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岩浆的地质作用是什么

岩浆的地质作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06 14:50:11

1. 侵入型岩浆到喷出型岩浆的地质作用是

侵入岩→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而暴露→崩解、分解、溶解作用→搬运和沉积作用→埋藏和成岩作用→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岩→深层环境(高温高压)熔化→喷出作用岩浆上升→喷出岩

2. 形成该溶洞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流水溶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岩浆活

A.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内;
B.喀斯特地容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图中的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故正确;
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岩浆活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形成该溶洞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岩浆活动

A.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喀斯专特地形的形成属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图中的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故正确;
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岩浆活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形成岩浆岩的地质作用

问的比较泛啊!
没哟啥确切的,找了些,希望能给你有所启发!
----------------------------------------------------------------------------
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
侵入在
地壳
一定深度上的
岩浆
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
岩石
,称为【
侵入岩
】。侵入岩
固结成岩
需要的时间很长。
岩浆喷出或者
溢流

地表
,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
喷出岩
】。
岩浆在地底下运动、火山爆发,都能引发
地震
、滑坡等
地质现象

【造山运动】:岩浆岩,特别是
花岗岩
造就了很多名山大川,
东北
大小兴安岭、
东南
沿海
一带都有成群的花岗岩分布。
安徽黄山
多姿的
奇观
就是花岗岩体经过漫长的
地质构造
运动形成的。
【还可以参照火山】:火山活动能喷出多种物质,在喷出的
固体
物质中,一般有被爆破碎了的
岩块
、碎屑和火山灰等;在喷出的
液体
物质中,一般有
熔岩流
、水、各种
水溶液
以及水、碎屑物和火山灰混合的泥流等;在喷出的
气体
物质中,一般有
水蒸汽
和碳、氢、氮、氟、硫等的
氧化物
。除此之外,在火山活动中,还常喷射出可见或不可见
的光
、电、磁、声和
放射性物质
等,这些物质有时能致人于死地,或使电、仪表等失灵,使飞机、轮船等失事。

5. 岩浆作用的概念

(一)岩浆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高温黏稠内的硅酸盐熔融体。它的容温度一般在800~1200℃,可以低到650℃,也可高达1400℃。岩浆可以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或地壳裂隙运移和聚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形成岩浆岩。岩浆的形成、运移以及到冷却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是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岩浆侵入到地壳中,称为侵入作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如果岩浆直接喷出到地表或者喷射到空中,则称为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喷出地表的岩浆称为熔岩,熔岩冷凝而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

(二)岩浆的主要成分

根据现代火山喷溢而出的熔岩得知,硅酸盐是岩浆的主要成分。其中SiO2的含量在30%~80%之间;金属氧化物如Al2O3、Fe2O3、FeO、MgO、CaO、Na2O等占20%~60%,其他如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等,它们的总量不超过5%。此外,岩浆中还含有一些挥发性组分,其中主要是H2O、CO2、H2S、F、Cl等。

6. 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岩浆及各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地质作用分别是什么

形成岩浆的地质作用:重熔再生
形成岩浆岩的地质作用:冷却凝固
形成沉积岩的地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形成变质岩的地质作用:变质作用

7. 生成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地质作用分别叫什么;与岩浆活动有什么关系

岩浆作用,分喷出作用形成喷出岩,侵入作用形成侵入岩.
变质作用内,分接触变质作用容,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沉积岩和变质岩.
三大岩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8. 3,地球三大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机理,变质作用类型,沉积作用环境,成岩类型及

用三大岩辩证关系说明
1)沉积岩——变质岩
主要为动力内变质、热力变质作容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
2)沉积岩——岩浆岩
一般要经过变质作用,但是也有直接变为岩浆岩的例子,主要是“盐丘”常常出现在穹窿核部。
3)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必须依靠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
4)岩浆岩——变质岩
主要为较强的动力变质作用
5)变质岩——岩浆岩
是较高温度和压力持续的结果,其过程是:混合岩化—花岗岩化—岩浆化

9. 岩浆与岩浆作用

(一)岩浆

岩浆是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黏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人们根据近代火山喷出熔岩流的观察和研究,对岩浆的性质已有较多的了解,主要有:

1.岩浆的成分

岩浆的成分若以氧化物表示,其主要为SiO2、Al2O3、FeO、Fe2O3、CaO、MgO、Na2O、K2O、H2O等。其中以SiO2含量最多,可达40%~75%。因此,可依据其含SiO2的多少,把岩浆分为超基性岩浆(SiO2<45%)、基性岩浆(SiO245%~53%)、中性岩浆(SiO253%~66%)和酸性岩浆(SiO2>66%)四类。挥发分以H2O为主,其次为CO2、SO2、N2、HCl等。除此之外,岩浆中还含有成矿金属元素如W、Sn、Mo、Cu、Pb、Zr、Cr、Ni等。

2.岩浆的温度

岩浆的温度,可通过对熔岩流温度的测定、造岩矿物或岩石的实验等办法求得。目前认为,地下深处基性岩浆的温度通常低于1000℃;酸性岩浆的温度近于700℃~900℃;而中性岩浆的温度则介于上述两类岩浆之间。

岩浆在地表的温度往往高于在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温度,其温度范围多为700℃~1300℃。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岩浆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压力相应加大,使岩浆中水的溶解度也增大,从而降低岩浆的温度;另一方面,当岩浆喷出地表以后,熔岩流表面与空气直接接触,发生氧化、燃烧,使熔岩流的温度增高。

3.岩浆的黏度

岩浆的黏度与SiO2、Al2O3、挥发分的含量、温度及压力等因素有关。SiO2、Al2O3含量越高,黏度越大;含挥发分越多则黏度越小;温度越高,黏度越小;压力增大,不含水的干岩浆的黏度增大,压力减小,黏度减小;而含水多的岩浆则成反向变化。如基性岩浆含SiO2低,温度高,黏度较小,流动性则较强;而酸性岩浆含SiO2高,温度较低,黏度较大,流动性较差。

(二)岩浆作用

一般认为,岩浆发源于上地幔软流圈或下地壳深处,岩浆在地下处于高温高压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岩浆是一种黏度极高的过热的潜在高柔性体,它在地壳中所处环境是平衡的。此时,如果地壳运动强烈,造成地壳岩石断裂,从而使岩浆所处的平衡体系受到破坏,这时,过热的岩浆就会变为液体,沿地壳的软弱带上升贯入到地壳中,或直接喷溢出地面。岩浆从形成、上升至冷凝,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围岩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或岩浆活动。根据岩浆活动的特点,有两种活动方式,如果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但未到达地表就冷凝形成岩石,这种作用的过程称为侵入作用,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包括深成岩和浅成岩);如果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直接喷溢出地表,这种作用过程称为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流出地面的岩浆称熔浆,熔浆冷凝所形成的岩石称为熔岩。火山喷出的各种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岩石,称为火山碎屑岩。因此喷出岩应包括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但有人把喷出岩仅理解为熔岩(本书既如此),而将火山碎屑岩归为沉积岩范畴。

10. 岩浆是什么作用的产物

岩浆的概念: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岩浆是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