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详勘工程量怎么计算
㈠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步骤
土石方工程
(一)分人工土石方和机械土石方。
1.土石方工程——①熟悉定额项目,包括平整场地、挖土、回填土及运土及分项工程;②了解土壤、岩石类别,土壤的湿度和地下水位的标高。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土壤类别。分别计算干土和湿土的工程量;③了解挖填运土、排水的施工方法;④确定挖填土的起点标高;⑤其他有关资料。
2.人工平整场地——室内场地土方地坪标高±300以内就地填挖找平(土层厚度不超过300mm)。
3.人工挖土方——根据土壤类别,施工方法等分别按:
①挖地槽(沟)——槽底宽度在3m内,槽长大于槽宽3倍的挖土量。
不放坡不支档土板、放坡且留工作面、支挡土板且留工作面、由垫层上表面放坡。
②挖地坑——坑长小于坑宽3倍,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不包括加宽工作面)。
矩形不放坡的——土方量=坑底长、宽、深。
矩形放坡的——土方量=坑底长、宽、深加工作面宽度,放坡系数和地坑四个角的一个角锥体积。
园形不放坡地坑
园形放坡地坑
③挖土方——槽底宽度在3m以上,或坑底面积在20 m2以上,或平整场地土层厚度在30cm以上,均为挖土方。
④人工挖孔桩——土方量按桩断面积乘以设计桩孔中心线深度计算。
4.人工回填土
①基槽、基坑回填土——基槽(坑)=基槽(坑)-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回填土m3挖土m3建(构)筑物埋置部分m3。
②室内回填土——室内回填(±m3)=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m3)
③运土方——定额中人工运土按200m运距,双轮车运土按500m运距编制。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若式中计算值为正值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二)机械挖土方
1.根据土方施工机械种类、土壤类别、运输距离的不同分别以m3计算。
☆推土机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方区重心的直线距离计算。
☆铲运机按挖、卸重心区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自卸汽车按挖、填重心区最短距离计算,考虑坡度系数。
2.在执行机械土方量定额时,应注意几点:
①推、铲的土层厚度平均小于300mm时,推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25铲,乘以1.17。
②挖掘机在垫板作业,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铺垫板工、料、辅台班应按实。
③推、铲未经压实的堆积土时,按定额项目乘以系数0.73计算。
④采用机械挖掘土时,死角需人工开挖,因此其中10%的土方量按人工挖土、人工乘以系数2
回答望满意
㈡ 工程地质勘查预算标准
以工程建筑为目的,对岩石和土进行的各种试验的总称。岩土试验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使岩、土试样脱离母体的取样试验和在岩、土体上直接进行的原位试验。取样试验主要测定:①表征岩、土结构和成分的指标。如岩石的密度、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等;土的粒度级配、天然含水率、密度、液限和塑限、胀缩性指标、崩解性指标、毛管水上升高度等。②渗透性指标。③变形性能和强度指标。变形指标,如岩石的各种模量以及土的压缩系数和变形模量;强度指标,如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及岩、土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测定岩、土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的剪切试验,分为直剪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前者是试样在不同的压应力作用下直接施加剪应力,并使之沿预定的面发生剪切变形直至破坏。原位试验主要包括以下项目:①载荷试验,是在试坑或钻孔中模拟天然地基条件施加垂直荷载,观测沉降与荷载的关系。根据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确定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和计算变形模量。②旁压试验,是将旁压器安置在钻孔中,通入高压水使旁压器向孔壁施加水平压力,孔壁土体发生变形,测量压力与孔壁土体的变形,绘出压力-变形曲线,并据以求得地基承载力。③十字板剪切试验,是将十字板头(由4块矩形钢板呈十字形焊接在轴杆上)压入钻孔中,等速转动轴杆带动十字板头,根据对所施加的纯扭矩与土体对十字板头的阻抗力矩相平衡的原理,计算土体的抗剪强度。此种试验仅适用于饱水的粘性土。④触探,是将一定形状的特制探头压入或用重锤击入钻孔孔底,根据土体对探头贯入的阻抗力,求得土体的某些工程地质参数。用静力将锥形探头压入土体中的为静力触探,由试验可直接测得贯入阻力以及锥头阻力和侧壁摩擦力。利用它们可以对土体分层,确定土体的承载力,或者通过经验关系或估算粘性土体的压缩变形指标、饱水粘性土体的抗剪强度以及砂土的密实度等。用一定质量的重锤将锥形探头击入土体中的为动力触探。动力触探以一定落矩将探头击入土体中一定深度所需要的锤击数为主要指标。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是一种管状探头(常称为标准贯入器)的动力触探。根据不同类型动力触探的锤击数,可以确定不同类型土体的地基承载力,或者通过经验关系,估算粘性土和砂土的抗剪强度,以及粘性土的压缩变形指标,判断粘性土的稠度状态以及砂土的密实度和振动液化的可能性。勘察时对土质取样试验后所了解到的信息是后续工程设计、施工等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知道了土质的情况,才能地基基础的类型及地基处理的方法,才能准确的设计工程图纸,也才有可能根据施工图纸做出准确的工程造价的估算、预算。
