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地质图上看走向
① 如何看地质地形图
首先是读框外的内容:包括阅读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地层柱状图。通过这一步,我们就可以了解图幅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制图精度。特别是可了解本区有哪些时代的地层、岩石类型、岩性特点、地层接触关系,即对地质图幅有一总体的概念。
第二步是读图框内的内容 在深入分析图的各个细节之前,首先要大致将地质图的内容通读一遍。在通读时,先根据地形等高线、水系及标高点的分布情况,了解本区的地形特点、山脉、水系分布的主要方向,地形和岩性、构造的关系,然后对照图例了解各时代地层的分布和产状,主要褶皱和断层构造的分布方向,岩浆岩体的分布和产状等,查明本区总的地质构造轮廓。在这基础上,便可对地层、褶皱、断层、岩浆岩、变质岩及矿产等方面的细节,逐一按步进行详细分析。
第三步是综合归纳和提出问题 地质图中的地质构造不是孤立的东西。这些地质现象是这个地区历史演变发展的结果,实质上说是这个地区所经受的各种地质作用的结果。因此,它们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通过对地质现象逐一的分析之后。应该进一步找出这些地质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它们是怎样演变发展成现在所见的情况,即综合本区的地质发展概况。最后提出问题。
(1)怎么在地质图上看走向扩展阅读
大部分地质图上都用一定的符号表示出断层的产状要素和断层类型;在没有用符号表示断层产状及类型的地质图上,也画出了断层线。此时,首先要注意断层的大致倾向及倾角,然后判断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关于断层的存在,我们还可以撇开断层符号来检验。
当地质图上某一地层界线沿走向突然中断,说明该处有倾向断层或斜交断层存在;如图面上沿地层倾向发现地层有不正常的缺失(这从与地层柱状图的比较可以鉴别),或不对称的重复出现,则往往有走向断层存在。
在上述褶皱、断层构造判读时,参阅所附图切地质剖面图是有益的,但本次实习应侧重于根据地质图面的判读。
② 隧道地质图中倾向怎么看
最上面的是剖面的方向,也就是这个地质剖面从左到右的方向,上面标的角度是342度,靠近正北 略偏西(角度从正北0度开始,顺时针直到正北360度结束)
下面的是倾向与倾角,倾角好理解 就是岩层倾斜的角度,37度
倾向则代表倾斜方向在水平面的投影,与地层面的走向相差90度,简而言之就是岩层倾斜的方向(水平上的表示),这个角度一般是从岩层高点往低点投影在水平面上,然后与上述剖面的角度方向相同(角度从正北0度开始,顺时针直到正北360度结束)。
那么倾向倾角表达什么含义呢,一个岩层在三维中如何表示(假设它是一个无限延伸的倾斜块体),我们描述了它的倾斜方向,随后描述了它的倾角,这样一个岩层就描述清楚了,实际上地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就是专门描述这种性质的,然后走向与倾向相差90度所以一般用倾向,倾角即可。
③ 如何从地质图上判断上盘和下盘
断层的种类:
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类。
如果它们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走向滑动断层又进一步分为右滑和左滑断层。
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断层。之所以如此称呼,因为要追索被移动了的地表特征时,该人需沿断层线转向左边,才能在那一边找到与这边相对应的特征。这种走向滑动断层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断层,或统称走向断层。加利福尼亚圣安德列斯断层是一条右旋断层或滑动断层。
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
当断层面倾角小于或等于45°,上盘相对下盘作向上运动时,叫冲断层,而若断层面倾角大于45°,则称逆断层。
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界于走向滑动断层和倾向滑动断层之间的,叫斜向滑动断层。
断层两盘之间的相对位移常被叫作断层落差和平错。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错反映水平位移。以上所说的断层都有一个共同的运动特点,即在运动中两盘的构造保持着平行。
但也可以有这样的断层,相邻两盘块体之间发生了扭动、转动,这样的断层被称为旋转断层或剪状断层.
上面这张照片里山岳右边的线形结构,就是美国加州著名的圣安地列斯断层,它也是地球表面最长和最活跃的断层之一。
圣安地列斯断层的深度有15公里,存在的时间已经超过2000万年。照片是从奋进号航天飞机拍摄的雷达影像和测地卫星的真色影像所组合出来的。巨大的太平洋板块沿着圣安地列斯断层,相对于北美板块向北漂移,平均每年移动数厘米,按这种移动速率,经过数百万年后,地球表面的陆块分布和现在比起来,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断层
地壳中岩石的断裂。地壳的挤压力或张力使断裂两侧的岩块发生相对位移。断层的长度可由几公分到数百公里,沿断裂面(断层面)的位移也可由不到1公分到数百公里。位移往往分布在由无数单个断层组成的断层带内,断层带可宽数百分尺。断层分布不均匀,在某些大区域内一个断层也没有;而一些地区则被各样大小的无数断层所切割。断层有直立的、水平的,或向任何角度倾斜的。断层面上部的岩块称为上盘;下部的称为下盘。
断层面能被磨得很光滑,留下摩擦的条痕称为断层擦痕;断层面两则岩石可能被压碎成细粒黏土状,称为断层泥;如压碎的岩粒较粗,则称为断层角砾。有时断层邻近的岩层,由于抵抗滑动也会发生褶皱或弯曲。有厚土层的地区断层面通常被覆盖。断层面两侧断块的位移一般根据沉积层或其他标志如矿脉和岩墙来测定(相对于某一平面如海平面的绝对位移一般是测不出的)。
沿断层的运动可以是旋转运动,两侧断块彼此相对旋转。断层的视运动可以是与实际运动完全不同的,侵蚀作用把实际运动形迹都消除了。运动可以是持续蠕动,或在数秒内发生几公尺数量级的跃动。大部分地震是沿断层的快速运动引起的。断层可根据其倾角和相对运动以及视运动来分类。正断层或重力断层是由于地壳受竖直挤压拉张而形成的。上盘向下滑动,倾角一般大于45°。这种断层在世界上到处可见到。在美国犹他州和内华达州,断层形成山脉一侧或两侧的边界。断裂时因上盘向下滑动数千公尺变为谷底而相对形成了这些山脉。
④ 怎么看地质图啊!
