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的职业是什么意思

地质的职业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2-08 18:43:32

① 地质工作的基本概念

“地质工作”一词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我国特有的名称,它是我国为统一规划、管理和协调全国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地质学教育和相关管理工作而 “确立”的一个特有的概念,在我国的地质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外不用 “地质工作”这个名称,他们通常将我国所称为的地质工作划分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 ( 探) ,其余与地质相关的工作都有专门的称谓 ( 如地震地质、城市地质、工程地质、同位素地质等) ,而不用 “地质工作”来统一表述。

我国的地质工作实际上是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勘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查及其相关的地质科学与技术方法研究等诸多工作的总称。其基本概念是: 运用地质 ( 球) 科学的理论及相关技术、方法、手段,调查、研究和认识地球,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矿产资源 ( 能源、固体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等) ,改善居住环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最终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

地质工作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观察与研究它的现状及其形成和演变,包括地质历史时期和现代的全球变化,地质工作不仅仅是寻找和发现地壳表层埋藏的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天然资源,而且涉及国土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等社会经发展的各个方面,甚至渗透到生产建设的全过程。

“地质工作”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初,一般称为 “地质勘探”。它是反映当时以寻找能源、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等为主要工作内容。1963 年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对地质工作的定义作如下表述: “地质工作,是运用必要的和一定水平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各种专业手段,通过多样的、适当的组织形式,调动人力物力,对地质现象,按需要与可能,有选择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反复进行调查研究,并指导、管理和促进调查研究,以期有利于生产的科学技术工作。其目的是要查明地下物质的结构,特别是有用物质,包括地下资源和其他有用物质存在的状况; 掌握以及运用有关一切地质现象的自然规律,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求。” 《地质辞典》 ( 地质出版社,1983) 将其解释为 “运用地质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手段对客观地质体进行调查研究,经济有效地摸清地质情况和探明矿产资源的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

“地质勘查”的含义较 “地质勘探”更为广泛,是指涉及野外实地调查、施工的地质工作,既包括区域性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也包括具体的点上的地质勘查工作,在涉及工程勘查时一般通用 “勘察”两字。

地质工作的概念和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有较大的区别。地质工作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具体内容。就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张炳熹院士在 《我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的研究》中列出了地质工作的 10 个服务领域和众多服务部门。

就地质工作管理而言,1999 年地质工作体制改革以前,地质工作的范畴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技、地质教育、地质装备生产、地质科技情报、地质图书出版、地质工作管理等广泛的领域。

自 1999 年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在对 “地质工作”的有关论述中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提法和新的名词,对以前使用的一些概念又有了新的解释,赋予新的或不同的涵义,各方对其的理解和使用存在有较多的歧义。也正是由于对这些名词不同的理解,影响了对 “地质工作”规律的认识,影响了地质工作定位的认识。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地质工作的范畴有了新的调整。地质装备生产逐步走向社会化。随着全国主要地学高等院校的合并和重组,地质教育已走向社会化,一般情况下不再在各类文件上专门提到地质教育。目前对地质工作的理解一般只包括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技等内容。

国土资源部组建后,在国土资源部正式文件中往往以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国土资源信息工作、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国土资源人才培养等来覆盖地质调查、地质科技、地质教育、地质科技情报等工作。

② 地质学所从事的职业有哪些

很多的啊!~~复~
比如说:制
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就业方向 1)国家资源能源(石油、冶金、煤炭、有色、建材)勘探、开发与环保;2)城市建设、公路交通、铁路与地铁、港口、水利水电建设;3)国防;4)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主要从事工程设计、管理、施工组织及相关科研工作。

