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有哪些典型代表是什么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有哪些典型代表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08 17:46:17

1. 中国个国家地质公园中主要代表地质遗迹类型

2000年以来中国分4批建立了138个国家地质公园,各地质公园因其地质背景和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的差异,其主要遗迹类型各有不同,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地质公园的规划、保护和开发工作,如上所述因地质公园有较大范围,其中地质遗迹类型也就很难以一种学科类型来概括,表5-8中所反映的只能是其地学意义最大的地质遗迹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因地质遗迹的科学系统分类划分依据国际地学界通用的科学分类原则,有利于地质成因、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统一科学描述,便于不同区域的对比,特别是国际合作研究和对比分析,避免各地区和不同国度使用其地方性名称而产生互相难以沟通的情况。但对于一些局部地区或地质公园,划分过细,又显得繁杂冗长,为了更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了解方便,更有利于地球科学普及,在对我国138个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概略划分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合并,以简化分类表格项目和内容。

我国现已建立的138个国家级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可归纳如下:

1)地层学、地史学和古地理学地质遗迹,8个;

2)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地质遗迹,18个;

3)火山学和火成岩石学地质遗迹,15个;

4)大地构造和构造地质学,7个;

5)地貌学地质遗迹,又可因其地质作用不同而划分为9类:

·丹霞地貌,14个;

·雅丹地貌,2个;

·土林地貌,1个;

·喀斯特地貌,27个;

·云台地貌,7个;

·张家界地貌,3个;

·黄山地貌,12个;

·冰川地貌,6个;

·海蚀(积)地貌,3个;

6)水文地质学地质遗迹,11个;

7)环境地质学和地质灾害地质遗迹,3个;

8)工程地质学地质遗迹,1个。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这138个国家地质公园中,有不少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地质遗迹的,但在本文中仅以其最重要的作为划分依据。

