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钻孔记录表地质情况有哪些

钻孔记录表地质情况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09 18:03:50

A. 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数据综合分析

马德蕻1 徐莉1 曾涛2 刘迪1 郑亚琳1 杨彦秋1

(1.河南省地质博物馆;2.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摘要 本文依托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项目的成果——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统计分析了地质钻孔在全省的空间分布情况,不同勘查资质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程度、不同矿种、不同钻孔类型、不同孔深、不同年代钻孔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建立全省重要钻孔数据库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地质钻孔 基本信息 清查 数据库 综合分析

2011年5月17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31号)向各省国土资源厅下达了开展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的任务。在国土资源部有关业务部门指导下,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全面部署了全省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明确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制定了全省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实施方案,组织全省技术培训,制定措施、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从2011年10月始至2012年8月止,在全省49家钻孔保管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基本查清了河南省地勘单位保管的地质钻孔基本信息,基本掌握了全省地质钻孔的类型、分布及数量,汇总了省钻孔信息,建立了全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为国土资源部制定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方案提供依据,为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地质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为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

1 钻孔清查基本情况

此次工作,全省共查出有钻探工作量的项目数2020个,钻孔总数45224个,其中信息完整的钻孔总数39039个,缺失部分信息的钻孔总数6185个,全省地质钻孔清查结果详见表1。

表1 河南省钻孔清查基本情况表

续表

续表

对全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按不同勘查资质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程度、不同矿种、不同钻孔类型、不同孔深、不同年代钻孔的分布情况进行汇总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汇总表

续表

2 钻孔清查数据综合分析研究

通过全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不仅查清了地质钻孔资料的保管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同时查清了不同勘查资质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程度、不同矿种、不同钻孔类型、不同孔深、不同年代钻孔的分布情况。在对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结果汇总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详细阐述如下。

2.1 全省地质钻孔资料保存状况

全省有钻孔柱状图的钻孔35666个,有测井报告的钻孔4610个,有原始记录表的钻孔23766个,保存岩心的钻孔只有4503个,可见绝大部分钻孔都有钻孔柱状图,一半以上的钻孔保管有原始记录表,但岩心的保管情况不容乐观,只有1.16%,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的监管力度已迫在眉睫。详见图1、图2。

图1 有无柱状图钻孔数统计图

图2 钻孔资料状况统计图

2.2 全省地质钻孔空间分布情况

全省地质钻孔数量排名前三的城市为:郑州市16.75%,洛阳市16.68%,三门峡市14.93%,反映出主要矿产勘查区域。钻孔较少的城市为:济源市、漯河市、濮阳市(图3)。本次工作范围不包括油气,所以没有收集油田方面的钻孔资料。

图3 全省地质钻孔分布图

2.3 全省按勘查资质单位分类地质钻孔分布情况

全省地质钻孔主要集中在甲级勘查资质单位,占85.39%;乙级勘查资质单位有少量,占14.30%;还有0.31%在其他单位,详见图4、图5。

图4 按勘查资质分类钻孔数统计图

图5 按勘查资质分类钻孔长度图

2.4 全省按行业分类地质钻孔分布情况

全省地质钻孔主要分布在三大行业局,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占58.81%,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占23.52%,省煤田地质局占14.14%,建材、核工业、黄金行业只有极少钻孔,详见图6。

图6 按行业分类钻孔数统计图

按钻孔总长度统计,位居第一的仍是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占55.60%;省煤田地质局跃居第二,占29.14%;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占12.76%。这是因为煤炭勘查孔较深,单孔长度较长。详见图7。

图7 按行业分类钻孔长度统计图

2.5 全省按工作程度分类地质钻孔分布情况

全省地质钻孔按工作程度统计,工作程度越高钻孔数越多,钻孔总长度越长,从少到多依次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这与地质工作各勘查阶段的要求相一致。详见图8、图9。

图8 按工作程度分类钻孔数统计图

图9 按工作程度分类钻孔长度统计图

2.6 全省按矿种分类地质钻孔分布情况

全省地质钻孔按矿种统计,金属矿产钻孔数占最大份额54%,能源矿产次之,占24%;非金属矿产17%,水气矿产最少,占5%。能源矿产的钻孔长度最大,非金属矿产次之。详见图10、图11。

