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外出地质踏勘有什么注意事项

外出地质踏勘有什么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1-02-07 01:46:35

1. 外出探险需要注意些什么

喜欢去探险,但这其中的未知危险也很多,在外出探险注意事项个人建议如下:
(1)如何避免雷击
野外活动中存在遭受雷击的危险性。但是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这种危险性:①预知打雷和雷击。先看到乱积云变大,不久即变成雷云,赶紧到安全地方躲一躲。收音机中有刺耳的杂音、忽下大粒雨滴也是打雷的预兆。②跑 向低地。③远离高树或密叶树林。④远离铁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装入塑料袋中。⑤如在水域活动,要赶紧上岸。⑥不要聚集在一起,应分散开。⑦小屋内、汽车内、岩背阴处或凹处也是很好的躲避之处,但注意不要靠墙。
(2)应对落石、雪崩
由高处掉落的一块小石头有时也会严重伤人,甚至致人死亡。因此在山间行走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落石标志,要仔细观察,分辨浮石,一般讲在多石头的地方,浮石的颜色比周围石头新;通过易发生落石区域时,应戴好安全帽或用厚衣服蒙住头,快速通过;尽量提早发现落石,及时避让,避免意外伤害;行走中不小心踏落石头时,要立刻喊出声,通知下面的同伴。
雪崩的威胁非常大。因此,进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时,首先要向当地住户打听哪些地方有潜在危险,以避开经常发生雪崩的地区。由地貌特征也能判断雪崩常发地区,如山坡上有雪崩大槽,山坡上方有悬浮的冰川,山脊上有雪檐等。雪崩前,有雪块、冰片落下,这时要确认冰落的方向,然后再决定逃离方向。一旦来不及逃脱而卷入雪崩,手脚要快速地像游泳一样运动,尽量使头部浮在雪上,同时抛出身上携带的一些物品作为标识物,以便别人知道你被雪埋的具体位置,及时营救。
(3)溺水时
在江河湖海中遇到复杂水情而无法驾驭时,千万不要慌张着急,想办法让自己浮在水面上,保持浮姿,任水冲流,并注意水波流向,再一点一点由水平方向往岸边移动。在拯救溺水者时,首先考虑用竹竿、树枝、绳索拖拉,或者用大木头、塑料桶等能很好地浮于水面的物体作为浮具实施间接救护,实在无法解决问题了才入水施行直接救护。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神志不清,就要采取急救措施,施行心肺复苏术。
(4)迷路时
在山野,尤其是在深山密林中行走时,稍不留神就会发生迷路,这时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①回到认识的地方。平时在行进的休息间歇要多注意周围的风景和标志,一旦迷失方向,最好回到自己认识的地方,用罗盘和地图确定所处的位置及目的地方位,重新开始行走。折返时不要直走下坡路,因为下坡路视野小,方向不易确认,这是很危险的。②做好山路标志。在山野行进时要注意曾经走过的人留下的用塑料带、树枝或石头作的记号。走在前面开路的人,遇到特殊状况时,要做标志通知后面的人。③如果迷路时天色已晚或从山崖落下受伤,动弹不得,无法按照预定时间到达目的地,这时应做深呼吸,保持镇静,不要冒然离开,在原地露宿,减少体力消耗,同时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静待救援。
其次,外出探险应组团活动,选择有经验的领队、向导。野外探险一定要组团活动,而且必须要由具备多年户外经验的领队或向导带队,在团队活动中参与者必须有组织、听指挥,统一行动,避免擅自脱离队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2. 野外地质勘察要注意哪些事项

岩性、地层产状、构造情况,地貌特征,矿化、蚀变特征。。。基本就这些了

3. 地质勘查中一般会遇到哪些常见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处理

嗯,问题问的太宽泛,是工作中的问题,还是和当地百姓的问题。你首先要明确是技术上的还是理论上的,然后再进一步确定分析!

