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什么是油矿地质学

什么是油矿地质学

发布时间: 2021-02-11 05:47:25

『壹』 油气地质学就业

我想自己是地质行业里很多人的缩影。
热爱地质,而又对现状无可奈何。

从不了解到逐步喜欢上地质,到最终转行,点滴都写下来吧。
或许很多人从我的经历里看到自己。
或许我的一些转行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2014年11月,我谈了个女朋友,少数民族,基督教。她是娇生惯养的,父亲是某军工处级干部,祖辈是第一代航空航天发动机设计师。说到这里,其实大家多少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一些东西。

她还在读研,一年的花销,我估计大约10万。也就是说,如果我一年连10万都赚不到的话,我不吃不喝都养不起。我起码需要年薪15万,才有可能维持好一个家庭的支出。

从2014年11月到2014年12月,整整两个月,我都沉浸在压力山大中。
如何让爱的人过上好的生活?
我凭什么能拿到那样的年薪?

我不再是一个人,而地质只够让我一个人活。

我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哪个地质队好,哪个队项目负责高,哪个地调院我能进。

结论就是:我不能干地质。

这个结论,转行,在以前,我从没想过。

地质工作的坏处在哪里?

不利于子女成长。
有的队一年出差300天,少的也有200多天。孩子长期只有女方带,根本管不住,缺少父爱。我们单位领导,孩子基本都是大专,难得有个二本级别的。即使自身混的再好,也很容易毁了下一代。
没有社会权力。
地质队,几乎常人一辈子都不需要打交道,你是大队长也没用。人与人之间,无非是利益的结合,你对他人毫无利益可言。那么他人又何必有益于你呢?所有人都有孩子要上学,重点中小学教师值得结交;所有人都要就医,医生值得结交;人难免要和工商税务、警察、政府、法庭等各种打交道,值得结交。所以地质干的再好,也是缺少被社会各界需求所带来的社会权力的。
没有人脉。
地质长期出野外,接触面窄,缺少社会权力,几乎无法建立高质量的社会人脉。
生命危险。
懂的都懂,不懂的以后会懂。
健康受损。
首先颜值受风吹雨打,下降非常快;其次到老关节炎各种病都来了。

地质工作的好处:

1、热爱地质和野外的人享受。
2、约束少,出了野外,你就是爱啥啥了。
3、人际关系简单,破事少。
4、培养韧性和坚强。

2

『贰』 油矿是含油矿的矿石吗

不是,矿床在地质学上的定义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所含金属或其他有用物质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叁』 油气储层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科学院院士密尔钦科曾著有《油矿地质学》,它曾经是我国石油院校的专业课教材,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在油气藏范围内油气层的地质问题,最终归结到油气储量计算。1979年,P.A.迪基[3]著有《石油开发地质学》,它是美国塔尔萨(Tulsa)大学的高年级地质学教材,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从沉积环境一直到油气采收率的提高,涉及面宽,但不够深入。1983年,由陈立官主编,马正、程光瑛等[4]参编的《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出版,它是我国自行编写的第一部地下地质的高等院校教材。全书编写了钻井地质、油气水层的判断、地层对比、地下构造研究、储层研究、油气储量计算等章节,非常适合中国油气田的实际情况。1987年,由陈碧珏主编[5]的《油矿地质学》出版,该书是我国石油院校使用的统编教材,它系统介绍了地质录井、地层测试、油气水层判识、地层对比、储集物性、构造研究和储量计算等内容。上述两本教材基本奠定了油矿地质的框架。198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生[6]著有《石油勘探地下地质学》,该书介绍了钻井地质技术、地下地层和构造的解释,以及国内外已发现油气田的评价实例,它作为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干部进修培训的教材,曾培训了一批后来的储层地质专家。

