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什么是地质纲要图

什么是地质纲要图

发布时间: 2021-02-14 06:17:58

A. 地质构造图

你是写勘查报告还是资源报告?一般这些报告中涉及到构造问题,在网上或图书馆查找相关回地质资料(答这种涉及学术的图件一般在学术论文或其他学术著作中都有),一般都有构造图的,用CorelDRAW软件矢量化后转成电子图件,贴在你的文件报告中即可。

B. 地质构造图的简介

地质构造图
tectonic map
简称构造图。通常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突出反映各种构造类型的性回质、空间展布形态及其答形成顺序以及同构造类型之间的交切关系。大地构造图是反映大区域范围的构造特征与地质发展历史的地质图件。比例尺一般小于1∶50万。具有鲜明的观点性依据不同的构造学说编制的图件,从内容以至表达方式均有显著差别。表示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地质构造特征的图件称为古构造图。通常把构造等高线图也作为地质构造图的一种。
由于比例尺、内容、目的性以及理论依据的不同,构造图表示的内容和表现的方式方法有很大差异。

C. 金山镇地质图综合报告(千字以上)和地质纲要图!满意加100--200分!!!人格保证。作业急迫!!

第一章 引言
本次实习报告是涉及矿物、三大类岩石以及构造的综合作业,加强对地质学的全面了解,建立对地质工作的初步认识。
该报告包括金山镇地质图一张,构造纲要图一张,联合剖面图一张(包含五个剖面图)。该报告是建立在对三张图综合分析比较而来,,是对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的综合描述。
金山镇地质图比例尺为1:100000,图区面积大约为206平方千米,岩层年代大致从中泥盆统(D2)到上白垩统(K2),且呈北高南低趋势,主要山峰有奇峰、雨峰,诸岭等。最高峰为诸岭(1800米)。并发育有多种地质构造现象。图区北东角上有岩浆和晚期岩脉侵入,北西角沉积一套近水平白垩统砂岩,另外在东南区发育一条南西方向的河流。
第二章地层及构造层划分
该区域内存在时代为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的地层。缺失时代为早三叠世及侏罗纪地层。白垩纪地层与三叠纪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上二叠统灰岩与中三叠统泥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根据角度不整合关系,可以划分成两个构造层,分别为“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和“白垩纪构造层”。根据平行不整合又可以将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分为两个构造亚层。
一、泥盆纪地层:在该区域内,泥盆纪地层主要出露中泥盆统砂岩和上泥盆统页岩。在图区的东南角出露地表。其中,中泥盆统砂岩作为背斜的核部出露,上泥盆统页岩作为背斜的两翼出露,产状均为40度。
二、石炭纪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灰岩,中石炭统灰岩和上石炭统灰岩。在图区各部分均有出露。在南东方向上作为背斜两翼产出,地层产状为40度。在诸岭、奇峰、雨峰地区下石炭统灰岩作为褶皱的核部产出,岩层发生倒转。
三、二叠纪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灰岩和上二叠统灰岩。在图区内有广泛分布。其中下二叠统灰岩作为向斜f1及向斜f12的核部产出,上二叠统灰岩作为向斜f3的核部产出,在河流附近的岩层较平缓,产状为5度至8度。上二叠统灰岩与上覆的中三叠统泥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三叠纪地层:主要为中三叠统泥灰岩和上三叠统灰岩。主要在向斜f8处出露。上三叠统灰岩作为核部,中三叠统泥灰岩作为两翼,产状为80度和45度。
五、侏罗纪地层:缺失。
六、白垩纪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灰岩和上白垩统灰岩。主要分布在图区的北部地区。岩层倾角为8度。与上三叠统灰岩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第三章构造
第一节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
该构造层内构造现象发育较为齐全。主要有褶皱、断层、岩体侵入等(详见附图Ⅰ)。
一、褶皱:
f1向斜:分布于图区的西北角,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出露长约6000米,宽约1500米。核部为下二叠统灰岩,平面呈长椭圆形。两翼为中、上石炭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60度,南东翼倾角为45度。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为直立向斜。形成于晚二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2背斜:分布于图区的西北部,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出露长约5500米,宽约700米。核部为下石炭统灰岩,两翼为中、上石炭统灰岩。南东翼被断层F1错断,岩层倒转,倾角为80度。北西翼倾角为60度。为紧闭的倒转背斜。转折端圆滑。形成于早二叠世之后。
f3向斜: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2500米,宽约1000米。核部为上二叠统灰岩,两翼为上、中、下石炭统灰岩。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为直立向斜。形成于晚二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4背斜:位于奇峰、雨峰地区,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7600米,宽约1200米。核部为下石炭统灰岩,两翼为中石炭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45度,南东翼岩层倒转,倾角为75度,为倒转背斜。南东翼被断层F2切割,核部北东向及南西向被两平移断层F3、F4错断。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形成于早二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5背斜:分布于诸岭地区,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8000米。宽约900米。核部为下石炭统灰岩,两翼为中、上石炭统灰岩及下二叠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40度,南东翼岩层倒转,倾角为55到80度,为倒转背斜。南东翼有断层F5通过,并发育有构造窗,构造窗出露上二叠统灰岩及中三叠统泥灰岩。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形成于早二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6向斜:分布于图区南西向上,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中三叠统泥灰岩,两翼为上二叠统泥灰岩。北部被断层F5错断,两翼产状为75度。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
f7背斜:分布于图区的南部,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3000米,宽约1500米。核部为下二叠统灰岩,两翼为上二叠统灰岩。