图10 按矿种分类钻孔数统计图

图11 按矿种分类钻孔长度统计图

2.7 全省按钻孔类型分类地质钻孔分布情况

河南省是矿业大省,矿产地质勘查钻孔数占92.36%,矿产地质勘查钻孔长度占95%,水文地质钻孔次之,这是意料之中的。从全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结果看工程地质勘查钻孔只有49个,仅占全省钻孔总数的0.13%,就有些不合情理了。众所周知,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地铁建设、高层楼房建设进行得轰轰烈烈,工程地质勘查钻孔总数远大于此,问题是由于体制原因,工程勘察单位历来极少向省地质博物馆汇交工程地质勘查资料,导致全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很难收集到这些宝贵的工程地质勘查资料,因此全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里也少见工勘钻孔踪迹。详见图12、图13。

图12 按钻孔类型数量统计图

图13 按钻孔类型钻孔长度统计图

2.8 全省按孔深分类地质钻孔分布情况

历年全省钻孔深度主要集中在500m以浅的区间内,其中最浅孔为河南省巩义市中孚公司伊洛河滩区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探项目的水文地质孔0.8m,最深孔为河南省鹤壁市淇滨新区地热及二氧化碳资源普查项目的地热勘查钻孔3318.18m。超过2000m的三个孔均为地热勘查钻孔,按孔深分布情况统计详见图14。

图14 按钻孔孔深分类统计图

2.9 全省按年代分类地质钻孔分布情况

全省地质钻孔按年代分类,“五五”、“六五”期间,即1976~1985年之间,施工钻孔最多,钻孔总长度最长,是个高峰期。“十一五”期间,即2006~2010年进入另一个高峰。“九五”期间,即1996~2000年是经济低迷期,钻孔施工极少,钻孔总长度最短,只有580孔、134441.74m。详见图15、图16。

2.10 整装勘查区地质钻孔分布情况

按照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河南省首批5个地质找矿突破整装勘查区范围,统计每个整装勘查区内的地质钻孔总数如图17。河南渑池礼庄寨-平顶山地区铝土矿整装勘查区内钻孔数最多,共11974孔。山东单县-河南商丘地区铁矿整装勘查(河南)整装勘查区内钻孔数最少,只有1071孔。5个整装勘查区共有钻孔数为17142孔,占全省钻孔总数的44%。

图15 各五年计划期间钻孔数统计图

图16 各五年计划期间钻孔长度统计图

图17 首批整装勘查区钻孔数统计图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及本次钻孔基本信息清查的时间跨度大,地勘单位进行了多次的撤销与合并,有些原来的地勘单位与现在的地勘单位的关系不清,造成一些馆藏资料无法找到原地勘单位进行钻孔清查,这些项目最后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来完成。

2)由于个别报告年代久远,报告陈旧,图纸发黄褪色,模糊不清,造成钻孔信息部分缺失或完全缺失。还有些成果地质报告内容简单,缺失相关信息,再加上原始资料的丢失或记录不清,无法正常录入“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采集系统”库中,只有按缺失情况上报。

3)部分老报告无钻孔坐标,无法正常录入。我们采用查阅相关地形图及地质资料,聘请老专家和测绘技术人员推算出钻孔坐标数据。

4)由于行业管理因素,导致石油、地震、海洋、水利方面的钻孔资料收集不到,工程方面的钻孔资料很难收集,造成此次全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数据库中这方面数据缺失。

3.2 建议

1)这次钻孔基本信息清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钻孔基本信息的清查工作。为了使该项目数据库成果能更准确、完善延续,在今后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加强资料汇交的监管力度,扩大汇交范围,设法使工程、水利、地震、石油等领域的地质资料得到统一管理,使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得到很好的保护。

2)对地勘单位保存的年代久远钻孔资料,建议尽早进行整理并电子化。

3)岩心的保管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由省政府建立岩心库或由生产单位、矿山自己建立相应的岩心库单独保存,建设地学实习基地,让更多的地质人员能够学到相应的地学知识。

4 成果应用

利用MapGIS软件,将全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完成的45220余个钻孔的坐标展示在全省行政区划图上,生成河南省地质钻孔分布图,利用钻孔属性帮助借阅人快速查找相关的钻孔资料。下一步工作,在提高精度及查询便捷度后,可应用于河南省两权价款项目立项及各类地质找矿项目,彻底改变以往查询拟设矿权区域附近钻孔资料只能通过先查相关地区报告,再查所有钻孔资料的方式,使查阅人能一目了然的通过该图即可知道何处已经进行过钻探施工,已有详细的钻孔资料,提高了查询的效率及准确性,避免了不必要的钻探施工,节省下大量资金。

