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坚石地层属于什么地质

坚石地层属于什么地质

发布时间: 2021-02-10 22:05:00

Ⅰ 谁知道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是怎么划分的,他们有什么区别

地质年代(geologictime)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内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容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绝对地质年代)。

年代地层是指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岩石是载体,包含有岩相,化石,构造等等信息)总和。

比如恐龙最早出现在约两亿四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六千五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属于地质年代。而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如果在野外看到这种岩性,则可以判断出次地层形成于白垩纪,判断出地层的年代。

Ⅱ 地质工作的分类

国家地质工作的概念有两种基本的理解,一种是国土的概念,即在本国国土上开展的所有地质工作统统归为国家地质工作;另外一种是投资的概念,即由国家出资开展的地质工作称为国家地质工作。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地质工作的概念是上述两种基本概念的混合,几乎所有的地质工作都可称为国家地质工作,因为所有地质工作的投资覆盖了所有的行业、区域和领域,包罗万象的地质工作全部纳入在国家财政的计划之中。在国家地质工作的大概念和大前提下,按照工作的性质、专业、领域、阶段再进行分类和分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地质工作的概念和内容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地质工作作为社会化分工的一类基础性质的经济工作,逐渐上升为国民经济成分构成中的类别。根据工作的性质、目的和资金来源,把所有地质工作分为公益地质工作和商业地质工作两大类别,由政府出资的公益地质工作属于国家地质工作。

一、按资金来源的性质划分

1.公益地质工作

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预算,少量来自于企业及个人的捐助,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成果资料无偿提供社会使用。如基础性的地质工作、地学知识的科学普及和战略性矿产勘查等地质工作均属于公益地质工作。在企业和个人捐助所占数额极少的情况下,公益地质工作是国家地质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商业地质工作

也可以称为经济地质工作,以盈利为最终目的所开展的地质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属于企业的投资行为。以矿产资源勘查为例,普查程度以上阶段的地质工作均属于商业地质工作,靠市场手段调节,用企业方式运营。

公益地质工作与商业地质工作的分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地质工作的基本划分。在两分的基础上,将会逐步形成与两类地质工作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组织体系。在这一分离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体是商业地质工作,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性质和企业行为特征;国家投入基本的公益地质工作,为商业地质工作提供基础的资料保障,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二、按地质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划分

按地质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地质工作可以划分为地质调查、地质勘查、地学研究三类。

1.地质调查

属于基础性的地质工作。对某一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地质观察和地质填图是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辅助样品分析、遥感解译等手段对区域的地层、构造、岩石等基本地质内容进行写实性的描述,并以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填图过程中,可以根据用途有所侧重地详细调查某个方面的地质情况,如岩石的稳定性、矿化情况、地层的结构等。

2.地质勘查

属于生产性的地质工作。在地质填图的基础上,以提供工农业生产的原料基地和工程建设的地质资料为目的,在一定的地区内,运用一定的工程手段,查明并评价矿产资源的赋存情况和地壳的稳定性。

地质勘查通常由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工作阶段构成,每一个阶段都有严格的工作规范,从普查到勘探形成地质勘查的整个过程。经过勘探所取得的矿产的储量和评价,可以作为工业建矿开采的地质依据。地质勘查并不总是从普查到勘探经过所有阶段,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工作目的的需要,地质勘查可能仅仅进行其中的某一个阶段。

3.地学研究

属于研究性质的地质工作。包括地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主要是利用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查取得的地质资料,进行野外重点路线观测、室内深入研究和高精度测试,认识地质规律,创新地质理论,为地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

三、按地质工作阶段划分

按地质工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工作原则,地质工作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形成独立的一类地质工作。

1.区域规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地质工作的总体部署。

地质区域规划属于地质工作战略部署研究的成果范畴,是在一定的区域开展地质工作之前需要切实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规划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和发展状态的构想;二是行为决策,是确定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动内容、顺序和步骤。

2.地质填图

在实地观察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或在航空像片地质解译并结合地面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例尺,将各种地质体及地质现象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而构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它是地质调查的一项基本工作,是研究工作地区地质和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

3.地质普查

又称普查找矿,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工作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预测矿床产出的可能性,综合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找矿方法,在有利的地段进行找矿,并对发现的矿点或矿床进行初步的研究,就其地质和经济意义作出评价,阐明工作地区的矿产远景,为进一步的矿产普查或布置矿床勘探工作提供资料依据。

