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河北地质旅游资源有哪些

河北地质旅游资源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05 20:22:52

A. 旅游资源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跟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特点是:地质性、地带性、时空变化性、生态性、不可移植性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是:历史社会性、精神文化性、时代性和可创造性
希望可以帮到你!

B. 河北有哪些名胜古迹

河北境内的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各地,有众多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是河北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是河北的重要旅游资源。

河北6大旅游景点名胜古迹:

1.西柏坡,红色旅游区: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

C. 河北镇的旅游资源

河北镇历史悠久、风光秀丽、青山环抱、绿水奔流、山泉涌注、山峰奇特、内人文古迹众多。不仅有全国容四大名洞之一的石花洞和正在开发的将军坨、荞麦山风景区。还有有待开发的唐代花塔,明代铁瓦寺、连泉禅寺,战国时期孙膑、庞涓学艺台,清朝的王爷坟,以及张良洞,玉禅洞、孔水洞、蝙蝠洞等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
河北镇有一洞、二村、四园,
一洞:为国家AAAA级地质公园石花洞;
二村:半壁店民俗旅游村、黄土坡民俗旅游村;
四园:半壁店采摘观光园、将军坨采摘休闲观光园、索峪沟采摘休闲观光园、荞麦山休闲观光园。
各景点基础设施完备,餐饮住宿条件优越,其中石花洞最富盛名,能够吸引大批游客,带动全镇旅游事业。 河北镇现有的万佛堂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堂内精美的佛教文化雕刻栩栩如生;铁瓦寺世界仅存两座,一座在韩国,一座在中国,就在河北镇,它现在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
如果将河北镇机关搬迁,充分挖掘铁瓦寺的潜在价值,那么它的影响力将是不可估量的;再把镇内极具开发价值的九神庙、三观庙、连泉禅寺等庙宇重建;加上仅一步之遥的戒台寺、檀柘寺,将会在河北镇周围形成一条富有特色的京西佛教旅游线路。

D. 河北地质情况如何

生活在这个省的人民是最安心的,因为这里是祖国的心脏,肯定是不会出现事故的,如果有小事故,也是一定预先都知道的。

E. 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地质旅游资源分类现状

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由于分类原则、标准、角度不同,其方案也多种多样。现将主要分类方案简列于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专门的地质古生物遗产景点工作组,于1993年对地质遗迹类型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案。即把地质古生物遗产分为13大类,每一类中分为若干类型,总称为景观类型,这是较全面的一个分类方案。

(1)古生物类,包括动物、植物、生物遗迹、层叠石等。

(2)地貌类,包括洞穴、火山、瀑布、山地、风化地貌、峡湾、岩溶。

(3)古环境类,包括古气候、全球环境变化。

(4)岩石类,包括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

(5)地层类,包括地质事件、层序地层、主要地层界线。

(6)矿物类。

(7)构造类,包括主要区域构造或主要构造现象。

(8)经济地质,包括所有矿床类型:侵入的、喷出的、接触的,如金刚石金伯利岩管、金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坑或采矿。

(9)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地质景点。

(10)相关关系,板块构造。

(11)陨石坑。

(12)大陆和海洋尺度的地质特征,包括板块构造和它的边界等,如大裂谷、岛弧系。

(13)海底地貌,包括大陆架、海底黑烟洞、深海沟、海山、海底断层。

——《旅游地学概论》(陈安泽和卢云亭,1991)一书,将自然旅游资源分为5大组15类,而地质旅游资源包括了其中的岩石圈旅游资源和水圈旅游资源两大组(表2-1)。

表2-1《旅游地学概论》中地质旅游资源分类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资源开发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分为两类(表2-2)。

表2-2《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地质旅游资源分类

资料来源: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编.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35种,即:重要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有特殊价值的产物,峰林地质景观,碳酸盐山岳丘陵地质景观,高山钙化地质景观,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土林地质景观,丹霞地质景观,雅丹地质景观,沙漠地质景观,花岗岩地质景观,火山及熔岩地质景观,变质岩山岳丘陵地质景观,海岸地质景观,现代山岳冰川地质景观及登山地,古冰川遗迹,冻融地质景观,峡谷,瀑布,河流地质景观,温泉及地热地质景观,具有特殊意义的泉,地震遗迹,崩坡、滑坡、泥石流遗迹,陨石堕落遗址,重要古代水利工程,古采矿、古冶炼遗址,古烧瓷遗址,古窑、岩画及摩崖题刻,其他地质景观,多种地质景观。

