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质体
『壹』 地质体改造原理
过去人们对支护、支挡比较熟悉,而对地质体改造不大熟悉。什么是地质体改造?上面基本上已经讲清楚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改造什么和怎么改造,也就是地质体改造目的和技术问题。改造目的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地质体改造解决什么问题,第二个层次是改造对象和内容。下面以具体工程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以地下工程为例来分析,地下工程建筑是通过开挖建成可供应用的各种隧道、地下工作空间、地下采掘系统等。为了便于开挖,我们常常采用爆破手段对地质体进行松动,也就是对地质体强度进行弱化处理;为了使建成的地下工程坚固耐用,洞体一般是在自重和环境因素作用下是稳定的,对不稳定部分要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提高其自稳能力,达到洞体稳定的目的。何谓洞体稳定?在力学上来讲是有明确定义的。在“地应力与地质工程”部分内曾经谈过,洞壁岩体稳定性系数K,对脆性岩体来说,为:
地质工程学原理
式中:σr为作用于洞壁上的切向力;σ1为作用于洞壁上的径向力;σc为岩体抗压强度。
式(10-1)表明,洞体稳定性首先决定于洞壁稳定性,而洞壁稳定性则控制于洞壁岩体强度和受力状态,即作用于洞壁上的切向力和径向力。要提高洞体稳定性,显然,有两项技术可以采用,即提高洞壁岩体强度和缩小作用于洞壁上的应力差。前者称为岩体强化处理,后者称为应力改造处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高岩体材料强度,提高岩体结构强度或提高作用于洞壁上的径向力来提高洞体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切缝的办法、钻孔的办法降低洞壁围岩刚度,使洞壁岩体变形增大,使洞壁围岩内应力向里转移,降低洞壁表层切向力,提高洞室稳定性。这个例子说明,地质体改造的第一层目的是提高洞体稳定性,其第二层目的是强化或弱化地质体,针对地质体内薄弱环节,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提高洞体稳定性。边坡、坝基等地质工程中同样是如此。可是过去的做法是,对灌浆技术比较熟悉的,到处采用灌浆;对锚固技术比较熟悉的,到处都采用锚固;对支挡技术比较熟悉的则到处采用支挡。这样做的结果很多情况下问题并没有解决,原因在于没有做到对症下药。实际上地质体的破坏是由于地质体本身某一部分有缺陷或环境地应力太大,或富含地下水而造成的。
下面以岩体为例进一步讨论地质体改造原理。从事岩体改造工作必须对岩体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前面曾给岩体下过明确定义。岩体的定义是“岩体是经受过变形、遭受过破坏由一定的岩体成分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岩体物质组成、岩体结构、环境因素这三个要素作为岩体的概念是缺一不可的。不论是进行岩体力学分析,还是进行岩体改造,都要针对这三个部分做工作。在作具体工程的岩体改造时首先必须分析破坏原因,选择改造对象,即要明确改造对象是岩体成分,还是岩体结构或者是赋存环境因素。只有明确了改造对象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对多年实际经验进行总结,整理成表10-1所示的岩体改造原理,它可以帮助我们考虑如何开展岩体改造工作。
表10-1 岩体改造原理
表中第一、第二栏列出了改造对象和改造目的,第三、四栏列出了改造原则和改造技术。改造对象可归纳成三部分,即岩体材料、岩体结构和环境条件。改造的工程目的可归纳为两类,即为了增加地质工程稳定性而做的对岩体进行强化处理和为了降低岩体强度而做的对岩体进行弱化处理。改造原则和改造技术是根据改造对象的特点,改造目的的要求而建立的。
『贰』 什么是低阻地质体低阻地质体和高阻地质体
低阻和高阻 是指电阻率的差异 地质体由于其类型不同、成分、结构、构造、孔内隙流体的差异导致电阻率存容在相应差别。 现在一般依靠 电阻率测井 进行地下地质体地租率的检测 至于高阻低阻。相对来说致密岩层电导率高---电阻率低
『叁』 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有哪些其反映的地质内容是什么
矿物集合体的复一种,制矿物溶液或胶体通过岩石气孔或孔洞时,常发生充填作用,从洞壁向中心层层沉淀结晶,最后把空洞充填起来,小于2厘米者被称为杏仁体,大于2厘米者被称为晶腺。
在火山岩中经常出现,其内可产出自然铜、冰洲石、萤石、沸石、自生长石、水晶、蛋白石、玛瑙等矿产。在火山研究中可用于判断火山岩原始产状
『肆』 遥感地质体解译
1.全新统冲积物
位于调查区的中部,属于可解译程度的三类,墨黄绿色,饱和度和中等明度,斑块状影,带状凹陷地貌,现代河床与河漫滩,界线清晰。
2.全新统洪冲积-残冲积物
