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富士山是什么地质构造

富士山是什么地质构造

发布时间: 2021-02-11 23:45:16

㈠ 日本富士山是怎么形成的

富士山是一座休眠火山。

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也是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

富士山(日文:ふじさん,英文:Mount Fuji)是日本国内最高峰,日本重要国家象征之一。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活火山,接近太平洋岸,东京西南方约80公里。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它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岭”。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

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自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共喷发了18次,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

2002年8月(日平成十四年),日本国土地理院重新测量富士山的高度,为3775.63米。2004年,浅间寺收归了富士山3360米以上的所有权, [1] 所以富士山属于私人土地,日本政府并没有该山的使用权,只有租赁权。 [1]

2013年6月22日,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批准将日本富士山列《世界遗产名录》,富士山从而成为日本的第17处世界遗产。

山体呈圆锥状,共喷发18次,最近一次喷发在1707年。虽处于休眠状态,但仍有喷气现象。形成约有 1 万年,是典型的层状火山。基底为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初,火山熔岩冲破第三纪地层,喷发堆积形成山体,后经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层层堆积,成为锥状成层火山。

㈡ 富士山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山体呈圆锥状,共喷发18次,最近一次喷发在1707年。虽处于休眠状态,但仍有喷气现象。形成回约有1万年,答是典型的层状火山。基底为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初,火山熔岩冲破第三纪地层,喷发堆积形成山体,后经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层层堆积,成为锥状成层火山。山上有植物2000余种,垂直分布明显,海拔500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林,500—2000米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000—2600米为寒温带针叶林,2600米以上为高山矮曲林带。山顶终年积雪。

由于火山口的喷发,富士山在山麓处形成了无数山洞,有的山洞至今仍有喷气现象。最美的富士山穴内的洞壁上结满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被视为罕见的奇观。山顶上有大小两个火山口,大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200米。天气晴朗时,在山顶看日出、观云海是世界各国游客来日本必不可少的游览项目。距今大约1万1千年前,古富士的山顶西侧开始喷发出大量熔岩。这些熔岩形成了现在的富士山主体的新富士。此后,古富士与新富士的山顶东西并列。约2500—2800年前,古富士的山顶部分由于风化作用,引起了大规模的山崩,最终只剩下新富士的山顶。

㈢ 富士山是什么岩石

应该是A 岩浆岩,因为富士山是死火山,其顶部是火山口,所以此处的岩石应是岩浆喷发后冷却而成.

㈣ 日本富士山是如何形成的

富士山是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一座火山 虽被人们称为睡火山 正处在休眠状态 可地质学家依旧把内它列入活火山行容列。
富士山海拔3776m,跨日本静冈、山梨两县,是日本最高山峰,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作为日本的经典象征之一,景色秀丽的富士山世界闻名。如果远远地仰视富士山,你会感受到这座山的优美;但是如果近距离看看富士山的森林内部,你一定会觉得大煞风景,因为这里垃圾成堆。
形成过程
富士山是典型的成层火山,从形状上来说,属于标准的锥状火山 ,具有独特的优美轮廓。到2018年为止,富士山在山体形成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小御岳、小御岳,古富士,新富士

其中,先小御岳年代最为久远,是在数十万年前的更新代形成的火山。2004年4月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经过调查发现,在小御岳下发现了年代更为久远的山体,这第四座山体被命名为“先小御岳”。
古富士是从8万年前左右开始直到1万5千年前左右持续喷发的火山灰等物质沉降后形成的,其高度接近标高3000m。据估计,富士山的山顶位于宝永火山口北侧1~2km处。

㈤ 日本富士山的简介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富士山位于本州中南部,东距东京约80千米,面积90.76平方千米,海拔3776米,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山体呈圆锥状,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 、“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在富士山周围100千米以内,人们可看到富士山美丽的锥形轮廓。自海拔2300米至山顶一带,均为火山熔岩、火山砂所覆盖。因此在这一地区,既无丛林又无泉水,登山道也不明显,在沙砾中仅有弯弯曲曲的小道。在海拔2000米以下至山脚一带,有广阔的湖泊、瀑布、丛林,风景极为秀丽。
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富士山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1707年,此后变成休眠火山。由于火山口的喷发,山麓处形成无数山洞,千姿百态,十分迷人。有的山洞现仍有喷气现象,有的则冷若冰霜。最美的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结满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通称“万年雪”,被视为罕见的奇观,山顶上有大小两个火山口。大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200米。天气晴朗时,从山顶可看到日出、云海、影富士等大自然风光。坐落在顶峰上的圣庙-久须志神社、浅间神社也是游客常到之地。
富士山地区,春节樱花盛开,夏季山风习习,秋季红叶满山,冬季白雪皑皑。山周围各种植物多达2000余种,为一天然植物园。每年7、8月间,日本人竞相到此处登山。
富士山北麓有富士五湖,从东而西为山中湖、河口湖、西湖、精进湖和木栖湖,以山中湖最大,面积6.75平方千米,湖东南的忍野村,有通道、镜池等八个池塘,总称“忍野八海”,与山中湖相通。西湖岸边有红叶台、青木原树海、鸣泽冰穴、足和天山等风景区。河口湖在五湖中交通最为方便,湖中有岛,是五湖中唯一有岛之湖,湖中反映的富士山倒影,被成为是富士山奇景之一。

