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质学专业怎么样
⑴ 国内哪所大学有做行星地质学方面的研究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⑵ 在中国从事行星地质学研究有前途吗
中国地质学会分析世界地学形势八大领域值得关注科学的热点,往往是科学发展的积淀,值得我们关注;科学的热点,往往也是科学的难点,解决这些难点,必将推动科学向前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前不久,中国地质学会的专家,通过对国际地质研究信息的分析,提出当前世界地学呈现八大热点领域。在这些热点领域,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话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地学是不断发展的,世界地学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哪些热点领域,值得我们去关注,等待我们去探索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地质学会。学会的专家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对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反馈的信息的研究,以及对全球的地学发展趋势的分析,认为目前世界地学有八大热点领域,在这些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话题。热点领域之一:大地质计划所谓“大地质计划”,是由世界各国地质调查局参加,使地质图数据可以在互联网上很容易获取的国际合作计划。该计划是英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2月发起的。“大地质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想解密不被公众使用的保存在各个国家(地区)地质调查机构中的地质图数据,使它们可在网络上使用;通过不同国家(地区)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间)情况的交流,所有参与国家可以从中获利;通过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使不同国家间地质数据能够共享和整合。“大地质计划”提出后,得到全球地学组织和地学家的支持和响应,目前,已有94个国家(地区)参加了该计划。“大地质计划”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提出了操作手册1.0版本,并将在今年年底提出操作手册2.0版本;欧洲网站建设已经启动,对意大利、瑞士和法国网站上公开发布的地图进行了登记、处理,已经实现了分布式服务器上的可视化,并在服务器上进行了一致性测试。在2008年8月举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各国地学家就“大地质计划”课题最终形成了一个“指导小组会议纪要”。中国地质调查局现已直接加入“大地质计划”。开展“大地质计划”国际合作,将扩大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亚洲乃至世界地学界的影响,掌握在国际地学界的话语权,培养国际合作研究人才,提升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实力。热点领域之二: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及生物多样性达尔文在150年前提出自然选择决定物种起源的伟大理论时,坦率地承认在演化证据方面有重大缺陷,所希望出现在化石记录中许多中间环节并没有发现。当代地质学家在不断的探索发现中演绎出很多对生命演化的新解释。分析当前古生物学科的国际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未来数年,古生物研究领域的几个重要问题仍然是:地球早期生命及重要地质时期的生命演化;古生物的集群灭绝与复苏;全球地质事件和生物事件;生物演化的模式;新理论、新假说的深化以及全球层型的研究和国际统一年代地层系统的完善等。热点领域之三:过去、现在及未来气候变化中的人为因素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当代地球科学热点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候变化的地质记录;气候变化的预测预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气候变化的外空间因素;如何快速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指出,在过去65万年间,二氧化碳和温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活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已经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出该时期应有的浓度,而这会导致气候和海平面的极端波动。从地质学的方法看,在本世纪末确实存在地球气候转暖的风险。热点领域之四:全球地质灾害态势及防治趋势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地壳活动进入一个相对活跃期,再加上重大工程开工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各国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地质灾害威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日益增加。地质灾害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地球科学的热点领域。在这个领域,出现了六个热点话题:地质灾害调查检测新技术和新方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风险管理;重大地质灾害应急系统;把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纳入城市规划管理和地质灾害国际合作。2005年1月,由联合国发起在日本神户通过了“2005年~2025年兵库行动框架”。这项计划由165个成员国讨论通过,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减少灾难性自然灾害最重要的文件之一。该计划的基本观点是,国际社会应该承担起保护市民避免遭受灾害的威胁。“兵库行动框架”提出后,意大利、中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工作。热点领域之五:水、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关系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面临着淡水和可饮用水源的危机。地下水资源作为一种最大、最可靠的淡水资源,对维持饮用、保障工业和农业的供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土地使用类型的改变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地下水受到了很多破坏。把水(包括地下水)、健康、环境三者融合为一体加以探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目前,欧洲21个国家通过了水资源与公共卫生协议,包括保护水资源,尤其是在跨国界地区。