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地质博物馆要讲什么
❶ 带孩子去博物馆老师让写观后感,怎么写
我惯用的伎俩就是把博物馆的介绍拿出来扯一遍,把展品介绍一遍
❷ 给小孩子讲地质方面的什么知识合适
从地球的起因到生物发展史开始;然后就是普通地质学的一些知识。小孩可能会感兴趣。
❸ 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馆 读后感
在写《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馆》的读后感时可以从的主要想表达的情感入手,抓住内在和外在叙述,在叙述的同时加入自己的评论和观点,还要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语言要简洁明了,还要条理清晰。
正文:
为什么带孩子去看展博物馆以一个尽可能包容的姿态欢迎这个世界上所有寻求未知的人们,多元的文化力量和丰富的内容足以让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滋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会经历潜移默化的知识积累、世界认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自己的思考,逻辑能力也会得到充分锻炼。
看、听、摸、想,不仅是孩子在场馆展览中理解作品了解艺术的最佳法宝,也是他们未来学习的必备技能,认真观察,耐心聆听,用肢体感受,用心去思考。
如何选择合适孩子看的博物馆或展览?我和孩子第一个去的博物馆是徐州民俗博物馆,徐州也算是一座古城,本土文化还是要了解一下的。
后来我们又陆续去了海洋博物馆、戏马台,青岛科技馆等,她会把逛博物馆当作是“玩”,在玩耍中自然而然的专注度和知识接受度就提高了。
孩子们特别喜欢科技馆,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去过的城市只有又科技馆都会安排在行程里,孩子在科技馆里面能够把物理,化学等等各种装置当成玩具,认认真真的玩上一天。另外,现在各城市还有一些有趣的巡回展,比如乐高展等。
这些内容小朋友一般都会比较喜欢,让孩子先有一些这方面的接触和熟悉感,再去专业博物馆、美术馆等,更容易让孩子融入场馆的氛围。
❹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参观指南
开馆时间:9:00-16:30 节假日不休息,星期一闭馆。
票价:成人30元,学生版15元。 地 铁:四权号线西四站下车(走D出口)。
公交车:13、22、38、47、68、101、102、103、105、109、124、409、603、612、619、709、726、806、808、812、814、823、826路公共汽车西四站下;7 路公共汽车白塔寺站下;14、55路公共汽车西安门站下。
❺ 陪孩子参观地质博物馆心得怎么写
1.
写出今天的行程,看到了什么。
2.
孩子的收获是什么,大人的收获是什么。
3.
升华一下。作个总结
❻ 老师带我们去地质博物馆小学生作文400字
爸爸在网上查到嘉兴新开了一家地质博物馆。我们决定去参观一下,于是约了哥哥版一家一起出权发了。
到了地质博物馆门口,首先看到一只金光闪闪的狮子雕塑,狮子的身上还有一对翅膀,好像要展翅欲飞的样子。走进地质博物馆的大厅,我们看见两个巨大的恐龙化石,一个是马门溪龙———脖子最长的恐龙,一个是霸王龙———恐怖的恐龙王。大厅里人山人海的,我们排队进场终于乘电梯来到了地质博物馆的展示厅。
在展示厅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矿石,有水晶石、宝石、营石``````我还看见一个黑矿石,里面有许多蝴蝶化石,这些蝴蝶化石栩栩如生,好像马上就要飞出来似的。我在火山厅里还看到了一个火山喷发模型,在火山口上,有一颗珠子,里面发出红色的火光,就像真的火山喷发一样,很壮观。
我们还参观了博物馆里的皇帝殿,里面陈列着一百位中国古代皇帝的陶瓷像,服装不同、形态各异,让人感叹不已。这个地质博物馆真大呀!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参观,终于结束了。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这个博物馆值得一观。我要把它介绍给我的好朋友
❼ 带孩子去博物馆,怎样才能让他理解到博物馆所蕴含的文化与知识
其实我个人觉得,想要带孩子去参观一下博物馆是很好的想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孩子自己的兴趣,因为兴趣不大就算是去了,不管怎么教育都不会让孩子对博物馆有很深刻的理解,而兴趣非常足的孩子,在去到了博物馆之后,自然会主动问你关于这里的一切。所以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充分培养好孩子的兴趣。
当然了,很多孩子其实自身就非常的喜欢这些东西,那么在他们参观的过程之中,会不断询问有关于自己所不知道的一切。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学习,远远比通过看书要记忆深刻的多。
❽ 如何带孩子去看博物馆
一、预习,简单了解要去的博物馆及展品类别
这听起来一下子让人气馁,觉得怎么跟布置作业一样。其实这真的很简单,国外的博物馆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前往之前登录一下博物馆的官方网站,花10分钟来浏览,不仅可以了解最基本的开放时间及票务情况,有时可以惊喜的了解到某个特别活动会进行,临时展览的情况,及博物馆的珍藏品推荐,博物馆内是否有餐饮休息处等等信息。对此信息的了解,可以让你更合理的安排参观时间,比如说卢浮宫在周三及周五晚上都有加长夜场,直到21点45分,而平时18点就关门了。
二、了解自己的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感知方法是不同的
按照自然生长规律,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及兴趣点。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比我对此有更深刻的体会。那么对艺术的感触也是一样的,孩子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在同一作品前,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可能完全不同,所看到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艺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经常跟朋友说,如果一幅画有苹果的画,让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苹果,那这个作品可能真的没让我感动,让我觉得无趣。而如果这幅画让我看到的不 只是一个苹果,还可以去幻想这个苹果的味道、长出这个苹果的果树、摘下苹果的那个人、苹果上还带有的阳光的气息、咬下一口的水份…… 这是一种更立体、更多元化的体验。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因所感兴趣点不同,会将作品中的不同点作为他们跟作品的共鸣点。关于不同年龄段的感知方式,很多国外的书籍中都有提到,国内有引进的书中也有提到。不是绝对,只是参考,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按照孩子的年龄更好的去引导。
三、学会放弃,轻装上阵,合理参观
很多时候我们进到一个博物馆,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就是想要把整个博物馆都看遍,或是要把所有的珍品都看完,觉得不然就不值得这门票,或是觉得来一次没看到哪件珍品就太过于遗憾。之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有时去卢浮宫里晃荡,经常看到一些亚洲游客,急匆匆的看着导览图,跑到一个厅,拍了张照片,继续赶路…… 估计珍品是都拍到了,但是没有一件被他欣赏了。不欣赏也罢,但是带着孩子可千万不要这样做!
我们应该让孩子觉得参观博物馆是一件放松、愉悦的事情,而不是一件通关游戏般的完成任务。参观中最好不要带过多的随身物品,大型博物馆一般都设有存衣处。看展览很累人,走走停停,还要阅读及欣赏,我建议带孩子参观展览,最好不好超过一个半小时,如果你和孩子都希望在博物馆里度过更长的时间,可以先去咖啡处休息一下,给眼睛和大脑都换一下篇章,然后可以再继续看一点。总之,一味的去追求珍品是意义不大的,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为什么是件珍品…… 在一次参观中,也许一件不起眼的作品抓住了孩子的心,那为什么不留下来多享受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