全面的地质图应该有图例,不同类型的褶皱和断层有不同的符号表示。如果是为了专考试要自己判断,属如果没有图就这么和你说估计我说得你也不会明白的。可以多看一些别人标好的图,观察地层线的变化,从中总结出经验就好了。
再简单些练习:将一组平行线标上年代代表各个地层界线,如由上至下地层变新。
向斜:这组线向上突;背斜:这组线向下凹。
构造发展史的判断原理:老的构造被新的构造错断、弯曲等。比如两条断裂,肯定是一条(1号)错断另一条(2号),那么2号是老的,1号是新的。再看这些构造包含那些地层,又被什么地层所覆盖,就可以判断出他们产生的大致年代了。
有些东西自己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不好意思了。
⑤ 怎么在地质图上看山峰还是山谷
其实等高线高程主要看数据,山谷的话——你可以连接两边上(在同一等高线上的),看中间的高度是否小于中间的山峰?我只记得有山顶(一般会有三角形标记的)、山脊就像山谷一样看,只是要中间的高度大于另2点
⑥ 怎么看这张地质图里面标注角度的符号(有图)T T
地图正上方一般为正北(除非有特殊说明)。以正北方为0度,顺时钟方向确定角度。T两端出头的是走向,一端出头的是倾向。 走向用量角器量一下,倾向图上标注了。
⑦ 如何在地质图上看岩层高低
在地形地质图上,主要是看等高线,就是那些弯曲的线。一般每隔10米或20米或50米会有一根较粗的线,粗线上有数字标注高程,高程大的,表示地势高,高程小的,表示地势较低。
⑧ 如何阅读地质图
准确的说应抄该是地形地质图,袭就是带等高线的地质图。 地质图中内容很丰富,不同类型地质图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阅读重点也不同(视你的目的而定)。 总体上阅读地质图的顺序应是:看区域,看局部,再看区域,即总、分、总。 1、看区域。首先看图例,了解这个地区总体上的地层发育情况、接触关系情况、构造类型情况、岩浆活动情况,其次看图区,大致了解地形地貌和水系情况以及地层、不整合面、构造、岩浆岩的空间分布情况。这时在大脑里树立了这个地区总体地形、地质概况。 2、看局部。对图中每一条断层、岩体、岩层产状进行细致分析,研究其性质、类型、基本特征。 3、看区域。在对局部地质现象详细了解的基础上,总结区域地质特征。如果你的意思只是说如何判断倾向、倾角,简单地说有两种办法: 1、V字形法则(内容我就不展开了),它是定性分析倾向倾角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即地层倾向、倾角与山坡坡向、坡角的关系 2、三点法(内容不展开),它是定量计算倾角的方法
⑨ 在地质图中怎么用量角器量剖面线的走向角度
360°,北向为0°,正东是90°,依次顺时针转个圈,你量一下这根线与水平线或者垂直线的夹内角,然后加减不容就出来了么
我大致目测了一下你这根剖面的走向应该是北西西至南东东的,换成角度可能是270~300°的样子,走向嘛,应该是两个方向的,往两个对立的方向延伸嘛
⑩ 怎么在地质图上判别正断层或逆断层
判断断层为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可以通过上盘沿断层相对的方向辨别,上盘沿断层内向下方运动容的断层为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层是下断层。
断层上盘相对于下盘沿断面向下运动,即上盘标志层迹线下方的断层(见断层上盘与下盘)。正断层的断面倾角较陡,一般约为60º。一般认为多数正断层是在重力作用和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的,正断层断面的倾角一般为45度~90度。
逆断层是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层,一般认为逆断层是受到近与水平的挤压应力作用而成,因之多与皱褶相伴生。
(10)怎么在地质图上看走向扩展阅读
无论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它们都具有以下特征:
1、断层规模愈大,推移距离愈远,断层面倾角也愈平缓,有时断层面呈波状起伏。逆掩断层常显示出强烈的挤压破碎现象,形成角砾岩、糜棱岩等构造岩。
2、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3、断层的产生是由于地壳运动中产生的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