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搜集到哪些关于海洋地质的知识
㈠ 海洋的小知识有哪些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1)你搜集到哪些关于海洋地质的知识扩展阅读:
一、洋流分布
1、在赤道至南北纬40°或60°之间,形成一低纬度环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成逆时针方向。每个环流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属于寒流。
2、在北纬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纬环流。其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环流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季风洋流。冬季吹东北季风,表层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质。
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有很大影响,寒流经过的地区对气候有降温、减湿的影响;而暖流则对沿途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二、形成原因
海里的水总是依照有规律的明确形式流动,循环不息,称为洋流。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墨西哥湾流,最狭窄处也宽达50里,流动时速可达4公里每小时,沿北美洲海岸北上,横过北大西洋,调节北欧的气候。北太平洋海流是一道类似的暖流,从热带流向北流,提高北美洲西岸的气温。
盛行风是使海流运动不息的主要力量。海水密度不同,也是海流成因之一。冷水的密度比暖水高,因此冷水下沉,暖水上升。基于同样原理,两极附近的冷水也下沉,在海面以下向赤道流去。抵达赤道时,这股水流便上升,代替随着表面海流流向两极的暖水。
岛屿与大陆的海岸,对海流也有影响,不是使海流转向,就是把海流分成支流。不过一般来说,主要的海流都是沿着各个海洋盆地四周环流的。由于地球自转影响,北半球的海流以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的流动方向则相反。
㈡ 你搜集了哪些关于海洋变迁的知识
我知道你们来自2002年的今天,让我做一回导游,带你们畅游2030年的"海洋",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 众所周知,海洋占地球的十分之七,2002年海洋污染十分严重,但在2030年,由于科学技术发达,"去污机器人"成为海洋污染的克星,所以,这时的海洋不存在污染问题。 现在,我带你们先到"多功能接待室",坐上"海洋地点变化器",它一下子就把我们送到了海洋世界。 今天的海洋,也是人类的家园,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人在海洋生活,你一定觉得十分好奇,人在海洋里怎么生存?其实嘛,海洋世界里有一座"氧气控制室",氧气从这里制作出来,再通过"氧气筒"传送到海洋每一个角落,人们吸进新鲜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再由"氧气控制室"接收,又制造出氧气……如此循环。 海底的鱼更是奇特,自从海水成为淡水之后,鱼儿就学会了人话,还会与人交谈呢,可有趣了!你们到了一大群鱼的面前,鱼儿就说:"Good morning!"鱼也会说英语,真是令人不敢相信。 听我介绍完,你们就到住宅区。虽然你们眼前看到的是一片荒芜,但是人们都生活在这里。海底的人与陆地人不相同,他们伙食简单,一颗"简食丹"就可过一百天,因而他们十分悠闲。住的呢?以四"海"为家,想到哪里睡就到哪里睡,无忧无虑。 接着,你们参观皇宫、公园……一定感到很宏伟、壮丽吧! 也许你们会担心,那么多人生活在海底,环境会不会出现问题呢?不会的。海底实现了无工厂化,但又有生产量。而且决不比陆地的生产量差,这是因为我们把陆地上排下来的垃圾、污水、通过"去污机器人""传给""制作机器人"进行加工,做出各种可用的东西…… 奇特、美妙的海洋世界参观完了,如何?相信你们一定会感到科学的力量是那样的神奇。
㈢ 你搜集到了哪些关于海洋战争的知识
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百年海战的历史告诉我们,不战则困,不进则退。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未来的资源之争将直指海洋。
㈣ 海洋地质的简介
主题词或关键词: 地质科学 海洋科学
内容
在进入21世纪后的十几年里,国际海洋地质学界关注的问题是从“全球变化”这个层面,探索人类活动之前的地质时期,或宇宙范围内的地球自然环境变化周期和发展趋势。揭示地球系统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水圈与其他圈层的内部反馈机理以及相互作用,预测地球未来的环境变化趋势。 科学家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地球板块构造和地球构造仍然是海洋地球物理学家们关注的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对新的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进行论证。其研究领域多集中在大洋地壳、被动陆缘和主动陆缘等方面。从早先的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等基础,发展成了板块构造理论,并为今天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人们关心的问题是,关于板块运动的驱动力的作用方式和内在机理,或者说,造成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受哪些因素影响?板块的刚性程度、板块动力学以及相关的地质作用是什么?其发展过程又是如何进行的?
