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质破碎
❶ 地质断裂带是什么意思
活断层分布地来段往往是两种截自然不同的地貌单元直线相接的部位,其一侧为断陷区。而另一侧为隆起区。由于在近期地质时期内断块的长期活动,高耸区和低洼的平原、盆地分化幅度很大。地貌上的突然变化及沉积物厚度的显著差别是活动性断裂存在的重要标志。
❷ 建筑工地上什么是岩石破碎形成的
肯定是大的石块分级破碎呀,岩石种类有很多。主要看当地或附近的取的原料。
❸ 什么叫工程地质构造断裂区域
断裂构造分为3种: (一)一般断层。1.断裂构造形态的直接解译标志(1)破碎带的直接出露一般都构成负地形,具粗糙感;(2)地质体被切断或错开,包括地层、侵入体、岩脉、褶皱、不整合面等各种地质体被切断错开以及老断层被新断层切断、错开等;(3)沉积岩地区地层的重复或缺失,但应注意与褶皱和不整合接触所造成的岩层重复和缺失的区别。2.断裂构造形态的间接解译标志(1)线性负地形和串珠状地形:包括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垭口、断层沟谷、断层裂口、串珠状盆地和串珠状湖泊、洼地等;(2)沿着某些方向,岩层产状发生突然变化,但褶皱、不整合接触也发生此现象,应注意区别;(3)侵入体、火山锥、矿体、松散沉积物呈线(带)状分布;(4)两种不同地貌单元截然相接;(5)山脊线、阶地、夷平面、洪积扇等地貌要素错动;(6)水系的变异,包括一系列平行的直线河段、角状水系、断头河、对口河、钓钩河、相邻河流均沿某一方向拐弯等;(7)泉(包括温泉)、湿地的成串出露;(8)在第四纪沉积层的平坦地区出现呈直线状分布的垅岗状地形;但应注意风沙、冰川作用也可能形成这种地貌;(9)不良地质作用呈线状分布,但应注意岩性也能造成此现象的产生。 (二)活动断层。1.断层崖、断层三角面保留得很明显,且在断层线影像上见有断层裂缝等;2.沿断层线形成断层裂口,多被视为仍在活动的断层;3.相邻河谷均出现跌水现象或形成瀑布等,往往与活动断裂有关;4.沿断裂分布的水系往往是直线状分布,水系与断裂相交处常发生同步扭曲;5.平坦的第四纪沉积层地区沿断层线出现垅岗状地貌,并多见有泉水出露;6.沿断裂线分布一系列地震震中、泉水和温泉等,往往也是活动断裂的标志;7.洪积扇、冲积扇前缘被切成直线,沿切线有泉水或湿地分布;8.在第四纪地层分布的平坦地区出现异常的色线(色带),往往是下伏活动断裂的表现。 (三)隐伏断裂。1.在平原地区呈现影像结构和色调深浅差异的界线,往往是隐伏断裂所造成;2.山前的一系列洪积扇、冲积扇被切割,第四纪地层见串珠状的泉水、湿地出露;3.第四纪地层上见多条相互平行的河段或相邻河流突然同时拐弯;4.第四纪地层上的水系变异,断头河、成排河流沿某一地段成伏流等;5.平原地区河道出现一些特征点,如汇流点、分流点等;6.在第四纪地层分布的平坦地区出现直线状分布的垅岗地貌,并见有泉水或湿地分布。 ------摘自《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P66-P67第二篇第三章第六节:地质构造的解译。
❹ 什么是地质构造有哪几种类型 各有什么特征
地质构造是指在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质构造有褶皱、节理、断层三种基本类型。
褶皱的特征:分为背斜和向斜。
1.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
2.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新,两侧岩层依次变老。
