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地质博物馆里都有哪些厅
A. 地质博物馆的地球厅
地球厅以动力为主线,介绍了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地球上发生的重要地质作用。版东展线介绍内动力地质作权用,以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为重点,西展线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主要介绍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相对来说,内动力地质作用更加宏观壮丽,它们主要是使地壳上升、增厚,形成许多巨大雄传的高山峻岭,而外动力地质作用则比较和缓,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种壮美的山川地貌。
B. 黄河博物馆的介绍
黄河博物馆(Yellow River Museum)旧馆位于郑州紫荆山路4号。成立于1955年,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回利委员会。作为世界上最答早建立的水利行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黄河博物馆占地7000平方米,现有建筑约29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200平方米。(现已搬到郑州花园路与迎宾路交叉口,迎宾路402号)黄河博物馆1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是我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专题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治黄展览会”。1957年7月,改名为“治黄陈列馆”。1960年初,因国家经济困难而闭馆。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二十周年重新开馆,又改馆名为“黄河展览馆”,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随着治黄事业的发展、藏品的日渐丰富和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1987年6月,正式更名为黄河博物馆,舒同先生题写馆名。
C. 郑州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内博物的介绍!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以社会公众为主体,青少年和资源环境相关业务人员为侧重点,兼顾科学研究人员需求的科普型自然类博物馆。她是一个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独具河南特色的全国省级一流的地质专业博物馆;是河南省资源、环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研究中心;国土资源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游览胜地;是集科研、科普、休闲、娱乐、赏石于一体的理想去处。
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物厅、4D动感影院(多功能厅)和地震海啸感受剧场;馆外有矿石林、科普广场,恐龙雕塑等。馆内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标本5万多件。
地球厅 :地球厅向大家介绍奥妙无垠的宇宙和地球的有关知识。包括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结构;了解、认识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石;亲手操控古大陆的聚合、分裂与漂移;在地震剧场感受地震带来的震撼和灾境;了解风化、喀斯特地貌和冰川作用对人类的影响;体会黄河、黄土和黄河文化。
恐龙厅:在此展厅大家可一睹中生代陆地霸主恐龙、海洋霸主鱼龙、空中霸主翼龙的风采。这里展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亚洲体腔最大、最重的恐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十余件珍贵的长羽毛恐龙,恐龙足迹等珍贵标本。还设有《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 恐龙拼图》、《恐龙下蛋》、《恐龙盖章留念》等寓教于乐、供大家参与的互动项目。
生命演化厅:地球上的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是在螺旋式发展进化之中,而生命胞核的DNA又呈现双螺旋结构。生命演化厅展示创意就依此而来。
古象厅: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物,也是现代陆地上最大的脊椎动物。虽然现在大象不多见,但在遥远的古代,它们遍布于世界各地,黄河流域曾经是大象的王国。河南已发现古象化石产地100多处,有10多个种属,分布在14个地市。
矿产资源厅:凡是能被人类利用的天然的岩石矿物,不管是固态、液态或者气态,都是矿产。矿产分为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四大类。该厅主要展示介绍河南的主要矿产资源和矿业经济概况。设有吸铁砂、找宝石、比体重、观看各种各样媒体等互动项目。
