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的次生关系是指什么

地质的次生关系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08 05:26:58

A. 地质年代表划分

1、宙为最大的地质年代单位,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4个宙(曾经也分为隐生宙和显生宙)。

2、4个宙下面又对应划分了5个大的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除此之外还有冥古宙之下划分的雨海代、酒神代等月球地质年代单位;5个大代中的个别又进行了二级代划分,如元古代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等等)。

3、5个代之下又对应划分了12个纪,除此之外国内一般还沿用元古代下的长城纪、蓟县纪、青白口纪等非国际认证的单位。

(1)地质的次生关系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从隐生宙到显生宙过渡标志性时间便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现在地球上存在的大多数动物种群都起源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为后来地球物种奠基的正是这次“大爆发”。关于这次生命大爆发的假说有多种,每一种都能够启发我们对于生命这个概念的理解。

假说 1:大气含氧量的升高阻碍生命进化的一大因素便是大气的含氧量,因为含氧量过低,生物无法进行“生理氧化”所以无法从低级演化到高级。

假说2:视觉的出现视觉是最强大的一种感觉,复杂的眼睛可以非常精确的定位猎物,可以观察三维空间非常有效的捕捉猎物,视觉的出现使得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非常快的速度发生,但是更复杂的眼睛是在稍晚时候才进化出来,视觉来源生物对于光线的感知。

假说3: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发生在整个生物界的进化过程中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由于有性生殖提供了遗传变异性,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是造成寒武爆发的原因之一。

假说4:埃迪卡拉纪的软体动物寒武纪之前的年代被称为埃迪卡拉纪埃迪卡拉纪的动物是没有骨骼的软体动物,寒武纪中最早出现的棘皮动物便是他们的后代,因为软体动物没有骨骼,所以没有留下相应的化石,但是真相仍是物种按部就班的演进,只是没有留下化石而已。

B. 什么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由地震来及随后相继发生的余源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就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5·12”汶川地震引发的崩塌堵塞交通命脉,影响救援

“5·12”汶川地震引发的山体崩塌对公路造成威胁(四川北川,2008,谢章中提供)

C. 地震次生灾害指的是什么

地震次生灾害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版坡,泥石流,海啸,水灾权,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按其成因,种类一般分为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等。其炎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D. 探次生晕、地质补课所指的意思是什么谢谢!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的异常叫次生晕。
地质补课就惨了,野外工作没达到要求,要去重新做。

E. 什么是次生地质灾害

次生地质灾害 geological disasters
编辑本段次生灾害
次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 如地震引起的滑坡、地裂缝,崩塌,泥石流等;火山引起的泥石流等。 次生地质灾害是灾害链现象的具体表现。[1] 地震引起的房屋倒塌,人员受伤等不是次生地质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鞍钢因停电停水而冻结,高炉停产;营口水电设施破坏,全市停水停电,城市滩痪。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开滦矿供电中断,涌水量猛增,矿井被淹。天津碱厂白灰埝滑坡使30多人丧生;化工厂阀门破坏、溢氯毒死5人。1964年6月19日,日本新潟7.5级地震,油库受震起火,大火烧了360小时,直至原油烧尽,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火炉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统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10平方公里市区化为灰烬。

F. 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岩石四者分别是什么关系

内生条来件下岩石,在其形源成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与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形成的矿物叫做原生矿物,由原生矿物发生次生变化(如变质作用、水岩作用形成新矿物)形成的矿物叫做次生矿物,矿物和岩石风化可以形成土壤,但土壤也是矿物和有机质组成的

G. “次生地质灾害”的含义是具体表现为

次生地质灾害是灾害链现象的具体表现。
如地震引起的滑坡、地裂缝,崩塌,泥石流等;火山引起的泥石流等。

H. 什么是次生地质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专灾;震后流属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鞍钢因停电停水而冻结,高炉停产;营口水电设施破坏,全市停水停电,城市滩痪。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开滦矿供电中断,涌水量猛增,矿井被淹。天津碱厂白灰埝滑坡使30多人丧生;化工厂阀门破坏、溢氯毒死5人。1964年6月19日,日本新潟7.5级地震,油库受震起火,大火烧了360小时,直至原油烧尽,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火炉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统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10平方公里市区化为灰烬。

I. 次生地质灾害

次生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山体崩塌等可能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垮塌后会造成洪水;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造成威胁等。

如何应急

■ 房屋面临滑坡时,应立即撤离;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

■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或是向上攀爬寻求躲避。

■ 行车中遇到崩塌,应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因崩塌造成车流堵塞时,应听从交通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 及时了解震区大坝和堰塞湖的安全讯息,得到通知应立即撤离危险地带。

■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 遇到毒气泄漏时,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遇到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 注意饮食卫生,不要使用被污染的水源。若被蚊虫叮咬要即时处理,不要乱抓。饭前、休息前,最好将暴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做好消毒(常用医疗消毒水有双氧水、碘酒、过氧乙酸等),定期对环境和被褥等进行消毒。

河北公众防灾避险应急手册

特别提示

■ 熟悉撤离路线,熟悉预警信号。

■ 当发现附近山体有滑坡、崩塌的前兆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同时通知其他受威胁的人群。

■ 避灾场所和新房的建设应离开滑坡和泥石流区相当距离。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应立即搬迁与避让。

■ 避震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避免遭受洪水袭击。严格避免在下游河道搭建抗震棚。

■ 夏汛时节,去郊外峡谷郊游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后或连阴雨天进入山区沟谷。

■ 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 到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河北公众防灾避险应急手册

