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红色预警是什么
1. 地质灾害预警级别 地质灾害预警什么意思
地质灾害预警制度。预警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专灾范围和影响程度属等。地质灾害预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警。
按照未来24小时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地质灾害预警分为五级,分别为
一级:可能性很小;
二级:可能性较小;
三级:可能性较大(通知监测人员和威胁住户注意);
四级:可能性大(预报阶段,停止外业,各岗位人员到岗待命);
五级:可能性很大(警报阶段,无条件紧急疏散,密切观测)。
2. 地质灾害红色预警与I级红色预警有什么区别
I级红色预警为最高级预警
红色预警没有标注预警级别
3. 什么是重污染预警等级达到红色预警
污染红色预警即预测未来持续三天出现严重污染,是预警响应最高级别。当环境专空气污染指数达到300以上属并持续3天以上时,启动红色预警。
简介:
在此期间,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实行限产,对重点排污工序实施停产。城区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督促城区内所有工地停止施工,城区所有产生烟雾污染的烧烤店停止营业。
拓展资料:
应对措施:
(1)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
(2)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实施扬尘控制措施力度。
(3)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减少交通扬尘污染。
(4)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在确保达标排放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使用效率。
(5)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
(6)企事业单位可根据空气污染情况采取错峰上下班、调休和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方式。
4. 什么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地质灾害来源于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的灾难性破坏,主要包括崩塌内、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容缝等。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关于滑坡、泥石流类灾害的研究是行业研究的重点。地质灾害的防治常常因为工作的分散,造成标准化程度较差,资源共享较难的问题。
5. 天气预报灾害黄色,红色,蓝色分别代表是什么警报
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内暴、冰雹、雪灾、道容路积冰等十一类。 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Ⅳ,Ⅲ,Ⅱ,Ⅰ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根据不同的灾种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灾种的预警分级及标准。当同时出现或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
6. 什么是地质灾害预警
以地质环境条件和历史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为基础,对降雨、地震和人类工程版活动等诱发因素可能引权发的地质灾害的空间范围、危险性程度和发生时段进行分析预测,并把预测结果通过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等媒体向公众发布的行为。
7. 红色预警代表的是什么
天气预报:红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蓝色预警这些预警是,
红色是最高级别的预警,红色预警一般要停工停课,橙色预警次之,黄色预警再次之,
蓝色是最低等级的预警.比如暴雨蓝色预警是指12小时降水量,
超过50mm黄色6小时超50mm橙色3小时超50mm红色3小时超100mm,高温黄色超过35℃橙色超过37℃红色超过40℃
8. 地质灾害的预警级别
按照未来24小时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地质灾害预警分为五级,分别版为
一级:可能性很小;
二级权:可能性较小;
三级:可能性较大(通知监测人员和威胁住户注意);
四级:可能性大(预报阶段,停止外业,各岗位人员到岗待命);
五级:可能性很大(警报阶段,无条件紧急疏散,密切观测)。
9. 自然灾害都有什么颜色警报那种严重数据
每个省都不一样 例如沿海城市有台风预警,黑龙江有森林火警预警。。。给你个济南市的参考下吧一、水旱灾害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包括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干旱,或我省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较大水旱灾害包括: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省内主要河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县(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中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流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12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一个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多个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7、省内主要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其它城市发生极度干旱。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水旱灾害为一般水旱灾害。二、气象灾害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我省或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较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较大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6小时以上的。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气象灾害为一般气象灾害。三、地震灾害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包括:1、在本省内陆地区发生M≥5.0级地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造成300人以上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2、本省内陆地区发生M≥7.0级以上地震,可初步判定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包括:1、在本省内陆地区发生M≥5.0级地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紧急转移安置0.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3万间以上,1万间以下;2、本省内陆地区发生6.0≤M<7.0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重大地震灾害;较大地震灾害包括1、在本省内陆地区发生M≥5.0级地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造成50人以下死亡;紧急转移安置0.5万人以下;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3万间以下;2、本省内陆地区发生5.0 ≤M<60.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较大地震灾害。一般地震灾害包括1、地震灾害各项指标均明显小于较大地震灾害标准,但部分建筑物有一定损坏造成较大范围人员恐慌;2、本省内陆地区发生4.5≤M<5.0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一般地震灾害。四、地质灾害特别重大地质灾害包括: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灾害险情。重大地质灾害包括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亿元以下的灾害险情。较大地质灾害包括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地质灾害;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灾害险情。未达到上述标准的地质灾害为一般地质灾害五、海洋灾害特别重大海洋灾害包括:1、风暴潮、巨浪、海啸、赤潮、海冰等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海洋灾害;2、对沿海重要城市或者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海洋灾害;重大海洋灾害包括:1、风暴潮、巨浪、海啸、赤潮、海冰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海洋灾害;2、对沿海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海洋灾害;3、对大型海上工程设施等造成重大损坏,或严重破坏海岸生态环境的海洋灾害。