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八面山是什么地质
㈠ 龙山八面山风景区离龙山县城有多远
龙山八面山风景区离龙山县约有一百二十三公里远。请见图。
㈡ 恩施大峡谷到龙山八面山有多远
全程 约334.2公里
恩施大峡抄谷
1.
恩施土家族袭苗族自治州内驾车方案
详情
2.
沿利川互通行驶67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3.
沿沪渝高速行驶52.7公里,朝恩施北/建始/来凤/咸丰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4.
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安来高速
5.
沿安来高速行驶81.3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来凤立交桥
6.
沿来凤立交桥行驶670米,直行进入龙吉高速
7.
沿龙吉高速行驶15.5公里,稍向右转进入龙山服务区
8.
沿龙山服务区行驶660米,直行进入龙吉高速
9.
沿龙吉高速行驶38.5公里,在G209/农车/洗车河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农车互通
10.
沿农车互通行驶1.4公里,右转进入呼北线
11.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驾车方案
详情
八面山
㈢ 八面山景区怎么样
这是我吗去复湘西的龙山县应该是里制耶那边的一个景,有盘山公路上去,车得技术好的师傅开才行。电视剧湘西剿匪记的原型呢!绝壁上一条很细窄的路,贴着走过去,洞里面挺阴的,得带手电。胆子小,没敢走。照片是八面山的土匪洞,及另外一个景:天生桥。
㈣ 龙山县的地理环境
龙山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西与重庆市酉阳县、秀山县,北与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接壤,东与省内桑植县、永顺县毗邻,南与保靖县隔酉水河相望。位于东经109°13′~109°46′8″、北纬28°46′7″~29°38′4″之间。国土总面积31.3万公顷,占湘西自治州总面积的20.2%。 龙山县地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西南端结合部,武陵山脉由北东和南西斜贯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的第二阶梯东缘。县境属强侵(溶)蚀山区,境内群山起伏,山峦重叠,溪谷交错,坡陡谷深,山体破碎,耕地分散。海拔1000~1200米的山头有192座,1200米以上的山头有353座。主要山脉有北部的红旗界,西部的辽叶可立坡,东北部的猛必界,东部的永龙界、曾家界,中部的洛塔界,西南部的八面山等,由东北向南延展,呈东、中、西、北山脉凸起,形成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向南开口的“勿”字形地貌骨架。
县境地貌受地质构造控制极为明显,由于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宁、燕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多次地壳运动,以及长期侵(溶)蚀等外力因素的影响,地貌具有岭谷相间、高差悬殊、切割深密、波状起伏,多层次、阶梯状、链状与连续性变化特征。最高山峰红旗界主峰大灵山海拔1736.5米,最低处隆头镇的隆头河滩海拔218.2米。相对高差1518.3米,比降为2.3‰,最大切割深度1136米,最大切割密度4.7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岗地、平原及水面等多种地貌类型,且大部分乡、村有多种地貌类型。县境山、丘、岗、平川及水面的组合比例为82:10:4:3:1。
县境石灰岩(包括白云岩)分布很广,面积1616.94平方千米,占龙山县总面积52.1%。因长期经受侵蚀和溶蚀,形成大小不等的溶蚀剥夷面和洼地,以及许多溶洞、漏斗、落水洞、石芽、暗河等地貌;又因地质构造和北高南低的地势影响,地表溪流切割深密,水系树枝状和格状分布。 龙山县境内土壤共9个土类、19个亚类、67个土属、155个土种、33个变种。
县境土壤的48.9%由板页岩、河流冲积物(括古河流和近代河流冲积物)、紫色砂页岩等富含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母质风化发育而来,加之县域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加上小区域气候的特殊温湿效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植被生长旺盛,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即使是石灰岩母质风化的土壤,历史上曾植被茂密。因此,县域自然土壤原生质量较高,带来耕作土壤也趋同样趋势。
据龙山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地块样化验与千亩农田样化验结果统计,县域自然土壤碱解氮含量中至丰面积达94%,缺的面积达只有6%;钾的含量丰的面积达50%,中等面积的达41%,缺的面积达只有6%;有机质含量高于2%以上的面积占山地总面积的64%,全氮含量在0.1以上的面积占79.2%。 龙山县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夏半年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丰沛,气候温暖湿润。冬半年受冬季风控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气候较寒冷。在复杂的山体影响下,形成山地垂直地带和水平方向地域差异的多样性气候。与省内同纬度地区相比,具有光热总量偏少,冬暖夏凉,光热基本同季;降水丰沛,时空分配不均;气候类型多样,立体特征明显;气象灾害多等特征。
根据湖南省各地气象台站资料比较,县域(以县城为例)多年平均气温15.8℃,仅比最低的桂东高0.4℃,比最高的道县低2.6℃;与同纬度的岳阳、常德、平江分别低1.1℃,0.9℃,1.1℃。县域年较差气温为22.1℃,比全省大部分地区要小。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除八面山等高海拔区)。县域海拔较高,山多云雾多,日照较少,故夏无酷热。当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北面为秦巴山脉所挡,只能过汉江平原,插洞庭湖,迂回从东路影响县域,且县内山重峰叠,冷空气不能长驱直入,故降温辐度不大,冬无严寒。 龙山县温暖湿润,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植被丰茂,自然洞穴多,适宜多种动物繁殖生长。1958年以后,森林面积下降,动物随之减少。1999年,县森林资源保护站对境内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进行普查,查明县境陆生脊椎动物有124种。昆虫种类繁多,贝类较少,鱼类及其他动物类分布广、种类多。
