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历史书页是什么
① 为什么说岩层和化石分别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岩层是一层一层的,每一层都记录着地球发展的一段历史,一层层的就像一本厚厚的书,一页一页的;
化石是一块一块的,每一块就像一个字,诉说着地球曾经了生物和那些生物的辉煌。
② 地壳的演变历史
1.了解地层和化石的基本概念及化石在确定地质年代和恢复古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2.知道地壳演化的简史及地质时代重要的地壳运动、生物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以及主要矿产形成的时代。
3.通过对地球演化史的学习,认识到人类历史只是地球漫长历史中的一瞬间,万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地壳的演化史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地层和化石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
鱼化石标本,投影片:三叶虫化石、大羽羊齿化石、恐龙化石、古生代早期生物图、古生代晚期生物图、中生代生物图、新生代生物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介绍了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也就是说地球形成之初并不是今天的样子,它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那么地球形成之初地表是什么样子?以后又是怎样变化的?我们又如何知道这种变化的呢?
【板书】第七节 地壳的演化
要知道地壳的演化就要从地球的诞生开始研究,从地球诞生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呢?地球的年龄有46亿年了,这是人们利用地壳岩石中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测得的。
【启发引导】在46亿年中,地壳是如何演化?我们又是通过什么来得知地壳的变化过程的呢?
【板书】一、地层和化石
学生看书第170~171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为什么把地层比做“书页”?研究地层有何意义?
(2)什么叫化石,研究化石有何意义?
学生看书、讨论后,教师总结。
首先,“书页”是一页一页的。地层从形态来看是一层一层的,它的层序和形态可以反映地壳的运动变化过程,一般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新在上,老在下,呈水平状态。但是,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地层往往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次,书页中应有文字、图表等内容,从中可以读出一些信息。地层中的“文字、图表”主要是指地层中的化石及地层的厚度。
【展示鱼化石标本】问学生,什么叫化石;在地层中发现鱼的化石说明当时该地层是什么环境?如果在另一岩层中发现有恐龙化石,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和含有鱼类化石的岩层哪个岩层有可能更年轻,为什么?
【教师概括】地层年龄的确定既可以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来确定,即绝对年龄,也可以通过地层中的化石来确定,即相对年龄。
地层中的化石,多数是古生物的遗体,如骨骼、贝壳等,少数是古生物活动的遗迹,如足印、虫穴、粪便等。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在不同的地层中有不同的化石,相同的地层中有相同或相近化石。地层中的化石越简单,其形成的年代越久远,反之,越年轻。展示三叶虫、大羽羊齿、恐龙化石投影片,说明它们所形成的地质年代。
【概括总结】人们就是通过对地层中的化石的研究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岩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性,推断岩石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请学生讨论:如果在某地层中发现有煤,你能推断当时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及植被特征吗?
【转折过渡】人们根据地层的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的绝对年龄把地球的历史分成五个阶段。
【板书】二、地壳的演化史
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看书第171~174页,分别讨论五个代的特点,主要讨论每个代的(1)地壳运动或岩浆的活动,(2)海陆分布,(3)生物进化,(4)形成矿产,并完成下表:
③ 什么是天然的地质史书
地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岁了。地质学家发现,铺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的岩层,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地质学上叫做地层。
翻开这本硕大无比的大书,地质学家找到了许多隐埋其中的特别文字和图画——化石。在大书的前几页上,是人类祖先古猿的化石;再翻下去,又发现了许多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及鱼类的化石;最后几页,找到了一些藻类和原始细菌的残骸。