2. 2014年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有哪些

1. 奥地利阿尔卑斯矿石地质公园 (Ore of the Alps Global Geopark of Austria)
这个地质公园坐落于萨尔茨堡以南50公里所谓“内山”(Inner Mountains)之中,占地211平方公里,属霍克康尼(Hochkönig)的圣维特(St. Veit),胡塔(Hüttau)和米尔巴赫(Mühlbach),辖地。这个地区的人类历史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与该地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铁矿和金矿息息相关。阿尔卑斯山矿石公园主要地处于砂岩区(the Graywacke Zone),由5.41亿年到2.52亿年历史的富矿碎屑岩构成。其北缘属于钙质北部阿尔卑斯山,南至阿尔卑斯中央山脉。它的特色在于碳酸岩悬崖、瀑布、峡谷、山泉、落石梯田、冰斗湖和山岩。 地质公园制高点的高地霍克康尼(Hochkönig ,海拔2941 米)终年被冰川覆盖。
2. 加拿大滕布勒岭地质公园(Tumbler Ridge Global Geopark of Canada)
滕布勒岭世界地质公园以及路途遥远、位置荒凉而闻名。它是北美西部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也第一次呈现了形成落基山脉的板块构造。这里的山脉和丘陵时间跨度从前寒武纪到白垩纪(4600至6600万年前)。它包含更新世的沉积物,并保存有一部分三叠纪的泛大陆海岸线(约2.5到2亿年前)和波动的西部内陆海道的海陆地面间隔变迁。地质公园还辅有丰富的古生物资源,这为进行中的科学研究形成了基础。白垩纪的恐龙遗迹(其中许多有全球性意义)-一个有着非比寻常的特征的白垩纪恐龙骨架,三叠纪的鱼类和海洋动物意义尤其重大。在滕布勒岭,恐龙探索走廊是一个主要景点,而其中的越野行道网则通向众多的地质奇观,包括无与伦比的瀑布、恐龙遗迹、山峰、沉积岩层、洞穴和峡谷。
3. 中国昆仑山地质公园(Mount Kunlun Global Geopark of China)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距青海省格尔木90公里。它占地1403平方公里,海拔3504米到6178.6米,由三个风景区构成:纳赤台、西大滩、瑶池。这个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它们为复杂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提供了证据。2001年的昆仑山8.1级地震,也是中国六十年来最强的一次地震,形成了一条长达426公里的断裂带,被研究者们称为“大自然的课堂”。地质公园有着壮观的冰川和冻土地貌,是地理研究的绝佳场所。这里是人们研究青藏高原的起点地区之一。世界最高、也是冻土上建筑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横跨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被誉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在中国的神话与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4. 中国大理苍山地质公园(Dali Mount Cangshan Global Geopark of China)
苍山位于云南省西部,青藏高原最南端的高地上,是一座年前形成的年轻山脉。但是组成苍山的岩石已经超过20亿岁了。苍山主要由变质岩构成,包括以美丽的纹理和结构闻名的大理石。它是最新的冰川期在亚洲最南端形成的山脉,许多冰川地貌被完好地留存并展现出来。苍山肃穆神圣,自然风光独树一帜。白族独特且丰富多彩的传统使得苍山成为倍受青睐的旅游景点。
5. 丹麦奥舍德地质公园(Odsherred Global Geopark of Denmark)
奥舍德半岛景观坐落于哥本哈根约100公里开外的地区,在17000年前,第四纪晚期才形成。奥舍德拱门是理解这一时期冰川活动规律的关键景观。它们也是冰川衰退、终碛垄和融水洪水平原的典型地貌例证。形态各异的奥舍德冰川东部、北部和西部被海水环绕。这个地质公园还以活跃且持续的冰河期海岸形成活动为特色,例如环礁湖的形成、沼泽和流沙。如今这个地区是丹麦假日旅游的首选之地。
6. 法国阿德榭山地质公园(Monts d’Ardeche Global Geopark of France)
阿德榭山是法国的第五个世界地质公园,也是第一个在阿尔卑斯山以外的世界地质公园。它位于中央高原的东缘,罗纳河谷与高原山地之间的交界地带。它包括200平方公里带有陡峭斜坡的低山地带,地面景观特点在于石头梯田和人工种植的栗子树。阿德榭山展现了法国东南部漫长的地质与地貌史。这个地质公园里可见的地球历史可以追溯到华力西褶皱带的形成时期,约5亿年前,还包括海洋和礁石的时代。但是,这里最主要的特征是火山活动,而且地质公园包括两种独特的火山形成的主要景观:火山顶(Sucs)和所谓的“阿尔代什年轻火山”(Ardèche young volcanoes,更新世126000到11000年前)。
7. 日本阿苏地质公园(Aso Global Geopark of Japan)
阿苏世界地质公园地处日本东南的小岛——九州的中心。地质公园拥有一个27万年前到9万年前由四次超级火山爆发形成的巨大的破火山口(东西距离18公里,南北距离25公里),火山锥和一个活火山口。阿苏火山是一个古时候与火山有关的宗教的中心,一些民俗延续至今。大约无完人住在这个破火山口内。稳定的基础设置和人工控制的火山活动监测系统使得游客可以前往探险,轻轻松松观察火山地形。这个地质公园的主要部分位于阿苏久住国立公园内,阿苏久住国立公园是日本第一个国家公园,于1934年被指定。破火山口周围的山顶上发现了约30000年前石器时代的人居遗址。
8. 摩洛哥姆古恩地质公园(M’Goun Global Geopark of Morocco)
姆古恩世界地质公园坐落在摩洛哥中央高阿特拉斯山脉的中部。中央高阿特拉斯山脉是摩洛哥最高、最大的山系。这个地质公园的地址遗产包括绝妙的矿物学和古生物学特征两方面,例如丰富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和蜥脚类恐龙的足迹,侏罗纪时期的石灰岩桥Pont d’Imin Ifri,瀑布和引人注目的砾岩峭壁。
这里也有人类自史前时代以来活动的证据,包括岩画和工件。以典型的传统建筑和粮仓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产,见证着阿马奇格人(柏柏尔人)数百年的存在。
9. 葡萄牙骑士领地地质公园(Lands of Knights Global Geopark of Portugal)
位于葡萄牙北部的后山(Trás-os-Montes)地区,占地700平方公里。它拥有记录了地球历史一个重要阶段的地质景观,包括一列与海洋地壳交叠的古老大陆的岩石(可追溯到超过5亿年前)。此外,这里还发现了沉积物,证明这里存在过一个曾引入伊比利亚半岛内部的古老水系以及活跃的断层,例如横跨整个地质公园领地的维拉利卡断层。这里的文化特色是狂欢节期间的假面宗教仪式。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以恶魔和神秘的人物形象为特色。
10. 西班牙耶罗岛地质公园(加那利群岛自治区)(El Hierro Global Geopark of Canary Islands Autonomous Region, Spain)
这个地质公园涵盖了整个耶罗岛,加那利群岛最西边、最小、最年轻一个岛,形成时间不早于112万年前。它是单个火山岛最好的代表之一,拥有三种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真是景观。这个小岛到处分布着供科学研究、观光和教育用的火山活动特征,包括断层、凝灰岩环、低平火山口、熔岩管、堤坝、树化石、矿泉、新的火山坑、最年轻的熔岩流以及滑坡景观,有的呈现以拱形的壮丽结构。火山地质清晰可见,便于研究和观光。
11. 西班牙莫利纳和阿尔托塔霍地质公园(Molina and Alto Tajo Global Geopark of Spain)
这个地质公园位于瓜达拉哈拉省的卡斯提尔拉曼查地区,在马德里东北约200公里处。在地理学意义上,莫利纳地区是南伊比利亚高原的一部分,在北向的埃布罗河和南向的塔霍河之间。这些河流对这个地质公园的景观、植物、动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深远。莫利纳和阿尔托塔霍地质公园的地质遗产以大型的持续沉积物为基础,范围从奥陶纪一直到今天。它们构成了近4亿年来地球历史的大事记。这些典型的地质构造里,超过20个部分被科学家视为事关国际利益的地质层型和边界。这个地区从古至今都是人类居住地,还包括重要的旧石器时代岩画样本和 Celtebarian堡垒,为Celtebarian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无价的信息。