矿物厅:矿物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瑰宝,经过亿万年的孕育、演变,形成了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靓丽群体,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矿物。该厅展示了数百种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宝石标本。
地质环境厅:该厅展出面积虽然仅有350 m2,但游客仍能从这里领略到中原大地16.7 万km2 内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了解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影响,认识进步的影响,认识地质灾害与群防群治,从而学会与大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共处。
展厅内循环播放有针对河南地域特色原创的《地质河南》、《矿业河南》、《走进河南地质公园》、《西峡恐龙蛋富集之谜》、《太行山隆起》等16部三维动画影视、幻想;《大陆漂移》、《地质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球的生物进化》、《恐龙世界》等18部多媒体查询系统,科学内容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还设有《有奖知识问答》、《河南地质遗迹搜寻》、《寻找宝藏》、《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等寓教于乐、供大家参与的互动项目,以及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场、金矿采铜等30余处仿真度很高的景观模型。
D. 山西省地质博物馆第二展厅有什么
1、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滨河西路迎泽桥北侧,展出三晋人文荟萃。凭身份证领票进入。版
2、中国权煤炭博物馆,位于太原市迎泽大街桥西,展出煤炭科普知识,有矿井体验,很有特色。
3、太原博物馆,位于太原市长风文化商务区中央文化岛上,展出太原2500多年的建城历史。
4、山西省民俗博物馆,位于太原市文庙巷文庙内,全年专题展览频繁,建筑为原文庙旧址。为省级文保单位。
5、山西省艺术博物馆,位于位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起凤街纯阳宫内,全年专题展览频繁,建筑为纯阳宫旧址。为省级文保单位。
E.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展厅概况
中国地质博物馆主馆共有大楼6层,总高约36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70米,建筑面积近1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稳重大方。
展区布局图
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厅包括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玉厅、史前生物厅等六个部分,面积共2500平方米,另有临时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 地球厅以动力为主线,介绍了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地球上发生的重要地质作用。东展线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以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为重点,西展线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主要介绍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
相对来说,内动力地质作用更加宏观壮丽,它们主要是使地壳上升、增厚,形成许多巨大雄传的高山峻岭,而外动力地质作用则比较和缓,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种壮美的山川地貌。 宝石厅展示宝石、玉石、有机宝石、贵金属等材料及其成品,并融入宝石鉴定、宝石鉴赏、宝石琢型、宝石评价、宝石成因、宝石微观世界、宝石分布、宝石开采、宝石加工、首饰镶嵌、人工改善宝石与人工宝石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宝石文化等知识点和兴趣点。
宝石厅以单晶宝石和玉石为主,并以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对比展示,以便鉴别市场上常见的相似的宝石。
中心部位:以一件十分大气、通灵、高档的展具作为展心,所展示的展品随每期主题的变换进行不定期的调换。 矿物岩石厅采用雅俗共存、动静结合、虚实呼应、寓教于乐的设计方式,使观众通过参与、欣赏展厅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矿物岩石的成因,原始产出情况、自然界种类繁多千资百态的矿物岩石、代表性矿物岩石的感官特征及可供人们使用的特性。
观众在欣赏各种精美奇特的矿物岩石展品时,通过交互式展览和虚拟展出部分,可参与对一些矿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获得相关知识。 史前生物厅,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向观众介绍生物的发展厅程和各地质时期常见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发生、进化和灭亡的过程。从空间布局上,整个展厅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序厅,包括了一面艺术化的化石精品墙、一个可以互动操作的多媒体展具——简明生物分类查询系统,及一些有关化石的基本常识介绍。
