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为什么说构造运动是地质作用

为什么说构造运动是地质作用

发布时间: 2021-02-12 18:29:59

1. 地质作用的意义是什么啊

1,内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有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和变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或发生变质,或发生物质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
2,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可分成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按照其发生的序列还可分成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3,构造运动是指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它有垂直和水平两种运动形式。构造运动可使岩石变形、变位,形成各种构造形迹,塑造岩石圈的构造 ,并决定地表形态发育的基础。构造运动可引起海陆变迁。地震是岩石中积蓄的应变能以弹性波形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内部的快速颤动。地震发源于地下深处,并波及地表。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运动引起岩石断裂而发生的。
4,岩浆作用是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岩浆是地下岩石的高温 (800~1200℃)熔融体。它不连续地发源于地幔顶部或地壳深部。岩浆形成后循软弱带从深部向浅部运动,在运动中随温度、压力的降低,本身也发生变化,并与周围岩石相互作用。
变质作用是岩石在风化带以下,受温度、压力和流体物质的影响 ,在固态下转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岩石变质后,其原有构造、矿物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可完全改变原岩特征。
5,风化作用是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因大气温度的变化,水分、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分解,碎裂的作用。
6,斜坡重力作用是斜坡上的土和岩石块体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低处移动的作用 。重力是主要营力 ,斜坡是必要条件,暴雨、地震、人为开挖往往起诱发作用。块体物质的运动方式分为崩落、滑移、流动和蠕动。前三者运动较快,后者较慢。
7,剥蚀作用是河流、地下水、冰川、风等在运动中对地表岩石和地表形态的破坏和改造的总称。
搬运作用是地质营力将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物质从原地搬往他处的过程。
8,沉积作用是各种被外营力搬运的物质因营力动能减小 ,或介质的物化条件发生变化而沉淀、堆积的过程。
9,硬结成岩作用是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上覆沉积物的重荷压力作用使下层沉积物减少孔隙,排除水分、碎屑颗粒间的联系力增强而发生;也可以因碎屑间隙中的充填物质具有粘结力,或因压力、温度的影响,沉积物部分溶解并再结晶而发生。

2. 什么是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抄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由自然动力引起使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地质学界把自然界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主要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3. 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的关系

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的关系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是个地壳物质循环的问题。
简单点内回答是;容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岩浆活动等地质作用生成新的岩石,并隆起高山使地面和洋底凹凸不平。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地质作用以及水流、冰川和风的地质作用使岩石风化、破碎、溶解并搬运到盆地沉积起到削高补低的作用。而大洋盆地是地球上的最低点,陆地上的物质原则上都要回到洋底去,并在洋底沉积为岩石(包括化学沉积、生物沉积和固体碎屑沉积)。最后随着板块运动回到地幔中消亡。这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同时回答了两个难题。
1地壳里为什么没找到三十亿年以上的岩石,原因就是地壳物质已经全部循环了一次。
2世界上越高的山越年轻。原因就是高山都由新洋底形成。

4. 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是什么意思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内质作用,外力作用有:风容化、侵蚀、搬运、堆积。地质构造是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名称,主要有褶皱和断层,褶皱有背斜和向斜,断层主要有地垒和地堑。

5. 为什么说构造运动是控制其他地质作用的主导因素

构造运动是复由地球内力制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任何的其他地质作用都是在构造运动的基础上发生并演化的.例如:沉积作用只能在构造运动形成的相对凹陷或者地势较低的地方发.剥蚀作用只能在构造运动形成的相对隆起的地方形成.