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县境有华南虎、云豹(以上为一级保护动物),猕猴、水獭、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豺、果子狸、麝、锦鸡、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猫头鹰、鸮类、鹰、大鲵(以上为二级保护动物)等。 龙山县域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适宜多种植物生长。1949年,县境森林覆盖率为34.02%(此前植被情况无统计数据)。1957年,县第一次森林调查,森林覆盖率为34.16%,灌草覆盖率为6.62%。1976年、1986年、1995年第二、三、四次森林调查,森林覆盖率分别为34.03%、55.2%、60.86%,灌草覆盖率分别为48.62%、28.48%、9.43%。2004年第五次森林调查,森林覆盖率38.89%,灌草覆盖率31.91%。
1982~1983年,县农业区划林业组首次系统地开展标本采集调查,初编《龙山县树木名录》(以下简称《名录》)。1984年,湖南省林木种源普查,湘西州林科所对龙山县树种资源进行普查,对初编《名录》进行补充修订。县内已查明的木本植物共有101科303属811种(含变种不含栽培变型),其中裸子植物门9科27属46种,被子植物92科275属764种。
龙山县域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草本植物有2500余种。未开展系统调查,无名录。
1957年、1976年、1986年、1995年、2004年农作物覆盖率(按当年播种面积算)分别为18.91%、21.14%、18.91%、27.01%、22.48%。 境内溪河均属沅水、澧水水系。溪河落差较大,加之雨量充沛,水能资源丰富。根据1985年调查统计,龙山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64956千瓦。其中酉水干流254119千瓦,澧水干流10837千瓦。龙山县可建装机在1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38处,计74055千瓦。其中酉水干流35处,装机67125千瓦;澧水干流3处,装机6930千瓦。1994年底,龙山县已开发水电43处,总装机42715千瓦,占可开发装机的57.6%,占龙山县水力总资源理论蕴藏量的16.1%。 至2007年,龙山县年发电量达1.83亿千瓦时。小水电装机总容量6.8万千瓦。
㈤ 龙山县古代叫什么
龙山建县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因是“辰旗”之地,辰属龙,吉祥的象征,内加之境内峰峦起伏,故名龙山容县。
唐虞夏商周时代为荆州地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地,秦汉至唐先后属黔中、武陵、沅陵等郡州,五代、宋、元、明至清初属土司统治。1729午(清雍正七年)置龙山县,属永顺府。
民国时期先偶第四行政督察区,后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㈥ 广西南宁的地形地貌和地质资料、气象资料是什么
南宁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湿润多雨,年均气温20.3 --22.4,年平均降雨量815--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275--1579小时。
境内山岳绕,丘陵起伏,山多地少,地貌复杂多样,以山丘为主体山地占总面积512.7%,丘陵占10.1%,平地占28.1%。境内山脉和河谷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东倾斜,中部被左江、右江和郁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错综合颁的丘陵平原。东北部的大明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1760米。千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东部的镇龙山,西部的西大明山和泗城岭,南部的大青山和公母山等10余座。
南宁地区地质构造古老,多以泥盆纪,二迭纪和三迭纪为地质基层,崦性以石灰岩占优势,页岩、砂岩次之,第四纪红土层为地表盖层。 境内河流属西江水系。以郁江、左江、右江为主干流从西南、西 北及东面切割,流经中部,形成大大小小的河网。
全地区集雨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13条,河流面积为92400平方公里,其中左江干流全长539公里,流域面积3159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174亿立方米;右江干流全长707公里,流域面积3861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45亿立方米。
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
这个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北为高峰岭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凤凰山(西大明山东部山地)。形成了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盆地中央成为各河流集中地点,右江从西北来,左江从西南来,良凤江从南来,心圩江从北来,组成向心水系。盆地的中部,即左、右江汇口处,南北两边丘陵靠近河岸,形成一天然的界线,把长形河谷、盆地分割成两个小盆地,一是以南宁市区为中心的邕江河谷盆地;二是以坛洛镇为中心的侵蚀――溶蚀盆地。
南宁市地貌分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5种类型。
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面积为1037.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57.78%,分布于左、右江下游汇合处和邕江两岸。
低山总面积82.6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4.6%,分布于市区西部边缘的凤凰山,为一穹窿山地,一般海拔300米―600米,坡度25度―40度;位于市北部的高峰岭,为一列褶皱低山,呈东北东――西南西走向,一般海拔250米―450米,坡度20度―40度。
石山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边缘和坛洛镇一带,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两大类,峰林石山海拔300米―400米,谷地海拔120米―160米;
孤峰石山一般海拔200米―250米,平地海拔80米―100米。丘陵总面积279.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5.59%。
台地多为第三系的侵蚀面,微切割,起伏和缓,海拔在120米以下,是低平的古剥蚀面,一般呈缓坡起伏而顶面齐平的地貌。
㈦ 龙山八面山龙家乐电话
18973420566
㈧ 湘西龙山县八面山风力电站指挥长是谁
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