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沼泽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沼泽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06 03:16:27

⑴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有什么特点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有外力沉积作用的特点

⑵ 地质作用有哪些

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硬结成岩作用。

⑶ 沼泽地的作用

一、湖泊概况
湖泊——陆地上的积水洼地。
湖泊在其发展过程中,常因专淤积转变为沼泽。
湖+沼属总面积占全球大陆面各的4.1%
虽然面积不大,但是陆地上重要的沉积盆地,可形成许多重要的沉积盆地,可形成许多重要的沉积矿产,如煤、石油、食盐、烧碱及各种盐类。所以研究湖泊、沼泽的地质作用是有实际价值的。
再有湖水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水源。
湖泊的沉积物类型与气候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地层中湖泊沉积的特点了解古地理和古气候情况。
世界上湖泊最多的是北欧的芬兰——湖国5万54个面积33万多。
最大的湖泊是苏联的里海(咸水湖);苏必利湖(淡水湖)436340平方公里。
最深的湖泊是苏联的贝加尔湖1620米。
最高的湖泊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纳本湖,湖面海拨4718米。
最低的湖是巴勒斯坦、约旦交界的死海,湖面-395米。
我国湖面、泊众多,2万多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
面积最大的湖是青海湖(4583km)(咸水湖)。
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希望你满意,谢谢

⑷ 地质作用包括哪些

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营力。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版为外力作用和内权力作用.
1,外力作用按照方式不同分为风化作用,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剥蚀作用,包括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搬运作用,包括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作用两类.沉积作用,包括机械,化学,生物三类.
2,内力作用,
它们既发生于地表,也发生于地球内部。有的强烈急促,如地震;有的微弱缓慢,如风化作用。地球的地表现状是地质作用对地球表面长期改造的结果。

⑸ 地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啊

1、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自地球本身,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是由地球内动力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发生变形、变位(如弯曲、错断等)的机械运动。

2、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太阳热辐射引起,主要发生在地壳的表层。一般按下面的程序进行:风化一剥蚀一搬运一沉积一固结成岩。

3、人为地质作用:例如,采矿特别是露天开采穆动大量岩体会引起地表变形、崩塌和滑坡;人类在开采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时因岩土层疏干排水会造成地面沉降等。

(5)沼泽的地质作用有哪些扩展阅读

地质作用可能产生的灾害: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3、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4、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质作用

⑹ 地质作用分哪两种类型

地质作用的分类 根据产生地质作用的能源及作用发生的部位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类
内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或发生变质,或发生物质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根据地质营力,内力地质作用又可分成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又可分成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按照其发生的序列还可分成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构造运动是指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它有垂直和水平两种运动形式。构造运动可使岩石变形、变位,形成各种构造形迹,塑造岩石圈的构造 ,并决定地表形态发育的基础。构造运动可引起海陆变迁。地震是岩石中积蓄的应变能以弹性波形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内部的快速颤动。地震发源于地下深处,并波及地表。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运动引起岩石断裂而发生的。

岩浆作用是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岩浆是地下岩石的高温 (800~1200℃)熔融体。它不连续地发源于地幔顶部或地壳深部。岩浆形成后循软弱带从深部向浅部运动,在运动中随温度、压力的降低,本身也发生变化,并与周围岩石相互作用。

变质作用是岩石在风化带以下,受温度、压力和流体物质的影响 ,在固态下转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岩石变质后,其原有构造、矿物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可完全改变原岩特征。

风化作用是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因大气温度的变化,水分、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分解,碎裂的作用。

斜坡重力作用是斜坡上的土和岩石块体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低处移动的作用 。重力是主要营力 ,斜坡是必要条件,暴雨、地震、人为开挖往往起诱发作用。块体物质的运动方式分为崩落、滑移、流动和蠕动。前三者运动较快,后者较慢。

剥蚀作用是河流、地下水、冰川、风等在运动中对地表岩石和地表形态的破坏和改造的总称。

搬运作用是地质营力将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物质从原地搬往他处的过程。

沉积作用是各种被外营力搬运的物质因营力动能减小 ,或介质的物化条件发生变化而沉淀、堆积的过程。

硬结成岩作用是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上覆沉积物的重荷压力作用使下层沉积物减少孔隙,排除水分、碎屑颗粒间的联系力增强而发生;也可以因碎屑间隙中的充填物质具有粘结力,或因压力、温度的影响,沉积物部分溶解并再结晶而发生。

内、外力地质作用互有联系,但发展趋势相反。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一般来说,内力作用控制着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发展。

⑺ 地表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地质作用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之分。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发生在地表的主要是外力作用。

⑻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有什么特点

湖水的运动,湖水中溶解物质的化学反应,湖泊以及沼泽中的生物活动对湖盆的破坏和建造作用的总称。湖泊的地质作用包括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a 沉积作用腐泥的碳和氢含量较高,经成岩作用变为腐泥煤,其含矿物质大于33%的叫沥青粘土, 硬结成岩变为<a 油页岩。迅速掩埋于深处的厚层腐泥在还原环境下,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以及放射性等作用下可以变为<a 石油。
③化学沉积。经化学风化从岩石中析出的含铁、锰、铝、硅和磷等的以胶体为主的溶液,由河流及地下水带入湖中,在适宜的条件下,由胶凝作用或细菌等生物的作用,可以形成含铁、锰、铝的矿物,其中以<a 褐铁矿、<a 菱铁矿和黄铁矿等最常见。
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干旱气候区的湖泊多是无出口的不泄水湖。化学风化析出的可溶盐类不断汇聚于湖中,强烈的蒸发作用使湖水含盐度不断升高。湖水浓缩,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时,盐类便陆续发生沉淀。易溶盐类沉积的顺序一般是:碳酸盐(<a 方解石等)→硫酸盐(<a 石膏、<a 芒硝等)→氯化物(食盐、钾盐等)。这种混合溶液中溶解物质按各自溶解度大小,先后达到过饱和状态而依次析出的现象称沉积分异。
沼泽的生物沉积沼泽是土壤经常为水饱和,地表长期或暂时积水,有湿生和沼生植物,堆积<a 泥炭,或虽无泥炭堆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地段。沼泽中常见的植物是藻类、苔藓和草本植物。植物遗体大量堆积,在上覆物质掩埋、氧气不足的环境中,缓慢氧化和菌解。其中炭质含量相对富集,变成质地疏松的黑色或棕褐色的泥炭。泥炭埋于地下,在上覆物质负荷和地热的影响下,压实,脱水,排除杂质,其中炭质更加富集,成为褐煤。褐煤再经变质形成烟煤,以至无烟煤。泥炭沼泽可形成于各个气候带,但以在温带、亚热带最易形成。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