4. 地质勘查钻探注意什么

地质勘查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广义地说,一般可理解为地质工作内的同义词,是容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

5. 地质勘查工作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好工作呀

6. 如何开展地质踏勘

1、先确定工区范围。
2、明确踏勘是为什么服务的(比如是油气勘探、还是地质填版图、还是工程布置等)权。
3、拟定踏勘任务,既本次踏勘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了解到哪些地质、地理、交通、环境方面的信息。(这一步里一般都需要借鉴前期资料或是相邻区域的地质资料来参考,当然,其实在任何一次地质工作开展前,充分了解该区前期工作成果都是必须做的。实际上这不应该算在地质踏勘的工作里。)
4、拟定踏勘路线和需要使用的技术方法,确定踏勘时间安排。
5、准备踏勘需要使用的工具(交通工具、标本采集工具、定位工具等)、图件、消耗品、人员安排等。
6、出发踏勘~~~
7、处理踏勘时获得的数据,编写踏勘报告,基本就这样了呵呵。
其实踏勘就是去探探风,不是什么有严格规定的程序的.........
不过有一点必须清楚,你的踏勘是什么工作的踏勘,这决定了踏勘工作的面貌

7. 举例说明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工作内容,注意事项。

首先要根据你的专业来设计野外地质工作重点,尤其由你负责的时候,需要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设计好每一条路线,明确每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每天晚上要看地质图地形图很晚的为了准备下一天的工作。如果是没有信号人烟的工作区准备住在山里的,更是绝对不能马虎松懈。
后勤工作还要全面到位,准备水、干粮啦,询问司机师傅汽油情况了等等。

如果只是跟着别人跑野外,那么从基础地质野外工作的角度来说
1 看地质图查阅资料,做到心里有底,了解区域背景,不可以稀里糊涂的跟着人家跑下来,结果什么都没学到
2 尽量把基本的工具带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样品带、记号笔、野簿、电池、卷尺、照相机、GPS……)
3 到一个地方要多听老师的讲解,做笔记,用罗盘打方向量产状,查看岩性,用地质锤敲开岩石新鲜断面,有时可以用放大镜做辅助观察,好的现象要用照相机照下来,照的不清楚要素描画下来。采样品要尽量新鲜没风化,根据不同的样品用途采适当的大小,每采一块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 回来后认真整理野外第一手资料

5 一定要主意安全,起码要培养意识,地质包里必须带的,a地质锤(工作防身两用),b矿泉水(有时背石头可能矿泉水是累赘,那也要至少带一瓶),c如果没有防雨的冲锋衣就在地质包里藏一把伞,d创可贴要随身带,e一定穿长袖长裤(防日晒防刮擦)f可以带口哨

野外工作不容易,搞地质的不容易,一定要认真对待

8. 地质踏勘路线及观察内容

为了顺利和全面地完成梁山地区野外地质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全区地质踏勘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它将为实测剖面和填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区内地质概况、实习时间安排、地质填图的需要及交通条件,梁山地区地质踏勘路线拟选定5~6条,主要观察内容和教学重点如下。

图6-14 磨刀石沟正断层素描图

(一)王项村至龚家湾路线

1.地质路线

路线起于测区东部丘陵区的王项村(王家巷)南约300m处的深沟口。沿深沟西行,经营盘梁至龚家湾,路线全长约2.5km。

2.观察内容

沿路线前进方向依次可观察以下主要地质现象:①前震旦系汉南杂岩体的岩石类型、相互关系和组构特点;②前震旦系岩体与震旦系沉积地层间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③震旦系地层特征,震旦系上、下部的接触关系及砂岩中的各类交错层;④磨刀石沟正断层性质及证据;⑤磨刀石沟内震旦系岩层与河流流向所显示的“V”字形法则;⑥龚家湾至大南沟一带的倾伏背斜特征。

3.教学重点及要求

结合观察内容,重点讲授以下内容:①结合汉南杂岩体讲授岩石的基本类型,岩浆岩和沉积岩的野外鉴定标志,岩体的互相穿插关系及时代归属的确定方法;②通过前震旦系与震旦系的接触关系全面介绍岩(体)层(地层)的接触关系及系统分类,各类关系在本区的表现;③结合前震旦系至寒武系的地层层序和岩性特征、接触关系分析古地理环境及其变迁;④通过磨刀石沟断层观察,归纳断层的分类及其野外确定断层性质的方法;⑤分析龚家湾背斜特征及其与北侧梁山向斜的成因联系。

