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属什么地质地貌
① 登封地层是什么岩石
登封 典型的有嵩山群 具体岩石:
①罗汉洞组,以厚层石英岩为主,底部有内砾岩,容上部有绢云石英片岩,厚492~749米;
②五指岭组,下部为石英岩与片岩互层,上部以片岩为主,夹薄层白云岩及铁英岩,厚634~153米;
③庙坡山组,为石英岩夹磁铁石英岩和赤铁石英岩,厚166~395米;
④花峪组,以千枚岩、白云岩为主,局部含磷矿层和镜铁矿赤铁矿透镜体,上部为石英岩,厚129~430米。属河流、滨海、浅海沉积环境,含叠层石及微古植物化石。Rb Sr全岩等时线年龄19.5亿年和17.99亿年。与上覆熊耳群和下伏登封群均呈不整合接触。
其他有煤炭的地方就是沉积地层,岩石为砂岩 泥岩 石灰岩 等.
② 嵩山地质经历了哪几代分别是什么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回地质(含构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答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
嵩山主峰地区的玉寨山、峻极峰、五指岭、尖山等,多为石英岩组成,加之构造运动所致,使诸峰在400m标高上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险峻清秀,奇峰异谷遍布全区,形成独特的地形、地貌。
③ 登封市怎么样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郑州西南70公里处,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辖区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登封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教圣地嵩阳书院,三教荟萃,闻名遐迩;汉代三阙、北魏嵩岳寺塔、元代观星台……群星璀璨,辉映中外。
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127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6处,位居全国县(市)第一位。
登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40余种,其中煤炭远景储量30亿吨,被煤炭部列为15个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之一;铝矾土储量2.4亿吨,是河南省两个铝矾土基地之一。
境内现有各类武术学校83所,在校学生53000人,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
登封境内的嵩山,山川秀丽,地貌奇特,是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全国十大森林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
登封2006GDP完成142亿元,居河南省第四位;实现财政总收入10.08亿元,居河南省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县(市)第149位,比2003年提升了66个位次。
改革开放以来,登封市充分发挥旅游和矿产资源丰富两大优势,大力实施“旅游立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科教兴市”四大战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由1978年的全省15个贫困县之一跃居全省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强化,初步建成了一批千亩以上的优质烟叶、优质无公害蔬菜、小杂粮、小杂果生产基地,涌现了一批养殖专业村和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坚持存量与增量同时调整,产业群区、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铝 及铝制品、耐材、建材、磨料磨具等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登封发电装机容量达44.4万KW,发电能力在全国县(市)中名列前茅。旅游业以争创国际一流景区为目标,精心打造“少林”、“武术”、“嵩山”三大品牌,投资5亿元对各景区进行综合整治,铺设了26公里的旅游道路和25.7公里的登山步道,形成了景区成片、景点连线、纵横贯通、上下循环的旅游网络,相继开辟了登山游、武术游、考古游、地质游、天文游、宗教游、水上游、风情游多条旅游线路。按照清华大学规划的“一轴、两翼、三园、四中心”方案,斥巨资对少林景区进行拆迁建设,逐步恢复“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意境,少林景区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全国5A级景区,嵩山风景区成为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城市建设按照建设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型城市的定位,突出城市特色,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交通通讯方面,连接京广、陇海、焦枝铁路的登封铁路年内贯通,郑州至少林、洛阳至少林两条高速公路贯穿东西,许昌至少林高速公路也将于2007年投入使用,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油路、通广播电视,其中广播、电视、通讯设施位居全国前列,登封与外界联系更为便捷、畅通。市场建设坚持“突出城镇,辐射农村,打通周边”,建成10多个大型专业综合市场。接待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登封市拥有豪华舒适的中、高档宾馆饭店20余家,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登封的各方面简介
登封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最早在阳城(今告成镇)建都(禹都阳城),西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正式设立崇高县,隋代改为嵩阳县。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1983年登以前登封一直属洛阳管辖,此后划归郑州市管辖。1994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登封县撤县设市。