3.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学科分类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有如下类型。

古生物学与古人类学地质遗产类(表5-9):三叶虫、角石、螺类、腕足类、海百合、牙形刺、层孔虫、藻类和虫迹。

沉积学与沉积岩石学地质遗产类(表5-10,表5-11):意义重大的接触界面,25亿~14亿年的角度不整合面,10~5亿年和4.5~3.5亿年的平行不整合面。层理构造:如水平微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渐变层理、压扁层理;层面构造:如波痕、泥裂、雨痕;槽模、沟模、冲刷现象和其他特殊沉积构造:如内碎屑、结核、团块、鲕粒、豆石、核形石、鸟眼构造、硬底构造、缝合线构造、竹叶状构造、豹斑状构造。

除少许太古宙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露头外,主要是沉积岩,如中、新元古代的石英砂岩,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这是主要成景岩石。其间有呈夹层状产出的泥岩、页岩,也是断崖形成的重要因素。另有两类特殊岩类,膏盐沉积和中奥陶统与中石炭统间的古风化壳含铝铁质堆积。

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地质遗产类(表5-12):自中元古代以来,形成中朝克拉通,地壳稳定,仅有几次升降运动。新生代的,强烈构造运动表现为垂直升降,随华北裂谷(东亚大裂谷的中段)在南部东部形成深达6000~7000m的断陷,西北侧太行山上升,形成秦晋高原,成为我国地质地理上的第二阶梯,表现出一条地球物理、地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的急变带,保存了丰富的地质遗产,如长期构造稳定的中朝克拉通的地史演化代表性剖面,华北裂谷带的西北翼,太行山南山前断裂系,此外东西向、南北向和北西、北东向4组断层及规模不等的同样几组节理裂隙。以及由其控制的深切河谷、曲流、谷中谷、五级阶地和溶洞,河流错动、袭夺、冲积扇侧移,一系列断层三角面等。

第四纪地质学地质遗产类(表5-13):主要代表有两个夷平面和六级河谷阶地。

华北普遍存在的北台夷平面在本区未能很好保存。

太行期夷平面800~1200m高程一系列的山顶面和溶洞,残余峰林、峰丛。

唐县期夷平面300~600m高程的一系列山顶面和台阶面构成。见古溶洞和河流砾石层。

新生代以来形成了高出河床面80~90m、60m、36m、27m、10m和3~4m的六级阶地,三级以上均有胶结较好的砾石层,黄土和红色土,下部有姜结人(钙质结核),有时成层。

