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地质储量的定义是什么
A. 地质学中所称的油气资源的可开采资源量 探明储量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这两个概念各有有什么实际意义
探明储量在中国通常是指经过一定的地质勘探工作而了解、掌握的矿产储量,以回区别于未经任何调查或仅依据一答般地质条件预测的,其质和量、赋存状态及开采利用条件均不明的矿产资源。
一般而言凡是探明的煤炭和石油都是可以开采的,只是对于某些埋藏特别深的,由于技术条件还不太成熟。将来技术条件成熟了,都是可以开采的。
B. 油气地质储量计算的方法是什么
油气地质储量通常用容积法计算。所谓容积法,就是将含油(或含气)面积乘以油层的平均有效厚度,再乘以储油层岩石的平均有效孔隙度,就得到储存油或气的孔隙体积。但整个孔隙空间并非为油气所独占,还必须将水占据的孔隙体积剔除,这就得再乘上含油饱和度(或减去含水饱和度的参数),这样,油(或气)真正占据的孔隙体积则被求出。我们计算油气量是要知道在地面条件下(标准压力、标准温度条件)的量,不是只了解油气在油气藏压力、温度条件下的体积,所以,还必须乘上油气的密度并除以油或气的体积系数,这样,才可以实实在在提交出地面条件下油气的地质储量。根据容积法的原理,当有了精细的地质模型以后,计算机就会很快将储量计算出来。
油气地质储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1)石油地质储量的计算(按地面条件下重量计算)。
公制单位计算公式:
式中,G为天然气地质储量,亿立方米;A为含气面积,平方千米;h为平均有效厚度,米;Φ为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Swi为平均气层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T为气层绝对温度,开尔文;TSC为地面标准绝对温度,开尔文;PSC为地面标准压力,兆帕;Pi为气田的原始地层压力,兆帕;Zi为原始气体偏差系数,无因次量。
C. 什么是油气地质储量
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的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等资料估算求得的已发现油气藏(田)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地质储量分为探明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
D. 简述油藏地质储量的级别包括哪些
油气藏地质储量——一个特定地质构造中聚集的油气数量,如油区地质储量,油田地质储量和油藏地质储量等。
1、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治试验成果,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2、预可采储量(12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 、预可采储量(12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利用同类型矿产的试验成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E. 什么是地质储量
1959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根据地质和矿产的研究程度及相应的用途所划分的一类储量。是指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矿床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结合已知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所预测的储量。这类储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经必要的工程验证,一般只能作为进一步安排及规划地质普查工作的依据。在矿山设计及生产部门,为区别于生产矿山的三级矿量(又称生产矿量),一般都将矿山建设和生产以前,由地质勘探部门探明的各级矿产储量,统称地质储量。对于在矿山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矿体的储量,有时也称地质储量。欧美各国的储量分级中,有时也将可能储量称作地质储量。前苏联的地质勘探工作中,有时把C2级储量也称地质储量,但有时又把根据地质勘探工作查明的矿床的总储量称地质储量。
地质储量又称预测储量,是指经过地质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资源数量,指根据区域地质测量、矿产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并结合已知矿产地的成矿规律进行预测的储量。是矿产资源储量中探明程度最差的一级储量。根据矿床勘探和研究程度,岩金矿床地质储量目前分为B(331)、C(332)、D(333)四级。其中B、C、D三级称工业储量,E(334)级称远景储量。
地质储量在矿产储量中属第四类——不列入探明储量的级别。它只能作为编制普查工作远景时的参考,或作为地质普查找矿设计及矿山企业远景规划的依据。
油气藏地质储量——一个特定地质构造中聚集的油气数量,如油区地质储量,油田地质储量和油藏地质储量等。
F. 什么是油气资源和油气储量
“资源”指天然的财富来源。“油气资源”就好像银行的大金库一样,但是,这个“银行的大金库”不是在闹市中,而是在地下深处,那里不是现钞,而是黑色的金子—石油与天然气。在油气资源的规范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资源”是已经发现及尚未发现,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提供商业开采及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采的各类、各级油气的总称。
油气“资源”包括已发现与未发现两大部分,可分为五个等级。在已发现的资源中分为三级,即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在尚未发现的资源中分为二级,即潜在资源量和推测资源量。