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雄倚市境的中岳嵩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有人文景观150处,自然景观30余处。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18处,市(县)级123处,已发掘出各类文物珍品6700多件。其中“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学圣地嵩阳书院驰名天下。嵩山地质具有“五世同堂”的地质构造,被地质学家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199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轮通过为“世界地质遗产保护单位”,嵩山博大精深,独领风骚,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向人们展现出华夏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壮丽画卷。黄帝曾在此游历,唐尧弯弓狩猎,大禹虔诚祭奠……周公姬旦,汉武帝刘彻、唐高宗李治、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乾隆等一代天骄,相继到此祭祀封禅。李白、杜甫、欧阳修、范仲淹、理学大师程颐、程灏、接踵而来,蕴山川灵秀,书壮丽诗篇。
登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佛、道、儒三教荟萃。境内现存文物史迹1127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13处,县(市)级123处,名列全国县级第一,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著名的文物史迹有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世界最早的天文台——观星台,全国现存最古老的佛教砖塔——嵩岳寺塔,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建筑群——少林寺塔林,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中国最早的佛寺——法王寺,中国目前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道教圣地——中岳庙等。登封有四大民间文化;大禹之乡文化;河南曲剧发源地文化;曲剧古装历史剧--卷席筒;豫剧现代戏--朝阳沟。
登封旅游事业发展迅猛。发源于嵩山少林寺的少林功夫威震四海,在国内外武坛独树一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和重视嵩山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陈毅、李先念、万里、胡耀邦、乔石、田纪云、杨尚昆、李铁映、钱其琛等领导同志先后到登封视察和指导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少林寺为题材的影片在国内外的上映,和通过举办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大大提高了登封在当今世界的知名度,招来了大批中外游客和投资,每年以上千万元的投资用于老景点的修复、新景点和城市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全市现有上档次宾馆、饭店17家,拥有床位5000张,其中达到国家三星级标准的饭店3家,可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娱一条龙服务。现在以佛、道、儒、险、古为突出特色的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三皇寨、观星台、卢崖瀑布等六大景区,形成了武术、宗教、登山、考古、天文、地质等多条旅游专线,年接待中外游客700万人次,成为全国、全省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登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我市已探明的矿产品种达37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优点。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5.8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15个重点开发区之一,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铝钒土储量2.4亿吨,是河南省两个铝钒土基地之一。石灰石储量30亿吨。现代装饰材料花岗石储量30亿吨,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硅矿储量8亿吨。被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誉为神奇的“嵩山药石”——麦饭石储量2亿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的综合性生产经营格局。
登封电力充足,交通通讯便捷。全市现有发电装机容量42.8万千瓦,除满足全市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外,并向大电网供电。郑州、洛阳航空港和京广、陇海、焦枝三大铁路干线近在咫尺,与陇海、焦枝线接轨的登封准轨矿区铁路即将铺通。207国道和豫03、豫3l线省道三干线公路贯穿全境。自动电话可直播国内外各大城市,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电报传真方便快捷,信息高速公路网站建设日新月异,邮电通信设施居全国市(县)前列,并达到省会城市水平。
登封环境优美、条件优越,政策优惠。2000年经国家爱卫会验收获取“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同年获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我市除按国家、省政府有关鼓励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外,还制定了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制度和招商引资奖励制度。对于外来投资客商我们总的原则是:客商的需要是我们制定政策的依据,不求所有,只求所在,千方百计为外来投资商创造宽松环境。
登封名吃
登封的烧饼,仅仅登封有.邻县都没有,可以夹肉,夹豆腐串,夹"酥鸡".味道很棒,物美价廉.郑韩剑客在外游学多年,每年回家,走出登封汽车站,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个烧饼吃!现在虽然在编词条,想起来还是要咽口水的!这是我从小吃到大的东西,也是每个登封人永远都会喜欢吃的东西!每年登封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乡都吃烧饼吃个够!离开家乡了也是有条件的话就带点.还有的人虽然要飞越重洋,回到外国,但是依然是带着登封的烧饼,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河南名吃有个"逍遥镇糊辣汤",登封也有糊辣汤,本人---郑韩剑客伟大的母亲也会做!好喝极了!其是这是一项河南名吃,只不过我怀念家乡的味道!
郑州的名吃有烩面,登封也不例外了,烩面像腰带一样宽,汤水也好喝极了!放点辣椒放点醋,那就更是吃的火火热热汗流夹背了!还有本地的刀削面!在外多年,我觉得比山西的刀削面好吃!
去登封,最好的就是去面馆吃面!!!好的有个面馆,店名就叫"登封第一面",是个老牌子的店了.
至于菜,就是豫菜了.和河南其他地方差别不大.
