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大型工程应避开哪种地质构造为什么

大型工程应避开哪种地质构造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12 20:17:24

『壹』 三种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和实际应用

(1)找矿:
①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版水最重,分布于权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如上图所示。
②利用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煤、铁矿等沉积矿往往保留在向斜部位的地下。
(2)找水:
①“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如上图所示。
②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如上图所示。
(3)工程建设:
①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②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开凿隧道宜选择在背斜部位,该结构不仅结实坚固和不容易塌陷,而且无积水。如上图所示。

『贰』 如何理解地下工程的选址应避免工程走向与岩层走向交角太小甚至平行的地质构造

注意来,说的是岩层走向,而不是岩层自倾向。
如果地下工程跟岩层走向平行,如果是隧道的话,那么整个隧道都都会处在顺向坡,逆向坡的环境里,如果岩层的倾角小的话,那就是最危险的情况了。
如果隧道垂直于岩层走向,瞬间就穿过岩层了,隧道也能短一些。

『叁』 什么是地质构造有哪几种类型 各有什么特征

地质构造是指在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质构造有褶皱、节理、断层三种基本类型。

褶皱的特征:分为背斜和向斜。

1.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
2.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新,两侧岩层依次变老。

节理的特征:自地表向下随深度加大,节理的密度逐渐降低。

断层的特征: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但其分布不均匀。

『肆』 地质分类有哪些地质分为什么类型

(1)标准地质剖面:如中国最古老的岩石——辽宁鞍山白家坟花岗岩;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等。

(2)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世界奇观——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等。

(3)地质构造形迹: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及三个整合遗迹等。

(4)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如安徽黄山奇峰;澎湖列岛的地形景观等。

(5)特大型矿床:如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内蒙古白云鄂博;中国稀有金属和宝石明珠——新疆阿尔泰伟晶岩;黑龙江大庆油田等。

(6)地质灾害遗迹:如辽宁大连金石滩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的地震遗迹;河北唐山地震遗迹;云南东川市泥石流及防治等。

(4)大型工程应避开哪种地质构造为什么扩展阅读:

地质的研究对象:

1、矿物和岩石

在地球的化学成分中,铁的含量最高(35%),其他元素依次为氧(30%)、硅(15%)、镁(13%)等。如果按地壳中所含元素计算,氧最多(46%),其他依次为硅(28%)、铝(8%)、铁(6%)、镁(4%)等。这些元素多形成化合物,少量为单质,它们的天然存在形式即为矿物。

2、地层和古生物

地层是以成层的岩石为主体,随时间推移而在地表低凹处形成的构造,是地质历史的重要纪录。狭义的地层专指已固结的成层的岩石,有时也包括尚未固结成岩的松散沉积物。

3、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

地球表层的岩层和岩体,在形成过程及形成以后,都会受到各种地质作用力的影响,有的大体上保持了形成时的原始状态,有的则产生了形变。它们具有复杂的空间组合形态,即各种地质构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质

『伍』 作为一名工程师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哪些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地质因素,只有其中的稳定因素或工程建设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对工程建设运行构成或可能构成有害影响时才成为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这些因素包括: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产状、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6)地下水: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类型,地下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情况。
(7)建筑材料: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降低成本。

『陆』 在工程选址时,应避开的地段是哪些

1、中抄小桥顺应路线要求;袭 2、大桥以上路线需要考虑桥位选址,可考虑以下要求: 2.1 河道顺直处 2.2 地基坚实处 2.3 桥梁总长较小处 2.4 桥头接线平顺处 2.5 河道冲刷平缓处

『柒』 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有哪些

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有褶皱、断层。
褶皱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褶皱。地壳发生褶皱隆起,常常形成山脉。世界许多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都是褶皱山脉。它们是由地壳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板块交界处发生大规模褶皱隆起而形成的。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这叫做断层。断层有地垒和地堑两种基本形态。中间凸起,两侧陷落的叫地垒,相反,中间陷落,两侧相对凸起的叫地堑。
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地堑)、我国华山北坡大断崖(地垒)等。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地垒),如我国的华
地壳运动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堑),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例如,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在工程建设方面,如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

『捌』 如图为一地质构造图,若建设大型工程,应尽量避开()A.甲B.乙C.丙D.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试题分析:
小题1:由图形可知,图中乙处岩层发生断裂错位,属于断层内构造,容选项d正确。
小题2:背斜储油向斜蓄水,所以富含石油和天然气的构造属于背斜构造,在甲、乙、丙、丁四个选项中,只有丙处为背斜的顶部,开采油气最适合,选项c正确。
小题3:穿山隧道宜选择在背斜构造处,主要原因为岩石相对疏松,易施工,工程量小;岩层呈拱形构造,工程坚固;隧道内不易蓄水,选项c正确;甲处为向斜构造,岩石坚硬,不易施工,因岩层向内倾斜,容易蓄水,选项a错;乙处是断层构造,岩层断裂错动,易出现安全事故,选项b错;

『玖』 如图为一地质构造图,若建设大型工程,应尽量避开()A.甲B.乙C.丙D.

A、根据岩层弯曲判断甲是背斜,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岩层弯曲判断乙是背斜,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故不符合题意;
C、丙处是断层,因此不适合建大型的工程,故正确;
D、丁是向斜,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