要参考文献
(八)图版、附图与附表
值得指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的基本内容,应根据各图幅的具体任务要求和实际地质素材进行编写,鼓励在地质报告中应用新理论、新观点总结归纳各类地质资料。若图幅是联测的应编写联测报告,字数不超过15万字。片区完成后,应立项编写片区区域区调总结报告。
⑤ 什么是城市地质调查
一项服务抄于城市可袭持续发展的前瞻性、基础性和综合性地质调查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在城市及其周围城市化发展地区,开展地质、资源和环境综合调查,评价城市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承载力,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⑥ 为什么要开展城市地质调查项目
一、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工作的实践 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广州市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旨在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109项"城市形象工程",这109项城市形象工程成为广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的主要内容。 1999年底,根据省市领导关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整治城市环境秩序、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的有关精神,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根据正在上报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三年一中变"城市规划纲要》,在此基础上,广州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广州市城市建设管理 "三年一中变"规划》,一批城市建设项目有计划、有步骤的得以实施。 为加强规划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广州市规划局根据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组织编制了专项实施计划与工作建议。如为保证"九运会"的顺利召开,2000年制定了《迎"九运"城市规划实施工作建议》,还专门制定了《九运会期间交通改善实施建议》。 在制定"五年行动计划"的阶段性规划的同时,在近期建设的总目标下又分重点、有目的地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如广州市规划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广州市土地开发控制与管理研究》。 2000年6月,花都、番禺两市撤市设区,原上报的城市总体规划因行政区划的调整而暂缓批复,为确保行政区划调整后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城市结构框架以及规划引导与控制政策,广州市开展了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作,并组织编制了《番禺片区发展规划》、《花都片区发展规划》,在这些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规划局又编制了《2002年度城市规划实施工作建议》和《2002年度市政规划实施工作建议》,有效指导了2002年度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 广州市在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中,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及时制定阶段性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等各类规划,加之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与相互配合,城市规划实施效果明显,充分发挥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城市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的目标顺利完成。 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内容,概括的讲,分为"两个规划层次,两个核心内容"。 "两个规划层次"是指五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城市规划实施计划这两个层次。"两个核心内容"是指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与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安排。 具体的讲,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主要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1、近期建设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 对近五年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本年度城市规划实施计划的实施成效与问题进行全面回顾与分析评价,明确提出本次近期建设规划中需要改进和重点加强的方面。 2、明确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制定城市近期建设目标。 3、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及建设时序。 4、制定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计划。5、确定市政基础设施与公益性公共设施。 6、其它方面。 对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的住宅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自然生态与历史遗产保护,区域协调与城市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和措施。 7、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策略与政策。 分别针对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机制、城市财政融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与政策。 二、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工作的创新 l、工作方法的创新。 答案补充3、表达形式的创新。 (1)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突出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突出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将规划技术文件转化为行政管理文件,使规划成果成为政府可操作的管理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也真正地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作为政府管理文件,近期建设规划突出政策性,简化了规划技术上的内容,而专题研究则突出技术性,从技术策略与措施上为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提供支撑与补充。 (2)成果形式的表达注重直接面向各个政府职能部门。 近期建设规划在成果形式的表达上注重直接面向各个政府的职能部门,力求分类明确,条理清晰,直接告诉各职能部门应该做什么,需要建什么,各职能部门也可以在近期建设规划中直接找到工作的依据。 (3)近期建设规划成果以文字表述为主,图纸表达为辅。 近期建设规划更强调是一个工作计划,是政府各部门共同的行动纲领和政策性文件。它更强调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仅仅利用必要的图纸加以辅助说明。字数有限制,其实还有些没写完,希望可以帮到你吧。祝:一切顺利...
⑦ 什么是地质简测报告
地质简测报告是全面反映地质勘查工作成果的重要技术文件,是在下达任务全部完成或告一阶段之后,根据己有的和本次勘查工作所获得的各种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编写而成的。它一般由报告正文及各种图件、表格、附件等组成。按地质工作的项目,地质报告可分为矿产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工程地质报告、环境地质报告、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物化探报告、石油地质报告等等;按工作阶段,有中间报告、总结报告、补充报告等。各类报告均须审查、批准。特别是作为矿山、工程建设设计依据的勘查报告,必须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地质、设计、生产部门共同审查后,方能批准提交使用。
地质勘查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广义地说,一般可理解为地质工作的同义词,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例如,以寻找和评价矿产为主要目的的矿产地质勘查,以寻找和开发地下水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质勘查,为查明铁路、桥梁、水库、坝址等工程地区地质条件的工程地质勘查等等。地质勘查还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热调查与地热田勘探、地震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地质勘查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本着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多、较好地质成果的原则,选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等。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过程,也属于地质勘查的范围。狭义地说,在我国实际地质工作中,还把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区域地质调查、普查、详查、勘探和开发勘探)。
⑧ 说明一份完整的地质调查报告包含哪些内容
地质调查报告分勘查程度,具体内容都有固定要求,或查看规范,里面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