④ 登封的地质特征
登封地貌特征多以山地为主,是个典型的中部山区,但是旅游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缺水,人民纯朴。下面具体给你介绍下嵩山:
嵩山位于华北古陆块南缘,嵩箕地块的北中部。地层出露齐全,构造形迹清晰。该区基底岩层为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层,属海底基性火山喷发及浅海碎屑岩、粘土岩相,岩层遭受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此后,转为盖层沉积,自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早期,主要为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缺失晚奥陶纪至早石炭纪沉积。晚古生代中期为海陆交替粘土质岩-夹含煤建造)沉积,晚古生代后期为陆相含煤建造和陆相碎屑岩建造。中生代-新生代早期为内陆断陷盆地碎屑岩沉积。区内地层层序清楚,徽体古生物遗迹和古生物化石丰富,接触关系清楚,岩相、厚度变化稳定,具有稳定地块的沉积特征。基底岩层经嵩阳运动和中岳运动改造,表现为紧密的、复杂的褶皱形态,呈近南北向构造。盖层主要表现为升降运动,经历了少林、晋宁、燕山、印支、喜山运动,以强烈的断裂活动为主,褶皱运动次之,多形成近东西向的开阔背向斜。 各期构造运动均伴随有岩浆活动。嵩阳期以海底火山喷发为主,基性火出喷发夹中酸性火山喷发,均受深变质作用而形成变质岩石。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中岳期的岩浆活动为基性火山岩和酸性侵入岩。以后的构造期,岩浆活动微弱。
觉得可以就选最佳吧!你也可以登录嵩山地质博物馆网站查阅相关资料。
⑤ 地质地貌调查和研究简史
嵩山地区现代意义上的地质地貌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9年,日本人渡边久吉在大金店北部府店—参驾店一带进行煤田地质调查,填绘了1∶30万地质图。1936年,曹世禄曾在嵩山周围做过路线地质调查,著《河南汜水堰师登封洛阳伊阳宜阳临汝等县地质矿产》,并附有1∶40万比例尺的《河南省登封县偃师县地质图》。1948年,前河南省地质调查所编印了一部《河南省煤矿志》,内附有1∶40万比例尺的《河南省登封县地质图》。张伯生根据登封大塔寺西南沟中发现的片麻岩与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于1951年创立了“嵩阳运动”[3],并将嵩山一带的石英岩命名为“嵩山石英岩”。1954年,西北大学张尔道教授发表论文《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指出五佛山系与嵩山石英岩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并命名为“中岳运动”[4],在五指岭盘龙山相当于朱砂洞灰岩的底部地层中首次发现了Pedlichia.sp.,将该层时代改为寒武纪。1958年,王曰伦等在登封市三官庙北扳倒井相当于朱砂洞灰岩的层位找到Pedlichia.sp.,将此命名为“扳倒井灰岩”,将其下部砂砾岩命名为“关口砾岩”。1959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前寒武纪地质和变质岩研究室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组开始在嵩山进行研究工作,1960年王曰伦发表了论文《嵩山地质观察》[5],1963年,王泽九等发表了《河南嵩山两个绝对年龄资料介绍》和《嵩山前寒武系地层报告》,进一步肯定了“嵩阳运动”和“中岳运动”,并命名五佛山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为“少林运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积室磷矿队[6]在1959年、李世麟[7]于1964年对嵩山地区的冰碛层进行了研究,均肯定了嵩山地区震旦纪冰碛层的存在。
嵩山地区登封群剖面研究和地层划分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2—1964年,河南省区测队最先测制了登封市西部和临汝县北部登封群剖面,并以登封市君召挡阳山—安坡山剖面为标准剖面对登封群进行了系统划分,分为何家沟组、石牌河组和郭家窑组;1989年,劳子强将登封群分为石牌河组、郭家窑组、常窑组和石梯沟组[8]四个组,并对剖面和岩石进行了研究;劳子强等于1999年将登封群自下而上分为郭家窑组、金家门组和老羊沟组共3个组[9]。1985年,王长海对该地区登封市送表剖面的寒武系进行了研究[10],1996年,杨式溥[11]等对中寒武世徐庄组的化石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认为当时为陆棚浅海沉积环境。
1960年至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郑州地质学校、西北大学地质系等在该区分别测制了地层剖面,采集了化石,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丰富了该区地层和水文资料。从1964年起,北京地质学院将嵩山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1972年编制的《河南省嵩山地区地质图》和1973年编制的《登封三官庙井湾区域地质图》,将嵩山群进一步划分为罗汉洞、五指岭、井湾和小花峪四个组。1981年,马杏垣、索书田等编著了《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12],对嵩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尤其是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极为详细和全面的总结与阐述。1987到1989年,河南省区调队在嵩山东段开展1∶50万比例尺登封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嵩山地区存在第四系下更新统冰碛层的新认识。李强对嵩山隆起的时代进行了探讨[13],指出现今的嵩山是在中生代末才开始形成的,其主要的隆升作用发生在新近纪末至第四纪初,并将嵩山的形成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周华山等研究了嵩山地区的地貌[14],认为燕山期形成了区域地貌的基本格局。张振克研究了登封盆地的地貌演化[15],将登封盆地地貌的演化分为六个阶段。