最好的是到国投资源部门,待遇很好,再就是到事业单位,待遇也不错。

③ 地质工作的分类

国家地质工作的概念有两种基本的理解,一种是国土的概念,即在本国国土上开展的所有地质工作统统归为国家地质工作;另外一种是投资的概念,即由国家出资开展的地质工作称为国家地质工作。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地质工作的概念是上述两种基本概念的混合,几乎所有的地质工作都可称为国家地质工作,因为所有地质工作的投资覆盖了所有的行业、区域和领域,包罗万象的地质工作全部纳入在国家财政的计划之中。在国家地质工作的大概念和大前提下,按照工作的性质、专业、领域、阶段再进行分类和分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地质工作的概念和内容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地质工作作为社会化分工的一类基础性质的经济工作,逐渐上升为国民经济成分构成中的类别。根据工作的性质、目的和资金来源,把所有地质工作分为公益地质工作和商业地质工作两大类别,由政府出资的公益地质工作属于国家地质工作。

一、按资金来源的性质划分

1.公益地质工作

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预算,少量来自于企业及个人的捐助,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成果资料无偿提供社会使用。如基础性的地质工作、地学知识的科学普及和战略性矿产勘查等地质工作均属于公益地质工作。在企业和个人捐助所占数额极少的情况下,公益地质工作是国家地质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商业地质工作

也可以称为经济地质工作,以盈利为最终目的所开展的地质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属于企业的投资行为。以矿产资源勘查为例,普查程度以上阶段的地质工作均属于商业地质工作,靠市场手段调节,用企业方式运营。

公益地质工作与商业地质工作的分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地质工作的基本划分。在两分的基础上,将会逐步形成与两类地质工作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组织体系。在这一分离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体是商业地质工作,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性质和企业行为特征;国家投入基本的公益地质工作,为商业地质工作提供基础的资料保障,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二、按地质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划分

按地质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地质工作可以划分为地质调查、地质勘查、地学研究三类。

1.地质调查

属于基础性的地质工作。对某一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地质观察和地质填图是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辅助样品分析、遥感解译等手段对区域的地层、构造、岩石等基本地质内容进行写实性的描述,并以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填图过程中,可以根据用途有所侧重地详细调查某个方面的地质情况,如岩石的稳定性、矿化情况、地层的结构等。

2.地质勘查

属于生产性的地质工作。在地质填图的基础上,以提供工农业生产的原料基地和工程建设的地质资料为目的,在一定的地区内,运用一定的工程手段,查明并评价矿产资源的赋存情况和地壳的稳定性。

地质勘查通常由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工作阶段构成,每一个阶段都有严格的工作规范,从普查到勘探形成地质勘查的整个过程。经过勘探所取得的矿产的储量和评价,可以作为工业建矿开采的地质依据。地质勘查并不总是从普查到勘探经过所有阶段,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工作目的的需要,地质勘查可能仅仅进行其中的某一个阶段。

3.地学研究

属于研究性质的地质工作。包括地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主要是利用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查取得的地质资料,进行野外重点路线观测、室内深入研究和高精度测试,认识地质规律,创新地质理论,为地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

三、按地质工作阶段划分

按地质工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工作原则,地质工作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形成独立的一类地质工作。

1.区域规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地质工作的总体部署。

地质区域规划属于地质工作战略部署研究的成果范畴,是在一定的区域开展地质工作之前需要切实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规划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和发展状态的构想;二是行为决策,是确定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动内容、顺序和步骤。

2.地质填图

在实地观察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或在航空像片地质解译并结合地面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例尺,将各种地质体及地质现象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而构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它是地质调查的一项基本工作,是研究工作地区地质和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

3.地质普查

又称普查找矿,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工作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预测矿床产出的可能性,综合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找矿方法,在有利的地段进行找矿,并对发现的矿点或矿床进行初步的研究,就其地质和经济意义作出评价,阐明工作地区的矿产远景,为进一步的矿产普查或布置矿床勘探工作提供资料依据。