热点领域之六:非能源固体矿床研究矿床研究仍为重点。乌拉尔地区最近几年发现的一种特殊类型金—铂矿床,这种矿床以金—铂—碲共生为特点,该类型矿床在其他国家也存在;海洋固体矿床获得重视。过去5年中,在北纬13°~17°大西洋中脊新发现阿卅兹、可拉斯诺夫等3个热水矿田,科学家报道了对它们热液流体活动的取样观察分析结果,并对它们的地质背景、矿物成分和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俄罗斯展示了编制的全球海洋成矿图(非化石燃料矿产及可燃冰),估算海洋具有1000亿吨结核与结壳,1.46亿吨块状硫化物,80亿吨五氧化二磷,锰、镍、钴等资源估计都将超过陆地上的总量;我国科学家主导的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的编图和研究成果,首次构建了全球成矿体系;氧化铁铜金矿型矿床研究逐渐升温;跨国跨洲际区域性研究方兴未艾。热点领域之七:世界能源多元化及其竞争趋势过去几十年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能源动力主要依靠石油。在20世纪60年代,新油田勘探的比率已经达到顶峰,科学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石油生产将达到顶峰,但世界能源缺口仍然很大。各国学者高度关注目前世界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能源多样化、传统和非传统能源及其潜力、影响和价值等话题。——已经有150年历史的传统型能源矿产仍唱主角。新油藏和新气藏发现的比率分别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达到最高峰。目前已经发现约6.5万亿桶的石油储量,产出石油约1.1万亿桶,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有大约1.2万亿桶可以开采。这些可采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在前苏联地区也有很可观的储量。——非传统型能源矿产研究比重增加。非传统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超重质油和沥青,大约有5万亿桶的地质储量。第二种是油页岩,地质储量约3万亿桶。第三种是生物性油,目前产量是150万桶/天。非传统天然气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技术的提高和费用的降低使得这些非传统天然气的勘探潜力明显增大。目前最主要的是煤层气。煤层气在美国的天然气产量中已占据10%的份额。虽然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技术能够使天然水合物成为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未来,天然水合物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地热能源是一种来自地球内部的天然性热量。目前已经在90个国家(地区)发现有地热资源,其中72个国家(地区)已经开发,地热年发电量达到80万亿千瓦。可再生型能源和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的重要一族,如水力发电、核能、生物型燃料、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世界各国已经在尽力尝试用生物性燃料来代替汽油和柴油。热点领域之八:比较行星学及撞击构造研究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葡萄牙、哈萨克斯坦和南非的多位科学家已经在比较行星学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对火星和金星的地质学研究也有新进展。科学家总结了火星上的低地和其他平原火山台地的地貌和地形特征,确定火星上的撞击陨石坑有熔岩分布,其形成年龄为1.5百万年~200百万年。火星的水相问题得到进一步研究。有科学家提出,火山或火星旋转轴向的变化使气候发生改变,有可能导致积累的雪和冰,在气温回升后融化成水。他们猜想火星历史中可能存在湖泊和热泉。金星上冠状和珠网状物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冠状是最大的火山构造,具有火山断层放射状结构。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和瑞士的多位科学家还对气体和尘埃进行了研究,认为星球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气相状态转变成固态粒子;第二阶段是固态粒字聚集形成星球。日本“赫夜号”月球探测计划,使用14种科学仪器研究了月球的化学和矿物成分、月球表面的大地构造演化、整个月球的重力和磁力区域分布以及研究月球的形成和演化。有科学家认为月球上不可能产生颗粒巨大的矿物的伟晶岩。撞击构造是一个地学界流行的话题。有科学家认为现在已经知道撞击陨石坑可以产生四种高压复合矿物。
⑶ 地质学专业怎么样
地质学很有趣,但学起来不太容易,而且比较艰苦。
地质学(geology)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作为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为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
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约46亿年的演化过程,进行过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时还受天文变化的影响,所以各个层圈均在不断演变。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现象,于是生物成为一种地质营力。最晚在距今200~300万年前,开始有人类出现。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一直在努力适应和改变周围的环境。利用坚硬岩石作为用具和工具,从矿石中提取铜、铁等金属,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
地质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由地质学所指导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探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源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
⑷ 中国从事行星地质学研究有前途吗
如果你自己喜欢科学研究,那就可以去研究所研究,还是有前途的,毕竟我们需要有一部分人去做这样的研究。
⑸ 地大考研有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吗