1992年,由裘怿楠、薛叔浩等[7]编著的《油气储层评价技术》总结了十多年来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将储层评价划分为单井、区域、开发和敏感性四个部分,提出了评价内容和技术方法。1996年,由吴元燕、徐龙、张昌明等[8]编著的首部《油气储层地质》出版,该书从油气田发现到开发对储层研究提出的要求出发,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描述到评价,建立储层地质模型,并介绍利用地震、测井、地层测试等资料研究储层的方法。同年,裘怿楠、陈子琪主编[9]的《油藏描述》出版,这本书虽然属于中国油藏管理技术手册,但它从构造、流体和储层各级非均质性的描述,到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都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特别是针对我国石油地质的特点,突出了陆相储层和复杂断块油藏的描述方法。手册中附有大量的图例、表格和常用计算公式,可供实际操作时参考。1997年由唐泽尧主编[10]的我国第一部《气田开发地质》出版,这本书以我国已投入开发的150个气田、500个气藏开发的地质实践为对象,系统论述了天然气开发地质理论和开发地质技术,内容包括气田构造、储集层、气田流体、压力和温度、气藏地质特征、开发地震、地球物理测井、气层物性测试、气藏描述和天然气储量计算技术。它既具有我国气田特色,又吸收了现代新理论和新技术,是对我国40年天然气开发经验的系统总结。1998年,方少仙、侯方浩[11]出版了《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该书作为高等学校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沉积岩石学特征、主要物理性质、沉积环境、相及储集岩发育特征、储层孔隙及孔隙结构特征、储层在成岩阶段发生的成岩变化、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以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等。1999年,文献[12]作者根据多年授课内容并参考了上述教材和专著,编写了《油气储层评价》一书,内容包括了沉积、测井、物性、地震预测、岩溶和裂缝型储层、储层建模和储层模拟等多门学科的先进技术方法,对油气储层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精确的预测,为勘探布井以及剩余油分布提供准确的油气藏地质模型。

上述专著和教材概括了油气储层地质所要研究的众多内容,为油气储层地质的归纳和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油气储层地质学作为研究生教材的提出来自于生产实践,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在长期工作中,认识到油气储层是勘探开发中的主要研究对象,没有油气储层就没有一切。在油田现场,最早流行的是储层的四性对比(即电性、物性、岩性和含油气性),20世纪80年代,一部分学者提出,储层地质研究应该以四性研究为中心,而四性研究中应以物性和孔隙结构为核心;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沉积、成岩是形成现今储层的最重要成因,因此,储层地质学应以沉积学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是油气储层地质学迅速发展并得到公认的时期,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将油气储层研究提高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三次革命的高度,使一大批石油地质工作者投入到储层研究的行列,发表了许多优秀的论文和专著,油气储层地质研究的学术空气十分活跃,并一直延续至今。

不论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油气储层地质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油气藏的构造地质、储层沉积学、孔隙演化和成岩作用、储集物性和孔隙结构、测井地质解释、储层综合预测、储层地质模型、建模和三维可视化表述技术,以及储层所含流体及其动态特征等等。它包含了多门学科,并且在储层解释中涉及许多工程技术方法,因此,作为油气储层地质研究者,不仅要精通地质,而且要懂得有关的工程技术,还需要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技术。总之,他应是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地质工作者。

『肆』 石油地质

最好是边学边实践抄,那样效果会好。石袭油地质专业里面很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的。

《普通地质学》《岩石矿物学》《造岩矿物学》《铀矿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构造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测学地层学》《油藏物理》《采油地质学》《古生物学》《石油地质专业英语》《油藏描述》《地震资料解释》《变质岩》《火成岩》《岩石薄片镜下鉴定(名字有点记不清了,是实验课,但是非常重要!)》

就能想起来这么多了, 本人是1990年石油地质专业的本科生,现在也只能靠这点学科的名字忽悠人了, 都忘得快没了, 所以我建议你边学边实践吧!

『伍』 这种矿石的地质学命名是什么有请专业人士。

你好,我学的是地质学专业,马上大四了。通过观察这块岩石的颜色,光泽回,形态,其为白答色,油脂光泽,断面参差状、棱角状,再结合你给出的化学指标,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产于伟晶岩脉(墙)中的块状石英,纯度很高。为富挥发性组份的酸性岩浆侵入成因。你可以用小刀刻一下,应该是刻不动的。

『陆』 假如该地没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左右是什么原因

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多常年工作在外,相对比较辛苦。石油地质勘探要多内接触些实际的操作容和多勤于野外踏勘。如岩性的认识与识别,区域地质构造的认知,生油层储油层的地质构造,有利的断层结构,成藏构造,背斜构造等。对于在钻井过程中的地质人员要做到测井各曲线的分析,岩屑岩性分析,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分析等这些录井工作也可以帮助地质人员对地下构造,油藏分布有帮助,不仅做到会勘探也要会懂录井分析,这对勘探有很大提高的。几本书给你:《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油矿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测井》、《沉积岩石学》。

『柒』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萌芽

现代油气工业若从1859年算起,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然而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出现还不到70年,它是石油开发深入发展的产物,随石油开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而高速发展则是近30年的事情。