(二)大南沟路线

1.地质路线

路线起于龚家湾以西的大南沟沟底东侧分水岭上,沿沟西上至中梁寺,路线全长约1.5km。

2.观察内容

主要观察内容包括:①震旦系与寒武系地层间的沉积整合接触关系及生物化石界线;②下寒武统的地层层序和岩性特点;③观察并练习采集生物化石;④寒武系与奥陶系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底砾岩特征;⑤中梁寺斜滑逆断层的性质等。

3.教学重点及要求

①结合寒武系地层的观察,重点讲授生物化石在地层划分方面的作用及其与岩石地层学的关系;②根据寒武系岩性、古生物面貌恢复古地理环境;③重点分析中梁寺断层的性质及其证据。

(三)下梁山后沟路线

1.地质路线

该路线起于下梁山(镇)后沟口,沿沟南上至构造台地南缘二叠系地层。路线长约1.0km。

2.观察内容

主要观察内容包括:①继续观察下寒武统地层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寒武系与奥陶系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奥陶系赵家坝组(?)底砾岩;②奥陶系地层系统划分及古生物特征、宝塔灰岩龟裂纹特征及成因;③奥陶系与志留系间的整合接触关系及下志留统地层和岩石特征;④下志留统与下二叠统梁山段地层的平行不整合关系;⑤观察和寻找各时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等。

3.教学重点及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①底砾岩的形成及其在地层划分上的意义;②奥陶系至志留系地层和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尤其是宝塔灰岩和形成环境讨论;③寒武系、奥陶系及志留系的生物化石特征、地层划分依据及其划分原则;④二叠系与志留系之间的接触关系。

(四)圩泥洞-吴家坪路线

1.地质路线

路线起于梁山南侧张口子河口的圩泥洞,由南而北经水磨上、张家口子、陈家村,由陈家村改向西行,经中湾子至陈家村水库西岸,后绕道水库南侧经岭背后至吴家坪。该路线较长,约5.5km。加上由吴家坪经土地岭返回上梁山路程3.5km,总计9km左右。要完成该路线的教学任务。建议在路线起点至陈家村乡(有简易公路)段增配车辆。

2.观察内容

依次观察内容包括:①张口子(圩泥洞)斜滑逆断层;②上、下二叠统地层及岩性特征;③二叠系碳酸盐岩与岩溶地貌;④二叠系与三叠系地层的沉积整合接触界线与判别及三叠系地层、岩性及古生物特征;⑤陈家村水库西岸向斜核心由三叠系地层形成的挤压揉皱现象,由轴部纵观梁山向斜构造及其地貌特征;⑥吴家坪及河沟村断层、特征、产状、性质观察与讨论。

3.教学重点及要求

该路线教学重点和要求如下:①重点讲授张口子断层特征及发生的力学机制,要求学生正确判别断层面、节理(张性、压性和扭性)面及沉积层理面,并测量其产状、绘制断层素描图;②分析总结二叠系和下三叠统地层和岩性特征,恢复其沉积古环境及海陆变迁史;③在上述四条路线观察基础上,以向斜核部三叠系地层揉皱现象为重点,总结本区向斜构造的几何特征及形成机理。要求同学们正确区分盆地、向斜盆地和向斜构造等地质地貌概念,进一步明确梁山不对称、短轴、倾伏向斜构造的基本特征。

(五)狮子山-上梁山黄龙寺路线

1.地质路线

该路线起于向斜盆地内的狮子山东侧三叠系地层,经狮子山、何家山、土地岭至上梁山黄龙寺。路线全长约4.5km。为了观察地层的系统性(由老至新),宜将路线起点放在狮子山,也可据具体情况,将起点定于黄龙寺,由北而南观察。

2.观察内容

主要观察内容有:①三叠系与古近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新近-古近系地层层序及岩石特征;②土地岭以东向斜外侧上二叠统王坡页岩岩性及层位;③土地岭斜滑逆断层;④土地岭断层以西下二叠统梁山组炭质页岩及白色粘土;⑤梁山北麓第四纪冲洪积物(洪积扇)、坡积物、残积物及黄龙寺附近汉江二级阶地、河漫滩等冲积物。