——陈安泽研究员提出一个可以满足各类需要的综合性地质景观类型划分方案,把地质景观分为4大类,19类,52亚类:

1.地质构造现象大类

(1)地质类:层形剖面、区域标准剖面、典型沉积层序剖面、事件地层剖面。

(2)构造类:典型全球性构造、典型区域性构造、典型中小型构造。

(3)岩石类:典型火成岩(区、体)、典型沉积物(区)、典型变质岩(区)。

(4)矿物类:典型金属矿物(产地)、典型非金属矿物(产地)。

(5)矿床类:典型金属矿床(坑)、典型非金属矿床(坑)。

2.古生物大类

(1)古人类:古人类遗址。

(2)古动物类:古脊椎动物埋藏地、古无脊椎动物埋藏地。

(3)古植物类:古植物化石埋藏地、古孑遗植物产出地。

(4)古生物群落类:古生物群落埋藏地。

(5)古生物遗迹或可疑古生物遗迹类:古生物遗迹埋藏地、可疑古生物遗迹埋藏地。

3.环境地质现象大类

(1)地震类:古地震遗迹、历史地震遗迹。

(2)火山类:古火山遗迹、现代火山。

(3)冰川类:古冰川遗迹、现代冰川。

(4)陨石坑:古陨石坑、现代陨石坑。

(5)其他环境地质现象类:滑坡遗迹、泥石流遗迹、地面沉降遗迹。

4.风景地貌景观

(1)山石景观类:花岗岩景区(点)、火山岩景区(点)、层状硅铝质岩景区(点)、碳酸盐岩景点(点)、黄土景区(点)、沙积景区(点)、变质岩景区(点)、其他山地景区(点)。

(2)洞穴类:可溶性岩石洞穴、非溶性岩石洞穴。

(3)峡谷类:峡谷景区。

(4)水景类:风景河流、风景湖泊、风景海湾(岸)、瀑布、泉水、温泉、泥石流及泥泉、其他水景。

——《中国地质旅游资源》(冯天驷,1998)一书,将地质旅游资源分类如下:

(1)山岳地貌旅游资源:如①花岗岩地貌景观;②变质岩地貌景观;③火山及熔岩地貌景观;④丹霞地貌景观;⑤砂岩峰林景观;⑥冰山雪峰景观;⑦岩溶山地景观。

(2)岩溶、洞穴旅游资源:①溶洞;②峰林、峰丛;③高山钙华;④其他岩溶景观。

(3)河流、峡谷旅游资源:①风景河段;②峡谷;③漂流河段。

(4)湖泊旅游资源。

(5)泉水旅游资源:①明泉、冷泉;②温泉、矿泉;③奇泉、怪泉。

(6)瀑布旅游资源。

(7)海岸、海岸旅游资源。

(8)冰川旅游资源:①现代冰川;②古冰川遗迹。

(9)风沙地貌、黄土地貌旅游资源:①沙漠、雅丹地貌;②黄土及土林。

(10)重要地质剖面、构造及地质灾害遗迹:①重要地质剖面;②典型地质构造;③陨石坑;④地震遗迹;⑤崩塌、滑坡、泥石流遗迹。

(11)重要化石产地及古人类遗址:①重要化石产地;②古人类遗址。

(12)典型矿产地及古采冶遗址:①典型特殊矿产地;②古采矿、古冶炼、古烧瓷遗址。

(13)重要古代水利工程。

(14)石窟、岩画、摩崖题刻。

(15)奇峰异石。

(16)观赏石。

——《旅游地质学》(杨世瑜和吴志亮,2006)一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做了比较细致的思考,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科考/科普性、观赏性、商品性三大类,比较具有创新意义,其具体分类如下:

1.科考/科普性地质旅游资源

(1)地壳演化—地质遗迹类:①地质构造;②地层序列;③地质事件;④古生物;⑤古环境。

(2)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遗迹(新构造运动):①地震遗迹;②地面沉降;③地块抬升;④近代火山活动;⑤陨石及陨石坑;⑥滑坡;⑦泥石流;⑧崩塌;⑨侵蚀沟;⑩坡面侵蚀。