在早期的油气工业中,油气勘探以地质学家为主体来进行,油气田发现以后交由石油工程师管理开采,地质学家不参与油气开采活动。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 (AAPG) 与石油工程师协会 (SPE) 的成立,以及它们在学术会议、出版物表现出的学术分工,也非常明显地反映了这一历史分割。这是由当时油气开发的水平所决定的。

20世纪30年代以前,油田被发现以后,石油公司抢占租地,抢先钻生产井采油,油田开发比较盲目,是所谓 “掠夺式开采” 的阶段。这以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发现并投入开采的东得克萨斯大油田最为典型。该油田发现于1930年9月,之后很多公司蜂拥而上,到1932年底就钻成近万口采油井,10年内在560km2含油面积内钻成26000口生产井。这种掠夺式开采的后果是,出现了明显的井间干扰、过早见水、产量递减过快等问题,迫使石油工程师采用限制井距和单井产量来保护油田的生产,油田开发转入了 “保守开采” 阶段。当时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铁道委员会所提出的限制井距和单井配产的法规代表了20世纪30~40年代石油开采的主导战略思想。这时石油开发还处于仅仅利用油田天然能量开采的阶段,虽然促进了油层物理、渗流力学以及油藏工程等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但开发地质仍处于 “笼而统之、大平均” 的油藏概念水平,一张构造图、一张等厚图以及几个平均参数,就可以满足开发的需要。真正的开发地质学不可能在此时产生。

20世纪40年代,污水回注带给油田开发一次历史性革命。注水开发 (西方当时称二次采油) 在50年代很快成为普遍工业性应用的主导开发方式。这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开发地质学产生并逐步成熟、独立的主要契机和动力。

注水开发首先遇到的是储层连续性和连通性问题,没有分单层的储层等时对比,就不可能搞清每个储层的连续性和连通性,这正是为什么早期开发地质工作者把油层的小层(单层) 对比作为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予以讨论和攻关的原因。注水开发紧接着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储层客观存在的非均质性,储层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极大地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当然早期注意的是层间、平面比较宏观规模的非均质性。这就要求把每口井每个储层的岩石物理属性求准,从而掌握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这些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注水开发中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油藏地质问题,突破了 “笼而统之、大平均” 的传统地质工作方法,不仅促使开发地质学产生和发展,而且可以这样说,开发地质、油藏描述、储层表征以及相应的技术发展到今日,仍然要解决这两个基础问题,只是在深度上、精度上在不断提高。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出现和萌芽时期,可以前苏联的M·Φ·钦克于1946年出版的《油矿地质学》 和美国L·W·里诺于1949年出版的 《地下地质学》 为标志。后者更多地侧重于录取和建立钻孔地质剖面的方法;前者更具创立开发地质学的代表性,这与前苏联比较广泛地采用注水开发,并将其应用于油田早期开发和作为一次采油方式有关。从1975年M·N·马克西莫夫编写的 《油田开发地质基础》 来看,前苏联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已比较成熟,而美国正式出版的 《石油开发地质学》 在1979年才由塔尔萨大学的P·A·迪基完成。

『捌』 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学学什么

学科:理学
门类:地质学类
专业名称:地质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资源开发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报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的认识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玖』 什么叫做石油地质

石油地质,主来要强调的是油气自资源形成、运聚及保存等地质的条件。目前在油气勘探领域作为一个比较大的学科,它所涉的几个关键内容包括:烃源岩(油气的来源)、储层(油气赋存介质)、盖层(阻止油气因地层压力向上泄漏的大锅盖)、圈闭(油气聚集的场所)、运移(油气从烃源岩生排之后的运输路径及动力)、保存(顾名思义,就是保存的条件了)。

『拾』 地质勘探是什么。学了之后从事什么工作,

专业还可以,可惜如果要从事这个行业的话有点太辛苦.男的还可以回,女的根本应付不了,天天风吹答日晒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专业简介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与沉积相、石油地质学、油矿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油藏工程、油气田勘探、钻井工程等。

实训:普通地质野外实习、构造地质实习、油矿地质学现场实习、油矿地质大作业、地震资料解释大作业、测井资料解释大作业;采油队、作业队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取证:采油地质工或钻井地质工证。

适应岗位及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在石油行业的油田公司采油厂、试油公司、录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油研所、油气勘探开发研究院等部门的一线,从事油气田地下地质、勘探和开发(包括钻井、试油、油气开采、井下作业等)有关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等方面的操作技术工作。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