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为什么喜欢蓟县地质博物馆

为什么喜欢蓟县地质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1-02-07 02:39:00

① 蓟县地质博物馆

希望能申报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呵呵

② 蓟县大溶洞和地质博物园的介绍

蓟县大溶洞溶

洞坐落在蓟县罗庄子镇洪水庄村北的“气鼓山”上,此山因大雨后常有雾气从山间林地生起,犹如巨鼓向外喷汽而得名,溶洞距县城12公里,北接金海湖,西望盘山,与黄崖关长城一线相连,形成于约12亿年前,地处中上元古界长城系洪水庄组白云岩地层,目前,已开发3万平方米,洞内全长1.2公里,景点达28处,遍布钟乳石、壁流石等,造型有如石龙、石猴、石海豹等,令人称奇,另有腾龙渡海、石花长廊、石佛观瀑、巨石林等四大景区。

===================================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惟一记录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质历史的国家地质公园。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北起九山顶,南至府君山,东至八仙山,西至盘山,面积342平方公里。园内保存着大量的极其珍贵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群峰俊秀、峡谷幽深、空气清新怡人,自然风光迷人,自然奥秘诱人,是休闲度假、旅游揽胜和科学考察的胜地。尤其是有着享誉世界的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这个古地理环境已被誉为“世之瑰宝”。 蓟县拥有独特的古地理环境,北部山区地质遗迹类型多、分布广、品位高、价值大,并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谐组合,相得益彰。2001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就像一座展示地质景观的天然博物馆,古生物的化石随处可见,游人在这里可以欣赏我国最古老地质遗迹的奇观。以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为主的地质遗迹景观,为地学领域的研究、地质遗迹的保护、自然遗产的永久利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典型、完整、系统、稀有、科学的内涵,记录了地球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向世人展示了博大精深的自然魅力,记录了地球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根据景区划分原则,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划分为7个景区:1、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2、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3、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4、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5、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6、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7、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7个景区各具特色,天然造化,精彩纷呈,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地质遗产。 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是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地质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蓟县中上元古界标准剖面,以其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顶底清楚、构造简单、古生物化石丰富,厚近万米的特点,被海内外地质学家推为世界同一地质时期的标准剖面,誉为罕见的“地质瑰宝”和“大地的史书”。它好像一部巨厚的“石头记”,真实地记录了地球演化距今18亿年至8亿年的地质历史,被国内外地质学家推崇为世界上同一地质时期的“标准层型剖面”。 八仙山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形成于距今18亿年的石英岩,历经数次地质作用造成现今的峰林和峡谷,气势磅礴。盘山花岗岩形成于距今2.1―2.2亿年。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大自然将其雕塑成优美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尤以“三盘、五峰、八石”称奇。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是距今18亿年的石英砂岩构成的峰林,主峰九山顶是天津最高峰。府君山由于是地质历史中著名的“蓟县运动”和下寒武统“府君山组”的命名地,而蜚声国内外地质学界,沉积不整合和断层构造,尤其是逆掩断层形成的飞来峰地貌是景区的显著特点。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是距今14亿年的高于庄组灰质白云岩构成的峰丛地貌景观,漫长的地质历史,岩石经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地质作用,形成奇山、异石、怪木,尤其是树与石的的博奕现状栩栩如生。黄崖关长城建在陡峭的山崖之上,绵延曲折,十分壮观。悬崖的形成是黄崖关断层抬升长城系石英砂岩、白云岩,后经风化剥蚀而成。

③ 府君山公园的国家地质公园蓟县地质博物馆

2007年2月6日,被列入2007年天津市政府为民所办件实事之一的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的重点建设项目——蓟县地质博物馆工程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占地1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 多平方米,选址位于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内。
蓟县地质博物馆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内设地质展馆和历史展馆,采用“层的地质,叠的历史,层层叠叠的建筑,层层叠叠的岩石”的设计方案,结合地形地貌,采用片石砌成,看上去显得古朴,层次感鲜明,凸现了地质博物馆的特色,是一座富有地质特色的山地建筑,是国内同类展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蓟县地质博物馆以地球科学、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矿产资源展示为主体,向观众展示地球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是一座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独具天津特色的地质博物馆,是我市地质资源展示、交流的窗口和青少年地质科普教育基地,对展示和保护我市地质及旅游资源,挖掘、研究蓟县乃至全市的历史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将会进一步促进蓟县乃至全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普及地学知识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本市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建成将为天津加强地质遗迹保护、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奠定良好的基础。

④ 地质博物馆有什么特色

有蜚来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源、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等。

⑤ 参观郑州地质博物馆有感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 走到博物馆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数十米的汝阳黄河巨龙母子龙的仿真模型。它们好像对我们点着头,向我们打着招呼,欢迎我们的到来。 地质博物馆主要有地球厅,古生物厅,地质环境厅,恐龙厅,矿产资源厅等数十个展厅组成。 当我们进入古生物厅,就像来到了亿万年前的古生物世界。走进恐龙厅,那里陈列着数百种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和化石,仿佛把我带到了侏罗纪时代。最吸引我的要数矿产资源厅的矿产资源了,大厅里摆放着数千种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宝石标本。让我们进入矿石的海洋里遨游吧! 透亮的方解石像珊瑚,像玛瑙,像翡翠,像 ... ... 有浅黄色,淡红色,浅紫色,淡绿色,海蓝色,乳白色 ... ... 那经过了火山严峻洗礼,才会那样晶莹剔透,光彩照人的紫水晶,把一个约半人高的岩洞簇满了,它是那样美丽,那样耀眼。 还有发出暗绿色光芒,犹如丝绒布般的孔雀石:星光点点,奇形怪状的闪锌矿,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 矿产——是地球亿万年物质演化的结晶,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希财富,是不可再生的。但人类长期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的掠夺和采掘,部分矿产已日见匮乏。据专家预测,我国43种主矿产至2020年仅剩6种,形势严峻啊!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爱护自然,爱护矿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吧!