(3)经济地质—人类地质活动遗迹(人类活动对地质的干预):①典型(特色)矿床(类型);②矿产开发遗迹;③典型水利工程。

2.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

(1)第四纪—现代地质景观:①岩类山岳地貌景观;②地质构造地貌景观;③侵蚀/蚀余地貌景观、岩溶景观(喀斯特)、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淋溶景观、风蚀景观、洞穴景观、侵蚀阶地、奇峰异石(象形山石);④盆地谷底。

(2)雪山—冰川地质景观:①现代冰川景观·雪山景观·冰川景观·冰碛物景观;②消亡冰川景观(古冰川)。

(3)河流—湖泊景观:①湖泊;②河流;③峡谷;④瀑布;⑤泉;⑥洞;⑦暗河;⑧海(湖)岸;⑨海岛;⑩沙砾石滩。

(4)文物性地质景观:①摩崖字画;②石雕;③石窟;④名人石题(词);⑤石质文物建筑。

3.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

(1)观赏石(天然)。

(2)彩石、宝玉石。

(3)观赏石材。

(4)观赏矿物矿石。

二、本书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

根据我们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地质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学普及价值。为了人们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景观的科学性,本书按照成景的地质作用类型,对地质旅游景观分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便读者在游览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我们根据已有的地学知识,以内外力作用为基础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我们对外力地质作用采用其对地貌改造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我们将内力地质作用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在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时,我们主要以该地质旅游景观所反映的地质作用过程为主要划分依据,对各种地质旅游景观进行分类,其分类具体方案如表2-3。

表2-3地质旅游景观分类表

该分类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有一些景观具有双重属性,不易对其进行简单分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今后的研究思考中会对其进行完善。但此分类方法,对于不具备地学素养的一般游人能更好地理解地质旅游,理解景观的科学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从而在深层次上实现寓学于游。

F.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征

地质旅游资源是地球演化的产物,是巧夺天工的神来之笔,所以它既具有旅游资源的一些基本特性,同时还具有一些独到之处。我们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地质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观赏性

在地质旅游资源中,除少数矿物资源被加工、制造成地质旅游产品外,其他所有地质旅游资源皆因其主要景观形态、色泽、组合以及所在周边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而构成观赏性。所有的旅游者都喜欢具有观赏性的旅游资源。无论是名山大川、奇峰异洞,还是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等,都是因为具有观赏性,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观赏性越强,吸引力越大,价值就越高,游人就越多。像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都因观赏性极强,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

二、多样性

地质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其复杂性,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由于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生成了形态各异、内涵丰富、科学价值较高的地质景观。例如同为岩浆活动,既可以形成巨大的花岗岩体,围岩被剥蚀后形成花岗岩山峰,也可以形成典型的火山地貌,如五大连池。再如同为流水作用,由于地质地貌不同就有瀑布、河流、湖泊等景观。地层如同厚厚的日记本,记录着曾经的地表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如地层中留下的大量的古生物化石。从第四纪人类出现以来,在地层中出现了新的关注点,即古人类的活动遗迹以及化石遗骸。较为著名的地质景观有:云南澄江寒武纪动物群、山东山旺中新世古生物群、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等。总之,地质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由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同时,也与游客的需求多元化有密切关系。

三、区域性

地质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在总体地貌景观上,我国有“南秀北雄”这一区域性的概括。“南秀”在地域上,代表秦岭淮河以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秀美景色,再细分,有西南的灵秀,华南的丽秀,这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广泛分布于南方所致;“北雄”代表黄河流域“骏马西风冀北”的雄浑。这种浑厚与黄土高原相映生辉。再如喀斯特地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该地质景观只可能出现在具有大面积的可溶性岩地区。区域特征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地质作用。各种地质旅游资源既是整个空间环境的组成部分,同时,他们的形成和演化又受其时空下的地质作用的制约。随着地质作用的区域变化,旅游资源必然存在着相应的区域差异。