5 结束语

河南作为矿产资源大省,矿产勘查地质工作程度较高,钻孔施工几乎覆盖全省。特别是近十几年,地勘基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丰硕的矿产资源勘查成果。通过对这些钻孔基本信息的汇总集成,抢救了一批濒危老资料,及时挽回了损失,同时也梳理了涉及钻孔项目的资料归属情况。对钻孔资料提供社会查询利用,可以减少重复工作和资金浪费,提高地质钻孔资料的服务利用效率,降低地质工作风险,为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系列、权威、集成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以地质资料增值服务为扩展,延长服务链,提高地质资料信息利用水平,为河南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资料信息支撑。同时为建设全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实现全国地质钻孔资料的共享,进而为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有效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立海,赵立鸿,高立.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建设及今后工作建议[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2).

[2]刘向东,张立海,赵立鸿,高立.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化管理应用开发[J].地质学刊,2012(4).

[3]王斌,陈杰,张立海,林向军.关于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服务利用的思考[J].中国矿业,2013(10).

B. 重要地质钻孔图表数据库建设工作内容和方法

王斌 张立海 李杰 梁银平 杨贵生 刘向东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 钻孔图表数据库建设是全国钻孔数据库建设的三大内容之一,是最真实的原始地质钻孔资料信息库,旨在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将地质钻孔的工程布置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样品分析结果表以及钻孔基础属性等信息,著录建成全国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向社会提供服务利用。结合实际工作,本文介绍了钻孔图表数据库建设的工作内容、方法和流程等,希望能为各省(区、市)钻孔图表数据库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 钻孔 数据库 资料 方法

0 引言

为充分了解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情况,2011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的通知》。经统计,除油气、海洋和放射性矿产行业外,全国保管有地质钻孔资料的地勘单位1103个,有钻探工作量的项目35580个,钻孔总数958102个,总进尺约2.18×108m。为充分利用已有地质钻孔资料,降低地质工作风险,减少重复工作,2013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组织开展了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全国钻孔数据库建设分为图表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岩心图像数据库建设3个阶段。其中,2013~2015年度重点开展钻孔图表数据库建设工作。本文就钻孔图表数据库建设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介绍如下:

1 目标任务

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将应汇交、已归档保管且信息完整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地质工作形成的地质钻孔工程布置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样品分析结果表(以下简称“三图一表”)以及钻孔基础属性信息等资料,通过收集、整理、数字化、整合著录等工作,建成全国统一的数据库,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利用。

2 工作内容和方法

2.1 收集整理地质钻孔资料

以项目为单元,通过查找有钻探工作量的项目的原始地质钻孔资料,收集和整理历史性和新汇交的地质钻孔“三图一表”以及保管单位、项目和钻孔的基本属性信息。同时,各单位应按照数据库中各数据表著录项的内容和要求,以表格形式做好钻孔资料保管单位、项目和钻孔信息的资料收集记录卡片,以便于后续数据著录和质量检查。

2.2 数字化地质钻孔资料

2.2.1 图件数字化质量要求

按照《SZ1999001—2000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要求,利用数字化扫描或数据类型转换方式,生成图片格式或PDF格式的“三图一表”。其分辨率要求图纸300dpi、文字200dpi(至少在原图和扫描图1:1情况下,以图件中的各字符看清楚为准)。当栅格文件的清晰度不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辨率和其他相关参数,如门限参数、对比度、亮度等。

对于纸质“三图一表”的扫描,应与原件的对角线误差和边长误差均不得超过±0.1%,倾斜度<1%。同时,应保证扫描后彩色栅格文件的色彩要有较好的还原度,灰度栅格文件要有层次感。各扫描图件应以文件形式进行单独存储。各扫描图件在钻孔数据库中的编号规则为:组织机构代码+资料档号+图件编号+图片顺序号。

2.2.2 地质钻孔资料的数字化方法

(1)纸质地质钻孔资料的数字化

对于纸质地质钻孔“三图一表”,按照图件数字化质量要求,扫描生成JPEG等图片格式或PDF格式电子文件。对于一次扫描不能完成的比较大的单个图件,可分割几次进行扫描。经多次扫描形成的多个栅格图件文件,可以拼接;也可以不拼接,保留其原始性。其中,在扫描之前,应对纸质图件进行修整、分类和组织编排等工作。