2001年3月嵩山被确定为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嵩山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嵩山被列为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5年5月4日发布施行的《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嵩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属于典型地层剖面、典型地质构造和构造形迹类型。近年来,嵩山地质公园管理部门依据嵩山地区地质遗迹的分布特点,确定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对本区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对不整合构造遗迹点采用点保护,对典型地层剖面采用线保护,地质公园内已经确立了8个保护点、9条保护线,使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现象保护较好,为开展地质学、地貌学的实习以及学者的科学考察提供了优良的场所。
一些学者对于嵩山地区的地质考察和地质旅游线路也进行了探讨:杨德安于1989年根据嵩山的地质构造特点提出了8条地质观察路线[16];伍耀忠等于1992年编写了《嵩山地质》;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委会将嵩山列为地质旅游路线之一[17],赵永久等于1999年编写了《嵩山地质地貌》;穆桂松分析了嵩山的地质特点,于2001提出了4个嵩山地质旅游路线[18];程胜利等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编写了《嵩山地质博览》[19]、《嵩山地质实习指南》[20]。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些典型地质、地貌现象的露头发生了变化,也出现了新的较好的露头及路线,而且嵩山地区及附近的科学考察和新近的研究为嵩山地区的地质和地貌现象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将其融入实习指导书中将会丰富实习的内容,保障实习取得预期的圆满结果。因此我们根据嵩山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11条野外教学实习路线,以指导学生对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现象进行较为全面的认知。
⑥ 郑州市地形地貌
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总专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1010.属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
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七朝古都东京开封市,西面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为焦作市和新乡市。郑州市横跨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是低山丘陵地带。郑州最高点位于登封市的少室山,连天峰海拔约1512.4米;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镇胡辛庄,海拔73米。
⑦ 嵩山地理概况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嵩山顶又名峻极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地区古代文化积淀甚厚,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介绍,各类文物古迹共956处。其中,有重9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99处属于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八景”“十二胜”。八景是: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唐代光启年间(885年~887年)进士郑谷游中岳时,为登封八景同赋诗以赞:
⑧ 登封是哪个省的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35.5公里,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万亩,辖6乡6镇1个工业区3个办事处,有24个民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市总人口61万。
登封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历史悠久,风光秀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和发达的电力、交通、通讯事业。近年来,登封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发扬“团结拚搏、艰苦创业、自加压力、勇争第一”的登封精神,强力实施竞争激励机制和“旅游立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科教兴市”四大战略,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2.2亿元, 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2549元,增长4.7%。改革开放以来登封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电气化试点县(市),河南省十八“罗汉”之一。
登封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最早在阳城(今告成镇)建都(禹都阳城),西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正式设立崇高县,隋代改为嵩阳县。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1983年登封划归郑州市管辖。1994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登封县撤县设市。