节理的特征:自地表向下随深度加大,节理的密度逐渐降低。
断层的特征: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但其分布不均匀。
❺ 岩溶和破碎解释及特征
从区域地质、现场调查以及钻孔揭示上来看,该区处于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地段,岩溶洞穴较为发育,多数皆有充填物充填。
为了查隧道棚洞桩基经过地段的地下岩溶发育分布情况,在棚洞轴线两侧,已建和拟建桩基附近各布设一条高密度电法剖面Ⅰ线和Ⅱ线。就两线综合剖面图整体上来看,视电阻率变化较大,大小阻值交错出现,分布整个剖面,显得相当散乱,说明该地段地质情况确实相当复杂。工程钻遇到各种溶洞、裂隙、破碎,卡钻现象频发。如图5所示。
图5 Ⅰ线高密度电法综合剖面图
Ⅰ线近地表标高大于90 m处有一等值线稀疏、阻值小于100 Ω·m的蓝色区域,为第四系黏土混碎石;其中在190/Ⅰ至218/Ⅰ之间标高90 m附近向下有一较宽的低阻带,存在一南倾的断层通过;标高80 m以上钻孔揭示有一宽约40 m的碎裂石英岩脉(Ⅱ线与Ⅰ线一样,在相同位置附近也存在这一断层和碎裂石英岩脉)。
在滑坡体地段(150/Ⅰ至210/Ⅰ,270/Ⅱ至340/Ⅱ),Ⅰ线标高95 m以上和Ⅱ线标高100 m以上均出现低阻的松散层,滑坡体纵横向范围显而易见。由于长期侵蚀,且其本身的破碎,使得Ⅱ线的下端出现一定的低阻。
两线滑坡体南段大号点方向、剖面的下部分,出现大面积低阻区,尤以Ⅱ线的350~410最甚,电阻仅几十欧姆·米且成片出现,连续性较好。从工程开挖地表出露来看,此处岩石破碎、溶蚀得相当厉害,溶洞、溶沟、裂隙中均有泥质物充填,从而使下部电性显示为低阻了。
从Ⅰ、Ⅱ线综合剖面图(图5)上来看,地下岩溶发育,溶洞、溶沟零星分布,大小规模不一,一般有湿润的黏土、黏土混碎石等介质充填,电性上表现出低阻。在120/Ⅰ、160/Ⅰ、250/Ⅰ至270/Ⅰ、284/Ⅰ至300/Ⅰ的标高60~80 m处,洞穴小有规模。在130/Ⅱ至160/Ⅱ、180/Ⅱ至200/Ⅱ、220/Ⅱ至270/Ⅱ、280/Ⅱ至290/Ⅱ、340/Ⅱ至420/Ⅱ等处皆有洞穴、溶隙、溶沟等存在,埋深、形态、大小规模不一,其中以360/Ⅱ至400/Ⅱ之间的最大,连通性较好,标高在70~90 m之间。460/Ⅱ处有一南倾的裂隙破碎带。此外,在勘查滑坡体所布置剖面的Ⅳ线和Ⅴ线,也发现有溶洞,如26/Ⅳ、50/Ⅳ、120/Ⅳ至160/Ⅳ、40/Ⅴ等点附近。
❻ 什么是耕地破碎化
耕地破碎化简单说就是原本一大片连在一起的耕地由于各种原因被分割成小片小片的分散不连续的地块了,这种趋势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提高。
❼ 地质中崩塌体指什么
崩塌体,这些凌乱堆放的大石块,棱角分明,块体不一,大的大的重可达十几吨,回是崩塌后答形成的侧石堆,主要是因为石英岩状砂岩脆性较大,节理发育,在外力作用下,裂隙越来越大,岩石逐渐破碎。久而久之就沿着裂隙崩落下来形成崩塌地质灾害。
❽ 地质中什么是破碎带
由于地质构造的运动,造成岩体的整体性遭到破坏,经过地表水和风化作用,岩体破碎严重,由于其多呈带状分布,故称破碎带。这对工程极为不利,勘察设计时应尽量避开。
❾ 什么是断层破碎带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相互挤压,使附近的岩石破碎,形成与断层面大致平行的破碎带,叫断层破碎带,简称断裂带。
断层破碎带的宽度有大有小,小者仅几厘米,大者达数公里,甚至更宽,与断层的规模和力学性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