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安康地质怎么样

安康地质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1-02-06 09:53:54

Ⅰ 陕西安康的军事地理位置怎么样

军事部署上基本为零,抗日时日本鬼子也没跑到安康去,倒是解放时在牛蹄岭大版杀了一把胡宗南的部队权,现在安康到平利的公路就是国民党修的,之前的五里机场就是军用机场,还有巴山绢纺长之前也是兵工厂,在红卫兵时参加武斗,后被搬走,现在就没什么军事设施了,没有任何军事地位。谁会去打安康啊。

Ⅱ 安康水电站的地质简介

坝址河谷狭窄,枯水时仅宽200余米。基岩为震旦纪千枚岩,主要由绿云母,绿专泥石和少量石英组属成,岩性软弱,两岸风化深达20~60米,断裂、断层发育。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57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8立方米/秒,多年平均输沙量2540万吨。水库正常蓄水位330米,相应库容25.85亿立方米,死水位300米,调节库容16.7亿立方米。大坝按千年一遇洪水36700立方米/秒设计,万年一遇洪水45000立方米/秒校核,相应库水位分别为333.10米和337.05米,相应泄洪流量分别为31500立方米/秒和37600立方米/秒。设计洪水位333.10米时,最大库容29.25亿立方米。汛期限制水位320米时,调洪库容10.2亿立方米。水库淹没耕地3333公顷,移民5.4万人。

Ⅲ 安康怎么样

安康市位于祖国版图中部、陕西东南部,幅员在北纬31°42′—33°49′、东经°01′—110°01′之间,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海拔高低相对差为2794.6米。安康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在省际之间,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即东与湖北省(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万源、城口、巫溪)接壤,位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故有方志称安康为“东接襄沔、西达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在陕西省内,安康北与省会西安市(周至、户县、长安)和商洛市毗连,西与汉中市(佛坪、洋县、西乡)为邻。
安康市地处于祖国内陆腹地,陕西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通要冲,介于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北与西安周至、户县、长安县以及商洛市的柞水、镇安县毗邻;西与汉中市的佛坪、洋县、西乡县接壤;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巫溪县、四川省的万源县相连;东与湖北省的竹山、竹溪县、郧西、郧县相接。安康处在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居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全市总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土地面积11.4%,其中耕地面积199432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55.4%,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
安康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杨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路的东北缘,分别由东西走向的秦岭地槽褶皱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复合交接组成。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安康以汉江为界,分两大地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以汉水—池河—月河—汉水为秦岭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全市地貌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种类型。月河是安康最大的支流,月河下游流经汉滨区恒口,五里 ,大同等地,经建民镇许家台注入汉江。在本市土地面积中,大巴山约占60%,秦岭约占40%,山地约占92.5%,丘陵约占5.7%,川道平坝占1.8%。海拔高程以白河县与湖北省交界的汉江右岸为最低(海拔170米),秦岭东梁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岭主脊横亘于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蜿蜒于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汉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势轮廓,汉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岭、大巴山主脊与汉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境内的主要山脉有秦岭的东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龙山、凤凰山、笔架山

Ⅳ 安康市怎么样

安康的环境很好很适宜上学,山青水绿的,唯一不足的就是还欠发达。图片是不能说名问题的,最好是亲自去领略一下。

Ⅳ 陕西地质工程总公司安康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陕西地质工程总公司安康分公司成立于2010年04月0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矿产地质内调查、勘察等。
法定代表人:容金涛
成立时间:2003-04-25
工商注册号:612400300001233
企业类型:国有事业单位营业
公司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张滩区省地质一队院内

Ⅵ 陕西安康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公司怎么样

简介:陕西安康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公司成立于2009年06月19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固体矿产勘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3年12月29日)等。
法定代表人:荆平
成立时间:2009-06-19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12400000003180
企业类型:内资企业法人
公司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南环路中段

Ⅶ 陕西安康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色

安康市位于中国中部、陕西省东南部。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国土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石泉、汉阴、安康等河谷盆地居中。秦岭、巴山和汉江构成“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貌。安康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位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东与湖北省的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重庆万州区的城口、巫溪及达州市的万源县接壤,北与西安市周至、户县、长安和商洛市的柞水、镇安县毗连,西与汉中市的佛坪、洋县、西乡为邻,处于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故方志称安康为“东接襄沔、西达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市委、市政府驻地汉滨区,原距省会西安市371公里,西康铁路建成后安康与西安的距离仅为267公里,空中航程仅45分钟。境内铁路、公路、航空、航运交通运输方式齐备,是陕西南部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立体性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

