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黑龙江省有哪些地质系统

黑龙江省有哪些地质系统

发布时间: 2021-02-10 04:03:41

① 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构想

张清 王希

(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

摘要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核心是实现数据到信息、知识的转化与集成,再对外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化应用服务。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就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方案加以探究,以地质资料工作信息化为参考,在对地质资料数据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数字地质资料档案馆建设的背景、近几年的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目标、总体框架、技术路线、数据处理、总体功能展现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的关键技术和具体措施,以发挥省级示范作用,促进黑龙江省地质资料信息化和产业化建设。

关键词 地质资料 数字化 系统 构想

1 黑龙江省地质资料近几年的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

黑龙江省幅员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几十年的地质工作积累下许多宝贵的地质资料。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我省地质勘查行业中馆藏最多、最全的地质专业技术资料档案馆,截至目前,已收藏了5758种各类成果地质资料档案。

1.1 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数据库建设和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数据库建设

黑龙江省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起步于1997年,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我们以项目方式开展此项工作,总计完成4795 档成果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工作。与此同时,按国家要求电子文档汇交始于2002年,到目前为止已接收电子文档资料近800档。

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黑龙江省开展了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数据库建设。该数据库已于2004年正式在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网站上公开对外进行查询服务。在开展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数据库建设的同时,2002~2003年黑龙江省又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数据库建设工作。

1.2 地质资料抢救性修复及矢量化工作

早在2000年黑龙江省资料馆就对馆藏成果地质资料保管状态进行了摸底统计,对破损严重的纸质资料进行了划分,并计划分期分批进行抢救修复。2003~2013年已完成4期地质资料抢救性修复工作。修复后的地质资料按照电子文档汇交格式制作,形成电子文件永久保存,为今后建设数字化地质资料馆奠定了基础。2008年在进行抢救性修复的同时,又进行了图件属性库建设的试验,在完成的187档资料中选择了105档主要图件499张进行属性数据提取和采集。几年来修复完成了502档资料,文字10余万页,图件近万张。以上成果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为今后建设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做好了基础数据准备。

1.3 地质资料数字化数据的利用状况及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建设

1.3.1 电子阅览室建设及电子资料利用状况

黑龙江省电子阅览室建于2004年,在目录数据、图文数据完成的基础上,以全国馆开发的“地质资料查询服务系统”为查询平台,开展了电子借阅服务,为地质资料利用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借阅服务工作。

同时,各类电子数据的完成,也为借阅者提供了图文资料的电子打印、资料出图及光盘刻录服务工作。

1.3.2 黑龙江省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建设

由于原“地质资料查询服务系统”开发年代比较早,所查询的资料有一定的局限性,从2005年起,黑龙江省就一直筹划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开发,2012年我们立项开发了用于电子阅览室的“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系统”,并与全国地质资料馆开发的系统一并使用,在系统开发的同时,还申请了“省国土资源厅——地质资料服务及档案数字化项目”,该项目是将黑龙江省已经完成的地质资料基础性数据库转换为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格式,为下一步建立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黑龙江省数字地质资料档案馆建设背景、目标

2.1 黑龙江省数字地质资料档案馆建设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对地质资料及其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明确要求,即坚持加强地质成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提高成果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如何能适应和满足黑龙江省矿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把黑龙江省馆藏成果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出来,面向地质勘查单位、矿山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并根据用户在生产经营和经济活动中的特定要求,对馆藏地质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开发,提供可直接用于生产、经营、科研、教学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以满足社会各个方面对成果地质资料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使利用者能够将所需地质成果转化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地促进黑龙江省矿业经济的繁荣。

2.2 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随着全省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数据库及实物地质资料检索数据库的基础工作的完成,加之在近几年完成的抢救性地质资料修复工作及矢量化工作的基础上,以基础数据为依托,以地质资料现代化服务为手段,建设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势在必行。