第二部分是该展厅的主要陈列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最早期的生命;
第二单元——生物大爆发;第三单元——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第四单元——脊椎动物的出现;第五单元——生物登陆;第六单元——生物大绝灭;第七单元——恐龙与鸟类;第八单元——哺乳动物与人类;此外,在该展厅的南过道,还陈列了鱼龙、中国安琪龙、翼龙化石的模型各一件,以及一件观众可以触摸的长达5米的大型鱼龙化石、一个演示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多媒体展具。 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开展藏品科学研究的同时,长期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宝石学和博物馆学的研究并取得累累硕果,特别是在早期脊椎动物学、昆虫学以及辽西热河生物群等研究领域所取得成果;以系统精美的宝石陈列,独到的宝石研究成果,持续的社会推广活动,带动和引导了当代中国宝石科学研究、知识普及和市场消费。
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年开放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按照地球圈层结构布局的基本陈列,不仅展示了数以万计的矿物、岩石、宝石、化石精品,陈列内容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而且大量采用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通过亲眼目睹、亲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去认识地学空间。
F. 大鹏半岛的地质博物馆的展厅有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有地质公园的古火山来和海岸源地貌科普知识为主要展示内容。有深圳地区的地质特点,融地形沙盘、投影屏幕、触摸屏和灯光定位技术于一体的大鹏半岛电子互动沙盘,让观众通过亲自操作,直观认识大鹏半岛地貌格局、景观特点和著名景区分布。而地球探秘厅则以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结构和内外部地质作用以及地球的生物演化历史为主要展示内容,全方位动态展示了宇宙的诞生以及银河系、 太阳系、地球的演化过程。海蚀窗造型内的多媒体影片和DNA双螺旋链详细演示了海洋形成及生命起源于海洋的过程,澄江动物群化石标本、不同阶段化石模型展示了远古生命演变形式及古生物世界。
G. 张家界地质博物馆的主要展厅
张家界市的地质博物馆,全称张家界康迪文化有限公司地质博物馆,建馆于2014年,是张家界地质公园的地质文化展示。地质博物馆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梦似幻的馆藏精品,致力于打造感观自然景观、感受人文风情、解读地下瑰宝”这一全景张家界的新理念。
简介
编辑
家界地质博物馆是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张家界地质公园地质文化的展示。馆址位于 张家界市永定区城西3公里处(张清公路旁),距张花高速入口仅5分钟车程,距张家界火车站、汽车站、荷花机场10分钟车程;毗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等重要景区,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张家界地质博物馆展品主要以武陵山脉地区发掘的古生物化石、天然观赏石和矿物晶体石为主;展品多达数百个品种,包括了5亿年前的照片、4亿年前的雕塑和3亿年前的古树木,展陈品均为东方明珠、稀世珍玩,它们聚造化之瑰宝,备宇宙之玄妙,钟灵毓秀,鬼斧神工,是一个以收藏、展示各类奇石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国传统石文化的艺术殿堂。
奇山千载无人识,异石一敞天下惊;张家界地质博物馆正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梦似幻的馆藏精品;打造“感观自然景观、感受人文风情、解读地下瑰宝”这一全景张家界的新理念。
2古生物化石馆
编辑
该馆展出展出的是亿万年前地壳演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古生物化石。分别有:鱼龙化石、海百合化石、芙蓉龙蛋化石、鹦鹉螺化石、迅猛龙骨架化石等。作为镇馆之宝的两条鱼龙化石有12余米长,属十分珍贵的孤品。另外一个非常罕见的则是菊石、鱼龙、海百合三体共生,三个形成在不同时期的化石奇妙地出现在了同一块岩层上,所形成的整块化石。
此外,还有树化石、贵州龙化石和砗磲化石。
3精品美石馆
编辑
第二层的精品美石馆展出的是以张家界地质空间为主的美石,同时,也收集了全球有影响的美石供大家欣赏,为大家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石文化。馆内东陵玉、红碧玉、雅丹石、青花瓷等藏石,石美皆如其名美。并且在精品美石馆,还为大家准备了一餐丰富奢华的盛宴——舌尖上的张家界。舌尖上的张家界共有108道菜组成,可是这些菜品虽看上去美味无比,但相信是没有人会真正去用舌品尝的,可是用眼品尝一定会被打动。舌尖上的张家界并不是真正的吃食,而是无数珍贵的天然玛瑙”烹饪“而成的,可以说得上是中国最贵宴席之一了。
