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西海岸属于什么地质
『壹』 大海边属于什么地质
你问岩性还是构造还是地貌啊?什么地质很难回答的哦。
『贰』 海南省的气候,地理位置,经济
海南省地理地形 海南省地图(陆地)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河流海南岛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北部的南渡江长314千米;西部的昌化江长230千米;东部的万泉河长162千米。海南岛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库居多,著名的有松涛水库、牛路岭水库、大广坝水库和南丽湖等。 面积中国第二大岛屿,陆地面积3535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 气候资源: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总降雨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仅占全年降雨量的10—30%,少雨季干旱常常发生。 位置与疆域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南岛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是我国跨纬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叁』 海南岛属于哪
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南端,属于海南省。
『肆』 海南岛海岸带变化与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研究
丁式江1 徐忠胜2 吴国爱2
(1.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海口;2.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口570206)
摘要:本文评述海南岛海岸带形态特征,对岸线的侵蚀、淤积作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形成的原因,研究了海岸地质环境变化引发的红树林退化、土地沙化、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了海南岛主要城市的地质环境特征,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应注意或易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海岸带及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地质环境;海岸带;城市;海南岛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岛屿,陆域面积33920km2,海岸线长度1528km,大小海湾84个。本文海岸带是指平均海平面向内陆10km的范围,面积9230km2(见图1)。海岸带是海南岛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居住着全岛60%以上的人口,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海口市、著名旅游城市三亚市、化工基地东方市、洋浦开发区等均分布于海岸带上。经多年的自然条件的演变及人类社会的开发利用,海岸带及主要城市的地质环境已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研究海岸带及主要城市地质环境的变化,提出保护建议,是一项急迫的任务。
1 海南岛海岸带特征及其变化
海南岛海岸特征主要体现在海岸类型与地貌类型上。
1.1 海南岛海岸带特征
海南岛海岸带呈环形分布,海岸线曲折绵长、形态复杂多变,海岸类型有砂岸、岩岸、泥岸、生物海岸,其中岸线的64%为砂岸。海南岛具有典型的热带海岸特征,潮间带内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全省现有红树林面积4300公顷,以东寨港和清澜湾分布面积最大。珊瑚礁岸线长717km,主要分布于文昌市、琼海市、三亚市。海岸地貌有山地、丘陵、台(阶)地、平原,海岸地貌以平原地貌为主,面积4898km2,占海岸带面积的53.5%,其次为台(阶)地地貌,面积3054km2,占海岸带面积的33.4%。
由于自然条件及海洋动力作用的不同,海南岛海岸带分为北部、东部、南部、西部海岸4段。北部海岸从临高县的临高角到文昌市的木兰头之间;东部海岸从木兰头到陵水县黎安港之间;西部海岸从莺歌海以北到儋州市之间;南部海岸位于陵水县黎安港到莺歌海之间(见图1)。
1.2 海岸带变化
海南岛海岸带的变化体现在海岸线的变迁及地质环境的变化。
1.2.1 海岸线的变迁及其成因
1.2.1.1 海岸线变迁
海南岛原始海岸大多为山地丘陵组成的基岩港湾岸,而后随着海岸的侵蚀堆积过程,有些地区发育了沙坝堆积岸,使全岛海岸具有海蚀—海积型的特点并且两类海岸交错分布。对全岛海岸线的变化采用了遥感解译、不同时段地形图的海岸线对比及实测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海岸侵蚀与淤积的变化。
图1 海南岛海岸带范围图
(1)海岸侵蚀
全岛侵蚀岸线长度约为218.77km,尤其是东部和西部沿海侵蚀作用更加强烈(见表1)。
比较严重的侵蚀岸段有东部文昌市的清澜湾、东郊、万泉河河口,北部海口市的海甸岛、后海、新海角、澄迈县玉包角,西北部的洋浦湾、西部的八所湾及南部陵水黎安岸段。典型侵蚀岸段文昌市东郊的邦塘湾,经10年观测海岸线后退200m,平均年侵蚀速率达到了20m(见图2)。
万泉河河流入海口沙堤坝形状发生了了明显的变化,1991北沙堤长1.6km,宽1.2km,南沙堤宽1.2km,至2001年,北部沙堤已完全消失,河口由原来180m宽变成510m宽,南部沙堤宽度变为480m,比1991年净减720m,同时由于受到海水的侵蚀,沙堤向东偏移360m(图3)。
宁远河河流入海口处发生侵蚀现象,河口地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图4),通过两期影像对比发现,1991~2001年期间,海岸向内地侵蚀了300m,年均侵蚀30m;河漫滩被海水淹没1.4km2。
表1 海南岛主要侵蚀岸段统计表
1.2.2.8 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
海南岛主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曾遭遇地下水环境问题。地下水曾是城市初期生活、工业、商业用水的主要水源,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口规模、工业规模及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地下水作为一种优质水源,其开采量也快速增加,开采中心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开采漏斗急剧扩大,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地质压力,比较典型的城市为海口市。
海口市地下饮用水含水层为一套滨海相的砂岩与生物碎屑岩,含水层厚度巨厚、水量丰富、水质优良,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开采井数量与开采量增加较快,海口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急剧扩张,漏斗中心水位快速下降;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水位恢复上升,漏斗缩小(表5,图8)。