为实现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目标,根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安排,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开展,最终完成地质资料档案馆所有资料(地质成果资料、地质原始资料以及实物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工作;建成地质资料存储量大、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快捷的全省“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为一体的查询与利用、管理与服务、应用与开发的地质资料综合管理系统;建成真正意义上的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现地质资料网上公开查询和利用。

3 数字地质资料档案馆总体框架、技术路线及功能展现

“地质资料综合管理应用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总体框架示意图

3.1 系统结构

系统整个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逻辑结构示意图

3.1.1 应用平台

应用平台提供数据管理功能,主要提供给管理人员或更高级别的人员使用,其中使用应用平台的人员都需要在本机上安装开发的应用系统。

3.1.2 浏览平台

浏览平台满足一般人员的阅读和查询使用,通过对固定的网络地址的访问,可以查询各类地质资料信息。

3.2 系统网络结构

针对数字地质资料档案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3)分两个层面进行讨论:

图3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3.2.1 内网

内网的网络通信方式实际是在内部的局域网间完成,不涉及与互联网的连接。把数字地质资料档案馆数据服务器和Web服务器都放置在厅信息中心(厅信息中心已经建立专机房),而Web服务器既能够连接数字地质资料档案馆数据服务器又可以提供对外访问服务,所需要的只是在Web服务器上带有两块网卡(建议采用千兆网卡),一块连接内部网络,另一块连接外网,这样Web服务器就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而对于数字地质资料档案馆数据库的维护,通过地质档案馆利用内部网络就可以完成。

3.2.2 外网

外网主要是提供对方资料信息发布和服务的层面,只要保证Web服务器具有固定公网地址就可以满足对外地质资料的检索、查看等功能。

3.3 数字地质资料档案馆建设技术路线

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和专业数据处理技术规范,对馆藏的所有地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并以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仓库为主体,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建立一套全面的、快速的满足以上数字化资料综合性管理、应用及服务的信息系统,本系统采用B/S3层结构与C/S混合模式进行设计与开发,并采用先进的Web GIS技术实现地质空间信息与专题信息的发布和地质报告电子文档的查询与应用。贯穿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路线为以下几点:

1)地质资料(原始)采用数码拍照、扫描识别进行电子化处理。

2)地质图件采用矢量化处理方法。

3)电子文档地质报告和矢量化地质图件关联进行数据库存储。

4)把地质数据按照专业分类的方式进行综合系统(相关属性)的开发。

5)对系统进行充分的应用测试,达到最终目的。

3.4 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数字中心总体功能

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数字中心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地质资料综合管理应用系统”去实现的,该系统有别于“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系统”。“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系统”属于内网管理系统,而“地质资料综合管理应用系统”是内外兼用功能强大的服务系统。该系统建设完成后最终具有如下特点:

1)地质资料数据电子化存储管理。

2)地质资料的电子数据的查询浏览。

3)地质图形数据形成的专题空间数据库。

4)基于综合电子资料的地质电子图书馆。

“地质资料综合管理应用系统”给使用者的总体表现是一个丰富的、直观性的应用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进行不同地质专业数据的查询和使用,与以往的系统不同,该系统最终把所有的地质资料数据(包括成果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都电子化进入数据库,所以当使用者查询到需要的档案资料或图形数据的时候,同时就可以看到档案资料的内容和地图数据。

4 建议

4.1 建议国家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新中国成立65年来,国家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获取各种地下、地面的资源数据和信息,积累了相当规模的数字化空间信息资源。而只有少量空间地质信息资源完成建库并投入独立运行服务。由于数据库的建设时间跨度大,这些数据库都具有基于文件的管理方式运作的特点。特别是空间数据库,空间与属性数据分开存放,操作孤立。数据库零碎地分布在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个单位,格式不同,共享困难,数据无法得到有效应用。所以国家应尽快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这对当前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尤为重要。

4.2 国家应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08年黑龙江省对建设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进行测算,所需资金达2亿多元。我国的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设发展也很不平衡,且绝大部分省级地质资料管理机构存在项目资金不足的情况。所以,希望国家在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同时,应考虑省级地质资料保管机构具体情况,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4.3 与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部门相协调,纳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规划