f8向斜:分布于图区中部,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上三叠统灰岩,长约3600米,宽约700米,平面呈长椭圆状。两翼为中三叠统泥灰岩及上二叠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80度,南西翼倾角为45度。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发育有飞来峰,飞来峰出露上二叠统灰岩和中三叠统泥灰岩。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9背斜:分布于图区中部偏东,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下二叠统灰岩,两翼为上二叠统灰岩。南部发育至河流而止。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10向斜:分布于图区东部,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上三叠统灰岩,两翼为中三叠统泥灰岩。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11背斜:分布于图区的东南角,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中泥盆统砂岩。两翼为上泥盆统页岩,下、中、上石炭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10至40度,南东翼倾角为40度。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为直立背斜。被一系列正断层错断,形成地垒、地堑。形成于早二叠世之后。
f12向斜:分布于图区东南角,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下二叠统灰岩,平面上呈椭圆状。两翼为上石炭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47度,南东翼倾角为45度。轴面近直立。
二、断层:
F1逆冲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图内全长约1300米。断层倾向北西,倾角20到30度。上盘为f2背斜,并将其南东翼错断,地层以石炭纪的灰岩为主,发生倒转,倾角为80度。下盘为f3向斜,并将其北西翼错断,地层以石炭纪的灰岩为主,倾角为70度。上盘相对上升,断距约为700米。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纵向断层。断层年代为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2逆冲断层:位于奇峰、雨峰南东向,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图内全长约1800米。倾向北西,倾角20到30度。上盘为f4奇峰——雨峰背斜,地层以石炭纪的灰岩为主,发生倒转,倾角为75度。下盘为下二叠统灰岩和上石炭统灰岩,倾角30度。上盘相对上升,断距约为800米。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纵向断层。断层中部被两条平移断层F3和F4错断。断层形成年代为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3平移断层:位于奇峰南东向上,走向北西——南东向,图内全长约1600米。为右行平移断层。错断F2逆冲断层,错断距离约350米。形成年代约为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F2逆冲断层形成之后。
F4平移断层:位于雨峰南西向上,走向北西——南东向,与F3平移断层平行,图内全长约2100米。为左行平移断层。错断F2逆冲断层,错断距离约为350米。形成年代约为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F2逆冲断层形成之后。
F5逆冲断层:位于诸岭南东向上,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图内全长约为2000米。倾向北西,倾角20到25度。上盘为f5背斜,岩层为中三叠统泥灰岩,上、下二叠统灰岩及中、上石炭统灰岩,岩层发生倒转,倾角为80度。下盘主要为中三叠统泥灰岩,倾角为80度。断层的北东向上的下盘侵入有花岗岩体,并被后期侵入的斑岩岩脉切割。上盘相对上升,断距约为1600米。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纵向断层。发育构造窗及飞来峰,构造窗和飞来峰由上二叠统灰岩和中三叠统泥灰岩组成。形成年代为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之间。
F6平移断层:位于金山镇南西向上,走向北西——南东向。图内全长约为1000米。为右行平移断层。错断下二叠统灰岩和上石炭统灰岩的界线。错断距离约100米。形成于早二叠世之后。
F7平移断层:位于王家庄西向上,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图内全长约为800米。为左行平移断层。错断下二叠统灰岩和上石炭统灰岩的界线。错断距离约200米。形成于早二叠世之后。
F8——F12正断层组合:位于图区东南角,金山镇及河北村南东向上。走向为北西——南东向。上盘相对下降,错断f11背斜,形成地堑、地垒。形成于晚石炭世之后。
三、岩浆岩:
分布在图区东北角,陵庄附近,有两期岩体侵入。出露面积约5平方千米,花岗岩岩盘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F5逆冲断层形成之后。斑岩岩脉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花岗岩岩盘形成之后。
第二节白垩纪构造层
位于图区的北部,形成一套时代为白垩纪的砂岩岩层,近水平,倾角为5到9度。出露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将早期形成的构造现象覆盖。上白垩统超覆于下白垩统之上。
第四章地质发展史
在地质历史时期内,金山镇地区经历了多期地壳运动,以致形成了现今复杂的地质现象。
泥盆纪时期,该区主要接受河流的沉积,沉积物为河流相的砂岩。自早泥盆世开始地壳开始下降,沉积环境由河流转为海洋,沉积物由砂岩转为页岩。早泥盆世以后,该区环境均为海洋,接受长期的海相沉积。在石炭纪到二叠纪沉积了大量的灰岩地层。此时,地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早二叠世以后,地壳开始抬升,海底的沉积物露出地表,接受风化和剥蚀。致使该地区缺少早三叠世的地层。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地壳再次下降,陆地变为海洋,再次接受海相沉积。
晚三叠世以后,地壳再一次抬升,该地区再次接受风化和剥蚀,缺少侏罗纪的地层。
白垩纪开始地壳趋于稳定,河流开始发育,主要沉积环境由海洋转化为河流。直到现在地壳处于长时期的稳定状态。
第五章 结束语
经过本次综合地质报告,我收获很大。不仅对书本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使我加强了活学活用书本知识的能力,培养了我的地质思维。我很明显的感觉到在分析地质现象及其表现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画剖面图的能力。我深刻的体会到地质工作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细心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以及本次综合地质报告中,我首先要感谢王根厚老师和胡玲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使我对地质学建立起初步的认识,并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感谢谢赵磊同学在画剖面时对我的指导。鉴于感觉到在实践能力上的不足,我建议适当增加实习课。