较大海洋灾害包括1、风暴潮、巨浪、海啸、赤潮、海冰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海洋灾害;2、对沿海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较大影响的海洋灾害。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海洋灾害为一般海洋灾害六、生物灾害特别重大生物灾害包括:包括我省在内的2个以上省(区、市)病虫鼠草等有害生物暴发流行,或新传入我国的有害生物包括我省在内的2个以上省(区、市)内发生,或在我省2个以上市发生、对农业和林业造成巨大危害的生物灾害.重大生物灾害1、山东省重大有害生物发生及境外有害生物侵入,如:因蝗虫、稻飞虱、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草地螟、草原毛虫、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松毛虫、杨树食叶害虫和蛀干类害虫等大面积成灾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生物灾害; 2、新传入我国的有害生物发生、流行,对我省农业和林业生产等造成严重威胁的生物灾害.较大生物灾害山东省较大有害生物发生及境外有害生物侵入,如:因蝗虫、稻飞虱、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草地螟、草原毛虫、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松毛虫、杨树食叶害虫和蛀干类害虫等在一个市或多个县(市、区)成灾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生物灾害.未达到上述标准的生物灾害为一般生物灾害七、森林火灾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包括:1、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森林火灾;2、造成30人以上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森林火灾;3、距重要军事目标和大型军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足1公里的森林火灾;4、严重威胁城镇、居民和其他重要设施,需要国家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包括1、连续燃烧72小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2、受害森林面积3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森林火灾;3、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森林火灾;4、造成重大影响,或位于我省与邻省交界处,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包括:1、连续燃烧超过48小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2、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上、300公顷以下的森林火灾;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森林火灾。一般森林火灾包括:1、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森林火灾;2、造成3人以下死亡的森林火灾。
10. 黄色预警 蓝色预警 红色预警 橙色预警 都是什么意思啊
1、蓝色预警
暴雪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到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霜冻蓝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并可能持续。
2、黄色预警
黄色暴雨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暴雪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臭氧黄色预警信号:未来4小时内可能出现小时平均浓度大于100ppb的臭氧,或已经出现小时浓度大于100ppb的臭氧且可能持续。
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中度危险,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森林火灾较易发生。
雪灾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影响的降雪。
霾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3、橙色预警
橙色暴雨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暴雪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橙色冰雹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臭氧橙色预警信号:臭氧浓度超过120ppb。
森林火险橙色预警:高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森林火灾容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快。
雪灾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霾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4、红色预警
红色暴雨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暴雪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红色冰雹预警信号: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森林火险红色预警:极度危险,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森林火灾极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极快。
雪灾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霾红色预警信号: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10)地质灾害红色预警是什么扩展阅读
颜色的图标正式的名称为气象预警信号,一般都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等级,严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别表示一般、较重、严重、 特别严重,蓝色为最低级别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
预警信号分类
16种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雷雨大风、森林火险。
发布办法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预警信号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并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和系统。
学校、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或者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及其他设施传播预警信号。
国家依法保护预警信号专用传播设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预警信号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发布权限、业务流程发布预警信号,并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
发布权限和业务流程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
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
预警案例
2006年06月07日,福建省气象台发布红色暴雨预警信号称,7日全省仍有强降水,南平、三明、福州三市和宁德南部的部分县市有暴雨到大暴雨,其它地区也有暴雨;由于连续强降水,各地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福建气象台预报,受弱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福建省中北部地区持续暴雨天气,预计7日南平、宁德、三明、福州、龙岩五市天气阴有中到大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县市有暴雨或大暴雨,24小时雨量可达50毫米到100毫米,局部超过100毫米。
2006年06月8日,全省天气阴有中阵雨或雷阵雨,三明、龙岩、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七市的部分县市和其余各市的局部县市有大雨到暴雨。
2006年06月9日和2006年06月10日,全省天气阴有阵雨或雷阵雨,龙岩、漳州、泉州、厦门四市的部分县市和其余各市的局部县市有大雨到暴雨。
2006年06月07日,福建省龙岩大部、三明南部和福州北部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三级;三明北部、南平、宁德大部分县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四级,其中松溪、政和、建瓯、建阳、寿宁、周宁、屏南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五级,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