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勘查勘探孔孔深怎么布置

地质勘查勘探孔孔深怎么布置

发布时间: 2021-02-10 02:42:25

㈠ 单体建筑地质勘探在什么情况下,每个基础都要钻孔一般钻孔间距和布置是怎样的

根据设计具体明确的勘探要求,设计会根据地质情况及结构物特点,走向给你明确勘探点坐标,深度。

㈡ 地质勘探的第一个孔和第二个孔的深度有出入没有,它们之间相隔3米.

工程地质勘探孔的间距一般20~25m。如果相邻勘探孔持力层坡度比大于10%,需要在两个孔之专间增设勘探孔。一般没属有间距3m的勘探孔。在施工中,为了更好地判断持力层的状况,也可进行施工勘察,但那主要是查明持力层位置,不属于一般意义的地质勘探孔。

㈢ 工程地质详勘中孔深设计原则

这是我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摘抄的。系统的你可以看这个规范。我这里也有。qq发给你也行。
4.1.11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
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招的岩土参数;对建
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墓础形
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
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 集 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
的地面盆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
特点,基础形式、埋f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 明 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
发展趋势和危容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 明 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
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
力;
4 对 扮 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
计算参数.预浏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 明 埋藏的河道、沟派、慈穴、防空洞、孤
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 明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
变化幅度;
7 在 季 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
深度;
8 判 定 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2 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勘
察工_作应按本规范第5.7节执行;当建筑物采用桩基
础时,应按本规范第4.9节执行;当需进行基坑开
挖、支护和降水设计时,应按本规范第4.8节执行〕
4.1.13 工程需要时,详细勘察应论证地基上和地下
水在建筑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
和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方案、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
设计水位的建议
4.1.14 详细勘察勘探点布置和勘探孔深度,应根据
建筑物特性和岩土工程条件确定。对岩质地基,应根
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结合建筑物对
地基的要求,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
基,应符合本节第4.1.15条一第4.1.19条的规

4.1.15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可按表4.1.15确

表4.1.15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m)
地基复杂
程度等级
m1" A一
‘川wt 一
地基复杂
程度等级
勘探点
阳」距
一 级(复杂)
二二级(中等复杂)
10一15
巧一30 一
级 (简 单 )
{
30一50
4.1.16 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 探 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对无
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
置:
2 同 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
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3 重 大 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
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
4 勘 探 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
地质条件、湿陷性卜、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
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4.1.17 详细勘典的单栋商层建筑勘探点的布t,应
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
密集的商层盆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
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澡度自甚础底面算起,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勘 探 孔深度应能控制地甚主要受力层,当苍
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
不应小于甚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
1.5倍.且不应小于5m;
2 对 高 层玻筑和.作变形计X的地荡,控创性
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苍变形计算深度:离层跪筑的
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甚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
并深入稼定分布的地层;
3 对 仅 有地下童的度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
不能浦足抗浮设计要求,招设t抗浮桩或锚杆时。勘
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 当 有 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
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 在 上 述规定深度内当遇甚岩或厚层碎石土等
祖定地层时,勘探孔澡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盛。
4.1.19 详细勘察的勘探孔深度,除应符合4.1.18
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I 地 基 变形计算深度,对中、低压缩性土可取
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
对于高压缩性土层可取附加压力等干上覆土层有效自
重压力10%的深度;
2 建 筑 总平面内的裙房或仅有地下室部分(或
当基底附加压力P.<。时)的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可
适当减小,但应深人稳定分布地层,且根据荷载和土
质条件不宜少于基底下0.5一1.0倍基础宽度;
3 当 需 进竹地基整体稳足性验算时,控制性勘
探孔深度应根据具体条件满足验算要求;
4 当 需 确定场地抗震类别而邻近无可靠的覆盖
层厚度资料时,应布置波速测试孔,其深度应满足确
定覆盖层厚度的要求;
5 大 型 设备基础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基础底面
宽度的2倍;
6 当 需 进行地基处理时,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
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要求;当采用桩基时,勘探孔的
深度应满足本规范第4.9节的要求
4.1.20 详细勘案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侧试应符合
下列要求:
1 采 取 土试样和进行原位侧试的勘探点数f.
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
对地甚苍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跪筑物每栋不应少于3
个;
2 每 个 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
测试橄据不应少于‘件(组】;
3 在 地 甚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
夹层或通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侧试;
4 当 土 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教,或原
位侧试工作.。
4.1.21 基坑或基槽开挖后,岩土条件与勘察资料不
符或发现必须查明的异常情况时,应进行施工勘察;
在工程施工或使用期间,当地基土、边坡体、地下水
等发生未曾估计到的变化时,应进行监测,并对工程
和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4.1.22 室内土工试验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为基坑工程设计进行的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应满足本
规范第4.8.4条的规定。
4.1.23 地基变形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或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
执行
4.1.24 地基承载力应结合地区经验按有关标准综合
确定。有不良地质作用的场地,建在坡上或坡顶的建