根据工作的详细程度,地质普查可细分为初步普查和详细普查两个阶段。

初步普查是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在认为可能找到预期矿产的地区内所进行的矿产普查工作。一般用较小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及其他找矿方法在圈定范围内进行。主要任务是初步查明工作地区内的地质构造和矿床生成的条件,并对发现的矿点和其他显示矿产存在的线索进行初步检查,作出初步评价,进而圈出最有成矿远景的地段,为进一步的矿产普查提供资料。

详细普查是在初步普查的基础上,用较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及其他方法,在较小范围内进行。主要任务是比较详细地查明工作地区内的地质构造和矿产特征,对已知和新发现的矿点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作出远景评价,并为进一步的矿床勘探指出方向,提供地质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资料。

4.地质勘探

在矿产普查的基础上或在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为查明一个矿床的工业价值或保证矿山的顺利建设和生产,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和其他必需工作的总和。地质勘探的主要任务是要进一步查明矿床(体)的质量和数量,了解开采的技术条件,提出矿山建设设计或矿山生产所需的矿产储量、地质和技术经济资料。

一个矿床,从发现并初步确定其工业价值直至开采完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勘探研究工作。为了提高勘探工作及矿山生产建设的成效,避免在地质依据不足或任务不明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勘探、建设或开采所造成的损失,必须依据地质条件、矿床的研究和控制程度,以及技术服务的方法手段等,将地质勘探分为初步勘探、详细勘探和开发勘探3个阶段。

四、按服务领域划分

根据应用领域和服务对象,地质工作可以有很多的分类。如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依据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为大型工程项目提供岩石稳定性依据的工程地质调查评价、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为政府经济规划提供依据的综合地质调查评价等。下面列出几类经常遇到的主要的地质工作。

1.矿产地质工作

以寻找并评价对人类有益的地质体和地壳物质为目的所进行的地质工作。这些物质包括燃料、金属、非金属和水。也有人把矿产地质工作认为是经济地质工作。

2.农业地质工作

为农作物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区域规划提供地质方面基础资料服务的地质工作。目前以多元素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为主。

3.城市地质工作

为城市规划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服务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包括在地下水、地面沉降、地壳稳定性、地质环境和矿产资源等诸多因素的方面,查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城市环境容量、区域稳定性和工程地质安全等重大地质问题,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废物处理、环境保护和减灾防害提供服务,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地质工作根据应用领域划分的类别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出。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应用地质工作的显著特点是有明确的服务部门和对象,其工作的内容就是应用领域的真实需求。这种需求是具体的,由需方提出并与供方以一定的书面形式确定下来,而不是由供方凭想象或经过综合分析推测出来。

五、按矿种划分

寻找和探求矿产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矿物原料的需求,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矿物原料产出于不同的地质单元或地质体,受不同的地质规律控制,需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手段来开展地质工作,因此,不同的矿种往往有自己独立的地质工作,主要有以下分类:

1.油气地质工作

对已有油气显示,或尚未发现油气显示但根据油气地质理论预测可能赋存油气的地区所进行的油气资源综合地质调查。一般按7个步骤进行:

(1)指出油区;

(2)选定油区;

(3)开展地球物理勘探;

(4)进行地质钻探;

(5)预测油田;

(6)圈定油田;

(7)评价油田。

普查、勘探和开采是油气地质的主要工作。

2.煤田地质工作

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和认识,预测、发现、评价和开采煤炭资源的地质工作。煤田地质工作可以划分为煤田预测、煤田普查、煤田勘探等工作阶段,煤田建设和开采阶段也需要地质工作的配合。

3.核工业地质工作

以调查和评价核原料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4.非金属地质工作

以调查评价化工、建材等非金属原材料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5.金属地质工作

以调查和评价金属材料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6.水文地质工作

以调查和评价地下水资源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六、按国土地理地貌范围划分

1.陆地地质工作

在大陆陆地范围内开展的所有地质工作。

2.海洋地质工作

在海洋范围内开展的所有地质工作。

3.行星地质工作

在宇宙范围内对包括月球在内的可探测的行星所开展的地质工作。

七、按专业划分

按照地质科学的学科构成,地层、古生物、构造、岩石等传统地质的分支专业,都可以作为独立的地质工作开展调查或研究。大学和专门的研究机构所从事的地质研究工作多数按专业进行分类。主要的有以下几类:

1.地层学研究

属于地质学的基础学科,是地史学的基础理论,是研究成层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其时空分布的地质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地层的层序、时代和地理分布,地层的分类、地层对比以及各种岩石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层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古生物学研究

是研究地史时期中的生物及其进化的科学,即根据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分布、进化关系等。古生物学研究对于阐明生物界的发展历史、地层的地质年代、普查勘探各种沉积矿床等具有重要意义。古生物学研究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构造学研究

属于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为地壳中岩石的构造形象、空间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研究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4.岩石学研究

属于地质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成因、成矿关系以及岩石的演变历史和演变关系。从成因的角度,岩石学可以分为火成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和变质岩岩石学等。岩石学研究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八、按方法手段划分

开展地质工作需要使用许多技术方法和工程手段,它们也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有:

1.地球物理勘探

简称物探,就是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质构造和解决找矿勘探中地质问题的方法。它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和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的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赋存情况。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放射性和航空遥感等。

2.地球化学勘查

简称化探,是系统地按不同比例尺与规模研究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同位素及其化学特征空间变化的活动。在地质工作中,地球化学勘查是一项重要的手段,除了应用于地质找矿外,还为基础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3.实验测试

实验测试技术是地质工作者的眼睛,是地质工作的重要手段。野外采集的标本、样品,都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鉴定或测试,获得显微镜下的观察或数据,对地质体的类别、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成因进行定量分析。地质工作经常运用的实验测试手段有:岩矿鉴定、化学分析、同位素分析和岩石力学分析,其中的岩矿鉴定与化学分析是地质工作的常规技术手段。

4.探矿工程

亦称勘探技术,一般泛指地质勘探工作中有关的工程技术,凡是为了完成地质勘探而必须进行的如钻探、坑探、井探、槽探以及配套的交通运输、动力配备等,均属于探矿工程。其中,钻探、坑探是主要的工程手段。

应该说,上述地质工作的各种分类均可以单独形成地质项目,并以项目形式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有的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形成一个独立的项目,用一种简单的组织形式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如一项小的专题研究项目;有的则为了实现一个长期计划或规划目标而形成由众多项目组成的项目组、项目群或项目树(项目体系),在一定的时期内需要一个完善的机构来组织实施,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就是这样的一类项目。无论地质工作怎么分类,在将地质工作规划设计形成地质项目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地质规律、地质工作规律和经济规律,还要符合项目的内在要求: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地质工作实行公益地质工作和商业地质工作两分法,而公益地质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科学、公正的地学数据和地质评价。

(2)无论公益地质工作还是商业地质工作,均应遵循地质工作规律来设置地质项目。项目的形成与设置必须符合地质工作的规律要求。

(3)所有应用地质项目,均应有项目成果应用领域和部门提供的真实需求。

④ 国家地质工作的含义

一、国家地质工作的含义与性质

所谓国家地质工作,就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以满足国家对地质资料和成果需求为目的,由政府出资并组织实施的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

国家地质工作的性质,一是公益性和基础性,以提高国土范围内地质工作程度为目的,其成果和资料归国家所有,全社会公开使用;二是战略性,以保障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提供资源储备。

国家地质工作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作,其经费来源应列入政府的经常性预算安排,以保持队伍的稳定和地质资料的连续性。

国家地质工作由国家组织实施,建立人员精干、装备精良的国家地质调查队伍,承担国家地质工作任务,为国家提供必需的成果和基础资料。

二、国家地质工作的基本内容

国家地质工作可概括为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宗旨的地质工作;

(2)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与宏观决策开展的前期地质工作;

(3)为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地学知识与信息需求而开展的地质工作;