(2)电子类地质钻孔资料的数字化

对于2013年1月1日以前汇交的电子类地质钻孔资料,各省级地质资料馆可利用商业软件或汇交人开发的专业软件中的功能,将地质钻孔“三图一表”进行数据类型转换,生成JPEG等图片格式或PDF格式电子文件。对于无法转换的,应查找纸质原始地质钻孔资料,按照纸质地质钻孔资料的扫描方法进行数字化。

对于2013年1月1日以后新汇交的电子类地质钻孔资料,汇交人应利用商业软件或自己开发的专业软件将地质钻孔“三图一表”进行数据类型转换,或者扫描数字化,生成JPEG等图片格式或PDF格式电子文件,并以单独文件形式进行存储后进行汇交。

2.3 著录重要地质钻孔图表数据库

利用地质钻孔数据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将地质钻孔信息著录到钻孔图表数据库有两种方法,一是在Excel表中进行录入,然后导入到采集系统中;二是直接利用采集系统,依次录入保管单位、项目和钻孔基本信息。系统界面如图1所示。

对于2011年已建立的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数据库,经经纬度坐标转换后,可直接导入到采集系统,无须重复录入。导入完成后,只需在采集系统的项目信息表中补充工程布置图及其数量、勘探线剖面图及其数量、样品分析结果表及其数量、密级等7个属性项内容;钻孔基础信息表中补充勘探线号、孔口高程、钻孔柱状图及其数量等4个属性项内容。

图1 地质钻孔数据采集系统主界面

2.4 检查地质钻孔数据

地质钻孔数据质量检查分为自查、互查和抽查3个阶段。具体要求如下:一是著录人应按照著录一条自查一条的原则,对照《地质钻孔资料信息记录卡》及时开展,并做好工作日志(表1)和数据质量自查记录(表2),数据自查率为100%;二是各单位项目组应以录入钻孔数量或者时间为单位,及时开展互检工作,重点对属性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以及“三图一表”录入数量和图片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做好数据质量互查记录(表2),数据互检率为100%;三是各省级技术支撑单位应对各地勘单位提交的钻孔图表数据库中各数据表中的必填项、有逻辑关系的字段(如项目结束时间与终孔日期等)、需要利用其进行检索查询和统计分析的字段(如保管单位、行业部门等)等进行100%检查,并至少对数据库中15%的钻孔对照原始地质资料和《地质钻孔资料信息记录卡》,进行钻孔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以及“三图一表”数量和质量等抽查工作,要求错误率低于0.3%;四是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实物中心”)负责对31个省(区、市)提交的数据库中15%的钻孔进行数据质量抽查工作。

表1 地质钻孔数据采集工作日志表

表2 地质钻孔数据采集质量检查记录表

2.5 提交成果

利用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完整上报”、“数据默认备份”或“数据导出备份”等功能,生成.7z格式的压缩文件进行上报。钻孔图表数据库上报不得采用互联网方式,应选用移动硬盘或光盘向上级部门进行成果提交。

3 工作职责和流程

全国钻孔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在政府部门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顺利完成。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督导下属各单位开展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其他各单位工作职责和流程如下:

3.1 实物中心工作职责和流程

实物中心负责全国钻孔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支撑、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实物中心工作流程图

3.2 各省级技术支撑单位工作职责和流程

各省级技术支撑单位负责本省(区、市)钻孔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支撑、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各省(区、市)技术支撑单位工作流程图

3.3 各地勘单位工作职责和流程

各地勘单位负责完成需要由本单位补充扫描的地质钻孔“三图一表”的建库工作,并负责建立本单位钻孔图表数据库。其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各地勘单位工作流程图