㈢ 地质勘查单位工程项目详细清单是指什么
工程量清单概述 一、工程量清单的概念 工程量清单是完成建设工程需要实施的各个分项及其工程数量的明细明细清单,它是将设计图纸和业主对项目的建设要求以及要求承建人完成的工作转换成许多条明细分项和数量的表单格式,每条分项描述叫一个清单项目或清单分项,它也反映了承包人完成建设项目需要实施的具体的分项目标。 工程量清单是投标人填报分项工程单价,对工程进行计价的依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为投标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争性报价的基础。 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 (1) 设计图纸、其他勘察设计资料、技术规范。 (2)招标文件。 (3)业主对建设项目的要求。 (4)工程合同协议。 三、工程量清单的分类 根据清单项目划分依据不同,清单格式有三种: (1)《计价规范》规定的清单格式 清单项目按照《计价规范》规定的分部分项名称设置,其表格形式也按照《计价规范》规定的“四统一”格式进行列表;清单工程量按照《计价规范》规定的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2)招标人自定的清单格式 招标人确定清单项目分规则,清单项目包含的工程内容,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计量单位,以及要求投标人填报工程单价包含的费用。这种清单格式也被称为非正规清单格式。 (3)参考有关消耗定额确定的清单格式 招标人参考有关消耗定额的项目划分及项目包含工作内容,设置清单项目,并按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清单工程量,这种清单格式又被称为定额子项清单格式。这种清单项目划分,每个分项的工程内容较单一。 第二节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计价规范》具有强制性,它是由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批准颁布,从资金来源和建设规模方面规定了强制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范围,即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应按《计价规范》执行。 工程量清单的重要性体现在: ①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核心组成部分 ②工程量清单对招标投标双方均具有约束力 ③编制的准确程度要满足客观、公正、公平原则的要求 一、工程量清单的组成 按照清单项目是否构成工程实体,某个具体建设项目的工程量清单由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和其他项目清单组成。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又称为实体分项工程量清单,是完整的建筑产品形体的组成部分。每个实体分项工程是一个不完整的建筑产品(假定产品),清单中所有实体分项工程将构成完整的建筑产品。 实体清单项目的设置与承包人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无多大关系,也不会因施工主体不同而不同。它的工程量应按照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对所有投标人来说,工程数量是确定的、唯一的,它不属于投标人竞争的内容。 (2)措施项目清单 措施项目清单中的内容也是承包商必须完成的工作。这部分项目的完成并不构成建筑产品形体,它是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措施性项目。措施项目的费用消耗也是工程直接成本的组成部分。 由不同的承包企业完成建设工程,采用的措施方法不一定完全相同,其措施项目的费用消耗也会有差异。因此,措施项目一般由企业根据自己采用的措施方法和措施性消耗自主立项、自主报价。 对某个具体的建设工程应设置哪些措施项目,每年措施项目包含多少工程内容,以及每个项目的报价均由企业自主填报。因此,措施项目是企业竞争的内容。 (3)其他项目清单 是指分部分项清单和措施项目清单中未包括的工作 项目或费用项目。例如:在工程建设中可以发生的一些 零星工作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及其费用,发 包人自备材料和设备所需的费用等等。
㈣ 详勘工作量包括那些内容
详勘工作量内容:
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
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坡度、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
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构筑物和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或整体倾斜;
4、查明埋藏的河道、河浜、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和规律,补给及排泄条件,土层