探明储量就好像你已经把银行取款卡插入提款机,只要输入“密码”,钱就可以取出来了。也就是说,地下的油气储量已经探清楚了,评价井、开发生产井已经钻探,生产设施已经基本完成,一开井口闸门油气就可以由地底下流出来。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油气储量,是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它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投资决策、开发分析的依据。在我国,又将探明储量分为已开发的储量、未开发的储量及基本探明储量三类。
控制储量你已经基本知道在银行里有多少存款了,取款卡掌握在手,但是你还得走一段路程才能到银行;或许有些钱还没到位,提款员只能给你部分的钱,也就是说,地下的油气储量规模已经被控制了,但是评价井还没有钻完,生产井还未钻,油田建设还未开始,还不具备全面开发的条件,这时所算出的储量叫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你知道在银行里有你的钱,但是银行里有多少存款不太清楚;用什么方法取出来你也不全知道。因为钱并不在你手中,所以,你也就没法动身去银行,想马上去提款还是不成。也就是说,在一个勘探目标预探井的钻探中,已经发现了具有商业价值的油气,经粗略的估算,大致知道有多少油气,肯定有储量是没问题的,但是风险很大,想全面开发还得做许多的工作。
未发现的资源就好像还没完全进入银行账户的钱一样。
潜在资源量这时,你去银行提款是要遭拒付的。但是,你已经通过了投标,中了标,有了“项目”(勘探目标),只要去努力的工作,去奋斗,就会赚到钱,银行里就会有你的钱,这就是所说的“潜在资源量”。潜在资源量是在有了勘探目标后,经过细致地地质风险评价估算的资源量。
各级储量示意图
推测资源量就像是你还没有把“项目”通过投标拿到手,在理论上是有这笔钱,但是,这笔钱是不是你的,还很难说,你必须经过上述大量的工作,才能变为银行的存款。在油气盆地的地质研究中,通过生烃、排烃、运移、聚集等一系列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目标盆地是有油气资源的,仅仅是从理论上推断出了这个盆地应有的远景资源量。
综上所述,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要一步一步来,就是说,要按照勘探开发程序来进行。
G. 油藏类型及石油地质储量
柳北沙三3油藏相对整装,充满度较高,油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的控制作用,基本属于构造岩性油气藏。储层物性较好,平均孔隙度19.9%,平均渗透率265×10 -3μm2,属中孔中渗储层;储层埋深2300~3200 m,属中深层油藏;油藏含油面积5.9 km2,石油地质储量为1773.8×104t,储量丰度为300.7×104t/km2,属高丰度油藏。油藏地下原油黏度为1.73mPa·s,饱和压力5.93MPa,属低黏未饱和油藏。油藏边水水体欠活跃,驱动类型主要以人工水驱为主。总体上,柳北油藏属于中深层、中孔、中渗和高丰度构造岩性稀油油藏。
图1.7 柳北地区沙三3Ⅴ1油层厚度(m)图
各油组的主体区储量均具有一定规模,其中Ⅱ油组,含油面积1.0 km2,石油地质储量为265.2×104t,储量丰度为265.2×104t/km2,储量分布于断层根部;Ⅲ油组含油面积2.0km2,石油地质储量为175.6×104t,储量丰度为87.8×104t/km2,因地层向北东尖灭,仅分布于西南部;Ⅳ油组含油面积最大为3.0km2,石油地质储量为555.4×104t,储量丰度为182.7×104t/km2,为本区主要的含油层段;Ⅴ油组含油面积1.6km2,石油地质储量为206.5×104t,储量丰度为128.3×104t/km2。
H. 什么是油气可采储量
从油气地质储量中可采出的油气数量。按其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专分为七类,包括探明技术可属采储量、探明经济可采储量、探明次经济可采储量、控制技术可采储量、控制经济可采储量、控制次经济可采储量和预测技术可采储量。
I. 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是什么意思
每年地质勘探部门都会在全国对油气矿藏进行勘察,随着勘探技术的提高和勘探范版围的扩大权,总会发现一些新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矿藏。其中新发现石油的储量就是当年的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2011年中国石油新增探明储量 13.7 亿吨。
J. 油气地质储量如何分类
油气地质储量根据探明程度通常分为三类。
证实的地质储量 英文为Proven,简称为P1地质储量。证实的地质储量是已完成有评价探井、测井、岩心、测试等资料,储量参数取全或基本取全并被证实了的储量。这部分储量如同“入仓之鱼”,完全可用于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按概率计算,期望值应达到90%以上。
证实储量如同“入仓之鱼”
概算的地质储量 英文称为Probable,简称为P2地质储量。概算的地质储量是指已完成有评价探井,测井解释有油气层,但这些井均未测试证实;或与证实了的邻区可能具有统一的油气水边界,但评价探井不足以控制该区含油气面积,评价探井密度大于65公顷(1公顷=1万平方米)以上,储量参数尚未落实的储量;或是还没有打评价探井,仅根据靠近证实了的邻区的油底界面到推断的油水界面之间1/2的储量。按概率计算,其期望值应达到50%以上。从发展的战略考虑,这部分储量虽然也可供编制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使用,但期望值不超过30%,以免过于乐观估算油气田的生产能力。
可能储量把握性很差可能的地质储量 英文为Possible,简称为P3地质储量。这部分储量是在已开发油气田范围内,根据地质、工程条件分析和类比,有可能存在的油气储量。该圈闭内的油层变化、油水关系尚未查明,储量参数是由类比法确定的,只能说明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其含油气范围,并在其中有可能发现新的储量。这部分储量如同湖里游的鱼,按概率计算,期望值10%以上,误差范围很大,不能用于编制开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