四、古老性

这一特性是地质旅游资源所独有的。这里所讲的古老性不同于一些历史人文景观的悠久性,历史人文景观的时间尺度不过是几十年至数千年,而这里所讲的地质旅游资源,其时间尺度是万年至亿年。据科学考证,地球的形成年龄为46亿年,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约为43亿年。这意味着地质作用在43亿年前就已开始。地质作用是迄今未能得到全面正确的解释和模拟的事件,是人类所未经历的漫长过程。探求地球的形成、发展、演化及其未来趋势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话题。地质旅游资源所展示的点点滴滴以及其所反映的地质历史画面,都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并激发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仰与热爱。

五、独特性

对于整体地质旅游资源来讲,其具有多样性,而对于单一的地质旅游景观来讲,则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基本每一处地质旅游景观都代表一种或几种典型的地质现象,具有其独到的审美、科普和研究价值。如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就具有极强的独特性,能与张家界砂岩峰林进行比较的地貌区域在全世界仅约有四处。再如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内蒙古白云鄂博,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河北唐山地震遗迹等地质旅游景观,都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和代表性,其价值对于整个人类是极其巨大的。

六、整体性

地质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是组合性、整体性的吸引功能。必须重点指出的是区域旅游资源整体性吸引功能在旅游资源自身主要体现为一种“美”,这是一种组合之美,整体和谐之美,代称为“区域美”。一定地域总会以一定的审美状态呈现出来,被外界所感知,形成各自的美感效应,如泰山的雄、峨眉的秀、黄山的奇、华山的险、青城的幽。正是这种“区域美”,体现了区域旅游资源在类型、数量、特征等方面的组合性,以及旅游资源单体、单类各自所呈现的审美状态的组合性与融合性,旅游资源整体吸引功能由此而产生,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也是由其地质作用决定的。

七、科学性

地质旅游资源是地质资源中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包含有地质科学的所有内涵,如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物质及其结构、地球的发展、地球的现状和未来、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演化发展、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及地质景观。旅游地质资源科学性和观赏性的识别、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都是以地质科学为基础、以地质科学为依据的。地质科学构成了地质旅游资源科学性的核心和地质旅游资源的品位。

八、永续性

地质旅游资源是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大自然的结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一旦破坏,便无法复原,所以地质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地质旅游资源主要用于观赏、科考等。

G. 地质旅游资源研究的主题

一、地质旅游资源资源化的主要环节

(一)地质旅游资源基本研究方法

地质旅游学的研究,从地质资源环境与旅游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观点,将旅游学理念与地质学相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地质)科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地质旅游资源特点、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从而为地质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应用提供资源识别、评价、规划、开发、保护的依据(梁明珠,2007)。

地质旅游学的研究方法随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现代地质科技与现代地质旅游学科研究的发展而发展。地质旅游学的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地质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考察、研究方法,如:描述、归纳、演绎和类比;抽样调查法;计量模型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和协同论的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方法。

(二)地质旅游资源的资源环境

地质旅游资源及资源环境的研究是地质资源、地质环境、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研究方法的融汇;亦即地质研究方法、旅游研究方法及环境科学研究方法等多学科相互配合的综合应用。一般而言,地质资源主要强调的是其物质性,它常常又是地质环境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席岳婷和魏峰群,2006)。地质环境是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耦合而成的复杂网络体系,人类和其他生物依赖地质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并不断改变着地质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因此,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常常难以截然分开。我们在研究地质旅游资源时,将地质旅游与环境融汇在一起,作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研究。

(三)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研究方法

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的研究方法较多,这里针对地质旅游资源的特征,讨论有关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研究的几个主要研究方法。

地质旅游的旅游资源化是地质旅游学的核心,也是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所讨论的核心问题。这里主要讨论地质旅游资源的旅游资源化的方法问题,着重讨论地质资源的旅游资源化的总体过程。

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通常需通过下述过程:地质旅游景观的调查与评价(类型、数量、分布、景观价值评估),确定开发方向及功能定位;地质旅游景观地质背景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估;旅游市场调查与市场需求预测;旅游区状况调查(包括旅游环境、旅游竞争格局、所处的旅游发展阶段、开发方向、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地质旅游产品的研发(科学意义的深入发掘、可能的利用方式、创意与设计);旅游区各类旅游产品的协调;产品的宣传与营销。