⑥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博物馆怎么样

大四实习的时候去的,里面内容记不清,大约也没什么特别。不过博物馆的弧线石头城造型还是别具一格的~门前还有一条旧火车轨,两旁绿树成荫,蛮适合拍照的。

⑦ 成昆铁路沿线为什么被称为"地质博物馆

成昆铁路沿线三来分之二源为崇山峻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势陡峭、地质状况复杂,创造了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
成昆铁路由海拔500米左右的川西平原,逆大渡河、牛日河而上,穿越海拔2280的沙木拉达隧道后,沿孙水河、安宁河、雅砻江,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再溯龙川江上行至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全线有700多公里穿过川西南和滇北山地,地形极为复杂,谷深坡陡,河流峡谷两岸分布着数百米高的陡岩峭壁。铁路所经地区,由于历次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断裂发育,线路经过的牛日河、安宁河、雅砻江、金沙江和龙川江,大都是沿着或平行大断发育的构造河谷。由于地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全线有500多公里位于地震烈度7至9度地区,其中通过8度和9度地震区长度有200公里。铁路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不仅种类繁多,滑坡、危岩落石、崩塌、岩堆、泥石流、山体错落、岩溶、岩爆、有害气体、软土、粉砂等等,而且数量很大。基本跨越了各种地形,所以被称为"地质博物馆“。

⑧ 蓟县地质博物馆的介绍

市蓟县地质博物馆坐落在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主碑广场对面、府君山南麓山脚下,与主碑广场相对应,占地面积一万七千多平方米,其中五千多平方米积五千多平方米。

⑨ 初学者观察地质博物馆岩石的感想

2009年2月23日,四(4)快乐鸟中队到上海地质博物馆参观学习。上午,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由小徐老师带领,另一组由小宋老师指挥。同学们先去看了方解石,萤石和水晶,了解了它们的颜色、形状。接着,老师又让同学们了解一些矿石,比如愚人金――黄铁矿、非常脆的水锌矿等等。然后,老师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珍宝,如美丽的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还有自然形成的风棱石,葫芦石,菊花石,盾齿石,钟乳石。它们有的属于岩溶地貌,有的属于火山地貌,还有的是从海里打捞上来的。同学们还看到了各种化石,有恐龙化石,木化石,龟化石……真是数不胜数。

下午,老师带我们去“三防”(既防电、防火、防煤气)体验区。老师先让我们体验油锅着火。同学迅速盖上锅盖,火就灭了。煤气失火了,同学拔下电源,可是没开窗,失败!有人触电了,同学用竹竿拔掉电线,成功了。接着,老师带我们去体验地震。好大的地震,玻璃碎了,门摇摆着,同学们躲在桌椅下,双手抱头,没事!据说,这样可以在5.5级的大地震中不受伤害呢!接着,老师又介绍了古代农家用具。

时光飞逝,参观结束了,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上海地质博物馆。此次出行,真是受益匪浅!

⑩ 蓟县地质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在博物馆的造型设计中,将层的地质、叠的历史、层叠的岩石、层层叠叠的建筑作为贯穿始终的设计主线。采用在自然界经过数亿年演化而成的奇石形象来塑造建筑的形体和空间,充分体现建筑造型与自然环境相互和谐的生态建筑理念。博物馆的建筑形体模拟地质构造的特殊形态,采用螺旋上升式的平面布局,仿佛在地壳运动中不断层叠堆积的地层。不规则出挑的曲线屋檐以及未经人工雕琢的层层叠砌的毛石,宛如经过亿万年沉淀后形成的层层叠叠的岩层。建筑整体高低起伏,完美地融入特定的地质环境。造型风格具有强烈的个性创意,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达到现代建筑与远古地质环境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最令人惊奇地是,在建造过程中,覆满荒草杂树的坡地开挖后,一米多厚的浅浅土壤下,一条条裸露出的地下层叠岩石大小宽窄相间,颜色杂彩斑驳,呈现出典型的蓟县中上元古界层叠岩的特征,堪为标准的“标本石”,与设计的立面在颜色,材质构成和尺度等方面高度一致,整个建筑就如同是地下的岩层叠错生长出来一样,与大山融为一体。
建筑立面上层层叠叠的飞檐采用土黄色人造石材浇注而成,来源于自然的细部充分展现了建筑的主题与独特创意,重叠弯曲之中美不胜收。
在蓟县的深山中,曾有不知凡几的山民祖祖辈辈世居于此,他们就地取材盖成石屋,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却已是人去屋空,一片石墟隐没于荒草暮鸦之中。蓟县地质博物馆的墙面用这些废弃山的石块重新砌筑,所有石块原样保留,毛石毛砌,展现出饱经风霜巨变后的独特美感,同时表明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更有一份不必言说的责任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