表5 海口地区第2承压水环境地质状况表
2 海南岛海岸带与城市地质环境保护建议
2.1 海岸带保护建议
海岸、河口的动力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其作用能量也是极大的,现有海岸、河口形态是海洋、河流动力长期作用的结果。东北风是本岛的主流风向,东部海岸的河流输沙量极少,本岛东部海岸是侵蚀的主要岸段,浅海珊瑚礁对保护海岸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珊瑚礁是保护东部海岸的重要手段。此外本岛主要海湾内的红树林也是保护海岸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多年的海岸保护研究表明,人为改变海洋、河流动力条件,会引发海岸、河口形态的急剧变化。海岸、河岸侵淤变化最终会遵循物质守衡定律,如果沿岸输沙或河流输沙能够补充侵蚀量,则海岸会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因此在侵蚀岸段增加输沙量,在淤积岸段减少输沙量是海岸、河口保护较为科学的方法。因其费用巨大,人工护岸工程仅作一种补救的措施,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国内外海岸工程的经验表明,丁字坝是人工海岸防护的一种较好的选择,在敏感岸段或人口、资金密集岸段建造丁字坝,起到防护海岸作用。
图8 海口地区第二承压水漏斗中心水位
矿业开采、高位池养殖业对海岸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施工工艺、生产方式相关。矿业开采应按科学规划、分块开采、及时复垦的流程作业,可最大限度减少矿业开采对海岸的破坏;高位池养殖业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池底、池壁、管道的渗漏而造成,采取的严格的防渗措施,杜绝渗漏可预防养殖池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2.2 城市环境地质保护
城市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是关系到城市规划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问题。海口市的近东西向断裂、北东、北西向断裂第四纪以来仍有活动,断裂运动的概率比较高,断裂运动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惟有采取避让措施才是防护的选择。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建筑与勘察规范对此都有作了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相关规范实施可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断裂构造的活动性监测是城市环境地质保护必须重视的问题,准确、有效的监测与预报是避免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前提。
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优质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及其引发的地面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的开采与环境保护应是合理开采、科学保护,在有效的环境保护下,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为社会与人民造福。消极的禁采与过量开采都是不可取的方法。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可通过水质监测、地面沉降观测来监测,监测方法与实施都比较成熟,因此城市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最低界限为地下水的持续恶化、开采漏斗区地面持续沉降。
为了更加积极地保护城市地下水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优质高价的资源利用观,优质地下水取高价、一般地表水取低价,利用价格原理调节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消耗量;(2)优先满足饮用水的需要,抑制工业、农业等其它耗水量大的行业开采利用地下水;(3)分散开采,避免集中过量开采。集中开采容易造成地下水漏斗降深过大,容易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的环境地质问题;(4)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工作研究,海口市的地下水监测网部分监测井由于自然损耗,个别监测井已报废,监测网精度降低。监测手段几十年来均为绳测,电子技术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地下水监测也应跟随科技的进步,朝应用自动化、高精度、高频度的方向发展。
Study on Coastal Zone Change and Ge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Urban in Hainan Island
Ding Shijiang1, Xu Zhongsheng2, Wu Guoai2
(1. Hainan Bureau of Land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aikou 570206;2. Hai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aikou 570206)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ments coastal zon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inan Island, contrasts and researchs the corrosion and siltation of the coastline, and analyzes the reason which forms. The article studied the environment geologcal question such as the mangrove forest degeneration,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shallow groundwater quality worsening and so on, which the seacoast geology environmental change initiates,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 of main city in Hainan Island.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question which was easy initiated should be payed attention in the urban planning developing process. Las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astal zone and the city ge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ggestion.