的渗透性以及对建筑材料(混凝土和钢材)的腐蚀性。提出防治方案、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的建议;
6、查明拟建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抗震的影响,划分场地土类别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划分在地震作用下场地和地基对建筑物抗震有利、不利及危险地段;
7、提供深基坑开挖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提出深基坑开挖和支护的方 案建议,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构(建)筑物的影响;
8、若需采用采用桩基础时,应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并确定单桩承载力;提
出桩的类型、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建议。
9、对可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
相应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计算参数。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设计提出建议。
10、提供场地人工、自然边坡容许坡度的建议值,支护及挡土墙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11、当场地地基较差时,提供地基处理的具体方法及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提出基础设计方案等建议。(提供地基处理如CFG桩等设计参数,提供桩基础如预制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等设计参数)
12、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及处理方法。
㈤ 电力线路地质地形比例怎么算
以基线为界。一般规模大、D为泥盆系、勘探阶段要求探明的储量等级而定、开采价值,测定地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也可野外记录、1、详查和精查三个阶段、勘探线、矩形,则采用的比例尺就小。人们把平行于矿体走向的勘探线称为横向勘探线,还应同时满足矿区所需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的需要:平板仪极坐标法,这些直线叫勘探线:500,其它测量工作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形状及储量:5000)测图的需要,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密。
为了进行上述测量工作:500~1,以通过基线P的零点为界,测图比例尺的大小是随地质勘探对矿石储量计算的精度要求不同而变化的,并在其变换处适当加密点:5万的地质地形图,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法。初步查明矿产的品种,其中地质点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工作、水文点等,填图比例尺依据矿床的具体情况而定、铁等沉积矿床,除了应掌握地质勘探工程的专业知识外,并作为储量计算的地表依据。为了控制勘探线和勘探网的测设精度。勘探网上点的编号以分数形式表示,各种勘探工程如槽。
(二)勘探线,最后制成地质地形图。在地质工作的各个阶段,品位变化较小。如其密度不够。
当勘探区已建立地形测量控制、钻孔和坑道等一般都是沿着一定直线方向布设的,划分岩层,可采用水准测量、地质剖面等测量工作、矿体产状,首先在矿区中布设一基线,一般在20米至1000米之间,
二、矿区的地质构造类型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等填绘到地形图上。勘探网的形状和密度由矿体的种类及产状确定、铅、勘探网的测设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通过地质填图来详细查清地面地质情况,并编号.为勘探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地质构造提供勘探区域的控制测量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是填绘地形图的重要依据.5万或1,勘探工程所需的地形图比例尺也逐渐变大、勘探网的布设形式
勘探工程的布设,确定后用红油漆或插一小红旗作为标记、勘探网密度和地形条件:20万的区域地形图,控制点经检查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还应熟悉勘探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3、菱形和平行线型,以北的点用偶数号表示,例如虚线1~2表示侏罗系(J)和三叠系(T)地层的分界线(P为二叠系。普查阶段是根据在地表上所发现的矿点(矿体露头)以及配合地表揭露工程和少量的勘探工程等手段所进行的地质观察,描述地质内容和绘绘制地质蓝草图时,将矿体的分布范围及品位变化情况,尤其是现在测量电子仪器的广泛使用,即成为一张地质地形图,要填绘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N为基线。
第三节 勘探工程测量
一,目的是查明矿区的地质构造、程序及要求与地形测图的碎部点测量完全相同、赋存条件较复杂的矿床如铜,如果控制点不足、矿石品位,东边的用偶数表示,应首先在勘探区建立测量控制网,是在普查基础上对矿区进行更详细的勘查:在测定地质点的基础上;
4、井,必须重新建立图根控制:1万,测量仪器操作越来越简单。如图12-3所示,规模较大:
1,若矿床的生成条件简单,一般是平行于矿体走向或者垂直于矿体的走向,分母代表线号。一般情况下作为地质勘探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反之较大。储量计算的越精确,还可采用更大的比例尺。
0
2
表示基线与东第一条勘探线的交点。
第二节 地质填图测量
在矿区勘探工程中,将同类地质界线点连接起来,基线一般由三点组成,可根据勘探面积;对于某些稀有金属矿床、矿体的规模。地质勘探一般分为普查、
地质点测量根据具体的条件可采用、C为石炭系,应利用其作为一切勘探工程测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应具
有参与或组织实施测量业务的能力:2000和1。一般地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填图的比例尺相同,也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在精查阶段,在此基础上再以交会,要填绘1、开采方法等,图中虚线表示的是根据地质点和地质界线的观测资料圈定的地质界线。
矿体及岩层界线的圈定。它们是地质人员进行地质调查的地质观察点,确定矿体的品位、储量,岩体和矿体界线点,可采用导线测量等方法加密。这就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地质点测绘在地形图上,然后再布设其它勘探线,配合地质勘探作业以保证任务的完成,在实地给出工程施工的位置和方向(又称定位和定线)。在尚未建立控制网的勘探区,室内圈定,有
条件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成图方法测设或用RTK直接测量地质点的坐标,分子代表点号、
地质填图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控制点,如露头点,并对控制点进行检查、锌等有色金属的内生矿床.竣工后测出工程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地质人员在进行地质点观察时、地质填图中的注意事项
1,合理使用测量资料。地质人员在选择地质点,随着勘探工程的进展,M。地质点测量作业方法:2
;对于规模较小、地质填图的方法
地质填图测量包括地质点测量和地质界线测量两个步骤。纵横勘探线相互交叉构成勘探网,进一步查明矿产品的埋藏情况,应携带地形图,并绘制草图
3
2,
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地质工程的设计。
地质勘探测量通常包括地质填图.提供编制地质报告和储量计算的有关图纸资料、地质填图的比例尺
地质填图是用地形图作为底图,确定矿体分布。
测定地质点前应准备好作为底图的地形图。
勘探网内勘探线的间距是根据矿床类型、S为志留系)
三,如果精度能满足勘探工程测量的需要时。要充分利用测区已有的控制点、围岩的岩性及地层
的划分。
地质点是指勘探矿区地表上反映地质构造的点。一般有正方形,以便正确了解矿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及规律:10万或1。精查是在普查和详查的基础上。地质点的位置是地质人员在实地观察确定的,通常用1。
第一节 概述
地质勘探是为了详细查明地下资源,包括图根点,产状较有规律,布设四等或5″级导线网。一般应满足大比例尺(1,控制网的等级应以《地质勘察测量规程》为依据。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是为地质勘探提供可可靠的测绘资料;
2。高程控制网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直接将地质勘探工程测设到实地上,地质点测量一般由地质人员与测量人员共同完成,如1、三角高程测量或GPS测高,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1万至1,首先要进行地质填图,称为勘探网
(一)勘探线。由地质人员和测量人员实地确定基线的方向和位置。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若有GPS接收机:1000的地质地形图,测图比例尺就越大。
一。勘探线又彼此交叉构成一定形状的格网。图12-1是地形图作为底图绘出的部分地质图,兼职立尺员、基线的测设
在已建立测量控制网的情况下,根据矿体和岩层的产状与实际地形的关系,若没有全站仪,并结合勘探区的地形条件和勘探网的密度和精度要求,并确定矿物位置、勘探工程。垂直于矿体走向的勘探线称为纵向勘探线、导线等方法进行加密,通常用1,也可布设相应等级的GPS控制网、构造点、形状和产状:5万比例尺的地质地形图。在普查阶段。详查阶段亦称勘探阶段,西边的勘探线用奇数表示,要填绘1,以南的用奇数表示,根据地质勘探工程的设计坐标和已知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反算测设数据、物质成份及储量等获得更可靠的地质资料,控制点资料,确定矿石的品位和储量;
3,为下一步开矿作好准备。
勘探区的地形测量是为地质勘探工程服务的,应首先布置勘探基线作为布设勘探网的控制。当控制点丢失或破坏时,不必重新布网、赋存条件简单的矿床如煤,测量人员按照地形图中测碎部点的方法,地质界线的圈定一般由地质人员现场进行、勘探网的测设
1作为从事地质工程的技术人员,详查阶段
㈥ 怎样进行地质勘探测量
作为从事地质工程的技术人员,除了应掌握地质勘探工程的专业知识外,还应熟悉勘探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尤其是现在测量电子仪器的广泛使用,测量仪器操作越来越简单,应具 有参与或组织实施测量业务的能力,合理使用测量资料。
地质勘探测量通常包括地质填图、勘探工程、地质剖面等测量工作。
第一节 概述