另外,除了舌尖上的张家界,这一层还有一个名符其实的宝物,便是紫袍玉带石,绢云母千层岩华贵的颜色融合大师完美的雕工,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且极其珍贵的。
4矿物晶体馆
编辑
矿物晶体通常只生成于矿山的夹缝与空洞中,数量极少,形成年代至少要数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之久,所以都是属于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矿物晶体馆中展出的主要以天然的石英、石膏、方解石为主,同时也收藏了天然玻璃、水晶、文石、辉锑矿、七彩矿等众多的稀有矿物。
湘西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至今为止连现代科学都无法破译的湘西三大古谜——辰州符、赶尸、放蛊,皆与一种神秘物质——朱砂有关。鸡血石是朱砂的一种,有块血、条血、梅花血、浮云血等分类,美丽晶莹,主要用于印章盒工艺雕刻品的材料,被誉为国章石皇后、印石公主,因此也是矿物晶体馆重点展出的矿物之一。朱砂的作用广泛,无论是佩带于身还是放置家中,在风水学上来说,都是对所属者十分有益的。
H. 黄河博物馆一共分为五个展区他们分别是哪几个展区
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位于郑州花园路与迎宾路交叉口,迎宾路402号。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博物馆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约29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200平方米。
黄河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截止2016年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专题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治黄展览会”。1987年6月,正式更名为黄河博物馆,舒同先生题写馆名。
场馆组成
序厅
对博物馆整体展览情况进行大体概括。
流域地理
流域地理展区通过黄河形成、远古生态、九曲黄河三个单元展示出黄河自然地理地貌、气候、物产。[6]
民族摇篮
民族摇篮展区通过“逐水而居”、“文明之光”、“人文始祖”、“王朝中心”、“灿烂文化”五个单元展示悠久的黄河文明发展历程及灿烂的黄河文化。
千秋治河
千秋治河展区通过黄河水患、治河春秋、漕运灌溉、河神祭祀四个单元展现中国古代及近代黄河水患灾害、治理方略、治河技术及漕运灌溉的发展演变。
治河新篇
治河新篇展区通过黄河归故、流域规划、防洪防凌、资源利用、水土保持五个单元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举措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人水和谐
和谐之路展区通过新问题新挑战、新理念新措施、新号角新征程三个单元展现黄河治理仍存在的新问题、新挑战及新的治河理念和实践。
I.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展厅介绍
地球上的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是在螺旋式发展进化之中,而生命胞核的DNA又呈现双螺旋结构。生命演化厅展示创意就依此而来。
乘坐26路、916路、43路、K115路、47,114路公交车到金水东路黄河东路或者金水东路农业东路下车。
乘坐地铁1号线,到“农业南路”站下车。 (1)开馆时间:周二~周日,9:00—16:30,节假日正常开放。
(2)闭馆时间:周一闭馆。若周一被调整到节假日期间,若周一因国家调整工作日,以国家规定的调整工作日为准,本馆作相应的闭馆调整。
(3)免费凭票参观。凭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军人证、驾驶证、护照等)按顺序排队领取参观券,经检票后入馆参观。
(4)发票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2:30~15:30。15:30之后停止进馆。
(5)团体参观需提前预约,按预约时间进馆参观。未提前预约者,因展厅空间受限及接待能力的制约,未能接待时,敬请谅解。
(6)儿童、高龄老人及行动不便者须有成人陪同参观,恕不接待衣冠不整、酗酒、精神病及携带宠物者,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入馆。
(7)馆内禁止抽烟、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扔弃物。保持安静,禁止追逐打闹、推搡拥挤、嬉戏、大声喧哗。保持个人和馆内卫生,维护参观秩序,听从工作人员安排。
(8)注意展馆提示,除互动项目外,不得触摸、爬靠、挤压展品设施,损坏物品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9)展馆门前禁止停车。带车的观众,将车辆停放到本院西北方向停车场。
(10)本馆的收费项目有:讲解服务、语音导览器租用、4D动感影院、地震海啸感受剧场、互动项目、纪念品等,观众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J. 房山地质博物馆的6个展厅分别是什么
第一展厅--开篇厅
第二展厅--地史演化厅
第三展厅---八大园区展厅
第四展厅--国内外世界地质公园展厅
第五展厅--实物标本厅
第六展厅---展望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