D. 井田地质构造纲要图怎么编制

根据资料的收集,比如说工作区,区域地质图的收集,然后制定一个小比例尺的构造分布图。

E. 几种常用的地质图

1.地质图

广义的地质图包括所有反映地质内容为主的图件。狭义的地质图就是将一个地区的地层、岩浆岩体、地质构造及矿产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线条、符号和颜色表示在平面上的图件。

2.地质构造图

在地质图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构造分析,用规定符号标明各种地质构造形迹的图件。

3.地质剖面图

指垂直于区内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所切割的地质体剖面,反映地质体深部地质特征的图件。可在地质图上切割绘制(图切剖面图:连接地质图相对图框上的两点A、B画一条直线,称为剖面线,沿此线将地形、地层、岩体、构造等地形地质内容及产状,投影到剖面上绘制的)。也可以在野外实地测量绘制(实测剖面图)。

4.综合地层柱状图

在地质图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区内地层、岩体的岩性、时代、厚度及其接触关系,以由老到新、自下而上的顺序,按一定比例尺,用线条、符号及颜色绘制在一个呈柱状的剖面图上,两侧标示出地层时代、岩性、化石、地层厚度及接触关系等的图件。

根据生产任务或研究目的不同,还有各种类型的地质图,如地质矿产图、矿产预测图、岩相-古地理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勘探线剖面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等。

F. 什么叫地质图,

表示地质现象及构造特征的专题地图。为反映地质现象的空间展布,除平面图外回,常同时编制柱状和剖面图答,以表示地层程序、岩性的水平或垂向变化和彼此接触关系。地质图可被用于研究和分析许多地质特征(如必层层序和厚度、地质构造及地质历史),预测地下矿藏的位置和储量及其开凿条件。 广义的地质图包括岩性-岩相分布图、构造地质图、矿产图、第四纪地质图、古地理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和环境地质图等。

G. 什么是地质图

1、什么是地质图?

它是一种图件,由一定符号、色谱和花纹等来表示地壳版某部分各种权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产等的)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2、地质图的组成

(1)图名:取名主要依据图件所在地区、内容和特征等;

(2)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如1:200,类型数字比例尺,线条比例尺;

(3)图例:是一些规定的符号和线谱、色谱。

(4)顺序:一般是地层、岩石构造和其它,其中地层从上到下,由新到老,从左到右,有新到老。岩体:从酸性到基性到超基性。

3、分类:

(1)根据内容:构造地质图、地质图、岩浆岩图、变质岩图、盆地分布图、矿床分布图,油气资源分布图、地球物理图等。

(2)根据形状: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A剖面图:一般形式,剖面线(按标高),方向,地质界线

B柱状图:一般交地质图时都需要附柱状图。

H. 构造纲要图的编制

构造纲要图是在地质图的基础上提取并编制的,用规定的线条和符号等表示各种地质构造的图件。它多用来概略地表示一个区域内的基本构造格架及各种大型构造的时、空关系,是与地质图相配套的区调成果的主要附图之一。

构造纲要图的图形要素的主要内容包括:构造层、标志层(如岩体界线等)和各类构造变形形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褶皱和断层等)以及表示相当数量反映褶皱变形面代表性产状的符号,其次是与主图配套的图例和地理地图,从上述构造纲要图要素来看,只要从一张带属性的精细数字地质图数据中查询、检索和提取所需图形信息即可快速准确地组合而成,是帮助地质工作者对构造作出两维空间解释和了解构造三维空间图像很有用的专门性图件。其主要核心是反映变形面(层理面、构造面理等)产状的变化和构造的剖面形态,以及构造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欲表现某种构造特征的意图,可以绘制不同类型的构造剖面。