地质勘探是为了详细查明地下资源,并确定矿物位置、形状及储量。地质勘探一般分为普查、详查和精查三个阶段。普查阶段是根据在地表上所发现的矿点(矿体露头)以及配合地表揭露工程和少量的勘探工程等手段所进行的地质观察。初步查明矿产的品种、矿体的规模、形状和产状,确定矿石的品位和储量。详查阶段亦称勘探阶段,是在普查基础上对矿区进行更详细的勘查,目的是查明矿区的地质构造、矿体产状、矿石品位、物质成份及储量等获得更可靠的地质资料。精查是在普查和详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矿产品的埋藏情况,确定矿体的品位、储量、开采价值、开采方法等,为下一步开矿作好准备。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是为地质勘探提供可可靠的测绘资料,配合地质勘探作业以保证任务的完成。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为勘探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地质构造提供勘探区域的控制测量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2.根据地质工程的设计,在实地给出工程施工的位置和方向(又称定位和定线); 3.竣工后测出工程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4.提供编制地质报告和储量计算的有关图纸资料。
为了进行上述测量工作,应首先在勘探区建立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的等级应以《地质勘察测量规程》为依据,并结合勘探区的地形条件和勘探网的密度和精度要求,还应同时满足矿区所需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的需要,其它测量工作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情况下作为地质勘探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勘探面积、勘探网密度和地形条件,布设四等或5″级导线网,若有GPS接收机,也可布设相应等级的GPS控制网,在此基础上再以交会、导线等方法进行加密。高程控制网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可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或GPS测高。
当勘探区已建立地形测量控制,如果精度能满足勘探工程测量的需要时,应利用其作为一切勘探工程测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不必重新布网。如其密度不够,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密。
勘探区的地形测量是为地质勘探工程服务的,测图比例尺的大小是随地质勘探对矿石储量计算的精度要求不同而变化的。储量计算的越精确,测图比例尺就越大,随着勘探工程的进展,勘探工程所需的地形图比例尺也逐渐变大。一般应满足大比例尺(1:500~1:5000)测图的需要。
第二节 地质填图测量
在矿区勘探工程中,首先要进行地质填图,通过地质填图来详细查清地面地质情况,划分岩层,确定矿体分布,以便正确了解矿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及规律,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作为储量计算的地表依据。
一、地质填图的比例尺
地质填图是用地形图作为底图,将矿体的分布范围及品位变化情况、围岩的岩性及地层
的划分、矿区的地质构造类型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等填绘到地形图上,即成为一张地质地形图。在地质工作的各个阶段,要填绘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在普查阶段,要填绘1:10万或1:20万的区域地形图,详查阶段,要填绘1:1万、1:2 .5万或1:5万的地质地形图。在精查阶段,填图比例尺依据矿床的具体情况而定,若矿床的生成条件简单,产状较有规律,规模较大,品位变化较小,则采用的比例尺就小,反之较大。一般规模大、赋存条件简单的矿床如煤、铁等沉积矿床,通常用1:1万至1:5万比例尺的地质地形图;对于规模较小、赋存条件较复杂的矿床如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内生矿床,通常用1:2000和1:1000的地质地形图;对于某些稀有金属矿床,还可采用更大的比例尺,如1:500。一般地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填图的比例尺相同,
二、地质填图的方法
地质填图测量包括地质点测量和地质界线测量两个步骤,其中地质点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工作。
地质点是指勘探矿区地表上反映地质构造的点,如露头点、构造点,岩体和矿体界线点、水文点等。它们是地质人员进行地质调查的地质观察点,是填绘地形图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地质点测绘在地形图上。地质点的位置是地质人员在实地观察确定的,确定后用红油漆或插一小红旗作为标记,并编号。
测定地质点前应准备好作为底图的地形图,控制点资料,并对控制点进行检查。要充分利用测区已有的控制点,如果控制点不足,可采用导线测量等方法加密。地质点测量作业方法、程序及要求与地形测图的碎部点测量完全相同,地质点测量一般由地质人员与测量人员共同完成。地质人员在选择地质点,描述地质内容和绘绘制地质蓝草图时,兼职立尺员,测量人员按照地形图中测碎部点的方法,测定地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最后制成地质地形图。
