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耕地质量等级怎么算

耕地质量等级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1-02-11 10:02:02

❶ 中国国家农业部对耕地地力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中国国家农业部对耕地地力等级的划分是:以耕地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为评价单元,从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管理、障碍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耕地地力,在此基础上,对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

2012年底,农业部组织完成了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以全国18.26亿亩耕地(二调前国土数据)为基数,对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划分,得出全国耕地质量总体情况。

全国耕地按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

1、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4.9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3%。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较高,基本不存在障碍因素,应按照用养结合方式开展农业生产,确保耕地质量稳中有升。

2、评价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为8.1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8%。这部分耕地所处环境气候条件基本适宜,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障碍因素不明显,是今后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突破口。到2020年,按照耕地基础地力平均提高1个等级测算,可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00亿斤以上。

3、评价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为5.1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9%。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应持续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内在质量建设。

(1)耕地质量等级怎么算扩展阅读:

按照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我国耕地分为东北、内蒙古及长城沿线、黄淮海、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甘新、青藏区等九个区。

1、东北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除朝阳外)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区,总耕地面积3.34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8.3%。

2、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包括内蒙古包头以东(除大兴安岭外)、辽宁朝阳、河北承德和张家口、北京延庆、山西北部及西北部、陕西榆林、宁夏盐池和同心,总耕地面积1.3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7.3%。

3、黄淮海区。该区位于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包括北京大部、天津、河北大部、河南大部、山东、安徽与江苏的淮北地区,总耕地面积3.46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8.9%。

4、黄土高原区。该区位于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伏牛山及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河北西部、山西大部、河南西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及青海东部,总耕地面积1.5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8.4%。

5、长江中下游区。该区位于淮河-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以东,总耕地面积3.30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8.1%。

6、西南区。该区位于秦岭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以北,宜昌-溆浦以西,川西高原以东,包括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西川和云南大部、贵州全部、湖北和湖南西部以及广西北部,总耕地面积2.92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0%。

7、华南区。该区位于福州-大埔-英德-百色-新平-盈江以南,包括福建东南部、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和云南南部,总耕地面积1.32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7.2%。

8、甘新区。该区位于包头-盐池-天祝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中北部及内蒙古西部,总耕地面积0.9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1%。

9、青藏区。该区包括西藏、青海大部、甘肃甘南及天祝、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总耕地面积0.1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0.7%。

❷ 耕地质量的等级划分

通过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中国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质量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
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

❸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怎么划分

乌木色的海,你容纳眩目的梦,
那里有风帆、桨手、桅樯和彩旗;
喧闹的港口,在那里我的灵魂
大口地痛饮哈哈芳香、色彩和音响;
船只在黄金和闪光绸中行进,
张开它们巨大的手臂来亲吻

❹ 耕地等级折算系数和产能系数的确定

等级折算系数按下式计算: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农用地分等为例

式中,i、j为耕地利用等级序号,i的等级高于j的等级;Kij为第i等地折算成第j等地的折算系数;Qi、Qj为第i、第j等地的粮食产量。

采用全市拟合产量(表5-6),计算得到重庆市按等级折算系数(表5-7),最大等级折算系数为2.92,即重庆市最高等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是最低等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近3倍。当占用的耕地等级低于补充的耕地等级时,原则上仍要求占一补一,因此等级折算系数表对角线右上方均为1。

表5-7 重庆市等级折算系数表

耕地等级产能系数定义为,各等级耕地的产能占1等地耕地产能的比重。等级产能系数以1等地为基数,将其他等级的产能与1等地比较获得。等级产能系数按下式计算: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农用地分等为例

式中,i为耕地利用等级序号;Ki为第i等地产能系数;Qi、Q1为第i、第1等地的粮食产量。

采用全市拟合产量(表5-6),计算得到重庆市等级产能系数表(表5-8)。计算结果表明,重庆市12等地的产能系数为0.34,表明12等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是1等地的34%,相邻等级间产能系数的差,即等间差平均为0.06,其中7个等间差为0.06,2个等间差为0.05,2个等间差为0.07。

表5-8 重庆市等级产能系数

❺ 耕地质量分多少个等级

通过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中国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质量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❻ 耕地质量等级划分为多少级

通过耕源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中国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质量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一般表示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等。

❼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

(一)计算分等单元指定作物自然质量分

1.确定分等单元各分等因素指标值

利用 MapGIS 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分等单元图为底图,将土壤图、坡度图、水利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叠加在底图上进行分析,逐一确定各分等单元各分等因素指标值,并将其赋入相应位置的分等单元属性表中。

根据各县(市、区)分等因素分布状况,以县级农用地分等单元图为工作底图,制作了县级各分等因素分布图。

2.将各分等因素指标值转换成分等因素质量分值

根据各分等单元对应的分等因素指标区“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将各分等因素指标值,转换成分等因素质量分值,并将转换结果填入分等单元属性表中。

3.计算各分等单元分指定作物自然质量分

在确定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基础上,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的具体要求,根据各指标区确定的分等因素分值及其权重,利用Excel的公式计算功能,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计算公式为: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甘肃卷)

式中:

Clij——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ωk——第k个分等因素的权重;

fijk——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第k个分等因素的指标分值,取值为0~100;

i——分等单元编号;

j——指定作物编号;

k——分等因素编号;

m——分等因素的数目。

经各县(市、区)分等单元计算,甘肃省各标准耕作制度三级区不同作物的自然质量分见表3-9。

表 3-9 甘肃省各三级指标区指定作物自然质量分计算结果汇总表

续表

(二)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是按照标准耕作制度所确定的各指定作物,在农用地自然质量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按产量比系数折算的基准作物产量指数。

第 j 种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等指数由下式计算: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甘肃卷)

式中:

Rij——第i个分等单元第j种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αtj——第j种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

Clij——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βj——第j种作物的产量比系数。

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由甘肃省统一依据各县(市、区)指定作物的生长期计算得出。在分等单元无灌溉条件时,使用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有灌溉条件时,根据分等单元的灌溉保证率,充分满足灌溉要求的分等单元使用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基本满足和一般满足的使用两种生产潜力指数之间的等差插值。

产量比系数是根据甘肃省标准耕作制度分区省级三级指标区内基准作物、指定作物的分区最大产量之比确定的。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由下式计算: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甘肃卷)

式中:

Ri——第i个分等单元的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