4 其他问题

1)对于冶金行业历史性的地质钻孔资料中没有钻孔柱状图的,可以扫描《原始地质钻孔编录信息表》替代钻孔柱状图进行录入。

2)对于“孔口高程”在原始地质资料中无法找到的,可根据具有等高线的平面地形地质图、工程布置图或实际材料图等相关资料,测量估算出高程值,并在备注中注明。

3)对于钻孔坐标为地方坐标的,应统一转换为经纬度坐标进行填报。同时,地方坐标的原始数据也应填报。地方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坐标的方法为:①具有钻孔坐标所对应国家坐标的矿区原点坐标的,则可利用简单公式得到:X=X0+α,Y=Y0+b。②没有钻孔坐标所对应国家坐标的矿区原点坐标的,可查找其平面地形地质图、工程布置图等相关资料或其他地形地质图,通过比照的方法,直接读取相应钻孔的坐标(地形图等图件上的坐标为国家坐标的)或通过选取公共点的方式建立地方坐标和国家坐标之间的关系,测量估算出该点的坐标,然后将其转换为经纬度坐标,并在备注中注明为估算坐标。③没有钻孔坐标所对应国家坐标的矿区原点坐标的,也没有平面地形地质图,则应查找项目设计、该矿区开展过的其他工作资料、钻孔位置的文字描述等,如有此类资料,则参照方法①、②进行处理。经查找无以上资料的,可利用该矿区中心点的经纬度坐标作为此项目所有钻孔的坐标,并在备注中注明。

C. 地质勘探钻孔编录描述的详细资料谁有啊

网上有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上面有教你怎么描述这些的

D. 钻孔工程地质信息记录表

地质钻孔数据库中钻孔工程地质信息记录表见表5.10。

E. 工程地质钻孔勘探怎么记录

记录地层、深度、标贯动探等!

F. 水文钻孔排查记录中的孔内状况是什么意思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利用钻探设备向地下钻成的直径较小深度较大的柱状圆孔,又称钻井。钻探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地下水的钻孔直径较大些。钻孔直径和深度大小,取决于地质矿产埋藏深度和钻孔的用途。
钻孔各部位的名称如图所示。钻孔起始部位称孔口,侧部称孔壁,底部称孔底。钻孔的直径D简称孔径,孔口直径称开孔口径,孔底直径称终孔直径。从孔口至孔底的距离H称钻孔深度,简称孔深。钻孔的某一段称孔段。

钻孔的功用:
①获取第一手地下地质实物资料,即从钻孔取出岩心、矿心、岩屑或液、气态
地质钻孔
样品,必要时从孔壁补取侧壁岩样矿样;
②作为地球物理测井的通道,获取岩矿层各种地球物理信息;
③作为人工通道观测地下水层水文地质动态;
④有的钻孔可探采结合,开采地下水、地热、油气等。
钻探工程已广泛用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按用途,钻孔可分为如下几类:
①地质普查或勘探钻孔,用于了解地质构造、找矿或探明矿产储量;
②水文地质钻孔,勘察地下水文地质情况;
③水井,为工业、农业、国防及生活而开发利用或补给地下水资源并有充实水文地质资料作用;
④工程地质钻孔,勘察或为建筑厂基、坝址、水库、桥梁及道路等探明工程
地质钻孔基础状况;
⑤石油钻井,勘查和开发石油、天然气;
⑥地热钻孔,勘探和开发地下热水与蒸气资源;
⑦工程基础施工钻孔,为加固处理建筑工程基础而应用的基础桩或管桩所施工的钻孔;
⑧开发钻孔,开采地下卤水、溶解岩盐、硫磺、燃烧气化地下煤炭等;
⑨采矿或隧道等工程的辅助钻孔,采矿或隧道施工时为通风、排水、探水、探气、冻结、运输以及建筑和通讯安装管线、爆破、取样、灌浆等所施工的钻孔。

G. 钻孔地质综合表

地质矿产数据库钻孔地质综合表见表2.7。

表2.7 钻孔地质综合表

本表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岩 (矿) 石分层地质描述记录,后一部分为标志面描述记录。数据项说明如下:

(1) 项目编号: 与表2.3 中填写一致。

(2) 钻孔编号: 与表2.4 中填写一致。

(3) 层号: 指进行某一地层岩性描述的序号。

(4) 孔深: 指描述岩层在钻孔内的顶、底部深度,单位为 m。

(5) 层厚: 指所描述层的厚度,描述层在钻孔内的顶深度与底深度之差,单位为 m。

(6) 岩矿心长度: 指所描述地层的岩心长度,单位为 m。

(7) 采取率: 指描述层的层采取率。即层岩心长度/层进尺 × 100% 。

(8) 岩 (矿) 石名称: 指描述层的主要岩性,填写岩石的汉字名称。

(9) 花纹代码: 用于表示该层岩性的花纹图形。与表2.8 的代码一致。

(10) 地层单位或侵入岩期次: 地层单位描述到界、系、统,见 GB /T 9649,侵入岩期次见 DZ/T0146。

(11) 层位: 指描述层所处的层位,即与地层单位或侵入岩期次有关的层位,见 GB /T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段、层自行定义。