㈥ 富士山的地质构造是什么

典型的层状火山。基底为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初,火山熔岩冲破第三纪地层,喷发专堆积形成山属体,后经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层层堆积,成为锥状成层火山。北麓 5 个堰塞湖,山顶有巨大的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约200米。
富士山是典型的成层火山,从形状上来说,属于标准的锥状火山,具有独特的优美轮廓。至今为止,富士山在山体形成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小御岳,古富士,新富士
其中,小御岳年代最为久远,是在数十万年前的更新代形成的火山。
古富士是从8万年前左右开始直到1万5千年前左右持续喷发的火山灰等物质沉降后形成的,其高度接近标高3000米。据估计,当时的山顶位于现在的宝永火山口北侧1-2公里处。
由于火山口的喷发,富士山在山麓处形成了无数山洞,有的山洞至今仍有喷气现象。最美的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结满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被视为罕见的奇观。山顶上有大小两个火山口,大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200米。天气晴朗时,在山顶看日出、观云海是世界各国游客来日本必不可少的游览项目。

㈦ 富士山山顶是什么岩石,沉积岩还是岩浆岩 还是变质岩啊

当然是岩浆岩,因为是火山嘛.不管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都属于岩浆岩

㈧ 日本富士山的简介是什么

富士山(日文:ふじさん,英文:Mount Fuji)是日本国内最高峰,日本重要国家象征之一。横跨静内冈县和山梨容县的活火山,接近太平洋岸,东京西南方约80公里。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它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岭”。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

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自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共喷发了18次,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

㈨ 富士山的地质地貌

日本静冈县东部15日深夜发生里氏6.4级强烈地震,这很可能是由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诱发的。特大地震爆发后不久,箱根等地发生了数次地震,有人开始担心富士山的火山活动也会日趋活跃。
里氏9.0级特大地震的余波正冲击着日本列岛。继长野县北部12日发生里氏6.7级地震之后,伊豆地区又出现了6.4级的地震。
特大地震对火山带也产生了影响。据神奈川县温泉地学研究所观测,箱根火山周围连续发生地震,至15日傍晚已观测到850次地震,其中最大的有4.8级。虽然富士山附近还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火山活动变化,但已经感知到这一地区的大型火山口有摇动的迹象。
名古屋大地震火山防灾研究中心教授鹭谷威指出:“由于火山地下的岩浆和热水容易受到破坏,因此引起了群发性地震。坦率地说,富士山最令人担忧。”
鹭谷教授说:“富士山自上次喷发以来已经过去了300年,现在随时有可能重新喷发。此次的大地震有可能成为诱因,需要密切关注。” 富含矿物质钒的天然水 富士山由七层玄武岩层构成。玄武岩则是由喷出地表的岩浆瞬间凝结而成,富含矿物质钒。富士山的降水和降雪在经历了长时间穿透岩层的过程中,溶解了岩石中的钒和镁等矿物成分抵达地底潜流。在富士山周边开采着含钒的天然水。 2013年4月10日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富士山不断发现山体出现异变。一条长300米、宽约10米的裂缝让当地人感到不安。
日本国土交通省的调查显示,富士山出现了一些异变,其中包括河口湖的湖水减少,山体出现300米长的裂缝,一部分地区地下水大量涌喷。
日本国土交通省已经邀请一些地质和地震专家对富士山的这一些现象进行了调查,但是还不清楚这些异变发生的原因。
静冈大学地震研究中心称,富士山没有发现火山活动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会发生火山爆发的可能。但是富士山发生的一些异变,可能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富士山周边地区也发生了6级地震的影响有关。 “假如富士山地区发生7级地震的话,富士山美丽的山体很可能发生崩溃”,发出这一警告的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佐藤比吕志(构造地质学)指出,富士山脚下发现了一条长30公里的活断层。
佐藤教授称,这一条活断层位于富士山东麓的静冈县御殿场市附近,是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相碰的境界线,属于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神绳国府津—松田断层带”的向西延伸部分。
地质构造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一条活断层呈现东北——西南走向,长30公里,属于“逆断层”型,直接深入富士山顶直下数十公里处,100万年间发生断层活动的痕迹还没有,活动时期和周期还不明朗。
佐藤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一旦这一个活断层诱发7级地震的话,富士山将发生崩坍,等边山体的美丽山姿将会受损。而山体崩溃造成的泥石流将会淹没部分地区,并直接导致东京至大阪的新干线和高速公路中断。
佐藤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将于2012年5月20日在千叶市举行的日本地球惑星科学联合大会上发表。

㈩ 富士山是怎样形成的

富士山是一来座休眠火山。

是日本国内源的最高峰,也是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

山体呈圆锥状,共喷发18次,最近一次喷发在1707年。虽处于休眠状态,但仍有喷气现象。形成约有 1 万年,是典型的层状火山。基底为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初,火山熔岩冲破第三纪地层,喷发堆积形成山体,后经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层层堆积,成为锥状成层火山。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