从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键问题出发,地质旅游资源化过程可概括为八个主要环节。其中环节八是生态地质环境中十分脆弱的地方,是尤其要深入实施的一个环节。

1.地质资源环境状况研究

地质资源环境状况是发掘地质旅游资源的基础和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研究的背景条件。

地质资源环境状况的研究应包含一般地质资源环境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地质构造环境;地层、岩类、构造类型及地质单元;地质演化特征、新构造运动;古生物化石、矿产;水资源;地貌、地质景观;地质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此外,还应包括与地质资源环境有关联的人文社会等“软”环境。

2.地质旅游资源研究

地质旅游资源的研究是将地质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其首要目的是调查研究该区域的地质旅游资源基本组成、类型,为确立其旅游功能并予以评价。

地质旅游资源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地质旅游资源景观区划;地质旅游资源特色厘定;地质旅游景观系列厘定;地质旅游资源评价。

3.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策略研究

地质旅游资源是以地质旅游景观及其资源环境为其旅游价值。因此,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是地质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保证。必须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的基本原则,开发与保护要同步进行。

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策略的研究主要包括:地质资源环境容量及承受力确定;地质资源环境背景及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其防治;地质遗迹及其保护;旅游环境地质状况及其保护措施;旅游地开发的地质资源环境适宜性。

4.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及其研究

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主体,是将地质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获取地质旅游资源旅游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具体过程。因此,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是一个旅游地旅游开发成败的重要环节。

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必须建立在地质旅游资源评价和地质旅游环境评价基础上,即摸清家底后,开发策略研究主要包括:特色地质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结构及其旅游功能厘定;地质旅游产品(系列)发掘及其市场定位;地质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最佳协调整合;旅游市场调研及地质旅游产品营销策划。

5.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中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模式拟建

调研旅游地(地质旅游景观区)及其所在地域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与人文社会活动(包括旅游开发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社区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拟建旅游地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人地关系模式,并以人地关系模式为基础,从人地关系良性循环发展、地质旅游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出发,拟建旅游地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模式,引导旅游地旅游开发及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

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人地关系的研究,需吸取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学说的内涵,根据旅游地开发的规律,积极促进旅游业的正常发展。结合复杂理论实践,探索振兴的方式,促使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地质旅游精品开发

地质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一样,都有品级之分,都可开发成旅游精品。地质旅游精品可分为精品地质旅游景观、精品观赏石、地质旅游商店和地质旅游精品线路。

地质旅游精品开发是创建地质旅游资源品牌的过程。从而以地质旅游精品提高旅游地的旅游品位和旅游价值。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努力不断地开发新的旅游精品来巩固和提升品牌。

地质旅游精品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不断地发掘地质旅游资源特色,整合地质旅游资源的优势,策划旅游形象,确立旅游地地质旅游资源品牌效应(如建立地质公园,建立以资源特色为主体的主题公园)。这是将地质资源恰如其分地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包装,推入旅游市场的重要环节(张西林,2006)。

7.地质旅游文化产品的推出

仅有以地质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包装使之成为旅游商品,才能进入市场。因此,地质旅游资源商品化的重要形式,就是以地质旅游资源特色为卖点,开发地质旅游文化产品,将地质旅游资源、地质旅游精品推介入旅游市场。这也是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商品,推介入旅游市场的重要环节。

地质旅游文化产品与一般的旅游文化产品一样,是以文化产品形式为主,展示地质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特色。地质旅游文化产品的推出包括地质旅游景观实景的包装(如旅游标示系统、导游词中的地质文化内涵);包括向非旅游地推介旅游地地质旅游资源精品的、以地质文化为主题的书刊、图片、影像制品、工艺品等旅游文化产品。

8.地质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修复技术的超前探索

地质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由于认识程度或技术缺陷失误,会造成某些旅游景点、景区及生态环境受到一定损害;但只要不是景点资源的彻底消亡,随着科技的进步,受到损坏的局部景点及生态环境,可以遵循自然规律,借鉴同类相似的地质旅游资源形成条件,以高新科技大量投入和高昂的财力为代价,通过生态修复技术,部分再现与过去相似的景点及环境已成为可能。诸如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深入实践,使曾一度(20世纪70~80年代)停喷的趵突泉景观在2000年前复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又如英国泰晤士河旅游环境的恢复,等等。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修复,会使生态环境或多或少发生一些改变,生态环境(尤其是物种等)无法修复到原状态。虽然人们强调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但要有超前保护意识和超前的修复探索(王嘉学和杨世瑜,2007)。