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雄倚市境的中岳嵩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有人文景观150处,自然景观30余处。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18处,市(县)级123处,已发掘出各类文物珍品6700多件。其中“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学圣地嵩阳书院驰名天下。嵩山地质具有“五世同堂”的地质构造,被地质学家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199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轮通过为“世界地质遗产保护单位”,嵩山博大精深,独领风骚,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向人们展现出华夏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壮丽画卷。黄帝曾在此游历,唐尧弯弓狩猎,大禹虔诚祭奠……周公姬旦,汉武帝刘彻、唐高宗李治、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乾隆等一代天骄,相继到此祭祀封禅。李白、杜甫、欧阳修、范仲淹、理学大师程颐、程灏、接踵而来,蕴山川灵秀,书壮丽诗篇。
⑨ 看到百科里介绍嵩山有"登封朵岩"的说法,可是地质学上有"朵岩"一说吗指的是什么求赐教,谢谢。
写错了,是登封杂岩!!!!见:登封岩群(Dengfeng Gr.)的时代属新太古代。曾称登封杂岩,专出露在河南嵩山地属区,为片麻岩系。自下而上分为四个岩组:石牌河岩组、郭家窑岩组、常窑岩组、石梯沟岩组。根据四部分岩层是有层无序,改称登封岩群。角闪片岩Sm Nd等时年龄为(25 09±0.16)亿年,变质酸性火山岩锆石U Pb年龄为(25.12±0.12)亿年。
⑩ 登封地区的地理环境
登封位于郑州西南约70公里,北依嵩山,南濒颍水,风光秀丽,山河壮美。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即分布在登封市境内的嵩山盆地之中。 登封境内的嵩山是中国历史名山,居五岳之中,其主体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海拔在300米到1512米之间,总面积14940公顷。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有多次地壳运动的痕迹,丰富的矿藏资源,多样的地貌形态,以及各种古生物化石,使其不愧为“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区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复杂多样,使光热、水分、土壤等条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短距离内出现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及动植物,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丰富资源。嵩山不仅山势巍峨起伏,而且景观瑰丽多姿,美妙迷人。奇峰、幽谷、茂林秀丽多姿,飞瀑、流泉、龙潭旖旎。自古以来,嵩山以其地处京畿的优势地理位置,以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成为中华文明的最早、最重要的圣山。嵩山地区山体大小适中,中低山丛布,山中夹有较广的低丘与盆地,水网发达,黄土台地广布,十分利于人类生存。嵩山位居中国东西南北的要冲,便利人们交往、文化辐射与反馈。这里属暖温带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山地对东南暖温气流的屏障作用,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在嵩山之阳相对充沛。在全新世中期,即距今8000~3000年间,裴李岗、仰韶、龙山和夏商周时期属亚热带,年均气温较近代高约2℃,年均降水量较近代多出约200毫米,水、热、生物等资源丰富,能较好满足人类需要。正因为中原嵩山地区山、水、土、生(生物)、气(气候)与位(地理位置)俱宜,才最终形成对中国起核心作用的文化。旧石器时代人类从嵩山沿着它四射的河流走向原野。新石器时代人类通过开垦种植劳动,创造愈来愈丰富的生活和优势文化。他们的足迹踏遍嵩山周围,甚至更远,将嵩山的文化传向四方,并吸收周边文化丰富自身,形成有嵩山影响与印迹的嵩山文化圈。颍水,发源于中岳嵩山,迤逦东下,流经河南登封、禹州、许昌、临颍、周口、颍上、阜阳汇入淮河,为淮河第一大支流。颍水又称颍河,上游以沙河为主,故又称沙颍河。位于淮河北岸,河南省东部与安徽省西北部。主干发源于河南省嵩县伏牛山脉摩天岭(又名没大岭)东麓,东南流经鲁山、平顶山、叶县、漯河、周口、项城、沈丘等县市,至界首县城关镇附近进入安徽省,往下经太和、阜阳,于颍上县沫河口入淮河。全长619公里,流域面积原为4万平方公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分布在嵩山主体太室山和少室山区域内的4000公顷范围内,其时代跨度之长、种类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举世罕见。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5公里告成镇,坐北朝南,背依告成山,面对箕山,西倚王岭尖,东傍双庙岭,南临颍水,又有石淙河、五渡河环绕,是一处环境清幽的胜地。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区北5公里的嵩岳寺内,背靠太室诸峰,西傍西灵台山,东依东灵台山,南面山坡漫缓开阔,数十里之外,即遥遥可望。少林寺建筑群位于登封市区西北13公里处的少室山阴,现存历史建筑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和周边古塔等。少林寺常住院坐北朝南,背依五乳峰,面对少室山,少溪河从门前潺潺流过。初祖庵位于少林寺常住院西北2公里处的龟背形山丘上,它背连五乳峰,周围丘涧环抱,陡崖绝壑,古木参天,北距五乳峰的达摩洞1800米。少林寺塔林位于少林寺常住院以西280余米处的山坡上,占地面积1.99公顷,南临少溪河,北靠五乳峰,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会善寺位于登封市区西北6公里处的太室山积翠峰下,左倚龙山,右傍虎山,林木葱郁,风光旖旎。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太室山峻极峰下,坐北朝南,东、北、西三面峰峦环拱,溪水围合,南面开阔平缓距双溪河165米。太室阙位于登封市区东太室山黄盖峰下中岳庙天中阁前600余米处的中轴线上,中心点坐标为北纬34°27′06.81″,东经113°04′04.09″。少室阙位于登封市区西6公里少室山下,面对太室山,少溪河从背后潺潺流过。启母阙是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位于嵩山万岁峰下山坡上,西临崇福宫,东依浮丘峰,北距启母石190米。中岳庙位于登封市区东太室山南麓,南距太室阙600米。坐北朝南,背依黄盖峰,面临玉案山,西傍望朝岭,东望牧子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