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水文地质Qs曲线代表什么

水文地质Qs曲线代表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07 02:17:34

① 水文地质区带的含义与应用

水文地质区带是指沉积盆地内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与水化学成分沿着径流方向呈有序的变化,在纵向上不同含水岩系之间存在着蛛丝马迹的相互联系过程。这就是说:从供水区到泄水区,从地表到地壳深处,按照水动力和水化学的综合特征,可划分出若干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水文地质单元。

我国石油水文地质工作者在研究水文地质区带时,主要沿用以下学者的观点和方法:

1.B.A.苏林的水文地质区带的划分方法

苏林认为,地下水或多或少的都与地表水有一定的联系,将联系的程度定义为“水文地质开启程度”,并用来作为划分水文地质区带的基础。开启程度决定于:含水层顶板的岩石性质,越厚越不透水,含水层与地表水隔离越好;含水层供水区和泄水区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高差,它控制着水的循环强度;岩相变化情况,透水岩石的尖灭与相变情况;侵蚀窗的存在,使含水层与地表水发生了联系,或出现上升泉;含水层埋藏深度,埋藏越深,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越弱。实际上水文地质开启程度主要决定于地质构造,自然地理条件及岩石性质。

根据上述综合因素,划分三个水文地质区带:

1)水自由交替带:与地表水或大气降水有密切联系;含水岩系裸露地表或被透水性好的岩层所覆盖(无隔水顶板);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有的虽然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本身透水性好;供水区与泄水区的高差大;水化学成分与地表水接近,以Na2SO4型水为主,在遭受冲刷的地区,当岩层中有长石矿物时,多为NaHCO3型水,相反在岩石溶滤作用很弱或受氯化物盐渍的地区,出现矿化度略高的MgCl2型水。

2)水交替停止带:岩层透水性能力差,或由于岩相变化,致使与地面隔离;远离供水区,也无泄水区,即没有侵蚀窗。也不存在使地下水流回地面去的通道或断层,水沿地层运动的速度很慢;矿化度较高,以CaCl2型水为主。

3)水交替阻滞带:介于上述两带之间,为它们的过渡带。另外,如果供水区和泄水区之间的距离很大,或者透水性能不太好时,则属于这一类型。本带上部多为Na2SO4型水,下部为MgCl2型水;中间为过渡阶段;在还原条件下,由于有机质的演化作用(烃类气体与石油的形成),硫酸盐可被还原形成NaHCO3型水;就矿化度而言,介于自由交替带和交替停止带之间。

2.M.A.格塔联斯基的水文地质区带的划分方法

主要依据地下水的流速、水型特征及矿化度高低,划分以下四个区带:

1)水自由交替带:位于局部侵蚀基准面以上;地下水运动速度很快;常属Na2SO4型水和NaHCO3型水;矿化度小于2 毫克当量/100 克;在断裂破碎带附近,由于深部地下水上涌,出现其他类型的水型,周边岩石的性质也会引起水型的改变。

2)水交替缓慢带:位于局部侵蚀基准面以下;地下水运动速度较快;可出现多种水的类型;矿化度在2~50毫克当量/100 克之间;主要受局部地方性的水文地质开启程度和岩石性质的影响。

3)水交替阻滞带:位于上带的下部,地下水运动速度不大,大多属于CaCl2水型,而MgCl2型水较少,仅在局部具有大量石膏化的剖面上或开启程度良好的地段,可见到高矿化度的Na2SO4型水;矿化度在50~250毫克当量/100克之间。

4)水交替停止带:包括沉积岩层剖面上最深的部分;矿化度高,大于250毫克当量/100克,均为CaCl2型水;此带的厚度大,底部都为结晶基岩的侵蚀表面或基岩的裂隙部分,地下水运动速度极慢,已毫无意义,但仍在垂直方向上沿构造裂隙与断裂进行运动。

3.K.B.费拉托夫水化学垂直分带的理论

费拉托夫根据地下水矿化度、水化学类型、盐类成分及有关比值等随着埋藏深度增加而有规律变化的特点指出:

1)在任何一个盆地内,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均随深度增高,与发展的性质和年代无关。