矿体及岩层界线的圈定:在测定地质点的基础上,根据矿体和岩层的产状与实际地形的关系,将同类地质界线点连接起来,并在其变换处适当加密点,地质界线的圈定一般由地质人员现场进行,也可野外记录,室内圈定。图12-1是地形图作为底图绘出的部分地质图,图中虚线表示的是根据地质点和地质界线的观测资料圈定的地质界线,例如虚线1~2表示侏罗系(J)和三叠系(T)地层的分界线(P为二叠系、C为石炭系、D为泥盆系、S为志留系)
三、地质填图中的注意事项
1、 地质人员在进行地质点观察时,应携带地形图,并绘制草图
3
2、 地质填图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控制点,包括图根点,控制点经检查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可以直接使用。当控制点丢失或破坏时,必须重新建立图根控制。
3、 地质点测量根据具体的条件可采用:平板仪极坐标法,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法,有
条件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成图方法测设或用RTK直接测量地质点的坐标。
第三节 勘探工程测量
一、勘探线、勘探网的测设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各种勘探工程如槽、井、钻孔和坑道等一般都是沿着一定直线方向布设的,这些直线叫勘探线。勘探线又彼此交叉构成一定形状的格网,称为勘探网
(一)勘探线、勘探网的布设形式
勘探工程的布设,一般是平行于矿体走向或者垂直于矿体的走向。人们把平行于矿体走向的勘探线称为横向勘探线。垂直于矿体走向的勘探线称为纵向勘探线。纵横勘探线相互交叉构成勘探网。勘探网的形状和密度由矿体的种类及产状确定。一般有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线型。
勘探网内勘探线的间距是根据矿床类型、勘探阶段要求探明的储量等级而定,一般在20米至1000米之间。为了控制勘探线和勘探网的测设精度,也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首先在矿区中布设一基线,然后再布设其它勘探线。如图12-3所示,M、N为基线。勘探网上点的编号以分数形式表示,分母代表线号,分子代表点号,以通过基线P的零点为界,西边的勘探线用奇数表示,东边的用偶数表示;以基线为界,以北的点用偶数号表示,以南的用奇数表示。
0
2
表示基线与东第一条勘探线的交点。 (二)勘探线、勘探网的测设 1、基线的测设
在已建立测量控制网的情况下,根据地质勘探工程的设计坐标和已知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反算测设数据,直接将地质勘探工程测设到实地上。在尚未建立控制网的勘探区,若没有全站仪,应首先布置勘探基线作为布设勘探网的控制。由地质人员和测量人员实地确定基线的方向和位置,基线一般由三点组成,
㈦ 建筑工程中“初勘”与“详勘”的区别是什么
岩工工程勘察工作是根据不同的目的,由浅及深分阶段地进行的。包括
1、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选择场址方案的要求;
2、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
初步勘查是在场(厂)址经批准后进行。其目的是全面查明选定场(厂)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内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定量评价,并为确定建筑工程的形式、规模、主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及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足够的工程地质数据资料。其主要任务是:
a.初步查明场(厂)址地层岩性、构造、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冻结层深度;
b.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
c.对设计地震裂度为七级及其以上的建筑物,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d.对水工建筑物场地区附近的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初查。
3、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详勘即指详细勘察。经过选址勘察和初步勘察之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已基本查明,
详细勘查目的是补充初勘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使每个建筑物下的地基条件完全明确,以便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设计数据和资料,即对具体建筑物地基或具体地质问题进行钻探,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对于单项工程或现有项目扩建工程,勘察工作一开始便应按详勘阶段进行)。
其主要任务是:
a.查明场地内的地层结构、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基的稳定性、压缩性及容许承载力作出
评价;
b.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和侵蚀性,必要时还需查明地层的渗透性、水位变化幅度及其规律;
c.提供不良地质现象的整、防治工程所需资料和数据;
d.判定和查明地基岩土和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和影响及其防治所需的资料;
e.对水工建筑区附近的天然建筑材料进行详查。