水文地质学地质遗产类(表5-14):水是本区地貌形成的主要雕塑师。分为地表径流水、地下水和湖泊。

表5-8 中国138个国家地质公园中主要代表地质遗迹类型分类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5-9 古生物学与古人类学地质遗迹类简表

表5-10 沉积学与沉积岩石学地质遗迹类简表

表5-11 岩石学地质遗迹类简表

表5-12 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地质遗迹类简表

续表

表5-13 第四纪地质学地质遗迹简表

表5-14 水文地质学与流水地貌地质遗迹简表

地表流水形成深切河流、古老曲流、河流迁移和袭夺、瀑布、跌水、急流和悬泉。地下水形成地下河入口和出口、泉、伏流、干河谷。湖泊多为人工水库。

地貌学地质遗产类(表5-15):在本区地貌学地质遗产类型多,可进一步划分为构造地貌、崩塌地貌、流水地貌、堆积地貌和岩溶地貌。

急变地形高差,强烈的新构造活动,丰沛的水流和多变的岩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台地貌,主要包括:由流水和崩塌作用共同形成的悬崖、长墙断壁、鱼脊岭、平顶山或方山、围谷或瓮谷、巷谷、嶂谷、隘谷、宽谷、套谷、悬沟等。

由流水冲刷作用形成的峡谷、裂隙沟、壶穴、深潭、离堆山、半岛状岬角、阶梯状台阶面、侵蚀阶地。

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河谷阶地、河漫滩、洞穴堆积物、钙华砂、钙华锥和扇、滩、坝、台阶、阶地等。

岩溶地貌地质遗产也是地貌地质遗迹的一类(表5-16),可溶性岩石有灰岩、白云岩和膏盐沉积,在水、大气、生物共同作用下,形成各种岩溶地质遗迹。

碳酸盐表面溶蚀作用代表岩溶作用之始,如,石牙、溶坑、溶沟、溶痕,后有溶洞暗河与天生桥。

喀斯特的中年期形成峰丛,老年期成孤峰或峰林洼地(或河谷平原),当地壳再次抬升,即可返老还童形成谷中峰林、峰丛和山顶残余峰、柱。但本区的峰林、峰墙和谷中峰柱并非岩溶作用产物面是水平碳酸盐岩地层,节理发育,垂直面成紧密的组系,地壳快速上升,暴雨形成山洪或冬季冻融,造成重力崩塌而成。

岩溶景观中以溶洞最为神奇,溶洞、溶孔、落水洞、天井、边石坝、石花、石钟乳、穴珠、石笋、石柱、石幔、溶洞角砾岩、洞穴堆积和洞中流水沉积、钙华板。

此外本区还有环境地质学和自然灾害学地质遗产(表5-17),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坠石、地裂、塌陷。人造的工程地质遗产也极具旅游价值,如茱萸峰上的18个首尾相接且洞内180°大转弯的隧道工程和红石峡上的子房湖水坝工程,都是匠心独运的例子。

地质遗迹学科分类系统是在地质公园的综合调查、规划设计、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工作中。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通过对我国138家国家地质公园中主要地质遗迹的类型研究和划分。特别是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的深入研究和科学划分,证实了地质遗迹学科分类系统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分类方案,对于指导地质遗迹调查、研究、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统一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有关材料的编写,科学普及的开展都会有所裨益。