根据工作的详细程度,地质普查可细分为初步普查和详细普查两个阶段。

初步普查是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在认为可能找到预期矿产的地区内所进行的矿产普查工作。一般用较小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及其他找矿方法在圈定范围内进行。主要任务是初步查明工作地区内的地质构造和矿床生成的条件,并对发现的矿点和其他显示矿产存在的线索进行初步检查,作出初步评价,进而圈出最有成矿远景的地段,为进一步的矿产普查提供资料。

详细普查是在初步普查的基础上,用较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及其他方法,在较小范围内进行。主要任务是比较详细地查明工作地区内的地质构造和矿产特征,对已知和新发现的矿点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作出远景评价,并为进一步的矿床勘探指出方向,提供地质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资料。

4.地质勘探

在矿产普查的基础上或在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为查明一个矿床的工业价值或保证矿山的顺利建设和生产,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和其他必需工作的总和。地质勘探的主要任务是要进一步查明矿床(体)的质量和数量,了解开采的技术条件,提出矿山建设设计或矿山生产所需的矿产储量、地质和技术经济资料。

一个矿床,从发现并初步确定其工业价值直至开采完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勘探研究工作。为了提高勘探工作及矿山生产建设的成效,避免在地质依据不足或任务不明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勘探、建设或开采所造成的损失,必须依据地质条件、矿床的研究和控制程度,以及技术服务的方法手段等,将地质勘探分为初步勘探、详细勘探和开发勘探3个阶段。

四、按服务领域划分

根据应用领域和服务对象,地质工作可以有很多的分类。如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依据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为大型工程项目提供岩石稳定性依据的工程地质调查评价、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为政府经济规划提供依据的综合地质调查评价等。下面列出几类经常遇到的主要的地质工作。

1.矿产地质工作

以寻找并评价对人类有益的地质体和地壳物质为目的所进行的地质工作。这些物质包括燃料、金属、非金属和水。也有人把矿产地质工作认为是经济地质工作。

2.农业地质工作

为农作物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区域规划提供地质方面基础资料服务的地质工作。目前以多元素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为主。

3.城市地质工作

为城市规划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服务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包括在地下水、地面沉降、地壳稳定性、地质环境和矿产资源等诸多因素的方面,查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城市环境容量、区域稳定性和工程地质安全等重大地质问题,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废物处理、环境保护和减灾防害提供服务,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地质工作根据应用领域划分的类别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出。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应用地质工作的显著特点是有明确的服务部门和对象,其工作的内容就是应用领域的真实需求。这种需求是具体的,由需方提出并与供方以一定的书面形式确定下来,而不是由供方凭想象或经过综合分析推测出来。

五、按矿种划分

寻找和探求矿产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矿物原料的需求,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矿物原料产出于不同的地质单元或地质体,受不同的地质规律控制,需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手段来开展地质工作,因此,不同的矿种往往有自己独立的地质工作,主要有以下分类:

1.油气地质工作

对已有油气显示,或尚未发现油气显示但根据油气地质理论预测可能赋存油气的地区所进行的油气资源综合地质调查。一般按7个步骤进行:

(1)指出油区;

(2)选定油区;

(3)开展地球物理勘探;

(4)进行地质钻探;

(5)预测油田;

(6)圈定油田;

(7)评价油田。

普查、勘探和开采是油气地质的主要工作。

2.煤田地质工作

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和认识,预测、发现、评价和开采煤炭资源的地质工作。煤田地质工作可以划分为煤田预测、煤田普查、煤田勘探等工作阶段,煤田建设和开采阶段也需要地质工作的配合。

3.核工业地质工作

以调查和评价核原料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4.非金属地质工作

以调查评价化工、建材等非金属原材料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5.金属地质工作

以调查和评价金属材料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6.水文地质工作

以调查和评价地下水资源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六、按国土地理地貌范围划分

1.陆地地质工作

在大陆陆地范围内开展的所有地质工作。

2.海洋地质工作

在海洋范围内开展的所有地质工作。

3.行星地质工作

在宇宙范围内对包括月球在内的可探测的行星所开展的地质工作。

七、按专业划分

按照地质科学的学科构成,地层、古生物、构造、岩石等传统地质的分支专业,都可以作为独立的地质工作开展调查或研究。大学和专门的研究机构所从事的地质研究工作多数按专业进行分类。主要的有以下几类:

1.地层学研究

属于地质学的基础学科,是地史学的基础理论,是研究成层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其时空分布的地质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地层的层序、时代和地理分布,地层的分类、地层对比以及各种岩石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层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古生物学研究

是研究地史时期中的生物及其进化的科学,即根据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分布、进化关系等。古生物学研究对于阐明生物界的发展历史、地层的地质年代、普查勘探各种沉积矿床等具有重要意义。古生物学研究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构造学研究