构造纲要图的制作是在数字地质图的基础上按各地质要素的属性、构造特征、时空关系等重新检索、组合而成的,在不增加前期数据准备的前提下,在数字地质图中的区文件中只设置了“Strapha”(地质代号)、“Litho”(岩性)、“Psrtapha”(批注地质代号)、“Plitho”(批注岩性)4个属性段,它们与实际材料图中Routing(分段路线图层)中相应分段的属性保持一致。在生成综合图层时,使用较复杂的检索组合代替一些过渡性的属性段。

1.断层图层的提取

新建“断层.wl”及“断层.tw”两个文件构成断层图层。把数据地质图的地质界线图层全部复制至“断层.wl”文件中,保留图层中“Relation”字段或“Preltaion”字段内容为“断层接触”或“断层”的线实体。在数字地质图中复制断层倾角数据至“断层.wt”文件中。以上两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整饰,删除过短的断层线及它们的倾角数值,调整各类断层线的线条粗细使图面趋于合理。

2.区图层提取

(1)新建“构造纲要图区.wl”文件,复制数字地质图中的Geopoly图层中所有图元至该文件中。按文件中“Psrtapha”(批注地质代号)属性段内容分别检索(根据属性赋参数功能)、归并不同填图单位到相应的构造层,赋予相同的颜色及同一MapGIS图层,以颜色及MapGIS图层参数来区分不同的构造层。比如将具有“Dr”及“Cr”、“Pr”等地质代号(或“D11”至“P31”间所有的所有地质代号)的区实体的“图层”颜色参数设置为同一颜色值(如3246号颜色)、MapGIS“图层”参数同一图层值(如18层),就完成了海西期岩体(或晚古生代地层)的合并过程。

(2)使用“条件检索实体到新图层”功能完成构造层的分离、合并。如晚古生代构造层的构建过程如下:在提示中依次选“区文件”→输入“晚古生代”→在检索条件框中输入“Psrtapha=”D11”‖Pstrapha=”Dly‖”Psrtapha=”D3r”…”(晚古生代所有的地质代号)(图5-3)→确定。对各文件中的“图层”参数分别赋予不同的值。

3.地质界线的提取

把生成的区文件图层中具有相同MapGIS“图层”参数的相临区自动合并并删除共用弧段,然后线转弧段生成一个新的线文件,将生成的线文件的“Reltaion”字段或“Prelation”字段内容为“断层接触”或“断层”的全部线段删除后与断层线图层合并完成构造纲要图的主要线段图层。

4.褶皱轴迹的处理

新建“褶皱.wl”及“褶皱.tw”、“褶皱.wp”三个文件构成褶皱图层。在工程中加入数字地质图的各个图层,依规定在“褶皱.wl”文件中绘制出褶皱轴线的外轮廓,封闭所有线条并结点平差后线转弧段存为“褶皱.wp”,拓扑建区文件构成褶皱轴线的区,把所有的区的颜色置为黑色。在“褶皱.tw”文件中标上各个褶皱的编号。

5.图面整饰

添加图名、图例、线条比例尺,在图内写上各构造分区的名称。移动图面内不合理的图元元素。

I. 云南构造纲要图

是什么的纲要图啊,地质吗

J. 地质构造纲要图的编制

地质抄构造纲要图是以地质图为基础进袭行编制的,用不同的线条、符号和色调表现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状况的一种图件。它是地质图的速写,概括地反映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总体状况。

本次实习用透明纸编制。编制方法和步骤如下:

(1)描图框并标明标志性的地形地物

将工作区的图框描到一张透明纸上,并将标志性地形地物(如主要村庄、山峰、河流、道路、第四系界线等)的符号也描上,并写上名称。

(2)描断层线

描上断层线(用红色)。对已知性质和产状的断层,应标明断层性质和断层面的产状。

(3)描产状

把地质图上的岩层产状、劈理产状、流面产状等符号描到本图上。

(4)画构造层界线

将各构造层的分界线(即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界线)描到图上,并写上各个构造层的时代代号(即构成该构造层地层的区间时代代号)。

(5)画褶皱轴迹

在褶皱轴迹所通过的位置,画上褶皱轴迹线的符号。

(6)构造层上色

不同构造层着上不同的颜色。构造层的颜色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按时代愈老色调愈深、时代愈新色调愈浅的原则进行。

(7)书写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和图框修饰等

在地质构造纲要图主图的图框外,正上方是图名和比例尺,右边是图例,右下角是责任表。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