二、地质资源的旅游资源化研究的要点

1.地质旅游资源类型

地质旅游资源类型划分是地质旅游资源研究的基础,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地域性地质旅游资源特色确定及评估、开发的基础。

地质旅游资源单元区划、地质旅游景观系列拟建是从观赏性、科学性融合的角度厘定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并将地质景观按其地质旅游景观类型厘定特色性的地质旅游景观系列,作为旅游品位发掘及旅游线路推介的依据。

2.地质旅游资源评价

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是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规划的基础。数据化、定量化地评价地质旅游资源是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信息多专业、多渠道共享的主要途径,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重要环节。

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地质资源环境为基础,从地质景观的观赏性、科学性并重发掘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是将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是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根本条件(丘萍等,2008)。

地质旅游精品线路、地质旅游文化产品是通过旅游产品形式、旅游文化形式包装并推介地质旅游资源进入旅游市场的重要途径;地质公园的建立则是应用法制的、政府的行为确立地质旅游资源(地质遗迹保护区)的规范性保护,并能把地质旅游精品建成特色主题式公园,创建地质旅游精品品牌。

三、地质资源的旅游资源化的研究流程

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研究,是应用旅游学的观点,应用遥感资料、数字地球等新技术新概念,以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观点,探索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策略、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其对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调控的作用,为将地质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胜地,提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策略。据此,研究工作应采用基础理论研究—调研及理论创新—开发与保护研究的研究流程。

H. 河北省内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2.野三坡

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有兔耳岭之石,丹霞之貌,大理之城,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1986年开发旅游业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海内外游人的青睐。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野三坡地处北京西部,河北省西北部,保定市涞水县境内。它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

3.白洋淀

白洋淀(淀为浅湖)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主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境内。白洋淀有大小两个范围:狭义或小白洋淀是周围淀泊里最大的淀,广义或大白洋淀是以狭义白洋淀为主体的、周围淀泊的总称,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平均年份蓄水量13.2亿立方米。

4.白石山

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城南15公里,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区面积54平方公里,最高峰佛光顶海拔2096米。

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

5.广府古城

广府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北方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太极城。

地处华北平原南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20公里处,西南距离邯郸市区15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明清时期曾为冀[2]

南三府之一的广平府治所,故称为“广府”。广府古城坐落于达4.6万亩的永年洼湿地中央,为独一无二的旱地水城,被誉为“北国小江南”。

6.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7.娲皇宫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为中国神话传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地。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离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娲皇宫现今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共6部,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

8.嶂石岩

嶂石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石家庄西南的赞皇县境内(到赞皇县城52公里),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区约110公里,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

9.百里峡

百里峡景区是野三坡风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景区,经过二十年来的开发建设和精心打造,始终贯彻“建精品、创名牌”的战略,景区品位和档次不断攀升,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游客人数逐年上升,客源市场基本稳定,主要覆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及华中、华东部分地区。

10.普乐寺

普乐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全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正殿组成。

东部为藏式城建筑。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龙凤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金光闪闪,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I. 河北风景名胜都有哪些啊

河北省位于首都北京周围,并与大都会天津市毗连。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北部绵亘燕山,北与西北同内蒙古高原接壤。河北省之名,因其地处于黄河下游以北而得。

