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岩浆喷出是什么地质作用

岩浆喷出是什么地质作用

发布时间: 2021-02-12 05:06:36

㈠ 岩浆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吗

地球内部物质快速猛烈地以岩浆形式喷出地表的现象。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㈡ 地壳中心为什么都是岩浆

随着地壳越深,温度就会越高,所以就会产生岩浆岩浆作用指的是当岩浆产生了以后,在通过地幔或者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而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地壳深部(至上地幔顶部)高温熔融岩浆的发生、发展、演化直至冷凝固结成岩的整个地质作用过程。

浆形成、运移、演化和固结的过程。岩浆形成于地下深处,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开始向压力较小的方向运移。在运移过程中不断演化,改变其成分和物理化学状态。当上升到地壳的中、上部或地表时凝固,形成火成岩。岩浆作用包括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侵入作用是岩浆由深处上升到浅处的过程;喷出作用是岩浆喷出或溢出地表的过程。在岩浆作用中,原来岩石成分常发生变化(演化),最重要、最普遍的演化机理是岩浆分异作用和岩浆同化(混染)作用。这样的构造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留存下来的比较稳定

㈢ 玄武岩的主要地质作用

玄武岩是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形成“玄武岩”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岩浆活动.
故选:B.

㈣ 形成“玄武岩”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海浪侵蚀 D、风化作用

考点:来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自和地壳物质循环 专题: 分析: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玄武岩是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形成“玄武岩”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岩浆活动.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

㈤ 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岩类有哪些

都称为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主要有
花岗岩
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浅灰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结构和块状构造。按次要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黑云母花岗岩、角闪石花岗岩等。很多金属矿产,如钨、锡、铅、锌、汞、金等,稀土元素及放射性元素与花岗岩类有密切关系。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橄榄岩
侵入岩的一种橄榄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唯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玄武岩
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斑状结构。根据次要矿物成分,可分为橄榄玄武岩、角闪玄武岩等。铜、钴、冰洲石等有用矿产常产于玄武岩气孔中,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耐酸的铸石原料。
折叠安山岩
喷出岩之一,分布很广,仅次于玄武岩。安山岩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角闪石和少量的辉石等。新鲜时呈灰黑、灰绿或棕色,具斑状结构。与安山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铜,其次是金、铅、锌等。
流纹岩
流纹岩是一种与花岗岩化学成分相当的喷出岩。一般色浅,多为浅红、灰白或灰红色,具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流纹岩性质坚硬致密,可作建筑材料。

㈥ 形成岩浆岩的地质作用

问的比较泛啊!
没哟啥确切的,找了些,希望能给你有所启发!
----------------------------------------------------------------------------
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
侵入在
地壳
一定深度上的
岩浆
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
岩石
,称为【
侵入岩
】。侵入岩
固结成岩
需要的时间很长。
岩浆喷出或者
溢流

地表
,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
喷出岩
】。
岩浆在地底下运动、火山爆发,都能引发
地震
、滑坡等
地质现象

【造山运动】:岩浆岩,特别是
花岗岩
造就了很多名山大川,
东北
大小兴安岭、
东南
沿海
一带都有成群的花岗岩分布。
安徽黄山
多姿的
奇观
就是花岗岩体经过漫长的
地质构造
运动形成的。
【还可以参照火山】:火山活动能喷出多种物质,在喷出的
固体
物质中,一般有被爆破碎了的
岩块
、碎屑和火山灰等;在喷出的
液体
物质中,一般有
熔岩流
、水、各种
水溶液
以及水、碎屑物和火山灰混合的泥流等;在喷出的
气体
物质中,一般有
水蒸汽
和碳、氢、氮、氟、硫等的
氧化物
。除此之外,在火山活动中,还常喷射出可见或不可见
的光
、电、磁、声和
放射性物质
等,这些物质有时能致人于死地,或使电、仪表等失灵,使飞机、轮船等失事。

㈦ 根据红海剖面示意图推测其地质作用发生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水平挤压--岩浆喷出--断裂下陷--下

A、红来海是在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自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不是水平挤压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红海是在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地表,形成玄武岩.图中的岩层有明显的错位移动,说明发生了断层活动,而红海是属于下降的一侧,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地区是上升的.大陆岩石基底则被逐渐推向两侧.后来,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巨厚的蒸发岩被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的红海.所以红海地质作用发生过程是:水平张裂--岩浆喷出--断裂下陷--下沉沉积,故正确;
C、图中的岩石是玄武岩,是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红海是在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不是水平挤压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㈧ 岩浆喷射背斜还是向斜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 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特例:石灰岩是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图中的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应该是沉积岩.图中的岩层是向上拱起的,所以判断是背斜构造. A、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而图中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因此是沉积岩,故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岩层是向上拱起的,所以判断是背斜构造,故不符合题意; C、图中的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应该是沉积岩.图中的岩层是向上拱起的,所以判断是背斜构造,故正确;D、图中的岩层是向上拱起的,所以判断是背斜构造,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背斜和向斜,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一般.

㈨ 生成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地质作用分别叫什么;与岩浆活动有什么关系

岩浆作用,分喷出作用形成喷出岩,侵入作用形成侵入岩.
变质作用内,分接触变质作用容,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沉积岩和变质岩.
三大岩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㈩ 地壳抬升岩浆喷出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 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沉积岩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岩浆岩的形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景观周围有2-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所以应该是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到上部形成的侵入岩.形成了侵入型岩浆岩后,经过地壳的抬升,出露地表,后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现在的景观.所以图中的地貌形成的过程:沉积→岩浆侵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A、图中的景观先形成沉积岩,后是岩浆活动形成侵入岩,故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景观先形成沉积岩,后是岩浆活动形成侵入岩,故不符合题意;C、景观周围有2-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所以应该是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到上部形成的侵入岩.形成了侵入型岩浆岩后,经过地壳的抬升,出露地表,后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现在的景观.所以图中的地貌形成的过程:沉积→岩浆侵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正确;D、图中的花岗岩是侵入岩,不是岩浆喷出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多地表的影响,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一般.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