3.教学重点及要求

教学重点包括:①通过古近系地层和岩性的观察,重点介绍其沉积古环境,如古地貌,古气候和物质来源、水动力条件等,古近系沉积过程与向斜构造发育的成因联系;②王坡页岩及梁山组炭质页岩的形成条件及其所代表的古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矿产意义;③通过土地岭断层断层面、擦痕及构造岩的观察,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野外确定断层及其性质的方法,分析土地岭断层与向斜构造的成因联系;④概略介绍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阶地沉积物的时代划分及古近纪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塑造梁山现代地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六)上梁山至中梁山路线

1.地质路线

由上梁山石灰厂经土地岭直达中梁山(海拔955m)向斜转折端。路线长约2.5km。

2.观察内容

由中梁山制高点鸟瞰实习区全貌,包括地貌类型及其分区,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基本格架和展布规律,地层发育概况及地层与地貌的成因关系等。

3.教学重点及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①根据梁山地区地形图所给出的当地磁偏角(西偏1°39')或坐标偏角(东偏1°3'),磁、座偏角(西偏2°40')进行现场罗盘校正,用校正后的罗盘完成地形图定向;②概略介绍(对照实地)实习区自然地理位置、大地构造位置及主要地貌特征、类型,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在梁山现代地貌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互相制约作用及不同地貌发育的地质基础;③重点讲述区内地层发育概况、展布规律及主体构造形态和空间展布特点,使同学们了解主要踏勘路线及实测地质剖面在区内的地质地貌位置,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④利用制高点和向斜转折端,以小组为单位反复熟练地层产状的测定方法和地质点的确定方法(目估法、截距法、截线法和前、后方交会法等)。通过转折端产状和系统测定,使同学们对向斜构造有一个初步了解。

以上6条踏勘路线、观察内容和教学重点供各实习队安排时参考,可根据实习时间、天气状况及交通条件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但基本踏勘路线应不少于4条。

9. 野外地质踏勘

野外地质踏勘是在前人资料分析研究和遥感影像单元图编制的基础上,对调查区进行全面的野外踏勘,具体内容包括:

(1)影像单元岩性特征、岩石类型组合、边界性质、形成的地质作用规律了解。

(2)宏观影像单元分区与三大岩类空间的对应关系。

(3)影像单元与地层单位、岩体单位、构造之间的对应关系。

(4)影像单元特征标志与地质体的关系。

(5)了解区域矿产概况,初步掌握矿产种类,矿源场类型,主要成矿类型和矿化标志。

(一)踏勘路线布置原则

野外地质踏勘方法采用影像单元-剖面法。踏勘路线及实测剖面线布置应遵循总体控制、重点突出的原则,具体要求为:

(1)剖面选择要求层序完整,露头连续,构造简单,接触关系清楚,岩性组合和厚度都在区内有代表性的地段。

(2)剖面线位置尽量选择影像单元种类齐全的地区。当受地形地貌、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可采取分段选线,以达到总体控制。

(3)踏勘路线选择仍以控制所有影像单元为佳。

(4)路线可以不连续,但影像单元不能遗漏。对标志特征明显,延伸稳定的影像单元,必须单独安排一条控制路线,查明其地质特征。

(二)实测主干剖面的测制

实测主干剖面的测制之目的是通过剖面测量、分析研究,以了解各影像单元的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变质类型及各类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填图单元,为遥感初步解译的地质图编制服务。因其填图单位构成的复杂性,不同剖面的测制要点不尽相同。

1.沉积地层剖面测量

(1)分层。实测主干剖面以“层”作为基本描述单位。它可以是单一岩石层,也可是岩石复合层,内部基本连续,与上下相邻层宏观可分,影像特征基本一致。垂向上岩性和任何差异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志,但要求分层一定要与影像标志相吻合,保持影像与岩性的一致。

(2)岩性。分层的岩性,可用颜色、结构、成分综合命名方式予以概括。尤其是颜色,除描述新鲜面之外,风化面颜色也很重要,对影像岩石单元标志意义较大。结构描述应注意不同岩性的差别和变化,这样对分析岩性形成的环境、成因有利。