4. 中国有八处世界地质公园是哪八个

中国的八处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已进行了3年多,在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遗迹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普及地质科学知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004年2月,中国黄山等8处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评选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的8家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已经评审的3批、85个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佼佼者。 1. 湖南张家界地质公园 闻名中外的张家界风景区位于湘西北山区,距长沙398公里。张家界原名湖南省大庸市,1994年4月更名为张家界市。张家界主峰天子山海拔1262米,在方圆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3000多座石峰,一柱柱,一根根,拔地而起,倚天而立。张家界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巨大的园林”之美誉,景区拥有天子山、袁家界、天下第一桥等300多个景点,许多是因为山形酷肖人间风物故事传说而得名。张家界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岩层以石灰岩和石英砂岩为主。石灰岩中的钙遇水溶解、渗漏,又经千百万年的沉落堆积,才有了今天的喀斯特地貌奇观和千姿百态的浩瀚石峰。 2. 江西庐山地质公园 历史、文化、森林、宗教,作为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应该拥有的,江西庐山地质公园都拥有了。古树参天、流水潺潺、曲径通幽,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遗址融合了大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令人陶醉。王家坡U型谷、芦林冰窖、含鄱岭冰川刃脊、庐山植物园、三迭泉、五老峰和白鹿洞书院等是庐山的主要景点。庐山地质博物馆陈列了中庵寺冰川条痕石等大量地质实物和图片,反映了庐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3. 广东丹霞地质公园 广东丹霞山地貌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北面50公里处,上个世纪30年代被命名为“丹霞地貌”,这里以“赤壁丹崖”为主要特征,景观奇特,风景优美。睡美人峰、锦石岩是丹霞地貌发育比较有特色的地方,也是丹霞山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既有地质特色,又有文化特色。“丹霞地貌”出现以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了多处丹霞地貌,仅在中国内地就有650多处。丹霞地貌学已成为地貌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丹霞山也就成了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和研究基地。 4.安徽黄山地质公园 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于2001年底被评审为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被我国政府列入向联合国推荐的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参评名单。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的黄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当年,徐霞客诗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在考察了黄山地质地貌状况后,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发出感叹:“我今天到了黄山莲花峰,发现了地球上的天堂。”、“黄山的美只有用心来感受,没有语言可以表达。”黄山风景区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地方。 5.河南云台山地质公园 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这里拥有气势恢弘的长崖峰谷、千变万化的飞瀑流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伊德尔博士称,“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不可比拟的地质公园。它给人的印像是一部乐章,是一首美妙的山水交响乐。” 6. 黑龙江五大连池地质公园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神奇的火山地貌称绝于世,14座谜团般的新老期火山状貌典型、品类齐全,5个火山堰塞湖和遍布106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区域内的多分类的冷矿泉,使五大连池在海内外久负盛名。五大连池不仅景观奇佳,而且具有重大的地质科考及矿泉医学价值,被国际地质专家赞誉为“一本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大连池先后荣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成员单位等桂冠,还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誉为“世界顶级旅游资源”。 7.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 以“天下第一奇观”著称的云南石林公园,1982年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成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目前,石林是云南旅游的知名品牌和主要旅游目的地,十多年来已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考察专家组在对云南石林进行了野外考察后称,云南石林反映了世界喀斯特地貌全景,其独特的地貌、丰富的类型体现了地质遗产的显著价值。云南石林把当地文化、地质形成、生态保护和完善管理有机融为一体,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8.河南嵩山地质公园 河南嵩山地区在不足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清晰地保存着发生在前寒武纪、三次影响范围广泛的地壳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及典型的构造形态遗迹,在不足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岩石地层。地质工作者誉其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地学网络全书”。对嵩山地质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现代意义的地质调查开始于20世纪初,许多知名学者为其倾注了毕生精力,留下文章多达数百篇。

5. 我国已建立的世界地质公园有哪些(要快)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安徽)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云南)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广东) 武陵源世界地质公园(湖南)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浙江)*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福建)*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四川)*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四川)*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山东) 马山 世界地质公园(山东)*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广东)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北京,河北)*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陕西) 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 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广西)(2010)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福建)(

6. 中国有哪些世界地质公园

1.黄山地质公园

2.庐山地质公园

3.云台山地质公园

4.云南石林地版质公园

5.丹霞山地质公园

6.张家界砂岩权峰林地质公园

7.五大连池地质公园

8.嵩山地质公园

9.雁荡山地质公园 *

10.泰宁地质公园 *

11.克什克腾地质公园 *

12.宜宾兴文地质公园 *

7. 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2004年2月1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中国的8家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宣布,我国浙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兴文四家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9月,中国泰山等6处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8年1月,江西龙虎山和四川自贡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9年8月,陕西秦岭地质公园和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10月,广西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和福建的宁德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已达24处。