地质与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eology】该专业是研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地质环境等方案提供依据。地质与环境工程是本科工程地质学【Geological Engineering】下设的专业,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Geology】下设二级学科,但考研没有这个专业,考研对应专业分别是地球科学学院下设各专业和土木工程学院下设各专业,这些专业与地质与环境工程是对口专业,也就是说,报考以下专业是没有专业条件限制或附加条件。地球科学学院地理学海洋科学地质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专业学位)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第四纪地质学行星学沉积学(含古地理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地质工程(专业学位)安全工程(专业学位)工程管理(专业学位)推荐院校地质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吉林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南大学。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所引起的区域性环境变化和有害的工程地质作用的学科。这些有害的工程地质作用,包括由于水库蓄水引起的浸没、水库蓄水和深井注水诱发的地震、大量抽取地下水和石油以及地面沉降等。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这些有害的工程地质作用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提出减弱或消除它们的方针和措施,为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地质环境等方案提供依据。
⑹ 地球物理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
地球物理学研究广泛系列的地质现象,包括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地磁场的起源、架构和变化;大陆地壳大尺度的特征,诸如断裂、大陆缝合线和大洋中脊。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延伸到地球大气层外部的现象(例如,电离层电机效应〔ionospheric dynamo〕、极光放电〔auroral electrojets〕和磁层顶电流系统〔magnetopause current system〕),甚至延伸到其他行星及其卫星的物理性质。
地球物理学的很多问题与天文学的相似,因为研究对象很少能直接观察,结论应当说主要是根据物理测量的数学解释而得出的。这包括地球重力场测量,在陆地和海上用重力测量仪,在空间则用人造卫星;还包括行星磁场的磁力测量;又包括地下地质构造的地震测量,这用地震或人工方法产生的弹性反射波和弹性折射波来进行(参阅seismic survey)。
用地球物理技术来进行的研究,证明在为支持板块构造学(plate tectonics)理论提供证据方面是极其有用的。例如,地震学资料表明,世界地震带标示出了组成地球外壳的巨大刚性板块的边界,而古地磁学研究的发现,又使得追索地质历史时期大陆的漂移成为可能。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主干学科:地质学、物理学
主要课程: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野外地质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开设院校
云南大学 吉林大学 长安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大学 同济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成都理工学院 武汉大学 长江大学
地球物理学可以帮助勘探石油和煤天然气(建设油田如大庆),对社会有很大帮助.
相近专业: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就业前景:主要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看似不好就业,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个专业全国招的人数就不多,出来就能顺利的找到工作,如果想要发展的更好,不妨考研试试。
⑺ 行星地质学的就业前景怎样
去个好学校。
基本进科研单位了。
不过好像这个专业不多。目前还没搞到样本,研究起来比较有开拓性
⑻ 地质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地质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程设计、管理、施工组织及相关回科研工作,也答可以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国家资源能源(石油、冶金、煤炭、有色、建材)勘探、开发与环保;2)城市建设、公路交通、铁路与地铁、港口、水利水电建设;3)国防;4)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
地质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未来,地质学能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将日益扩大。在空间上,不但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逐步深入到岩石圈深部,而且对月球、太阳系部分行星及其卫星的某些地质特征,将有更多的了解。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向地质学的进一步渗透,先进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使用,同精细、深入的野外地质工作相结合,会使人们有可能对更多的地质现象和规律作出科学的解释进行更深入和本质性的研究。
总之,地质学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如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具有奠基意义的学科的研究,以提高对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及其形成、演化的认识。同时还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其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以更全面、本质地认识地球历史和构造,为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更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维护生存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⑼ 学地质学以后会很辛苦吗就业怎么样
地质学专业,该是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学,地质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由地质学所指导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探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源泉。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下面让职导网小编给各位看官介绍一下2014年地质学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吧!