属于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为地壳中岩石的构造形象、空间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研究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4.岩石学研究

属于地质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成因、成矿关系以及岩石的演变历史和演变关系。从成因的角度,岩石学可以分为火成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和变质岩岩石学等。岩石学研究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八、按方法手段划分

开展地质工作需要使用许多技术方法和工程手段,它们也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有:

1.地球物理勘探

简称物探,就是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质构造和解决找矿勘探中地质问题的方法。它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和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的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赋存情况。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放射性和航空遥感等。

2.地球化学勘查

简称化探,是系统地按不同比例尺与规模研究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同位素及其化学特征空间变化的活动。在地质工作中,地球化学勘查是一项重要的手段,除了应用于地质找矿外,还为基础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3.实验测试

实验测试技术是地质工作者的眼睛,是地质工作的重要手段。野外采集的标本、样品,都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鉴定或测试,获得显微镜下的观察或数据,对地质体的类别、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成因进行定量分析。地质工作经常运用的实验测试手段有:岩矿鉴定、化学分析、同位素分析和岩石力学分析,其中的岩矿鉴定与化学分析是地质工作的常规技术手段。

4.探矿工程

亦称勘探技术,一般泛指地质勘探工作中有关的工程技术,凡是为了完成地质勘探而必须进行的如钻探、坑探、井探、槽探以及配套的交通运输、动力配备等,均属于探矿工程。其中,钻探、坑探是主要的工程手段。

应该说,上述地质工作的各种分类均可以单独形成地质项目,并以项目形式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有的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形成一个独立的项目,用一种简单的组织形式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如一项小的专题研究项目;有的则为了实现一个长期计划或规划目标而形成由众多项目组成的项目组、项目群或项目树(项目体系),在一定的时期内需要一个完善的机构来组织实施,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就是这样的一类项目。无论地质工作怎么分类,在将地质工作规划设计形成地质项目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地质规律、地质工作规律和经济规律,还要符合项目的内在要求: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地质工作实行公益地质工作和商业地质工作两分法,而公益地质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科学、公正的地学数据和地质评价。

(2)无论公益地质工作还是商业地质工作,均应遵循地质工作规律来设置地质项目。项目的形成与设置必须符合地质工作的规律要求。

(3)所有应用地质项目,均应有项目成果应用领域和部门提供的真实需求。

Ⅲ 区域地质调查属于哪一类

在地抄质工作过程中,区域地质调查往往是地质工作的基础。
在中国,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区域地质调查队,个别省份还有两个区调队。它是各勘探专业地质队的前提,就是说,没有区调工作,矿产勘查工作往往是不全面的,可用“瞎子摸象”来形容没有区调工作的矿产勘查工作。
所以说,区调工作是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前沿。是国家地质工作的基础。其具体工作,就是对一个区域的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构造发展史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的是这样一些基础地质问题。

Ⅳ 地质分类有哪些地质分为什么类型

(1)标准地质剖面:如中国最古老的岩石——辽宁鞍山白家坟花岗岩;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等。

(2)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世界奇观——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等。

(3)地质构造形迹: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及三个整合遗迹等。

(4)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如安徽黄山奇峰;澎湖列岛的地形景观等。

(5)特大型矿床:如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内蒙古白云鄂博;中国稀有金属和宝石明珠——新疆阿尔泰伟晶岩;黑龙江大庆油田等。

(6)地质灾害遗迹:如辽宁大连金石滩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的地震遗迹;河北唐山地震遗迹;云南东川市泥石流及防治等。

(4)坚石地层属于什么地质扩展阅读:

地质的研究对象:

1、矿物和岩石

在地球的化学成分中,铁的含量最高(35%),其他元素依次为氧(30%)、硅(15%)、镁(13%)等。如果按地壳中所含元素计算,氧最多(46%),其他依次为硅(28%)、铝(8%)、铁(6%)、镁(4%)等。这些元素多形成化合物,少量为单质,它们的天然存在形式即为矿物。

2、地层和古生物

地层是以成层的岩石为主体,随时间推移而在地表低凹处形成的构造,是地质历史的重要纪录。狭义的地层专指已固结的成层的岩石,有时也包括尚未固结成岩的松散沉积物。

3、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

地球表层的岩层和岩体,在形成过程及形成以后,都会受到各种地质作用力的影响,有的大体上保持了形成时的原始状态,有的则产生了形变。它们具有复杂的空间组合形态,即各种地质构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质