目前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正在积极推进“黑龙江地质矿产综合监管‘一张图’”规划,该规划就是依托国土资源政务专网,基于统一地理空间参考,整合地质资料、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保护等各类地质矿产基础数据。而地质资料数字中心建设既是其中一部分,又要依托于该规划。同时,将地质资料数字中心建设纳入全省国土资源建设规划,积极推动地质资料数字中心建设,使地质资料更加有效便捷地服务于矿产资源管理,促进全省矿业经济繁荣发展。

② 哈尔滨有哪些关于地质方面的工作单位

哈尔滨市最大的地质单位是黑龙江省地矿局,下属分管不少地质队和黑龙江地调院。本科来说想进局里基本不太可能,只能去局里下面的单位。黑龙江出野外挺艰苦的,好多深山老林,而且钱也不太多。

③ 哈尔滨哪个地质部门比较好啊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

④ 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自动监测仪数据接收终端

四、信息化建设情况

自2003年开始至今,一直采用电话或传真方式接收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经专家会商确定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等级后,省厅以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向有关地市发布预报预警信息。自2003年至2008年,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40条,成功预报6次,避免近200人伤亡。

黑龙江省未建立地质环境环境空间数据管理平台,按工作项目要求,省站先后完了全省1:50万水、工、环地质图空间数据库、21幅1:20万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和18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数据库建库工作。2007年7月,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信息室协助下,建立了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远程地下水水位和水温的自动监测。

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

1991年、1996年和2001年分别提交了《1986~1990年黑龙江省地下水环境质量报告》、《1991~1995年黑龙江省地下水环境质量报告》、《1996~2001年黑龙江省地下水环境质量报告》。近几年来为适应新时期环境地质工作要求,每年向地方政府提交该地区的地下水水情通报和预测预报,在全省81个市(县)中,已向50个市(县)提供了水情通报。

自2000年起至今完成了牡丹江市、鸡西市、鸡东县、穆棱市、七台河市、双鸭山市、鹤岗市、伊春市、黑河市、海林市、尚志市、绥芬河市、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依兰县、方正县、五常市、东宁县、宁安县2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2002年提交了《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2005年提交了《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报告;2006年提交了《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报告;2007年提交了《松花江重点地段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报告和《东北地方病(肇源县、肇州县)严重区供水安全示范工程》报告;2008年提交了《黑龙江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2004年和2006年完成“301国道阿城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301国道尚志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2004~2008年完成“大庆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监测”工程;2005~2007年完成“五大连池市焦得布矿泉水勘察”工程。

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获2005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黑龙江省典型矿山生态环境定量化评价研究”获国土资源部“十五”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获2006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法制建设

1998年经黑龙江省人大审议批准,《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在该条例中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及尾矿处理做了明确规定,并对小型矿山企业实行闭坑抵押办法,对勘查、开采矿产资源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者诱发地质灾害未按期恢复治理的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1999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于9月2日正式颁布实施;1999年7月6日,黑龙江省地矿厅以黑地发〔1999〕40号文件下发了《黑龙江省小型矿山闭坑抵押金管理办法》。1999年鸡西地矿局出台并实施了《鸡西市矿泉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嘉荫县于1998年颁布实施了《嘉荫县恐龙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阿城市地矿局、嫩江县地矿局分别制订了《阿城市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矿山企业排土、排水、排废弃物、尾矿管理规定》;2001年9月1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下发《哈尔滨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2005年4月20日,双鸭山市人民政府下发《双鸭山市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10月20日,经黑龙江省人大审议通过《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保护条例》,并于2007年1月1日实施;2007年8月1日,黑龙江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局联合下发《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该制度自发布之日执行。

⑤ 黑龙江都有哪些地市

黑龙江省一共有13个地级市(区),分别是哈尔滨市(副省级)、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伊春市、七台河市、鹤岗市、黑河市、绥化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如图所示。