第一批:

◎ 湖南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张家界市,占地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质公园分布区内出露泥盆纪(距今3.5亿~4亿年)厚层石英砂岩,由于岩层产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受后期地壳运动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冲刷等内外地质动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在园区内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过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达350米,石峰形态各异,优美壮观,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学价值。其它尚有方山、岩墙、天生桥、峡谷等造型地貌以及发育在三叠纪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观。

园内森林茂密,并有银杏、珙桐、红豆杉、鹅掌揪等珍稀植物,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实物例证。

◎ 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占地总面积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及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保存系统而完整,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及科学价值。庐山环境幽雅,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

◎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地质公园东西宽17.5公里;南北长22.9公里,总面积290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围180平方公里。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一个山间盆地中,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间,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又称“中国红石公园”,自古为岭南第一奇山。

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7至9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本区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许多断层和节理,同时也使整个丹霞盆地变为剥蚀地区。在距今约2,300万年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得本区迅速抬升。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质作用将本地区塑造的秀丽多姿。

整个山区保存着较好的亚热带常绿林,四季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丹霞山世界公园除了美不胜收的自然风貌外,尚有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和片状分布的山顶、山谷原始生态群落及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以及历史上人类利用丹霞地貌的各种古遗存等,这一切都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 安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于2001年底被评审为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被我国政府列入向联合国推荐的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参评名单。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属花岗岩峰林景观。以雄峻瑰奇而著称,峰高峭拔、怪石遍布。山体峰顶尖陡,峰脚直落谷底,形成群峰峭拔的中高山地形。区内奇峰耸立,巍峨雄奇;青松苍翠,挺拔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云海浩瀚,气势磅礴;温泉水暖,喷涌不歇。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三奇和丰富的水景显示了天然的完美和谐。黄山风景区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地方。

◎ 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因山势高峻,群峰似刀,常见白云缭绕而得名。园区内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大,多具深沟峡谷、悬崖峭壁,连绵起伏,为典型的构造剥蚀地貌。已开发各类自然景观7种170余处,较为重要的有系统独特的地层、岩石、矿物旅游资源,典型特征的地质构造旅游资源、险峻秀丽的构造剥蚀地旅游资源、奇异多样的洞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

◎ 黑龙江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占地总面积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类。

五大连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时代最新的火山群,被誉为“中国火山博物馆”。因这里有丰富的具有医疗价值的矿泉,又被称为“中国矿泉水之乡”。园区内有规律地分布着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于1200万年~100万年的地质时期,2座火山喷发于1719年~1721年,是中国最新的火山之一。区内火山锥体拔地而起,锥体中的火山保存完整,从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流长达10余公里,阻塞河流形成五个串珠状湖泊--五大连池。这里的熔岩地貌类型多样,有世界稀有的火山喷气锥、喷气碟,有典型的绳状熔岩、翻花状熔岩及各种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象形熔岩、火山弹、浮石、熔岩隧道等。园区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湖光山色,是难得的科学旅游,休假康疗胜地。

◎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以“天下第一奇观”著称的云南石林公园,占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石林形态类型主要有剑状、塔状、蘑菇状及不规则柱状等。特别是这里连片出现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人们望物生意称之为“石林”,石林术语即源于此地。石林地貌造型优美,似人似物,在美学上达到极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园区内彝族风情浓厚,环境宜人,与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云南石林把当地文化、地质形成、生态保护和完善管理有机融为一体,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 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

嵩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岳”,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它们和珍稀的地质遗迹相配合构成了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世界地质公园景观。

8. 中国的有几个世界地质公园都哪些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2004年2月1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中国的8家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宣布,我国浙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兴文四家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9月,中国泰山等6处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8年1月,江西龙虎山和四川自贡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9年8月,陕西秦岭地质公园和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已达22处。截至2009年8月,全球共有64处世界地质公园。

第一批:

◎ 湖南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张家界市,占地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质公园分布区内出露泥盆纪(距今3.5亿~4亿年)厚层石英砂岩,由于岩层产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受后期地壳运动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冲刷等内外地质动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在园区内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过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达350米,石峰形态各异,优美壮观,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学价值。其它尚有方山、岩墙、天生桥、峡谷等造型地貌以及发育在三叠纪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观。