2)在任何一个封闭的盆地内,在地下水循环基准以下,水化学成分的改变与岩石成分的关系逐渐消失。

3)循环基准面——即通过该构造水文切割纲最低侵蚀线的一个弯曲面,它把地下水分为两带,上带叫做循环和淋滤带,下带叫做水的类型分异和形成带。

4)在地壳垂直剖面上,自上而下,地下水类型的改变是重碳酸盐水—硫酸盐水—氯化物水,而阳离子分带性表现得不显著。

5)地下水循环基准面以上的水,没有明显的分带性。

6)盆地愈古老,岩石的透水性愈好,则水化学垂直分带现象愈明显。

为研究水化学的垂直分带,他首先研究了垂直方向上各岩层的水力联系,认为地下水绝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保持着经常的、紧密的、静水力学的渗透和水化学联系。

费拉托夫在研究地下水溶液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化学垂直分带规律是由溶液的饱和极限和比重引起的理论,有一定的依据。自然界中大气和岩浆的分异都与比重有关,所以地球表面为矽铝层,向下为矽镁层,地球内部为铁镍核心。

上述学者关于水文地质区带的划分,在油气水文地质勘查实践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对我国油田水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中的q(L/sm)是什么意思

单位涌水量Q/s=q 涌水量/降深=单位涌水量

③ 涌水量(Q)-降深(S)曲线法

1.原理和应用条件

涌水量(Q)-降深(S)曲线法,是根据稳定井流抽(放)水试验资料建立涌水量与降深的关系方程,根据勘探试验阶段与未来开采阶段水文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外推预测未来矿井的涌水量。采用Q-S曲线法一般要求抽水试验条件尽量地接近未来的开采条件。一般要求:将试验井孔布置在未来开采疏干地段,试验孔的类型符合未来开采条件,尽量采用大口径、大降深、长时间的抽水试验,以使水文地质条件充分显示,这样所建立的QS方程才能反映未来的开采条件。建立Q-S曲线方程时,要求进行三次以上水位降低的抽(放)水试验。外推计算时,外推范围一般不应超过抽水试验最大降深的2~3倍。

实际上,抽(放)水试验时Q-S关系很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影响因素有:

1)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如含水层规模、补给情况、边界条件等的差别,使Q-S曲线类型各异。因此,要求抽(放)水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与预测地段相似。

2)抽(放)水时水位降深的大小对外推精度影响极大:随水位降深加大,含水层的水力特性发生变化,如地下水由层流转为紊流、由二维流转为三维流、水流阻力加大等,因而,Q-S曲线类型发生变化,从而使预测误差加大。所以允许外推范围,应不超过抽(放)水试验最大降深的2~3倍。

3)抽水井的结构和抽水时间影响:要考虑抽水井与采矿井巷的区别。抽水时间越长,误差越小。

Q-S曲线法的优点是避开了求取各种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简便。因此,它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难于取得有关参数的矿井及矿区。

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如由于边界条件复杂而难以建立解析公式时,常用该法预测矿井的涌水量。

2.计算方法步骤

1)建立各种类型Q-S曲线方程。Q-S曲线的类型,一般有4种,见图5-9,其对应的数学方程为:

Ⅰ:直线型

Q=qS (13-8)

Ⅱ:抛物线型

S=aQ+bQ2 (13-9)

两端除以Q,则得:

专门水文地质学

根据实际经验,一般认为,井径对涌水量的影响,比对数关系大,比平方根关系小。

④ 经济学中qs代表什么

应该用大写的:
Qs
代表供给曲线

所谓供给是指个别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对版某一权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两个条件:一是厂商愿意出售;二是厂商有商品出售,二者缺一不可。
供给曲线是以几何图形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⑤ 含水层水文地质试验参数中 Q代表什么

渗透流量,即为通过过水断面的流量

⑥ 水文地质中的实际材料图是什么意思

实际材料图就是你干了哪些工作,怎么干的、工作部署情况在图上反映出来

⑦ 水文地质图的分类

按图件的内容和性质以及服务对象,水文地质图可以分为以下5类:

(1)基础性图件:即反映调查区地下水形成自然背景的各类基础图件,如:地质图、构造图、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和地形等高程线图等。

(2)综合性图件:是反映区域地下水埋藏分布和水量、水质形成条件的图件,包括某些专项水文地质调查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图件,如:区域性的综合水文地质图、供水水文地质图、矿床水文地质图、环境水文地质图、岩溶水文地质图及为水文地质计算服务的地下水概念模型图、地下水流系统及水资源分布图等等。