⑥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直属单位哪个最好

那还用问 肯定是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总院 人家老大

⑦ 黑龙江省哪个地质队好一些

黑龙江省90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黑龙江省九○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是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904团“集体、对口、就地转业”改编而成,原隶属地矿部水文地质指挥部暨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1999年实行属地化管理,归口黑龙江省地勘局。我院是一支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的具有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专业地质勘察队伍。现具有国土资源部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工程勘察、施工、设计以及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建设部颁发的专业甲级勘察、设计、施工证书。部颁发的水工环、液体矿产勘察甲级资质,地球物化勘查、勘查工程施工乙级,固体矿产勘查丙级,黑龙江省水利厅颁发的凿井甲级资质。现有职工18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21人;工程师42人。各类设备达191台套,固定资产830万元。并拥有一大批技术成果资料,堪称“人才荟萃、装备精良、成果辉煌、力量雄厚”。
我院自成立以来,先后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完成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普查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钻探进尺10万多米;出版了60多份科研成果报告;完成国家一、二类水文、工程、环境地质项目40余个,有10多个项目分别获部级二、三、四等科技成果奖。在国家一、二类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0篇以上。近年来又充分发挥“3S”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在技术成果中的作用,圆满出色地完成了4个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其中《黑龙江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在全国评比中名列第二。完成的《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被国土资源部评为二等奖。在理论上、方法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并积蓄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特别是在基岩山区找水方面,实现了找水理论的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整套在基岩裂隙找水的独特方法及物探定井的丰富经验和具有专利产权的凿井工艺,被社会誉为“探水神兵”。在地勘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为黑龙江省20多个市(县)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农田供水勘察工作,为60多个村(屯)找到了丰富的地下水,为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和边防部队打了400多口供水井,解决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的供水需求和300多万人口的饮水问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们把握机遇、调整结构、延伸产业,除保留水工环和地质灾害监测治理等主导产业的优势外,岩土工程勘察、管道施工、城市供水、凿井工程、桩基础、煤矿降水、工程物探和测量、矿泉水评价、农业地质、矿区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信誉和经济效益。为了扩大服务领域,长足发展,先后在海拉尔成立了分支机构和在哈建立了办事处。

⑧ 黑龙江省地质特点

黑龙江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主要以侏罗、白垩、新生代沉积为主。

⑨ 谁有黑龙江省地质调查总院的简介、、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成立于1997年7月1日,隶属于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及地勘局的地质勘查技术业务支撑。是黑龙江省唯一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及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公益性队伍,是黑龙江省地勘行业的龙头。主要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及国家和省级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省地调总院为有效提升在黑龙江省地勘行业的地位,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成果资料的质量。于2005年取得了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评估等4个甲级资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设计勘察等4个乙级资质。整体实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大大提升了无形资产和竞争实力,为提交优秀地质成果奠定了基础。

我院现有职工总数138人,平均年龄35岁。其中:博士4人,硕士13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职工11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3人,高级工程师38人,工程师8人。共配置了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绘图仪、工程复印机、扫描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掌上电脑、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MAPGIS、MAPCAD、遥感图像编辑软件、物探设备及化验设备等各种高精度仪器设备600多台套,拥有ARCINFO、RGMAP、MAPGIS、MAPCAD、TCI、GEOMDIS、GEOEXPL等一大批专业地学软件,有效提升了数字地质工作水平和技术实力,为该院的稳步发展和不断提高奠定了人才和物质基础。

多年来,黑龙江省地调总院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持续改进求发展,争创产品和服务一流”的质量方针,全面贯彻执行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上不断创新。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自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及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90余项。涉及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矿产调查、物探、化探、水工环、遥感、数据库建设、矿产综合研究、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评估、监理、设计勘查等多个领域。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成果验收中,地质成果优良率达100%。先后有1个项目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个项目获得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3个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6个项目在首届黑龙江省地勘项目成果资料展评中获奖,25个项目在2002年黑龙江省地勘局地勘成果汇报和资料展评会获奖。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式下,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愿与国内外同仁携手并进,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