地层包括各个不同地质年代所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地层形成的历史有先有后,一般说来,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越靠近地层上部的岩层形成的年代越短。在地层的形成过程中,生物也不停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发展。当某一时期的生物死亡后,就被掩埋在土壤之中,经过地质历史的变迁,它们以化石的形式保留在原来的地层中。于是,不同时期的地层便有不同的化石相对应,这样,地质学家就可根据化石的种类、形态来判断地层的新老关系,区分出各种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结构。比方说,在今天的大海里生存着许多海生动物,每种海生动物对生活环境(如温度、光照、水深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我们今天在远离海洋的太行山某一地层中发现了与现代类同的海生动物的化石及海洋沉积物,那么可以肯定,在那久远的过去,这里必然是一片汪洋大海,并可由此推断出当时海洋的一些大致情况。事实也正是如此,我国北宋时代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述了他当年考察太行山和浙江雁荡山时,都在山地的崖壁间发现了许多卵石和螺蚌壳化石,从而证明这些地方古时候曾被大海所淹没。
地层从最古老的地质年代开始,层层叠叠地到达地表。不论在陆地还是水中,地层中的堆积物的性质和组织结构都不尽相同,它代表着不同地质年代的自然地理状态。因此,地层是记录地球发展状况的历史书。地质学家通过地质年代表把它记录下来。这个地质年代表,由国际地质学会于1881年正式通过,以后又经过不断修订补充,一直沿用到现在。据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层已有40~45亿年历史。
④ 2.地质学家把沉积岩做为研究地质年代的书页和文字,你如何理解
确定相对年代,主要是根据岩层的叠复原理、生物群的演化规律和地质体(岩层、岩体、岩脉等)之间的切割关系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的。
叠复原理(law of superposition)
沉积岩的原始沉积总是一层一层的叠置起来,表现了下老上新的关系。遗憾的是,各地区的地层并非都是完整无缺,有的地区因地壳下降而接受沉积,另一些地区又因地壳上升而遭受剥蚀。在这种各地不统一的情况下,要建立大区域的或全球性的统一地层系统,就必须把各地零星的地层加以综合研究对比,最后综合出一个标准的地层顺序(或地层剖面),这种方法叫地层学法。它主要是研究岩石的性质。
生物群的演化规律(law of faunal succession)
除了利用岩性和岩层之间的叠复关系来解决岩层的相对新老外,人们发现保存在岩层中的生物化石群也有一种明确的可以确定的顺序。而且处在下部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有的在上部地层中也存在,有的则绝灭了但又出现一些新的种属。这充分说明,生物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而且在某一阶段中绝灭了的生物种属,不会在新的阶段中重新出现,这就是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因此,愈老的地层中所含的生物化石愈原始,愈低级;愈新的地层中所含生物化石愈先进,愈高级。这就是划分地层相对年代的生物群演化规律。这种方法叫古生物学法。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生物的存在与发展总是要适应随时间而变化的环境,所以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有不同种属的生物化石。有趣的是,有些生物垂直分布很狭小(生存时间短),但水平分布却很广(分布面积大,数量多),这种生物化石对划分、对比地层的相对年代最有意义,称为标准化石(index fossil)。所以不论岩石的性质是否相同,相差地区何等遥远,只要所含的标准化石或化石群相同,它们的地质年代就是相同或大体相同的。
⑤ 沉积岩中有( ),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化石
沉积岩
中有(化石
),岩层和化石是记录
地球历史
的“书页”和“文字”。
⑥ 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为什么是岩层
知道年轮吗?一个道理
⑦ 为什么说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岩石和化石则是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岩层的结构来特征等能够告诉我源们在某一时期地球上这一地区的地质地貌甚至是空气含氧量、气候、温度、湿度、灾难等等,生物化石能让我们知道当时生存着哪些植物,出现过的哪些动物,这些动物大致以哪些植物为食,甚至还能推演出当时的食物链。大致就是这样
⑧ 什么是地质历史
地质历史就是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回用和演变的答历史。
一般把地质历史分为:
太古代(地球诞生—距今25亿年)
元古代(距今25亿年—距今5.4亿年)
古生代(距今5.4亿年—距今2.5亿年)
中生代(距今2.5亿年—距今6500万年)
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今天)
有时候也把距今39亿年以前称为冥古代。
每一代所形成的地层成为届,例如古生代形成的地层,就叫古生届,而中生代生成的地层则叫中生届。
每个代又可分为很多纪,例如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侏罗纪就是著名的《侏罗纪公园》中所说那个侏罗纪,是恐龙繁盛的时代,而新生代中,我们目前生活的时代叫第四纪。
每个纪形成的地层称为系,例如侏罗纪形成的地层称为侏罗系,在这个地层中常常能找到恐龙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