J. 什么是次生组织

在典型的木本植物中的根、茎、枝由侧生形成层不断分生而导致直径增长的组织。包括由形成层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和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在茎干的韧皮部内还有木栓形成层,它向外分生,形成木栓层,向内分生,形成栓内层。树木的直径增长,也包括这部分次生组织。由于这部分分生的速度比形成层慢,而且树皮还会脱落,所以韧皮部的厚度相对要薄。

形成层细胞是由纺锤形形成层原始细胞和形成层射线原始细胞组成。纺锤形形成层原始细胞不断分生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它的外形是细长的,末端尖削,其长度比宽度大几倍乃至几十倍。形成层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形成射线细胞,在弦切面上看是呈一串细胞,形状为等径形或沿轴向方向略有伸长的椭圆形。这类细胞形成了形成层的径向系统。

形成层细胞具有不断分裂形成形成层原始细胞和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细胞的能力。宽度不同的形成层区或带是由形成层原始细胞及其尚未分化的衍生细胞构成,其中仅有一列形成层原始细胞是始终处于分裂状态。

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分裂方式一般有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两种。①平周分裂:指形成层原始细胞是自弦向的纵面分裂,即在平行于树干表面形成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这些细胞排列成径列,使树干或枝条等的径向直径不断地增加。②垂周分裂:指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分裂是自径向的纵面分裂,即在径向面形成新的侧生的原始细胞,这种细胞分裂方式有助于对环绕茎干或枝条周围的形成层扩展。结果,不仅是使茎干和枝条的径向直径增大,同时其茎干的圆周也随之增大。这两种细胞分裂发生在相同的形成层原始细胞中,但不是同时发生的。除了前述形成层原始细胞分裂的两种类型外,形成层原始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复杂的现象,如侵入生长、个别原始细胞的消失以及从形成层原始细胞中形成射线原始细胞等。从原始细胞至衍生细胞的各种分裂、分化和发育等的互相配合,使枝、茎等的直径和圆周加大。近代研究对细胞壁的生长或生物合成给予足够的重视,如在有丝分裂中细胞板形成时基质的沉积作用和如何转化成胞间层和二邻接细胞上新形成的两层新的初生壁进行了深入研究。

新木质部和新韧皮部细胞的形成在形成层原始细胞开始活动后,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新细胞开始增加,结果使树木直径增大、增粗(见初生组织)。随着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弦向纵面分裂(即平周分裂),形成两个形态上相同的细胞。两个细胞中的一个仍继续保持着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功能,另一个细胞变成一个母细胞,可以进行有限的平周分裂,依其发生于形成层的内部或外部,或是成为木质部母细胞或韧皮部母细胞。在形成层活动期间,每一个木质部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依次分裂一次,结果形成4个细胞,这些细胞最终长成木质部细胞。韧皮部母细胞则形成得很少,而且仅有一次分裂形成一对细胞。这也说明为什么树皮经常较木材形成的少。

后形成层木质部细胞的增大

形成层带的最外层活性细胞分裂停止,而未成熟的细胞要继续分化形成具有表示种的特性的不同类型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且不经过进一步分裂而长成,如针叶树材中的曾胞,和阔叶树材中的纤维、导管分子等。

在成熟以前许多类型的细胞的整个大小增大,这种增大亦可分为直径的增加和发育着细胞的伸长。与形成层原始细胞比较,大多数生长的细胞弦向直径增加得较少,径向直径增大得则较多。但有一个例外,阔叶环孔材的早材导管分子的巨大的增大,如栎属的早材导管,其弦向直径比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宽度大10~50倍。

与细胞横向增大的同时发生有细胞长度的增长。针叶树材中的管胞与形成层原始细胞比较,其长度增加10~15%,而在有些树种中增长得很少或无增长。在阔叶树材中则相反,纤维分子在整个发育阶段比针叶树材管胞短得多,在成熟时与形成层原始细胞比较其长度将增长2倍以上。

在接近新细胞的增长完成时,在细胞的中部内表面的次生壁开始形成。在次生壁形成后细胞则不再增大。随着细胞增大和次生壁形成,胞壁上的纹孔、螺纹加厚、穿孔等亦同时形成,最后是活细胞的内含物的死亡和消失,和在细胞壁上遗留或附着一层膜,即细胞内含物的残存物,这时的细胞已经成熟。

次生组织中的次生木质部构成了木材的主体,它经常是由轴向(或纵向)系统及径向(或水平的)系统组成,两者是相互贯穿和沟通的。现简介如下:

一、裸子植物木材的组成分子

(一)轴向分子

1.锐端细胞组织:

(1)轴向管胞。

(2)束状管胞。

2.薄壁组织:包括轴向薄壁组织细胞、周边分泌细胞(指轴向树脂道周围的具分泌能力的细胞)。

(二)径向分子

1.锐端细胞组织:射线管胞。

2.薄壁组织:射线薄壁组织细胞、周边分泌细胞(包括径向树脂道周围的具分泌能力的细胞)。

二、被子植物木材组成分子

(一)轴向分子

1.锐端细胞组织:

(1)导管分子。

(2)管胞:环管管胞、维管管胞。

(3)木纤维:纤维管胞、韧型木纤维。

2.轴向薄壁组织:薄壁组织束或束状薄壁组织细胞、纺锤形薄壁组织细胞、周边分泌细胞(轴向胞间道周围的分泌细胞)。

(二)径向分子

1.锐端细胞组织:一般不见。

2.薄壁细胞:

(1)射线薄壁组织细胞:横卧细胞、直立细胞。

(2)周边分泌细胞(径向胞间道周围的分泌细胞)。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