Ⅳ 你好,请问一下强风化、中风化片麻岩地层如何判定为坚石还是次坚石谢谢

次坚石,硬度比普坚石小,极限压碎强度在200-400凝灰岩等、400-600砂岩等、600-800/公斤/CM3坚硬的泥灰岩等也称六类土。

微风化的安山岩属于七类土(坚石),级别X-XIII, 包括大理岩、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岩、片麻岩、石灰岩、微风化安山岩、玄武岩等,坚实系数10-18, 密度2500-3100kg/m3,也需用爆破方法开挖。

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

(5)坚石地层属于什么地质扩展阅读:

对于土石的工程分级,的状况,就算搞地质的也有很多分不清楚,经常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中表3.2.1按照岩石的抗压强度来划分软石、次坚石、坚石。

次坚石针对岩土开挖而言,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即:松土、普通土、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

具体判别标准,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中附录J 土、石工程分级,其中对土、石级别与土石类别分得很清楚,主要是按其开挖难易程度来划分的。具体指标有两种:

1、钻1m所需要的净钻时间(min);

2、爆破1方所需炮眼长度(m)。

Ⅵ 花岗岩地质地貌是什么地质那年代形成的

花岗岩是深成的岩浆岩,它是由地下深处炽热的岩浆上升失热冷凝而成。其凝结的部位,一般都在距地表 3Km 以下。在旅游地学上,对石灰岩岩溶地貌的旅游景观作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和描述,而对花岗岩地貌的旅游景观的分类描述则很不够。我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东的第二、三级地形阶梯上。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
花岗岩是深成的岩浆岩,它是由地下深处炽热的岩浆上升失热冷凝而成。其凝结的部位,一般都在距地表 3Km 以下。花岗岩岩浆冷凝成岩并隆起成山,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冷凝成岩和深成阶段
花岗岩岩浆从地下深处向上侵入,到达地壳的一定部位(一般在 3km 以下)而冷凝结晶,形成岩体。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体积要发生收缩,从而在花岗岩体中产生裂隙,即“原生节理”。花岗岩中的原生节理一般有三组,彼此近于垂直,三个方向的节理把岩体切割成大大小小的近似的立方体、长方体的块体。这些节理裂隙则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部分发育成为断裂构造。
第二阶段
上升到接近地表风化阶段
花岗岩体接近地表,地下水作用增强。在地下水作用下,花岗岩中的主要矿物长石变成了粘土矿物。这种变化最易发生的部位是被原生节理切割成的立方体、长方体的棱角处。久而久之,受原生节理切割而成的立方、长方形的块体,就变成了一个个不太规则的球体,称为“球状风化”,形成的球状岩块称之为“石蛋”。
第三阶段
继续上升出露地表,形成山地并接近剥蚀阶段
花岗岩地貌 - 形式
三清山式
三清山地处古地质板块间不安分的碰撞对接带,褶皱和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经过燕山运动、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山岳进一步大幅度抬升,位于岩体顶部的地层不断地被风化剥蚀掉,岩体逐渐被暴露出地表。山体不断抬升,伴随水力侵蚀的强烈下切,使地势高低悬殊。再加上三清山的断层、节理及裂隙异常发育,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刷形成了三清山所特有的花岗岩峰林景观。
黄山式
黄山式花岗岩景观,属于构造侵蚀与冰川侵蚀叠加地质成因。主要是在区域性块状隆升背景上,以构造切割、冲刷侵蚀作用为主,所以景区较大,后又受冰川刨蚀,山势俊俏。以大型浑圆状和部分锥状山峰相对较少、且分布稀散,其花岗岩峰林景观规模不大、且残留于岩体的中下部。从花岗岩地貌演化发展的阶段而言,黄山式晚于三清山式,早于华山式。
华山式
华山式以构造切割冲刷侵蚀作用为主,以高峰陡崖绝壁山体景观为特色,以险峻着称。安徽的天柱山也是类似于华山式的花岗岩景观。
泰山式
化学风化作用较强,以浑圆雄厚山体与陡坡、崖壁组合景观为特色,以雄伟着称。花岗岩地貌演化发展的阶段,泰山式晚于华山式、早于普陀山式。类似于泰山式的花岗岩景观有湖南衡山等,但不如泰山雄伟。
普陀山式
普陀山式花岗岩的成因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作用有关,以浑圆状花岗岩低丘和花岗岩石蛋景观为特色。类似的花岗岩景观还有福建的鼓浪屿、万石山、平潭岛等。这类花岗岩景观以海蚀风化作用为主,化学风化作用较强,以大型球状风化丘陵和多种石蛋、柱状石林和石峰造型为多。
花岗岩地貌 - 旅游景观
在旅游地学上,对石灰岩岩溶地貌的旅游景观作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和描述,而对花岗岩地貌的旅游景观的分类描述则很不够,现将花岗岩地貌旅游景观作如下分类。
石蛋及其垒砌造型
花岗岩球状风化形成的石蛋,虽近于球状,但形态各异,分布于山巅溪涧,给人以宽阔的想象空间,成了旅游区的重要景观和神话、传说的源泉。如黄山顶部的猴子观海、华山西峰顶的劈山救母石、福建平潭岛南寨石景区的骆驼石、神龟石、鸳鸯石、厦门的日光岩和海南岛的鹿回头等。 石蛋垒砌造型,也是花岗岩