一、地质学专业就业前景
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和工业的发展,使得石油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陆续形成独立的分支学科。在地质学各基础学科稳步发展的同时,由于各分支学科的相互渗透,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与地质学的结合,新技术方法的采用,导致了一系列边缘学科的出现。
地震波的研究揭示了固体地球的圈层构造以及洋壳与路壳结构的区别;高温高压岩石实验研究,为人们认识地壳深处地质过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地质学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并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全球范围大规模的考察和探测,使地质学研究从浅部转向深部,从大陆转向海洋,海洋地质学有了迅速发展。同时古地磁学、地热学、重力测量都有重大进展,为新的全球构造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这个基础上,德国的魏格纳于1915年提出的与传统海陆固定论相悖离的大陆漂移说得以复活。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赫斯、迪茨提出的海底扩展理论较好地说明了漂移的机制。加拿大的威尔逊提出转换断层,并创用板块一词。60年代中期美国的摩根、法国的勒皮雄等提出板块构造说,用以说明全球构造运动的基本理论,它标志着新地球观的形成,使现代地质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人类从地下采出石油的数量,较半个世纪前增长一百倍以上。砂石等非金属材料也成为重要的资源被大量开采,它们一年产出的数量,无论就重量或体积均超过了其他工业矿物原料年产量的总和。
如此大量的开采,就使地质学不仅要找出新的矿产资源以维持社会庞大需求,而且还要担当起指导合理开发、保护矿产资源、防治环境恶化等重任。
现代建设的发展,使人口密集、建筑集中,许多工程规模巨大,这对地质环境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人类史上的任何时期。在现代化的工程建设中,不仅要重视地质作用引起的突发事件,还要注意它的长期影响,比如泥沙淤积、地面缓慢升降等。这些都是地质学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组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电力、煤气、自来水的供应,一刻不可缺少,交通、电讯必须保持畅通,而地震破坏上述设施造成的后果,可以比地震本身直接造成的危害还要严重。不仅地震,其他如山崩、滑坡、泥石流、塌陷、地震海浪冲蚀等可能造成灾害的地质作用,都必须运用地质学去认识和提出防治意见。同时,人们还须遵循地质学的科学指导,避免因人类的活动而触发灾害,导致地质环境的恶化。
因此,地质学与人类的关系不仅仅在于资源的取用,还在于与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的诸多方面直接相关。现在地质学已成为人类社会所普遍需要的科学,参照地质学知识制定矿产资源法、海洋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就表现了这种密切的关系。
未来,地质学能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将日益扩大。在空间上,不但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逐步深入到岩石圈深部,而且对月球、太阳系部分行星及其卫星的某些地质特征,将有更多的了解。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向地质学的进一步渗透,先进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使用,同精细、深入的野外地质工作相结合,会使人们有可能对更多的地质现象和规律作出科学的解释进行更深入和本质性的研究。
实验条件将进一步改进,如将实验室中所能达到的温度压力提得更高,模拟更为复杂的多种可变因素的地质作用,并把时间因素也纳入模拟实验之中。
地质学理论不断得到补充、修正,尤其是各大陆所提供的有关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新资料将在很大程度上检验、发展板块构造说,进而会产生一些新的理论和学说。
在地质学的服务领域,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发地球资源,其中有关矿产资源和新能源的研究,仍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区域成矿研究的需要,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地质的综合研究,并促进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质年代学 ,以及区域岩浆活动研究、变质地质研究等向新的水平发展。
保障人类良好的生存环境、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沼泽地区的水文地质问题,以及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将不断扩大。环境地质学,包括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有关的微量测试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地质措施等的研究日趋重要。
总之,地质学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如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具有奠基意义的学科的研究,以提高对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及其形成、演化的认识。同时还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其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以更全面、本质地认识地球历史和构造,为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更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维护生存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地质学是一门偏理的学科,它是综合运用一切科学手段研究地球历史变迁的科学。
地质学会告诉你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晶莹剔透的水晶、光彩夺目的宝石,以及生物的起源的内在联系。在很久很久以前,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是连在一起的。2000万年前,珠穆朗玛峰还在水底,你信不信?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地质学能让你知道好多东西。地质学是以地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地质科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认识地球和它的演化发展,并利用这种认识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保障和改善人类居住的环境。
地质学类专业毕业生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化工、水电、城建、核能、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地质工程专业也为路桥、市政基础建设,国土、矿产资源勘察,环境地质突害防治等方面培养研究、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且就业领域广阔,发展空间大。
二、地质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程设计、管理、施工组织及相关科研工作,也可以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国家资源能源(石油、冶金、煤炭、有色、建材)勘探、开发与环保;
2、城市建设、公路交通、铁路与地铁、港口、水利水电建设;
3、国防;
4、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
职导网职场导师,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地质学毕业生就业岗位包括:地质工程师、采矿工程师、土建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地质技术员、测量工程师、项目经理、矿长、土木/土建工程师、结构设计师、技术总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