20世纪70年代后、80年代初,科学家们提出地体构造理论。随后,各国地质学家、海洋地质学家,相继发现许多性质不同的地体组成。例如,地层地体、破裂地体、变质地体和复合地体等。虽然,地体本身或各地体之间产生断裂、漂移、碰撞和增生等不同演化过程,但是,人们有理由相信,地体构造乃是现代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板块构造的驱动力问题,多数学者赞同是地幔对流及其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对流性质、规模、板块运动方式等,仍存在较大分歧。特别是对已经提出来的“浅对流模式”和上下地幔分别存在的对流形式--“双层对流模式”等论点,由于论据不足,产生争议。
人们更为关注地壳构造和沉积史及俯冲史,包括被动陆缘热矿史等方面的研究。希望解决的问题是,被动陆缘底下地壳的性质如何确定?在大陆产生分离之前,是否会出现过地壳拱起、扩张、断裂等地质现象?出现的性质和时间如何确定?被动陆缘下的地壳是否是从大陆地壳演化而来的?大陆分离后立即形成的大洋地壳是否与海底扩张的稳定期形成的大洋地壳不同?被动陆缘如何随时间的推移而上下运动?它们又是如何影响沉积过程、沉积物的热状冷状史?被动陆缘块状滑动过程和模式是什么?从减少灾害的角度看,人们关心,深海沟与岛弧之间地带的构造形式,火山弧与深海沟之间地带的上下垂直运动,孔隙水在俯冲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弧后盆地的直接或间接成因?
(2)古海洋学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古海洋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产生的新学科,主要是把大洋水体的变迁作为研究对象。在海洋系统中,依靠海洋沉积,研究过去海水与水团、海水化学和海洋生产力、生物地理等方面的演化规律,讨论它们对全球大气和大陆环境的影响。国际古海洋学界正积极投入“全球变化”的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是探索人类活动以前或地球以外的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周期和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古海洋学已经被许多国际组织列为海洋地质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古海洋学本身固有的学科多,有跨学科性质,能建立探索机制模式等特点,与“全球变化”的总研究目标十分吻合,已成为“过去全球变化”、“全球海洋通量计划”等核心研究项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关注大洋热液循环研究课题。20世纪70年代后,通过载人深潜器等,人们对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若干洋底进行调查。人们陆续发现几个大的洋底热泉区。热泉区的发现,表明洋底热液活动对大洋地壳、沉积物和海水的地球化学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海底扩张理论,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洋底热液是含量极高的热液矿床。这一发现,立即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起。毫无疑问,洋底热泉将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矿藏,为21纪人类开采矿藏提供了新的可能。
人们在洋底热泉区的周围,发现大量的特殊生物区系,以及高温缺氧条件下,海水中有极高浓度的有机物,也就是类似原生生命体的细菌。科学家们称,洋底热泉好像是一片生命的绿洲。地质学家们为此设想,洋底热泉的环境,酷似前寒武纪早期生命诞生时的环境。如果这一命题能够成立,那么,它将为地球生命地源研究提出很多新研究课题。
洋底热泉中还有高浓度的化学物质,例如,硅和钙等。这就提出一个课题,如果热泉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硅的测量值有代表性的话,那么,硅可能是由热液过程以与大陆侵蚀过程相同的速率进入大洋的。假如这个推断能够成立,这对于估算在过去2亿年中,大洋化学收支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过程,应当与海底扩张的速率有某种关系。
(4)海洋沉积学已经形成,并发挥巨大作用。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人们采用比较沉积学、碳酸盐浊流沉积和事件沉积进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例如,确定了第四纪以来的海面变化,特别是渐新世以来变化的可比性。资料显示,它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曲线有某种一致性。再如,对灾变事件研究表明,灾变事件对沉积物的影响,要比长期正常沉积作用大许多。20世纪80年代后,幕式沉积研究和现代灾变理论逐渐引入沉积学。陆架沉积动力学研究重点,开始转向事件沉积学的研究,特别是旋回和事件沉积在陆架沉积层中的作用和地位,愈显重要。
大洋沉积物具有明显的韵律性和旋回性,它反映出一系列交替的气候状况。这与人们普遍关心的海平面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大陆及其边缘地带的显生代沉积地层资料,反映了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地质时期全球海平面变化范围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研究表明,长期的海平面变化,可能与洋盆体积变化有直接关系,而短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则是由气候因素引起的。显然,海平面变化的确切原因,应该说还没有完全为人们所认识。在南大洋进行的若干深海钻探获得大量资料信息,使人们对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古气候演变过程有初步了解。但是,当南极冰川在第三纪中期发生大量扩展时,北半球的冰川并不存在。这种极大的反差,让地质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大自然给人们设置的一道课题。