园内森林茂密,并有银杏、珙桐、红豆杉、鹅掌揪等珍稀植物,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实物例证。

◎ 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占地总面积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及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保存系统而完整,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及科学价值。庐山环境幽雅,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

◎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地质公园东西宽17.5公里;南北长22.9公里,总面积290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围180平方公里。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一个山间盆地中,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间,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又称“中国红石公园”,自古为岭南第一奇山。

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7至9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本区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许多断层和节理,同时也使整个丹霞盆地变为剥蚀地区。在距今约2,300万年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得本区迅速抬升。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质作用将本地区塑造的秀丽多姿。

整个山区保存着较好的亚热带常绿林,四季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丹霞山世界公园除了美不胜收的自然风貌外,尚有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和片状分布的山顶、山谷原始生态群落及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以及历史上人类利用丹霞地貌的各种古遗存等,这一切都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 安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于2001年底被评审为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被我国政府列入向联合国推荐的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参评名单。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属花岗岩峰林景观。以雄峻瑰奇而著称,峰高峭拔、怪石遍布。山体峰顶尖陡,峰脚直落谷底,形成群峰峭拔的中高山地形。区内奇峰耸立,巍峨雄奇;青松苍翠,挺拔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云海浩瀚,气势磅礴;温泉水暖,喷涌不歇。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三奇和丰富的水景显示了天然的完美和谐。黄山风景区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地方。

◎ 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因山势高峻,群峰似刀,常见白云缭绕而得名。园区内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大,多具深沟峡谷、悬崖峭壁,连绵起伏,为典型的构造剥蚀地貌。已开发各类自然景观7种170余处,较为重要的有系统独特的地层、岩石、矿物旅游资源,典型特征的地质构造旅游资源、险峻秀丽的构造剥蚀地旅游资源、奇异多样的洞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

◎ 黑龙江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占地总面积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类。

五大连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时代最新的火山群,被誉为“中国火山博物馆”。因这里有丰富的具有医疗价值的矿泉,又被称为“中国矿泉水之乡”。园区内有规律地分布着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于1200万年~100万年的地质时期,2座火山喷发于1719年~1721年,是中国最新的火山之一。区内火山锥体拔地而起,锥体中的火山保存完整,从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流长达10余公里,阻塞河流形成五个串珠状湖泊--五大连池。这里的熔岩地貌类型多样,有世界稀有的火山喷气锥、喷气碟,有典型的绳状熔岩、翻花状熔岩及各种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象形熔岩、火山弹、浮石、熔岩隧道等。园区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湖光山色,是难得的科学旅游,休假康疗胜地。

◎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以“天下第一奇观”著称的云南石林公园,占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石林形态类型主要有剑状、塔状、蘑菇状及不规则柱状等。特别是这里连片出现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人们望物生意称之为“石林”,石林术语即源于此地。石林地貌造型优美,似人似物,在美学上达到极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园区内彝族风情浓厚,环境宜人,与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云南石林把当地文化、地质形成、生态保护和完善管理有机融为一体,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 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

嵩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岳”,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它们和珍稀的地质遗迹相配合构成了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世界地质公园景观。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第五批

[1] [2] [3] [4] [5]

9. 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徽含义是什么

中国国家地来质公园的标徽含义自?

标徽的主题图案由代表山石等奇特地貌的山峰和洞穴的古山字和代表水、地层、断层、褶皱构造的古水字、代表古生

物遗迹的恐龙等组成,表现了主要地质遗迹(地质景观)类型的特征,并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一个简洁醒目、

科学与文化内涵寓意深刻、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图徽。
世界国家地质公园的标徽含义?

该徽由约克 . 佩诺先生设计,图案上部的“UNESCO”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英文缩写,下部的“GEOPARK”是新创

造的英文名词,译为“地质公园”。中部的图案象征着地球,是一个由已形成我们环境的各种事件和作用构成的不断变化

着的系统。整个徽志的寓意是在UNESCO的保护伞之下,世界地质公园是地球上选定的,其所含地质遗产已受到保护,并为

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特别地区。图案抽象色彩浓厚。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