分布于调查区西南部第四系发育地段,影像特征为浅灰紫色、斑杂色,中等饱和度和明度条块状影纹带状,凹陷地貌,现代河床与河漫滩,山前坡缘地势,界线清晰。
3.喀什河组碎屑沉积岩
该组位于研究区的中部和北东部,解译程度较好,特征为紫红色,较高饱和度,中等明度条块状影纹,树枝状水系,界线比较清晰。
4.伊什基里克组一、二段
分布于调查区中部,高差适中,灰紫色、浅灰色,较高饱和度,中低等明度,条块状、斑块状影纹,树枝状水系,脊状地貌,中深度切割地形,界线较清晰。
5.伊什基里克组三、四段
解译程度较好,暗紫色、浅灰色,中等饱和度,中等明度,条块状、斑块状影纹,树枝状水系,脊状地貌,中深度切割地形,界线较清晰。
6.大哈拉军山组一、二段
影像特征是暗蓝色、灰紫色、浅灰色、斑杂色,较高饱和度,较高明度,条块状、斑块状影纹,树枝状水系,脊状地貌,深度切割地形,界线较清晰。
7.晚石炭世侵入岩
灰紫色、浅灰色、紫红色、斑杂色,较高饱和度,中等明度,斑块状影纹,树枝状水系,丘状地貌,中度切割地形,界线较清晰。
8.构造断裂
在整个调查区里有两段断裂,一条近北西西向走向,灰紫色、浅灰色,线性浅-暗色调相间,大致平行展布,较高饱和度,中低等明度,条带状、线状影纹,带状-叉状水系,带状负地形、地貌。另一条总体呈近东西向走向,影像为灰紫色、浅红色,线性浅-暗色调相间,大致平行展布,较高饱和度,中低等明度,条带状-线状影纹,带-叉状水系,带状负地形、地貌,中深度切割地势,界线较清晰。
9.火山机构
灰紫色,较高饱和度,中等明度,放射状、条块状影纹,枝状水系,凹陷-盆状地貌,中深度切割地形,界线较清晰。
10.隐伏侵入岩
暗紫色,较高饱和度,中低等明度,环状、条块状影纹,枝状水系,丘状地貌,中度切割地形,界线较清晰。
11.共轭断裂系
灰紫色,较高饱和度,中低等明度,格状、条块状影纹,枝状水系,断隆地貌,中深度切割地形,界线较清晰。
12.山前凹陷盆地
灰紫色,较高饱和度,中低等明度,环状、条块状影纹,枝状水系,凹环状地貌,中深度切割地形,界线较清晰。
『伍』 什么是低阻地质体低阻地质体和高阻地质体怎样区别,各
低阻和高阻 是指电阻率的差异 地质体由于其类型不同、成分、结构、构造、孔隙流体的差异导致电阻率存在相应差别。 现在一般依靠 电阻率测井 进行地下地质体地租率的检测 至于高阻低阻。相对来说致密岩层电导率高---电阻率低 而岩石类型上:火成。
『陆』 地质是什么意思
地质来图是将沉积岩层、火成自岩体、地质构造等的形成时代和相关等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是表示地壳表层岩相、岩性、地层年代、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的地图的总称。
根据野外调查路线、观测点的距离,调查精度的比例尺划分为小(1/50万及其以小)、中(1/25~1/20万)、大比例尺(1/5万及其以大)地质图。依据内容分为:基岩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岩性-岩相分布图、构造地质图、矿产图、第四纪地质图、古地理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和环境地质图等。
地质界线、构造线、矿产和地理底图等要素的标示精度,投影方法的准确性是衡量地质图成图效果的主要考核指标。我国对不同比例尺、不同地质图类别的成图方法技术都有具体的规范要求。
『柒』 什么是低阻地质体
低阻和高阻 是指电阻率的差异
地质体由于其类型不同、成分、结构、构造、孔隙流体的差异回导致电答阻率存在相应差别。
现在一般依靠 电阻率测井 进行地下地质体地租率的检测
至于高阻低阻。相对来说致密岩层电导率高---电阻率低
而岩石类型上:火成岩体、变质岩体相对来说电阻率低
沉积岩上粒度增大、岩石孔隙增多、油介质的储层电阻率高
要是细分的话 很难讲,而且也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希望你满意
『捌』 什么是地质图
1、什么是地质图?
它是一种图件,由一定符号、色谱和花纹等来表示地壳版某部分各种权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产等的)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2、地质图的组成
(1)图名:取名主要依据图件所在地区、内容和特征等;
(2)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如1:200,类型数字比例尺,线条比例尺;
(3)图例:是一些规定的符号和线谱、色谱。
(4)顺序:一般是地层、岩石构造和其它,其中地层从上到下,由新到老,从左到右,有新到老。岩体:从酸性到基性到超基性。
3、分类:
(1)根据内容:构造地质图、地质图、岩浆岩图、变质岩图、盆地分布图、矿床分布图,油气资源分布图、地球物理图等。
(2)根据形状: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A剖面图:一般形式,剖面线(按标高),方向,地质界线
B柱状图:一般交地质图时都需要附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