(3)单项地下水要素图件:仅反映地下水某项(有时几项)特征的图件,如地下水等水位(压)线图、地下水化学类型图,地下水水质分区图或某些离子(化学特征)等值线图、地下水量或富水性等值线图、地下水模数以及地下水径流模数和开采模数等值线图、含水层厚度等值线图、含水层顶(底)板等高线图、含水层埋藏深度图等等。

(4)利用改造规划性图件:为结合生产实际需要而编制的图件,如: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分区图,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图、矿床疏干、堵水截流规划图等。

(5)预测与管理性图件:是为满足生产需要所编制的反映地下水水质、水量及环境地质的预测和管理方案的图件。如各种地下水水质预测与管理图、开采动态预测图、地下水水量预测与管理图、矿区突水预测图、环境地质变化预测及防治图等。

除上述各种水文地质图件外,在每个项目的成果图件中,尚应编制水文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的实际材料图,以及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剖面图、水化学剖面和地下水剖面流网图。

⑧ 水文地质特征

水文地质特征对注浆材料的选择和注浆压力的确定尤其重要,因此,注浆施工前,必须要搞清楚所注地层是不含水层、弱含水层、富水层,还是高压动水地层?水量是多少,水压力是多大?地层渗透系数是多少?

现场水文地质特征通过超前地质探孔进行分析。超前地质探孔按图1-22布置。探孔共布置4个,分别位于左、右边墙和左、右拱腰。探孔纵向探测长度30m,终孔为开挖轮廓线外1.5 m,即外插角2.9°。每探测30m后,当确认前方可以开挖时,开挖施工25 m,余留5 m作为下一循环探测的余留岩墙。

图1-22 超前探孔横断面布置图

在现场探孔施工中,当有一个探孔出现流水时,其他探孔应减慢钻进,首先钻进出水孔,并不断测试出水孔的涌水量,直到出水孔钻到设计深度。按这一钻探原则进行探孔施工,期间,应对每一个探孔涌水量进行监测。在探孔施工结束后,如果没有一个孔是满孔流水,那么基本上可不再进行补探施工。否则,可通过分析各探水孔的水力联系进行补探设计和补探施工。

1.4.2.1 水流方向判定

通过分析各探水孔遇水时的钻孔深度,确定前方岩层的走向。综合各探水孔涌水量变化情况,分析探水孔之间的水力关系,确定水的来源方向。当需要进行补探时,主要在水源方向一侧进行补探设计和补探施工,以进一步确定水流方向和涌水量大小。

1.4.2.2 涌水量测试及稳定性分析

正确地分析出前方涌水量大小是确定是否可以进行开挖的最主要依据之一。涌水量的分析预测主要通过“预估→涌水量稳定性分析→补探确定”这一程序进行。

在超前探水孔钻探完成后,若探孔不是满孔流水,则可以直接通过采用容器提水的方法进行涌水量测试。这种情况下,涌水量Q≤40m3/h,测试的误差不大。若满孔流水,即涌水量Q>40m3/h时,采用容器提水的方法很难较准确地测试,这主要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所选择的容器就被涌水充满,测试时引起的时间误差太大,造成测试数据不准确。

当涌水量Q>40m3/h 时,可采用射程计算法进行涌水量预估。如图1-23,将ϕ108mm孔口管变径转换为ϕ32mm的焊接水管,通过测试当涌水射出高程为1 m处的水平射程,从而估算出前方涌水量。计算方法如下: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式中:X为水平射程(m);Y为高程(m),取1 m;g为重力加速度(cm/s2,取9.8);t为流水时间(s);Q为单孔涌水量(m3/h);V为涌水速度(m/s);S为过水断面面积(m2);D为管径(m),取ϕ32mm,即0.032 m。

计算得: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图1-23 涌水量测试方案示意图

测试各探孔涌水量和总涌水量(总涌水量可通过矩形堰法或流速法测试),绘制涌水量变化曲线,以此分析前方涌水量的稳定性。若涌水量稳定,每个探水孔涌水量Q<40m3/h,且总涌水量Q<300m3/h时,基本上可以确定前方发生突涌水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进行开挖施工,否则应进行前方涌水量的准确判析。