在河北这块土地上,大自然慷慨地赐给她众多的精粹英华,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天然的造化和人工的雕琢,使得河北这块北国土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河北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文物古迹众多。河北的文物遗存,上至二百万年前后,下迄近现代,内容丰赡,精品荟萃,门类齐全,没有时代缺环,许多堪称全国之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河北这块土地上陆续建立过一些诸侯国,金、元、明、清四个封建王朝,相继建都北京。河北作为诸侯国的所在地和拱卫京都的畿辅要地,遗留下许多打有帝王印记的文化遗产,成为全国知名的文物大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4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明长城、清东陵和清西陵),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承德、保定、正定、邯郸、山海关),全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秦皇岛、承德、石家庄和涿州)。全省现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不可移动的、具有科研价值的文物12000余处。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处,均位居全国前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北省境内,保存着战国 (秦、赵、燕、中山)、秦、汉、北魏、北齐、金、明几个时期构筑的长城,河北是我国长城途经距离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在河北境内,仅明代长城就有2000公里,大小关隘300多处,精华地段20多处。因河北位于明王朝腹心之地北京的周围,用材讲究,建筑艺术水平最高,乃明代长城的精华。领略了河北境内的长城,才能真正感受长城之长、长城之巍峨险峻、长城之伟大,以及龙腾九州之蜿蜒气势。

文化是旅游景点常胜不衰的生命基因。河北省饮誉古今的许多名胜古迹,都闪烁着古代灿烂的文化艺术之光,如阳原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武安磁山文化遗址,涿鹿中华三祖(黄帝、炎帝、蚩尤)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皇家古典园林,遵化清东陵和易县清西陵皇家陵寝,秦皇岛金山嘴秦行宫遗址、易县燕下都、邯郸赵国故都、邺城六朝古都、元中都遗址,平山战国中山王国、满城中山靖王汉墓、磁县北朝帝王墓群以及其他繁多的出土文物,邢窑、定窑、磁州窑和近年新发现的井陉窑,还有正定隆兴寺,赵县安济桥、陀罗尼经幢,保定古莲池、直隶总督署,曲阳北岳庙,定州塔,沧州铁狮子,邯郸丛台、黄粱梦(吕祖祠),涉县娲皇宫等等,都充分显示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

河北是一个革命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众多的省份,从李大钊故居、革命圣地西柏坡、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和将军岭(陵)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可以领略河北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河北旅游资源的再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自然风光雄浑壮美。河北省是我国惟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草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生态旅游项目齐全,自然景观多,分布广,风景优美。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中,呈现出秀美多姿的自然风光。雄踞河北西部的太行山,山高谷深,深藏和镶嵌着雄、险、幽、奇的美景,如武安的摩天岭和京娘湖,临城的崆山溶洞,赞皇的嶂石岩,井陉的苍岩山,平山的天桂山、驼梁,灵寿的五岳寨,鹿泉的抱犊寨,位于阜平、涞源、唐县交界处的大茂山,涞水的野三坡,涞源的白石山,蔚县和涿鹿县交界处的小五台山等等,犹如一条镶满珍珠的彩带。冀北燕山,崇峻险要,植被茂盛,宜林、宜牧面积大,兴隆境内的雾灵山,山海关的长寿山,青龙的祖山等等,均是山景中的“俊杰”。坝上草原,有广阔的天然草地,形成了以草原为主的生态环境。丰宁的大滩草原,因其水草繁茂,被称为“京北第一草原”。昔日的皇家狩猎场木兰围场,其浩瀚的森林,广袤的草原,众多的湖泊,清澈的河流,形成了一道极富特色的自然风景线。在海滨,沙软潮平的北戴河、南戴河和黄金海岸,是著名的海滨浴场和避暑胜地。有“夏都”之称的北戴河,林木茂密,有各种鸟类412种,是世界著名的观鸟胜地。河北中南部,则是一望无际的沃野平川。

野趣浓郁的自然美,首先当推森林。为了让游人领略山林野趣和享受绿林的“归隐生活”,河北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开放了很多森林公园。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园54个,其中国家级11个,总经营面积51.3万公倾。还有国家批准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自然保护区5处。河北推出的十项生态旅游产品,受到游客青睐,游客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得到知识的熏陶。

河北的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在国内外也享有盛名。吴桥是中国著名的杂技之乡,历史悠久,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国际东方杂技赛场,大型民俗园“吴桥杂技大世界”是国内知名的民俗旅游景点。安国素有“北方药都”之称,自明代以来,一直是北方最大的中草药集散地。沧州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永年是杨氏太极拳的发祥地,历届沧州武术节和永年国际太极拳表演赛事,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唐山的皮影、霸州胜芳的灯会、徐水的舞狮、武强年画、蔚县剪纸、传统地方剧种河北梆子等,都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受到游客喜爱。