Key word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astal zone; Urban; Hainan Island
『伍』 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岛众多的地质原因
第四纪来冰川覆盖面较自广,还有现代冰川的发育,经冰川和河流的共同侵蚀下,使得海岸严重的切割,就变得十分的弯曲,形成不少深长的峡湾。另外,随着地壳的逐渐下沉,使科迪勒拉山较低的鞍部和山麓被海水淹没,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岛屿,海水的入侵还使得中部河谷凹地变成了浅海湾。
『陆』 海南是属于热带还是亚热带
海南是属于热带。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
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6)海南省西海岸属于什么地质扩展阅读
一、地形地貌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二、位置境域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之间,岛屿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的大雪梨,长轴作东北至西南向,长约29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0公里。海南省的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海南省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本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
『柒』 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海南侨中属于什么区
在秀英区的...
属于市区的...
『捌』 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对身体起到什么作用
海南岛位于中国雷州半岛的南部.从飞机上看,海南岛是像悉尼,趴在中国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上.
海南西南向东北,长轴约300公里的西北向东南与短轴,约180公里,的面积?33900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大岛.海南岛,跨越琼州海峡,北部和整个雷州半岛.琼州海峡宽20公里,是海南岛和中国大陆的海上“走廊”,是北部湾和中国南海航道之间之间.由于其接近大陆,再加上岛上的山势雄伟,高耸的手指,所以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时候,站在俯瞰雷州半岛的南部海岸,海南岛将若隐若现.
海南岛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岛屿.在地质时期,中国大陆海南原来,生裂痕形成的岛屿.早古生代(距今5.7亿年-4.4亿年前),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是一个塌陷区.加里东造山运动雷琼土地面积,形成一系列东北方向的断裂与褶皱带,这么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晚古生代(可追溯到4.4亿年前 - 2.3亿年前),海南岛土地质量是相对稳定的.但印支运动,同时促进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现已广泛分布于海南岛花岗岩,构成一座山,还内置了到海南岛的基础.后来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和强烈的断裂,形成几个主要的东西故障,使隆起断裂以南地区的约三分之二,隆起称为海南花岗岩圆顶,和100多万多年一直在上升;骨折北部发生下陷,称为雷琼抑郁.然而,前第四纪(250万年前),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在中国的情况下,延长块的地质结构.关于更新世(可追溯到250万年前L.5万年前)的介质,由于火山活动发生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裂口进入琼州海峡,海南岛和大陆分离.经过反复升降海海南与内地有这么多分开和连接到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大幅上升,才形成琼州海峡和海南岛,现在形式.构造运动引起的构造抬升是海南海南岛中部不断抬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地貌特征海南岛位于中部丘陵山区,高原,平原被包围.海南省平均海拔为120米. 500米以上的山峰25%全岛,100米以上的平原,高原三分之二.
海南南渡江为界,南北非常不同的风景,到北部,南渡江和雷州半岛的地形是相似的,同样宽的台地和壮丽的火山风光.据地质学家研究,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原本连成一片,只是因为一万年前,海平面上升,波浪侵蚀,形成了长80公里,宽约20公里的琼州海峡,只有分离南北之间,隔海相望.在南部的南渡江,五指山横空出世,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平原周围的山,环相套,南部沿海,山地直逼海岸,气势十分雄伟.