6. 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 板块构造的关系

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
板块构造的关系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是个地壳物质循环的问题。
简单点回答是;地壳运动
板块构造、岩浆活动等地质作用生成新的岩石,并隆起高山使地面和洋底凹凸不平。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地质作用以及水流、冰川和风的地质作用使岩石风化、破碎、溶解并搬运到盆地沉积起到削高补低的作用。而大洋盆地是地球上的最低点,陆地上的物质原则上都要回到洋底去,并在洋底沉积为岩石(包括化学沉积、生物沉积和固体碎屑沉积)。最后随着板块运动回到地幔中消亡。这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同时回答了两个难题。
1
地壳里为什么没找到三十亿年以上的岩石,原因就是地壳物质已经全部循环了一次。
2
世界上越高的山越年轻。原因就是高山都由新洋底形成。

7. 地质作用按动力可分为哪二种作用构造运动的分类

按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一般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回。
内动答力地质作用的能源主要是地热能、重力能和旋转能。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主要有: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的辐射能。海洋和陆地吸收的太阳能约为7.2×1016J/s或2.72×1024J/a。其次为日、月引力能,它明显地影响海水的运动,对岩石圈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能源。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崩滑左右、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8. 什么叫地质作用

由自然复动力引起使地壳组成物制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其中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地质学界把自然界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主要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等。

9. 地壳运动和构造运动是一个概念吗

理清三个概念: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高一地理必修一中有一个重点知识又是难点知识,那就是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三个概念及其相关知识,不少学生掌握不好,混为一谈。我觉得理清这三个概念非常必要。
地质作用内涵很广,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所有的作用。按照能量的来源它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的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地球内部,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联系以前学过的内容,学生对岩浆活动容易理解,比如火山喷发;对变质作用也知道,比如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高温高压条件形成变质岩的作用就是变质作用。
什么是地壳运动呢?鲁教版中对地壳运动的概念没有详细介绍,在内力作用中对地表起塑造作用主要的就是地壳运动,从运动方向上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即升降运动)。可见,地壳运动是被包含在地质作用的一个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很多地壳运动发生远远早于人类出现就发生了,我们很难再现它们的运动过程,那我们怎么知道它们曾经的运动情况呢?那就是观察现在的岩层。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叫做地质构造,它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壳运动的“足迹”。地质构造主要有两种类型,褶皱和断层。褶皱的岩层虽弯曲变形,但是没有断裂,是连续的,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如果岩层所承受到的地壳运动的力太大而发生断裂,并沿着断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那就是断层了。断层构造中,也有两种形态,相对上升的岩块称为地垒,相对下降的岩块称为地堑。个人感觉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是因果关系。地壳运动是形成地质构造的原因,地质构造则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10. 地质作用的意义是什么啊拜托各位大神

1,内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有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和变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或发生变质,或发生物质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 2,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可分成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按照其发生的序列还可分成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3,构造运动是指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它有垂直和水平两种运动形式。构造运动可使岩石变形、变位,形成各种构造形迹,塑造岩石圈的构造 ,并决定地表形态发育的基础。构造运动可引起海陆变迁。地震是岩石中积蓄的应变能以弹性波形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内部的快速颤动。地震发源于地下深处,并波及地表。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运动引起岩石断裂而发生的。 4,岩浆作用是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岩浆是地下岩石的高温 (800~1200℃)熔融体。它不连续地发源于地幔顶部或地壳深部。岩浆形成后循软弱带从深部向浅部运动,在运动中随温度、压力的降低,本身也发生变化,并与周围岩石相互作用。 变质作用是岩石在风化带以下,受温度、压力和流体物质的影响 ,在固态下转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岩石变质后,其原有构造、矿物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可完全改变原岩特征。 5,风化作用是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因大气温度的变化,水分、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分解,碎裂的作用。 6,斜坡重力作用是斜坡上的土和岩石块体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低处移动的作用 。重力是主要营力 ,斜坡是必要条件,暴雨、地震、人为开挖往往起诱发作用。块体物质的运动方式分为崩落、滑移、流动和蠕动。前三者运动较快,后者较慢。 7,剥蚀作用是河流、地下水、冰川、风等在运动中对地表岩石和地表形态的破坏和改造的总称。 搬运作用是地质营力将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物质从原地搬往他处的过程。 8,沉积作用是各种被外营力搬运的物质因营力动能减小 ,或介质的物化条件发生变化而沉淀、堆积的过程。 9,硬结成岩作用是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上覆沉积物的重荷压力作用使下层沉积物减少孔隙,排除水分、碎屑颗粒间的联系力增强而发生;也可以因碎屑间隙中的充填物质具有粘结力,或因压力、温度的影响,沉积物部分溶解并再结晶而发生。
求采纳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