地貌旅游景区的重要景观,例如鸡公山顶的雄鸡、碴岈山的八戒醉酒和双猴望月、平潭岛上的海潭天神[等。
石柱、孤峰及峰林
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花岗岩峰林显得极为雄伟壮观。如黄山切割深达 500-1000 米,形成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70 多座。华山则是东西南北中五峰对峙局面。另外,天柱山的天柱峰和九华山的观普峰也都
是非常典型的峰林地貌。
绝壁、陡崖
花岗岩体中或边缘发育有断裂构造时, 由于断裂带岩石破碎, 抗风化能力变弱,或由于断裂的抬升,在花岗岩体的周边或内部产生悬崖绝壁。另外,流水沿直立节理冲刷,也会产生高差较小的陡崖。绝壁和陡崖为花岗岩地貌增添了险俊的美感。这一点在华山体现最为明显。华山之险,名冠群山,是因为华山四周均是绝壁,从东峰沿长峰至石楼峰更是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崖壁,被称之为“华山仙掌”。
一线天
当流水沿花岗岩体中近于直立的剪切裂隙冲刷下切时,形成近于直立的沟壑,沟壑越来越深,形成两壁夹峙,向上看蓝天如一线,这就是一线天。我国花岗岩山岳,如黄山,九华山,华山、太姥山、天柱山、碴岈山、千山和平潭岛的将军山等,都有一线天景观。
洞穴、石窟
花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石,因此不能形成在石灰岩地区常见的溶洞。但雨水沿花岗岩体内断裂冲刷,断裂上盘岩块的崩塌,能形成不规则的堆石洞。另外,石蛋地貌发育的地区,石蛋间的空隙也可以构成岩洞。如黄山的水帘洞、莲花洞、鳌鱼洞,崂山的白云洞、明霞洞,太姥山的璇矶洞,罗浮山的朱明洞,碴岈山的万人洞
泉、温泉、矿泉
“自古名山多聚泉”, 泉是花岗岩山地的重要旅游景观。 著名的有崂山的矿泉、黄山的温泉和骊山的温泉等。花岗岩一般含有极少量的放射性元素。因此,从花岗岩中流出的泉水一般均含有少量的对人体有益的具放射性的氡气, 这些泉水可饮可浴,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宝贵的水资源。
瀑布
我国的花岗岩地貌大多出现在雨水充沛的东部地区,山高水高,所以在花岗岩峰林地貌发育或较为发育的山岳地区,一般都有瀑布出现。如黄山的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崂山的靛缸瀑布、龙潭瀑布,太姥山的龙并瀑布和九龙祭瀑布,九华山的桃崖瀑布、织绵瀑布和龙池瀑布,罗浮山的白漓瀑布、白水门瀑布和黄龙洞瀑布等。
花岗岩地貌 - 我国分布
总论
我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东的第二、三级地形阶梯上。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
具体
中国的许多名山,如东北的大、小兴安岭,辽宁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山东的泰山、崂山、峄山,陕西的华山、太白山,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浙江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湖南的衡山、九嶷山,江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福建的太姥山、鼓浪屿,广东罗浮山,广西桂平西山、猫儿山,湖北九宫山、黄冈陵,江苏的灵岩山、天平山,天津的盘山,北京云蒙山,河北老岭,宁夏贺兰山,甘肃祁连山,四川贡嘎山,海南大洲岛、铜鼓岭、七星岭、五指山等等,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所组成。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Ⅶ 坚石属于哪类岩层

微风化的安山岩属于类土(坚石), X-XIII,包括 岩、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岩、...弱风化的花岗岩属于类土(次坚石),强风化根据具体程度可以是四类(砂砾坚土)或五类(软石)。

Ⅷ 地质构造有哪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是指在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质构造有褶皱、节理、断层三种基本类型。

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新,两侧岩层依次变老。

拓展资料:

主要分类: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primary structures)与次生构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

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变形、晶格的位错等。贵州位于华南板块内,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横跨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在已知1400Ma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个阶段。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