[行政区划]
全市现辖汉滨区、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旬阳、镇坪、平利、白河10县(区)和省级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2004年底全市总人口295万人,人口密度为124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254万,占总人口的87%。全市现有23个民族聚居,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1%,回族占0.79%,满、蒙、白、侗、壮、东乡等21个民族占0.10%。
[气候特点]
全市土地面积3529.4万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有耕地760万亩。本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5℃,年降雨量800—1100毫米。日照时数1600—2000小时,无霜期210—270天左右。南北过渡带的地理环境,使本市资源丰富且呈现南北兼具特色,尤其是生物、水力、矿产三大资源得天独厚。
[历史沿革和城市建设]
安康市历史悠久,人文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安康夏代属梁州,商、周时,先成庸国的封地,史称“上庸”,后属楚国、秦国。秦惠文王12年(公元前312年)首次在今安康城北设汉中郡西城县,后几经变更,建郡改县,从此,安康市成为陕西省国土的组成部分。汉承秦制,在安康县设汉中郡治,下设五县。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郡治迁移至汉中南郑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占汉中,分汉中郡东部即安康市为西城郡。隶属汉中郡,直到西汉时期,西城县一直是汉中郡治所。从此,安康始称西城县。自此,标志着安康建城之始。曹魏、西晋设魏兴郡,辖七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安康”之称始于此。 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设“金州”,因月河川道出麸金得金州名。宋元及明清前期仍设金州。明万历年十一(1583年)洪水覆没州城,筑新城易名兴安州,乾隆年间(1783年)升州为府。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设陕西省人民政府安康专员公署,1979年改为安康地区行政公署,2001撤地建市,设安康市人民政府。
[生物资源]
秦巴地带是我国生物资源的基因库,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堪称南北荟萃之地。全市拥有各种生物物种3300多种,栽培作物60多种,各类动物430种,居全省之首。各类树种2157种,连树、香桦、七叶树、鹅掌楸、枫香树、黄杨、红豆杉、银杏、水杉、三尖杉、樟、楠、檀等为我国稀有或独有,其中产于镇坪县的珙桐(又称鸽子树)被称为250万年前的活化石,为世界罕见树种。全市共有野生动物430种,其中鸟类296种,兽类98种,两栖爬行类36种,鱼类80多种,其中有34种列为国家保护珍稀动物。中药材品种极为丰富,品种达1290多种,其中国家挂牌收购的有600多种,蚕茧、党参、茶叶、生漆、厚朴、麝香、桐油、木耳、杜仲、板栗、黄姜、黄连、苎麻等传统大宗林特产品产量在陕西名列前茅,其中生漆产量在全国驰名。本世纪80年代以来,安康市茶叶开发形成产业,新开发的各种名茶畅销全国,居西北地区之冠,“富硒茶”已成为企业品牌和安康茶文化的代名词而传遍华夏。安康还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蚕丝绸基地,蚕茧产量占全省80%以上,以绞股蓝、皂素、葛根素为主的药用资源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体。
[水力资源]
安康境内河流密布,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总量占全省总量的59.5%,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的1.5倍,是全省的2.6倍。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在境内流长340公里,流域面积23400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安康市位于秦巴山区,属秦岭摺皱系南部扬子准地台北缘,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迄今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65种,产地700余处。经多年地质工作者的努力,探明储量的矿种有31种,产地65处。其中储量大、品质优、市场前景好、开发潜力较大的特色矿产有以下十种。

Ⅷ 论述安康为何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安康市位于秦巴山区东段,北依秦岭,南靠大巴山,汉江自西向东横贯而过,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基本地貌。区内山高、沟深、坡陡,断裂构造、易滑地层分布广泛,地质环境脆弱,加之区域性暴雨频发,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陕西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地质灾害应以预防为主
这组数字更让人担忧:2011年安康汉滨区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33处,其中重要隐患点13处,次重点186处,一般隐患点34处。
“石梯重晶石矿区,流水、新坝、双龙石煤开采区等,主要表现为矿渣水石流、滑坡等灾害。其它矿若有大量不合理堆放的弃渣,也有可能发生同样的地质灾害。”安康市国土资源局矿管科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汉滨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资料显示,该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尤其是部分集镇、学校和居住山区沟口原老滑坡等人口密集地段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更大,有些活动迹象非常明显,如遇久雨、暴雨,防范措施稍有迟缓,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安康全市范围来看,在编的灾害隐患点共计2356处。2010年“7·18”特大暴雨洪灾引发新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1900处,截至2010年底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256处,威胁人口达50万人14万户,且多集中在人口稠密地区。
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安康只有一套完整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和设备,在旬阳县城附近。这是省上补助的,但后期投入已经开始自己贴钱了。”安康市国土资源局矿管科负责人说。“2010年全市共争取中省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7个,共计资金7800万元,需地方财政配套3100万元。据了解,财政配套资金实际到位仅为55万元。”
安康落实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35个、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0个,累计争取中省资金8591万元,其中2010年争取中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6个、补助资金7290万元。
专业人员的缺乏也成为严重制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大瓶颈。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