㈣ 建筑地质勘探规范中的勘探孔数量及深度要求

你看看规范啊,这上面怎么登

㈤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如何确定孔深和,及如何最优化的布置孔位,谢谢

钻孔深度的确定要遵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规范中具体对孔深和间距专都有说明,孔深和建筑物基属础宽度有关。布孔方式一般是沿建筑物基础的中线和交点处布置。这个需要你自己好好看看规范,结合工程具体实际情况合理布置。

㈥ 怎么布置勘探孔

勘探孔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勘探孔应沿管道中线布置。当条件受限时,勘探孔移位不宜超出管道沟坑的开挖范围;穿越铁路、公路或河谷地段的勘探孔移位不宜偏离管道中线3m;当采用顶管施工时, 勘探孔宜沿管道走向在离管道两边外侧各2~6m交叉布置;

2在每个地貌单元及地貌单元的交界部位、管道走向转角处等均应布置勘探孔,在微地貌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宜适当加密。

勘探孔间距和深度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穿越暗埋的河、湖、沟、坑地段和可能产生流砂和地震液化的松软土层地段,勘探孔应加密,孔距宜为30~50m,孔深宜穿过该土层并进入下部密实土层不小于3m;

2 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和河谷地段,勘探孔间距以能控制地层土质变化为原则,宜采用30~100m。穿越铁路、公路地段时不宜少于2个勘探孔;穿越河谷两岸及河床时不应少于3个勘探孔,且河谷两岸及河床均应布置勘探孔,孔深应达到河床最大冲刷深度以下3~5m;

3 当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或需对管沟基坑进行支护时,勘探孔深度应至管沟基坑底面以下5m,并满足支护设计的要求;

4 存在承压含水层时,勘探孔穿过承压含水层并测量其水头;

5 管道沿线下平面分布厚度大于2m的密实土层,且无地下水影响时,勘探孔深度至该密实土层即可;

6当进行排水箱涵、拱形砌筑涵管、顶管施工勘察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孔深宜进入压缩层以下1~2m。

㈦ 地质勘查钻孔深度根据什么确定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中、低压缩性土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专重压力20%的深度;对于高压缩性土属层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10%的深度

数量规定
一、每一单体的一级高层建筑,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6个,二级高层建筑不应少于4个;
二、当建筑物平面为矩形时宜按双排布设,为不规则形时,宜按突出部位角点和中心点布设;
三、在层数、荷载和建筑体型变异较大处,宜布置适量勘探点;
四、勘探点间距一般为15~25M,一级高层建筑可取较小值,二级高层建筑可取较大值,为准确查明暗沟、塘、浜等异常带,勘探点间距还可适当加密;
五、在岩溶发育地区,勘探点应适当加密,必要时可按每个柱基下布置勘探点;在花岗岩残积土地区,勘探点间距可取本条四款中的较小值;
六、为降水设计需要,必要时应布置查明地下水流速、流向和进行水文地质参数测试的专门勘探点;
七、控制性勘探点的数量宜为全部勘探点总数的1/2以上。

㈧ 地勘布孔间距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3.0.7,总体规划勘察的勘探孔可分一般孔和控制孔两类,其深度应根据任务要求和岩土条件确定:

一般勘探孔深度,应为8~15m;控制勘探孔深度,应为15~30m。控制勘探孔应占勘探孔总数的1/5~1/3,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勘探孔,其数量不宜少于3个。