(4)为推进我国地质科技不断发展而开展的地质工作。

这是在新的地勘体制建立完善过程中首次提出的国家地质工作的概念和内容。4项基本内容的提出,对于启动国家地质工作,完善项目管理,提高地质调查成果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对地质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地质工作的基本内容明确了国家地质工作的方向。站在国家的高度部署实施的地质工作,首先满足的是国家层面对地质资料成果的需求。地质资料成果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国家地质工作的需求是宏观决策与政策调节、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对基础资料的需求,是持续发展与应对紧急情况对资源储备的需求,是增强综合国力与提升地学研究水平对地质理论创新的需求。总之,国家的需求就是国家地质工作的方向。

国家地质工作的基本内容确定了国家地质工作的服务对象。国家需求的概念不是笼统和模糊的,而是具体和明确的。国家地质工作的服务对象,首先是政府部门,为政府部门在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方面的长远规划、制定政策、项目实施等方面提供地质领域的服务;其次是构成社会经济基本单元的企事业单位,为企事业单位在开展各类与地学相关的经济活动中提供基础的地质服务,降低企事业单位的投资经营风险;第三是社会公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的素质也在逐步提高,对与地学相关知识掌握认识的要求不断增强。普及地学知识,提高公众对自然的认知水平,灌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国家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因此,国家地质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了社会的公众。

国家地质工作的基本内容确定了国家地质工作的成果内容和成果表达方式。地质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一领域、某个方面的地质问题,根本的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证和地学领域的基础资料。因此,国家地质工作的不同需求决定了成果内容的不同。除了资源、生态和基础地质调查的成果内容因专业而不尽相同外,制定规划和政策对成果内容的需求与一个像南水北调这样的超大型国家项目对成果内容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不同服务对象决定了国家地质工作不同的成果表达方式,如为公众服务的,就应该用通俗的语言和相应的图式、示意来表述自然地质体的现象、成因,或者是一些已经取得公认的规律性认识。

⑤ 地质学的职业说明

职业方向一地质勘探队对应专业:地质学、地球化学职业说明:专门从事专地质勘探的工属程技术人员,一般要到野外进行实地勘察。市场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除了外购,立足于自身资源的勘探也是必需的。于是,市场对地质勘探人才的需求将保持在比较稳定地增长态势。办公地点:室内、外初始职位:技术助理职业利弊:收入高,工作稳定,多在野外工作,对喜欢探险的学生有吸引力。

⑥ 地质是什么意思

地质来图是将沉积岩层、火成自岩体、地质构造等的形成时代和相关等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是表示地壳表层岩相、岩性、地层年代、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的地图的总称。
根据野外调查路线、观测点的距离,调查精度的比例尺划分为小(1/50万及其以小)、中(1/25~1/20万)、大比例尺(1/5万及其以大)地质图。依据内容分为:基岩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岩性-岩相分布图、构造地质图、矿产图、第四纪地质图、古地理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和环境地质图等。
地质界线、构造线、矿产和地理底图等要素的标示精度,投影方法的准确性是衡量地质图成图效果的主要考核指标。我国对不同比例尺、不同地质图类别的成图方法技术都有具体的规范要求。

⑦ 问一下 学地质的一般就业单位是在哪都能从事什么职业

地质,地矿,地勘,国土资源,这些都是对口部门,一般机关都在城镇,下辖的部门绝大多数都回是在郊区,答不排除现在划分到国土资源的核工业地质大队
你要是报了地质,我们就算半个同行了,呵呵,我们全家都是地质部门的,除了我,汗一个

⑧ 地质勘探主要是什么职业去做的

采矿,矿产勘察,区域地质调查,化探,物探,遥感解译,化学测试。还有不明白可以追问,望采纳哦

⑨ 地质学的工作一般是做什么

从事固体矿产勘探,油气勘探,采矿与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海洋勘察,地质灾害研究与预防等等或相关的科研,教学工作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