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队工作需要什么条件

地质队工作需要什么条件

发布时间: 2021-02-10 23:39:27

1. 一般地质队和勘察设计院工作需要什么技术

地质队主要是野外填图,需要从野外露头看到的东西中提取信息,沉积学、矿物岩石学内及构造要容比较好,其实最重要的是经验,干久了就熟了。
设计院要求更细,涉及的面比较广且较严密。具体内容通常是依项目而定,不同项目所用方法、技术不尽相同,其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更深更广。
总的来说前者在野外,60%靠眼睛观察,后者在室内,90%靠分析思考

2. 地质队员应具备什么条件

各种吃苦?
各种纠结。
体力好,
团结互助吧。
一般不允许一个人野外的。
野外生存能力够强吧。。。。。。

3. 做地质勘探员的条件是什么

1、男性,地质勘查相关专业毕业;
2、身体健康,能适应并胜任野外勘查工作、生活回环境;
3、具有相关工答作经验者优先;
4、熟悉野外地质工作规范、熟悉地质相关软件者优先;
5、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4. 地质队需要什么要求才可进

一般都是要文凭的
不然没有专业基础别人也不会收
好像没有什么对应的证件可以考

5. 地质工作者要具备哪些能力

很多啊。简单说说我的认识吧(我是构造地质学专业的):

1。野外识图的能内力(包括地质图、矿容产图、构造图等);
2。认识基本矿物的能力(如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
3。认识基本岩石的能力(如各种砂岩、页岩、泥岩、灰岩、白云岩、硅质岩、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各种花岗岩等);
4。认识基本化石的能力(如蜓类、珊瑚类、鲕状灰岩等);
5。认识基本构造的能力(当然最基本的断层、褶皱肯定要知道);
6。使用GPS的能力(GPS的设置、校正,3°,6°分带的掌握等);
7。CORELDRAW,MAPGIS等绘图软件的基本掌握;
......

总之,地质是重实践的,到野外工作才能很好的掌握。

6. 新形势下国家对地质工作和地质队伍改革的要求

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国务院先后多次发文,对地质工作的改革、发展以及地质队伍建设,作了批示和决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件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办发[2006]4号)。主要精神如下。

一、地质队伍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有利于矿产资源严格管理和有效保护,政企(事)分开,统一、协调、有序、高效的管理体制。

(一)改革的原则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实行政企(事)分开,强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地质和矿产资源执法监督的职能,中央和省一级保留一部分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的骨干力量,将其余地质勘查单位逐步改组成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和管理的经济实体;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二)改革的具体方案

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地质勘查单位的资产、债权债务、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一并划转。地质勘查单位下放到省一级后,不得再层层下放。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需要有一个过程,要创造条件加快改革的步伐。地质勘查单位主要从事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勘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服务创收,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地质勘查单位实行企业化过程中,要将从事资料信息、图书档案、博物展览、环境与灾害监测等公益性工作的单位划出来,继续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事业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理。在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保留一支技术素质较高、精干的地质勘查队伍,以满足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

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与各工业局研究确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可以从所属地勘队伍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研究确定。武警黄金地质勘查部队的改革,按照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执行。

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分流人员,减员增效。针对地质勘查队伍人员过多、效益不高的状况,要加大人员分流力度。通过改革,地质勘查队伍要面向市场,面向区域经济,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非地质勘查业生产门路,安置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职工生活。

二、完善地质工作体制改革

(一)健全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全国性、跨区域、海域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综合调查与重大地质问题专项调查。省级政府主要负责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实施公益性地质调查,应当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选项目承担单位。中央和省级政府要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将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经常性支出等有关经费列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切实保障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运行和工作的开展;项目经费按实际工作量核定。

(二)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

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中央政府负责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强化相关技术、质量、成果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为基础,按照人员精干、结构合理、装备精良、能承担重大任务的要求,抓紧建精建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骨干,充实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力量,增强野外调查和科研能力。省级政府也要尽快建实建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中国地质调查局应通过项目联系对其进行业务指导。

(三)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

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投入的地质勘查机制。加大财政对矿产资源勘查的资金投入力度,注重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国家建立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着重用于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主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充分发挥各类地质勘查单位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对地质勘查基金出资查明的矿产资源,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律采用市场方式出让矿业权(包括探矿权、采矿权),所得收入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成,主要用于补充地质勘查基金,实现基金的滚动发展。完善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业权使用费政策。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矿产资源收益,按照取之于矿用之于矿的原则,确定使用方向,规范资金管理。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成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和矿业权价款等收益,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省级财政的资源税收入,也应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矿产勘查。省级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允许矿业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查支出按有关规定据实列支。