海南“四经常花长夏无冬,”在特殊的气候条件.海南海洋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6,NE 22,NE之间,1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仍然在19以上,东北,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8 32,NE,NE A.年降水量1600毫米或以上,其中最丰富的,当你看到大到暴雨,降雨量在8月和9月,还经常台风.长荣季节,一年四季都盛开的安全旅行.海南独特的旅游资源,有“东方夏威夷”,是世界上最大的“冬天.” 7月是气温最高的一个月,但平均气温只有28.4℃,海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个非常炎热的烈日,一月是最冷的月份,但平均气温为17.2℃,它是温暖的如春.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多毫米,其中最丰富的,当你看到大到暴雨,降雨量在8月和9月,还经常台风.海南是中国最独特的地方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温暖,雨量充沛,潮湿和干燥的季节明显,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气候资源和多样化的.海南岛的太阳辐射约110-14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间为1750年至2650年时,光率50 - 60%.阳光通过了西海岸地区,中部山区最少;根据季节点,根据夏季,春,秋,冬的顺序,从多到少.年平均气温约23-25?之间的中部山区较低,东北,西南高.纵观全年无冬,从1月到2月是最冷,平均气温16-24℃,平均极端最低温在5以上,NE.夏季从3月中旬到11月上旬,从7月到8月是一月平均最高气温在25-29℃.西,南,中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气候,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为26.5℃左右.海南岛,该岛在1600毫米以上年均降雨量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西干东湿明显.多雨中心在中部东部山区,年降雨量2000-2400毫米左右,西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约1000-1200毫米.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冬春干旱,旱季从11月至次年的4月和5月,长达6-7个月.夏季降雨多,从五月到十月是雨季,雨季总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70-90%,雨源有锋面雨,雷暴和台湾炎热的天气等等.海南一年四季湿度,年平均水汽压约23百帕(琼中)至26百帕(三亚).
海南已成为台湾,除了丰富的地下宝藏,为石碌富铁矿石和其他矿物质通过突变爪脊在地面上,但也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的生长,生产的橡胶,咖啡,可可等,椰子,槟榔,辣椒等.附近海域鱼类群落,可以捕捉各种热带海洋鱼类,以及龙虾,虾等,是非常丰富的渔业资源.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被称为是世界上“少有未被污染的净土.”四季常岛屿,森林覆盖率超过50%.海南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旅行五行味道,独特的热带海岛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
海南的民族风情居民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傈僳,高山,丝波,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族30多个民族.有本地黎,苗族,回族,汉族和其他民族.千百年来,古老独特的民族风情使社会景观的岛屿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黎族苗族生活和习俗.苗族定制每年3月3日,黎苗同胞像家人一样,身着节日.每间客房还生产彩色大米,(海南特产苗族),为纪念五个苗族姓的祖先.苗族人将五色饭是饭山兰,分别用桑叶浸成黑色,红色,绿色,黄色四色大米,西红柿,白米饭香混合的特殊菜肴.苗族妇女蜡染技能水平高,可染成各种精致的设计和鸟服饰,手帕和毛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发是一个美丽的艺术作品.李丽是原始民族的习俗海南岛,海南岛有三千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原生态文化.然而,现代文明,李和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遗产资源正面临压力的影响下,有很多宝贵的技能和文化模式正在逐渐消失.保护原生态明亮的黎族文化刻不容缓.海南黎族纹身是独特的习俗,是世界各国罕见的原生态文化现象.纹身,黎语叫“打板”,也被称为“欧洲模具.”海南中国叫“绣面”或“书面形式”.西班牙被称为“打架”,是一个黎巴嫩家庭传统.最早记载海南黎族文身是“山海经·海内南经”,文中说韩愈元卦统治时期(公元前110年)平定南越,位于海南岛的珠崖,儋耳二郡时,有“点涅磐的脸,画人体秤开采“,是指的时间,我们的祖先在海南黎族的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2000余年前推断黎族妇女有纹身的传统.一些学者评论说,黎族妇女文身“刻在敦煌壁画的主体,”写在身体的历史.李一个纹身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