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与岩石构造有什么区别
1. 高中地理中构造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区别
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
要区分这两个定义,首先要清楚地貌是指地表起伏的形态,如山地、平原、河谷、沙丘、大陆架、海沟等。因此构造地貌是指由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所控制的地表形态,侧重于地表形态。
而地质构造是指岩层或岩体经地球内力引起的机械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是指岩层或岩体的变形与变位(或形态位置)。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对象)——形态位置
构造地貌——地表(对象)——地貌
褶皱和断层是地质构造,褶皱使岩层发生弯曲,使岩层形态呈背斜或向斜。而在地球表面,由于岩层弯曲,导致地表也弯曲不平,形成山地等地貌,这就是构造地貌。
断层是地质构造中的断裂构造,是指岩层的断层,断层后使岩体的形态呈地堑、地垒状态,都属于地质构造。而岩层的断裂后形成的地堑导致地球表面形态下陷,成谷地形态,这是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structural landform)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从宏观上看,所有大地貌单元,如大陆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为地壳变动直接造成。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貌,如现代火山锥和新断层崖是罕见的,绝大多数构造地貌都经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故不论从构造解释地貌,或从地貌分析构造,都必须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
地质构造(简称构造)是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份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是构造运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构造运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涉及的范围包括地壳及上地幔上部即岩石圈,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使岩块相互分离裂开或是相向聚汇,发生挤压、弯曲或剪切、错开;垂直方向的构造运动则使相邻块体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
2. 什么是地质构造有哪几种类型 各有什么特征
地质构造是指在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质构造有褶皱、节理、断层三种基本类型。
褶皱的特征:分为背斜和向斜。
1.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
2.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新,两侧岩层依次变老。
节理的特征:自地表向下随深度加大,节理的密度逐渐降低。
断层的特征: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但其分布不均匀。
3. 地质构造 构造地貌 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
地质构造是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简称构造。它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有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之分。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之分。原生构造指岩石或岩层受内力或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原始状态和面貌,如层理(沉积岩中的成层构造)等。次生结构指各原生结构的变形和变位,如次生的褶皱、断层、裂谷、俯冲带等。地质构造的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如岩石圈板块构造,小的如矿物晶粒的变形等。
http://course.jnu.e.cn/cxgc/ykdl/04/lianjie/digouzao.htm
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从宏观上看,所有大地貌单元,如大陆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为地壳变动直接造成。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貌,如现代火山锥和新断层崖是罕见的,绝大多数构造地貌都经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故不论从构造解释地貌,或从地貌分析构造,都必须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构造地貌分为3个等级:第一级是大陆和洋盆;第二级是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第三级是方山、单面山、背斜脊、断裂谷等小地貌单元。第一级和第二级属大地构造地貌,其基本轮廓直接由地球内力作用造就;第三级是地质构造地貌,或称狭义的构造地貌,除由现代构造运动直接形成的地貌(如断层崖、火山锥、构造穹窿和凹地)外,多数是地质体和构造的软弱部分受外营力雕琢的结果。如水平岩层地区的构造阶梯,倾斜岩层被侵蚀而成的单面山和猪脊背,褶曲构造区的背斜谷和向斜山,以及断层线崖、断块山地和断陷盆地等。
http://ke..com/view/248946.htm
4. 地质构造与地质构造带有什么区别
地质构造,是由于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质形态,主要包括断层和褶皱两种,以回及它们衍生出答来的其他形态,例如地堑、地垒、隆起、凹陷、等等。地质构造带则是由大地应力引起的有规律排列的地质构造。举个例子,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形成规则排列的走滑断层组,例如郯庐断裂带。还比如在大地挤压应力下形成的挤压褶皱带和推覆带,这些都是地质构造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祝你好运。
5. 什么是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回,称为地质构造答。
构造运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涉及的范围包括地壳及上地幔上部即岩石圈,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使岩块相互分离裂开或是相向聚汇,发生挤压、弯曲或剪切、错开;垂直方向的构造运动则使相邻块体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
6. 地质方面结构和构造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区别在于概念完全不同,地址结构指岩石构成的特征,地质结构主要表示矿物或矿物之间的各种特征。
1、地质结构定义:地质学术语,岩石的结构。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料大小、晶料相对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
2、地质构造定义:构造是地质构造的简称。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包括褶皱,节理和断层等最基本的地质元素,地质元素是岩石圈中构造运动的产物。各种地质构造具有相应的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条件。
(6)地质构造与岩石构造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
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
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
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变形、晶格的位错等。
贵州位于华南板块内,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横跨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
在已知1400Ma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个阶段。
雪峰运动奠定了扬子陆块的基底,广西运动使黔东南地区褶皱隆起与扬子陆块熔为一体,以后又经历了裂陷作用、俯冲作用,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今构造的基本格局。
7. 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区别 分别强调哪方面,举例说明.
地质构来造(简称构造):地壳或岩石源圈各个组成部份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如断裂、褶皱等;
地形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如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
简单的说:地质构造是地下岩层的变化状况,而地形是地球表面的表现形态.
8. 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区别
地质构造(简称构造):抄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份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如断裂、褶皱等;
地形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如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
简单的说:地质构造是地下岩层的变化状况,而地形是地球表面的表现形态。
9. 简述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岩石变形主要为构造压应力挤压的结果,不同性质的岩石变形不相同,主要分为两种回变形形态:答
1、刚性岩石,即岩石坚硬、碎性的,如岩浆岩火山岩巨厚层状砂岩石灰岩等,岩石受到地质压应力的作用,首先是产生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就产生断裂,这种岩石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断裂和破劈理化带、构造破碎带等。
2、塑性岩石,即比较松软的岩石,比如泥岩页岩薄层砂岩变质岩等,这类岩石受压应力的作用,主要产生变形褶皱的构造形迹,产生断裂的较少,当然如果是区域性的深大断裂除外。
除了压应力的作用,同时还有张应力的作用,张应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张开破碎,断裂带经常充填后期矿物比如方解石水云母石膏等低温热液的矿物。
就简单的回答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