(四)完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机制

对可以由企业投资的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政府原则上不再出资,主要运用政策调控,改善市场环境,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对勘查风险大的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政府适当加大前期勘查力度,带动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培育壮大商业性勘查市场主体,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各类矿业企业新建矿山或采区,必须依法投资矿产资源勘查或有偿取得矿业权,承担投资风险,享受投资权益。鼓励国有矿山企业实行探采结合、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公司或企业集团,增强在国内外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能力。鼓励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技术服务公司。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公司和机制灵活的找矿企业。

(五)培育矿产资源勘查市场

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加强政策支持和信息引导,完善市场规则,建设交易平台,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培育矿产资源勘查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勘查开采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培育和规范地质勘查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矿业权、矿产储量评估机制,健全矿业权评估师、矿产储量评估师制度,建立注册地质师执业准入资格制度。

(六)深化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

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按照企事分开的原则,推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省级政府和国务院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加强对改革的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改革途径。加强中央管理的地质勘查队伍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规定,尽快落实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社会保障政策。对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地质勘查单位,地方政府要按照当地统一政策,加快落实有关住房改革所需经费,解决职工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过多等问题。对其中的原中央直属地质勘查单位,在“十一五”时期,国家继续实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分离地质勘查单位办社会职能的改革。对中央管理的煤炭、核工业、冶金、有色、武警黄金、化工、建材、盐业地质勘查单位,比照上述有关政策执行。

(七)扩大地质领域对外开放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创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制和政策环境,保障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合法权益。完善相关政策,加大鼓励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展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广泛开展地球科学和地质勘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7. 地质队干些什么 怎么工作的 工作条件如何 待遇如何 求详细 别只说好或者差之类的 高分

你好,我就是地质队的。
总的来说,地质队里面分N个部门管事,技术加财务加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队里接到地质勘查项目发放下面各个小分队,现在每个小分队已经实行承包制,但是还是事业单位,接到活后收集资料,立项,出野外,做工程,搞年审,OK。

8. 地质队究竟是干什么的

主要是利用地质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地质遥感卫星等技术,分析当地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元素富集异常性等,在一定的地层中找到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

对矿产普查中发明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地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供给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

(8)地质队工作需要什么条件扩展阅读

第一步:当然是区域地质调查,对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热土进行地质普查,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基础工作。有了基础的地质资料和前人总结、积累下来的经验、成果,地质队就能够根据地质成矿条件,从理论上大体判明:什么区域可能会生成什么矿藏。

比如,从地质成矿理论的基础常识上讲,成都平原这块沉积砂石的地下,就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珍稀的矿物。而如果想要探寻贵重的有色金属矿,就得前往横断山、攀西这些大的地质断裂带上去下功夫。

第二步:逐步收拢范围的专业详查。大概知道了什么地质区域可能会蕴藏什么矿以后,地质专家就会要求或建议派上特殊的专业地质队伍。

如物理探矿队、化学探矿队、水文地质队等。由这些专业的队伍用磁、电、重力、放射性或是化学分析地理、化方法,一步一步地去发现和诊断探寻出来的物、化“异常”。

而地质异常,恰恰是矿藏所反映出来的物、化特征。经过逐步地聚焦地质“异常”,专家们就可以把矿藏的蕴藏区域缩小,最后圈定在某个较小的范围内。

第三步:勘探取样直观解读。如果圈定了矿藏存在的较小具体范围,地质工程师们就会继续建议要求,再上钻探、坑探、槽探等地质队伍,用钻井、打洞、挖地沟槽的方法,取出实际的矿物标本,再用光谱、化学分析等物理、化学手段,进行一系列的岩矿分析鉴定,了解其样品的成分、品位。

同时,在直接提取矿物样品的勘探过程中,专家们也能较为准确地掌握矿带的方位、走向、厚度,以及埋藏深度等宝贵的第一手真实数据。

第四步:提交地质探矿成果报告。经过前面大体三个步骤艰苦细致的探矿工作,地质专家们就可以根据所掌控的各种科学数据,撰写最终的“地质报告”。

这份用国家投入的资金、物资,用各岗位上无数地质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用汗水、鲜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地质成果报告”,最终会基本准确地报告祖国——某个区域是否有某种矿藏。

有储量是多少,品位、含量是如何。或者报告:某种矿产找矿成功或失败(完全无功而返的概率不大,最一般的情况是多少都有点,只是价值不大)。

9. 进地质队都要什么条件

地质相关专业,最好有相关经验
可以事业单位招考,招聘会等多种途径进入
当然有关系就更好

10. 地质队是做什么工作的怎样才能进地质队

地质队是对地方的地质结构研究,找寻地下埋藏的可用资源比如各种矿石石油稀土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