(8)地质勘查勘探孔孔深怎么布置扩展阅读:

工程地质勘探钻孔的孔径,大多数是168MM开孔,91MM终孔,这样的孔身结构能够满足一般的勘探、试验要求。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譬如为了探查坝基软弱夹层和强透水带的位置及展布方向、断层破碎带和缓倾角裂隙的产大辩论和特征,以及为了检查基础的灌浆质量和混凝土的浇筑情况,就需按照工程地质的要求,打一些大口每项钻孔,以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孔中直接观察和测量。

大口径钻孔主要在水电工程地质勘探中采用。中国于1963年在丹江口坝直址打成了第一口大口每径钻孔;之后,葛洲坝、小浪底、偏窗子、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中相继采用,均取得很好的勘探效果。面且承担了大坝基础处理等任务。

由于大口径钻孔能够让勘探人员直接进入其中观测和取样,准确地搜集到第一性地质资料,因而避免了用一般勘探耗费大量进尺而未能搞清某些地质现象和问题的弊病。它也代替了施工复杂的竖井工程,而且由于无爆破震动,可以保持岩层的天然状态。

大口径钻探方法有冲击钻进和回转钻进,在工程地质勘探中主要使用后者,其孔径分别1150、1050、950和750MM,孔深30—60M,可以取得材心。钻具是在现有设备基础上改装的,主要包括钻头、岩心管、取粉管、钻杆等。除钻具外,还应配备吊笼、绞国及潜水泵等必要的设备。

㈨ 岩土工程勘察详勘布孔要求

  1. 钻孔深度的确定要遵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规范中具体对孔回深和间距都答有说明,孔深和建筑物基础宽度有关。布孔方式一般是沿建筑物基础的中线和交点处布置。这个需要你自己好好看看规范,结合工程具体实际情况合理布置。

  2.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㈩ 水文地质钻探布置的一般原则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正确合理地布置普查或勘探钻孔的孔位以及线和网,是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首要问题。必须用较少的工作量,较高的效率,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来满足勘察设计要求,取得必要的完整的水文地质资料。在正常情况下,布置普查或勘探钻孔(线、网)要遵循下列一般原则。

(1)充分收集和利用前人已有的资料,或在已做水文地质测绘和物探工作的基础上,经详尽研究,取得一定的地质和水文地质依据后,才能按点(孔)、线、网的格局进行布置。

(2)勘探孔的布置要与勘察任务、勘察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及资源评价方法等相适应。同时,要把一般性任务与专门性任务结合起来。

(3)勘探孔与勘探线(网)的布置,要点线结合,以线为主,做到全面控制工作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在勘探线不能控制的地段,可布置个别勘探孔。

(4)勘探孔和勘探线的数量一定要讲究效益、重点突出、以疏为主、疏密结合的原则,且不可平均使用。

(5)勘探钻孔的深度,主要决定于目的含水层(带)的埋藏深度,对于勘探线上的钻孔其孔深应以浅孔居多,深浅结合,先深孔后浅孔。对于开采孔则应先浅后深,先近后远。

(6)勘探线上的每个钻孔,都应有明确目的。进行勘探施工时,必须以探为主,做到探采结合。在取得全面成果资料的同时,应尽量做到一孔多用,例如,兼作供水开采孔、长期观测孔等。对一孔多用的钻孔,在设计时就要考虑钻孔结构问题。

(7)勘探线的布置应沿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在大范围内,当水文地质条件不很清楚时,可用几条勘探线构成勘探网加以控制。如果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为清楚,勘探线应垂直河流方向或山前扇形地的纵深方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布置。每个孔位应以控制含水层(带)的厚度变化、导水或阻水边界、富水地段、埋藏条件变化等为宜。同时,也要兼顾孔位在勘探线上应起的距离(区段)控制作用。

(8)根据在钻探施工过程中获得的新资料,并结合其他工作成果的综合研究,若发现新的问题,应对原设计进行相应的必要的修改,呈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轻易修改或变动原设计。

(9)在具体选定孔位时,应考虑交通运输及施工中的供水、供电和排水条件,以及对农田和城镇建筑物的影响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