(12) 地质描述: 指描述层位的岩石岩性、构造痕迹等。

(13) 接触关系: 指层之间的关系。即本层与其上一层的接触关系或与岩体的关系。按 GB/T 9649 GZBD 项下代码填写。

(14) 简易水文: 指钻孔的水文情况描述,包括钻孔水位深度、静止水位、下钻前后水位,冲洗液消耗量、冲洗液性质,泥浆密度 (g/cm3) 、泥浆黏度等。

(15) 名称: 指标志面的名称。

(16) 孔深: 指标志面在钻孔内出现的深度,单位为 m。

(17) 夹角: 指标志面与岩心轴的夹角,单位为 (°) 。

(18) 备注: 包括掉钻具、塌孔、掉块、埋孔、涌水、漏水、缩扩孔径、逸气、涌沙等现象发生的层位、深度情况的简要说明。

(19) 编录人: 指钻孔综合编录人员的姓名。

(20) 编录日期: 指钻孔综合编录的日期。

(21) 检查人: 指对钻孔综合编录进行检查的人员姓名。

(22) 检查日期: 指对钻孔综合编录表进行检查的日期。

H. 钻孔地质记录表

地质钻孔数据库中钻孔地质记录表见表4.4。

表4.4 钻孔地质记录表

表4.4由3部分组成,分别对地层特征、岩石特征和简易水文情况进行了描述。数据项说明如下:

(1)钻孔编号:同表4.3中第一项。

(2)钻孔号:同表4.3中第三项。

(3)层号:指进行某地层岩性描述的序号。

(4)层位或侵入时期:沉积岩层的地质年代或侵入岩的侵入时期代码(CB04)。

(5)分层深度:岩层在钻孔内底部的深度,单位为m。

(6)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经地层对比划分的岩层名称,按照各省地层清理成果填写汉字名称。

(7)岩层倾角:描述岩层的倾斜角,单位为(°)。

(8)岩层厚度:描述岩层的厚度。描述层在钻孔内的顶深度与底深度之差,单位为m。

(9)接触关系:描述层与下伏地层之间的地质接触关系。即,本层与其下一层的接触关系(CB01—18)。

(10)岩矿心长度:所描述地层的岩(矿)心长度,单位为m。

(11)采取率:描述层的层采取率。即,层岩(矿)心长度/层进尺×100%。

(12)岩石名称:描述岩层主要岩石名称。

(13)花纹代码:用于表示该岩层岩性的花纹图形。

(14)岩性描述:描述层的岩性特征、构造特征和变质特征等。

(15)补充说明:包括掉钻具、塌孔、掉块、埋孔、涌水、漏水、缩扩孔径、逸气、涌沙等现象发生的层位、深度情况的简要说明。

(16)测点地面高度:水文测量点的地面高程值,单位为m。

(17)地下水位高程:钻孔地下水位的海拔高程值,单位为m。

(18)静止水位:钻孔地下水静止水位的高程值,单位为m。

(19)冲洗液消耗量:钻孔清洗液的使用量。

(20)泥浆比重:钻孔使用泥浆的密度,单位为g/cm3

(21)编录人:钻孔记录编录人员的姓名。

(22)编录日期:钻孔编录的年、月、日。

(23)检查人:对钻孔记录编录表进行检查的人员姓名。

(24)检查日期:对钻孔记录编录表进行检查的年、月、日。

I. 工程勘察野外钻探,地质记录表要什么记录

这个叫地质钻探编录,都是系统的,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内 工程地质勘探施工包含容以下五项: ①搜集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貌、遥感照片、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已有资料,以及工程经验和已有的勘察报告等; ②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③工程地质...

J. 我想问一下公路工程的钻孔记录表,是按台班写内业还是按每层地质写啊,按台班多长时间一班

岩土施工的一般都是12小时一班。一般的,加钻杆的那种每加根杆记一次,冲击钻或旋挖按地层记录,按台班记录的比较少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