(3)沉积-成岩构造观察。注意层的形态、层理类型、单层厚度,各种交错层理、层顶面的波痕、冲蚀痕、干裂,层底面和各类印痕,印模等描述。

(4)化石。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不仅是生物地层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且还是沉积环境最灵敏的指示物。描述内容为化石门类组合特征、个体形态、保存状况,分析状态与岩性及沉积构造的关系,排列的优选方位。

(5)正常层序的识别和接触关系。识别岩层的顶、底方位是确定其新老顺序的关键。而许多沉积构造能够指示岩层的原始顶、底方向。如斜层理、冲蚀痕、干裂、遗迹化石等。

岩层间的接触关系可分为连续沉积、不连续沉积。对连续沉积的岩层,要注意岩性如何渐变过渡;不连续的沉积界面,应注意其形态,包括平整的,起伏的,有印痕或印模等,上、下岩层是否交切,有无底砾岩或古风化壳,是否存在不同的构造变化及变质现象,并查清不连续沉积原因。对于不整合,应注意在临近界面上下寻找地层时代的依据。

(6)样品采集和系统采样是剖面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采样的种类和数量要根据地质情况和需要来定。通常采集岩矿鉴定、岩石化学、同位素样品等。

(7)野外记录和作图

它包括丈量记录和剖面描述部分。丈量记录包括导线号、长度、方位、坡度角等。剖面描述包括厚度、岩性、结构构造、倾向、倾角(真倾角)、取样位置及编号等。

2.变质岩地层剖面测量

变质岩地层剖面测制一般应在填图单位确定之后实施。具本内容包括岩石类型、变形变质特征、特征矿物、变质结构、单元接触关系等观察描述及样品采集记录。

3.火山岩地层剖面测量

火山岩地层剖面测制应依据火山喷发作用特点,结合影像特征显示,按火山盆地或火山机构分别布置实测剖面线。剖面测制要点为岩石类型组合、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旋回特征及样品采集等。

4.剖面测制资料分析整理

主要根据不同影像单元剖面测制结果分析整理,建立填图单位,确定不同填图单位的影像标志及划分依据,为编制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服务。

10. 外出调查时,应注意什么

(一)设定调查范围
1. 设定调查问题的范围,其关键是要从选题的目的和需要着眼,绝不能偏离;
2. 对问题回答的可能性亦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有些属个人私隠的问题,恐怕不易得到答案;
3. 问题太多,导致完成问卷的时间太长等,均需要避免。
(二)写出具体问题
1. 所列问题应简单明确;
2. 消除受访者的疑虑,一般一个问题只包涵一个调查指标;
3. 问题不带倾向性,不能诱导受访者回答;
4. 同类问题排列一起,问题排列的先后以先易后难为原则,开放性问题尽量放在后面;
5. 一般而言,涉及事实的问题是用选择性;有关了解看法的问题可用1-5来表示(例如:1代表极不同意;5代表极同意);
6. 问卷草拟后,应该邀请其他人扮演受访者,尝试回答问卷中的题目。这些经验可以大大提升问卷的质素。
问卷内容
• 在设计问卷时,应包括以下的部份:
– (1) 进行调查的目的
– (2) 答题说明
– (3) 问题和选项
– (4) 受访者背景资料
– (5) 致谢
问卷要点
• 注意事项
– 指示要清楚易明
– 问卷前面的问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
– 供选择的答案项目要「尽列」,亦应包括「不知道」或「不适用」或「其他」的项目
– 同一个题目的所有选项必须相互排斥
– 问题的用词要精确及适当
– 问题要具体
– 问卷的布局要美观、清晰
– 预留足够的空间给受访者填写资料 / 意见
• 避免事项
– 避免包括与研究没有关系的问题
– 不可欠缺可以提供重要资料的问题
– 不宜设计太多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 避免直接询问受访者确切的年龄、收入或其他私人的问题
– 不宜询问受访者一些尖锐性或威胁性的问题
– 不要以否定或双重否定方式提问
– 避免询问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
– 不要用「引导性」问题
• 例如:你会同意香港的房屋政策吗?
– 不要用「有倾向性」问题
• 例如:你会否同意地下铁路合理地调整票价吗?
– 不要一题多问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