经过50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河北省旅游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开辟了8条旅游主线路和十二大系列产品,现有省级旅游度假区(村)20余处,有可供旅游者参观的景点440多处,其中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2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最高级别景区—“4A”级景区23处。

从1996年开始,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香港《大公报》“河北新闻”专版,曾选择河北有鲜明特点和代表性的风景名胜一百多处,对河北的旅游景点作了系统的介绍。为了满足旅游者和河北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让国内外游客从一个侧面系统地了解河北,特选择在香港《大公报》“河北新闻”专版“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专栏所发表的116篇文章,定名为《河北风景名胜》结集出版。

欢迎您阅读本书。通过这本《河北风景名胜》,将有助于您从一个侧面,了解河北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风光无限的自然风貌。

欢迎您走进这些旅游胜地,领略这些风景名胜,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实地了解河北这块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

J. 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概述

一、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概念

地质旅游资源是指由具有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的地质体(包括构造、岩性、地层、矿床等)形成的景观的统称,它是一个地区风景总特征的基础(杨婕,2007)。地质旅游资源因受其资源特性的影响,确定其是否是地质旅游资源,不仅要考虑其地质学的特性,而且要考虑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所以,对地质旅游资源及其质量的评价,除采用地质科学的指标外,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也很重要。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地质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具有地质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双重属性。其评价方法具有旅游资源评价的共性,也有其作为地质资源的特殊性。

二、地质旅游资源分类

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资源种类分得越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越高。

关于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也有不同的观点。陈安泽(2001)把地质景观分为地质构造现象、古生物、环境地质现象、风景地貌等4大类(19类,52亚类);冯天驷(1998)划分出山岳地貌,岩溶、洞穴,河流、峡谷,湖泊,泉水,瀑布,海岸、海岛,冰川,风沙地貌、黄土地貌,重要地质剖面、构造及地质灾害遗迹,重要化石产地及古人类遗址,典型矿产地及古采冶遗址,重要古代水利工程,石窟、岩画、摩崖题刻,奇峰异石,观赏石等16类;杨世瑜(2000)根据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形式划分为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和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其中的地貌条件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以地貌的不同也分为很多类型。张序强(1999)结合199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采用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方案的命名系统,依据地貌资源的旅游特性将地貌旅游资源分为7种基本类型,再依据地貌的成因条件分成30种地貌风景类型,见表4-1。

表4-1地貌旅游资源分类表

资料来源:张序强.地貌的旅游资源意义及地貌旅游资源分类.资源科学,1999,21(6):18~20.

地貌旅游资源类型划分首先应力求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的方便,也就是首先应按地貌的旅游资源特性对地貌旅游资源进行划分;其次,应考虑到地貌学的成因类型特征,这样可方便地貌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避免研究中造成分类系统混杂或人为复杂化。

三、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是科学开发和利用地质旅游资源的前提,即在地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以调查区中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及其开发条件作为评价对象和内容,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做出评判和鉴定,并为调查区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有以下三方面:

(1)通过对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等级、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评价,为确定旅游发展目标、市场定位、旅游开发导向及发展规模提供参考依据;

(2)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规模、品位的评价,为国家和地区进行旅游资源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系统资料和判断对比标准;

(3)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挥整体效应提供支持,为确定不同旅游地的建设顺序准备条件。

对于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目的是将所调查的地质旅游资源及其环境有意识地发掘并确认其旅游价值,通过合适的评价,鉴别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状况,达到为地质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四、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意义

1.科学考查,促进研究

加强对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与研究,既是旅游事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地质科学事业发展的新需求,它的社会功效是多方面的。由于地质科学实践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吸引世界各国地质科学家前来参观考察,深化研究程度,丰富和发展所考察的地质现象的研究内容和认识,促进国际地质学术交流,提高地质科学研究水平。

2.普及教育,深化旅游

对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与研究还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开辟地质旅游资源,使得一批原来只具有教学、科研价值的地质旅游区,转化为旅游者乐意观光游览的景区点。这样既能增加旅游收入,又能不断增加新的旅游资源,有利于旅游资源增加新品种,同时也能使地学知识更加广泛普及和大众化,使人们在参与地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能观赏各种诱人的地质现象,还可以增加对地学知识的了解。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