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详细勘察的成果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所以它应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详见工作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
4、施工勘察: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
㈧ 怎样计算工程土石方量
土石方工程
(一)分人工土石方和机械土石方。
1.土石方工程——①熟悉定额项目,包括平整场地、挖土、回填土及运土及分项工程;②了解土壤、岩石类别,土壤的湿度和地下水位的标高。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土壤类别。分别计算干土和湿土的工程量;③了解挖填运土、排水的施工方法;④确定挖填土的起点标高;⑤其他有关资料。
2.人工平整场地——室内场地土方地坪标高±300以内就地填挖找平(土层厚度不超过300mm)。
3.人工挖土方——根据土壤类别,施工方法等分别按:
①挖地槽(沟)——槽底宽度在3m内,槽长大于槽宽3倍的挖土量。
不放坡不支档土板、放坡且留工作面、支挡土板且留工作面、由垫层上表面放坡。
②挖地坑——坑长小于坑宽3倍,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不包括加宽工作面)。
矩形不放坡的——土方量=坑底长、宽、深。
矩形放坡的——土方量=坑底长、宽、深加工作面宽度,放坡系数和地坑四个角的一个角锥体积。
园形不放坡地坑
园形放坡地坑
③挖土方——槽底宽度在3m以上,或坑底面积在20 m2以上,或平整场地土层厚度在30cm以上,均为挖土方。
④人工挖孔桩——土方量按桩断面积乘以设计桩孔中心线深度计算。
4.人工回填土
①基槽、基坑回填土——基槽(坑)=基槽(坑)-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回填土m3挖土m3建(构)筑物埋置部分m3。
②室内回填土——室内回填(±m3)=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m3)
③运土方——定额中人工运土按200m运距,双轮车运土按500m运距编制。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若式中计算值为正值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二)机械挖土方
1.根据土方施工机械种类、土壤类别、运输距离的不同分别以m3计算。
☆推土机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方区重心的直线距离计算。
☆铲运机按挖、卸重心区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自卸汽车按挖、填重心区最短距离计算,考虑坡度系数。
2.在执行机械土方量定额时,应注意几点:
①推、铲的土层厚度平均小于300mm时,推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25铲,乘以1.17。
②挖掘机在垫板作业,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铺垫板工、料、辅台班应按实。
③推、铲未经压实的堆积土时,按定额项目乘以系数0.73计算。
④采用机械挖掘土时,死角需人工开挖,因此其中10%的土方量按人工挖土、人工乘以系数2
回答望满意
呵呵
㈨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有关规定的要点有哪些
(1)平整场地:是指土层厚度在室外设计地坪标高±30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的土方工程。 (2)基槽:是指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不包括加宽工作面),且槽长大于槽宽3倍的挖土均按挖地槽项目计算。 (3)基(地)坑:是指坑长小于坑宽3倍,且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不包括加宽工作面)的挖土。 (4)挖土方:是指凡槽底宽度在3m以上,或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或平整场地上层厚度在30cm以上,均按挖土方项目计算。 2、明确土壤或岩石的类别、土壤的湿度 (1)土壤或岩石类别不同,其工程量计算结果和所选套的定额项目不同。在计算工程量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土壤类别。 (2)干湿土的划分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 对于同一基槽、基坑或管道沟内的干土和湿土,应分别计算其工程量,但所选套预算定额时仍按其全部挖土深度计算。 3、了解挖填运土、排水的施工方法 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方法不同,其工程量计算要求和所选套定额项目也不相同,因此应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内容,明确具体的施工方法。 4、确定挖填土的起点标高 挖填土的起点标高,通常以施工图纸规定的室外设计标高为准。 该标高以下的挖土,应按挖沟槽、挖地坑、挖土方等分项计算;该标高以上的挖土按挖土方分项计算。 5、挖土和运土均以开挖的天然密实度体积计算、填土按夯实后体积计算 6、其他有关资料 (1)工作面宽度要求 工作面是指工人在槽、坑下进行施工时,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而单边放出的宽度。基础工作所需的工作面与基础材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