1.4.2.3 涌水量的准确判析

通过在水源侧增补探孔的方式来准确评估前方发生突涌水的可能性。施工中一般按预设计的超前预注浆方案施作水源侧的注浆钻孔,通过钻孔数量的增加,以使总涌水量进行分配。若能达到实施几个钻孔后不再有满孔流水现象,这时,继续观测各孔流水量和总涌水量,分析其关系和规律性,通过对总涌水量进行稳定性分析,从而界定出前方发生突涌水的可能性。

1.4.2.4 确定裂隙发育的分布特征

裂隙发育的分布特征也是影响注浆方案制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裂隙发育的分布特征可采用止浆塞卡位技术,通过水量观测法进行确定。如图1-24 ,将水力膨胀式止浆塞下入钻孔中,按1m、2m…29m的位置对止浆塞进行卡位,通过注水,使止浆塞膨胀。通过测试芯管中的出水量,以确定测试段是否有水,以及水量大小。绘制水量随钻孔深度的分布特征曲线,由分布特征曲线判定水量的主要水源位置,从而确定钻孔范围内的裂隙发育分布特征。

图1-24 裂隙发育分布特征测试方法示意图

1.4.2.5 水压力测试

水压力是指相对隧道标高而言,隧道所承受的水头压力。隧道水压力的测试采用关水试验。为确保水压力测试数据的可靠性,若掌子面前方岩盘厚度不足5m、裂隙发育时,应采用C20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封闭厚度1.5~2 m。测试过程中,若出现局部部位有流水、涌水时,应停止监测,重新对涌水点进行增设钢架、补喷混凝土等措施,以达到密闭状态,之后,重新进行监测。水压力稳定时间不得低于48 h,即当压力在某值稳定时间超过48 h以上,可认为这个压力值为最终水压力值(原始水压力),该水压力为隧道所承受的最大水压力。

水压力测试方法有渗压计法和压力表法两种。

渗压计法是在钻孔中放置渗压计,通过测试渗压计频率,计算出水压力值。由于国内外没有水压力测试经验,无法评价水压力测试过程的危险性,因而,在圆梁山隧道高水压力测试过程中,水压力监测采用了渗压计法。渗压计法测试装配图如图1-25。

图1-25 渗压计法测试装配图

图1-26 压力表法测试装配图

压力表法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监测方法。通过圆梁山隧道水压力监测,表明在高水压力下,水不可能冲毁止浆墙和孔口管,因而,直接测试水压力是安全可靠的,因此,在以后其他隧道水压力监测时,采用了压力表法。压力表法测试装配图如图1-26。

1.4.2.6 渗透系数测试

(1)地表测试

地表帷幕注浆时,测试地层渗透系数常采用注水试验,采用下式计算。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式中:k为地层渗透系数(m/d);Q为稳定流量(m3/d);l为试验段长(m);s为水位差(指水头压力高度,m);r为钻孔半径(m)。

注水试验测试方法及原理图如图1-27。注水试验步骤:

图1-27 注水试验测试方法及原理图

1)采用地质钻机垂直于地面钻孔,不测试部位采用套管护壁,测试部位下入外包滤网的PVC管(周边钻孔)。

2)测定地层中的初始水位。

3)在地面采用稳定的流量向孔内进行注水。

4)通过调节水流量的大小使管内形成稳定水位并测试。

5)测试水位稳定时的注水流量。

6)通过公式计算地层渗透系数。

对于城市基坑工程,常采用供水管道进行注水试验。试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水头大小,以保证给水与渗透水的水力平衡,从而确定稳定流量与水头差。

(2)洞内测试

洞内帷幕注浆时,常采取注水试验(为减少注入地层中水量,也可采用水灰比为1∶1的水泥浆进行注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偏小)。测试注水(浆)压力和注水(浆)流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式中:ω为地层单位吸水量(L/(min·m·m));L为注水(浆)段长度(m);γ为注水(浆)孔半径(m);

为注水(浆)时稳定流量(L/min);

为注水(浆)压力(水头压力高度,m)。

⑨ 经济学中“qs”代表什么

应该用大写的:
Qs
代表供给曲线

所谓供给是指个别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内,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容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两个条件:一是厂商愿意出售;二是厂商有商品出售,二者缺一不可。
供给曲线是以几何图形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⑩ hms模型中水文土壤分组的曲线数cn代表什么意思

CURVE NUMBER
具体的请自行查看维基网络。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