㈤ 求关于海洋地理的相关知识
洋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
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平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大洋底部很重要的地势特征是呈脉状分布的、具有全球规模的海底隆起。它像屹立在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脉,延伸四大洋。这些洋底“山脉”,称为大洋中脊,规模超过陆地最大山谷,其物质组成为硅镁质火山岩。这里有火山、地震活动。
海流又称洋流,是海水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冷缩等而形成密度不同的水团,再加上风应力、地转偏向力、引潮力等作用而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它是海水的普遍运动形式之一。海洋里有着许多海流,每条海流终年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它象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把整个世界大洋联系在一起,使整个世界大洋得以保持其各种水文、化学要素的长期相对稳定。
(1)、漂流:由风的拖曳效应形成的海流。
(2)、地转流:在忽略湍流摩擦力作用的海洋中,海水水平压强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稳定海流。
(3)、潮流:海洋潮汐在涨落的同时,还有周期性的水平流动,这种水平流动称为潮流。
(4)、补偿流:由另一海域的海水流来补充海水流失而形成的海流。有水平补偿流和铅直补偿流
(5)、河川泄流:由于河川径流的入海,在河口附近的海区所引起的海水流动称为河川泄流。
(6)、裂流:海浪由外海向海岸传播至波浪破碎带破碎时产生的由岸向深水方向的海流。
(7)、顺岸流:海浪由外海向海岸传播至破碎带破碎后产生的一支平行于海岸运动的海流。
主要需要掌握的洋流有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日本暖流,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厄加勒斯暖流,季风暖流,莫桑比克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东格陵兰寒流
,
水的热力学性质 水的热力学性质决定着海水温度状况。水具有很大的热容量①它比土壤大2—3倍,比岩石大5—7倍,比空气大3000多倍。地表热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洋面积辽阔、水量多、热容量大,所以海水温度变化缓慢、变化幅度很小。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储于海洋中,它对全球气候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二)海水温度的变化 这里海水温度指海洋表面的水温,具有日变化与季节变化。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在热带为0.5—1℃,在温带为0.4℃左右,在寒带只有0.1℃,内海因受大陆影响可达2—4℃。
日变化所及深度,一般不超过30米。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在大洋中心部分很少超过1—2℃,在热带与寒带一般不超过2—3℃,温带海水温度受大气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可达5℃左右。在洋流流经的海域,水温季节变化可达5—10℃;
内海、边缘海超过15°,例如我国渤海深入内陆,又处于温带,水温季节变化大于20℃。季节变化所及深度,可达300—400米。这一层水温几乎常年不变,称为常温层。该层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至3000—4000米深海,水温大致在2—3℃或更低,无论在热带或寒带,都是如此。这是因为,海水温度在2—1℃时,海水密度最大,以至两极冷水下沉到底部并缓慢地流向赤道,而赤道表层暖水流向两极,以补充极地大洋底部流出的冷水。
(三)海水温度的分布 海水表层温度的水平分布,主要受地理纬度的制约。大洋表层年平均温度,在赤道为27℃左右,南北纬30°—40°为18℃左右,两极水域低于0℃。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广,北半球大陆相对集中,以致相同纬度,北半球的海水表层温度比南半球高,但底层差别不大。大洋与海的表层水温状况有所不同。大洋中心部分不受大陆影响,表层水温稳定,而内海、边缘海受大陆或所在地区气候影响显著,表层水温差异很大。例如,波斯湾、红海、既处于热带干燥气候区域,又深入大陆内部,深受大陆影响,其表层水温可达35℃,反比赤道带海洋表层水温高。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相当简单,在常温层以下,大致深度每增加1000米,温度降低1—2℃。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目前已经登录的海洋鱼类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而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
所谓海底火山,就是形成于浅海和大洋底部的各种火山。包括死火山和活火山。地球上的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处,而海底火山大多分布于大洋中脊与大洋边缘的岛弧处。板块内部有时也有一些火山活动,但数量非常少。海底火山可分3类,即边缘火山、洋脊火山和洋盆火山,它们在地理分布、岩性和成因上都有显著的差异。海底火山喷发时,在水较浅、水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常有壮观的爆炸,这种爆炸性的海底火山爆发时,产生大量的气体,主要是来自地球深部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及一些挥发性物质,还有大量火山碎屑物质及炽热的熔岩喷出,在空中冷凝为火山灰、火山弹、火山碎屑。地中海就曾借助火山灰出现过”火山岛”。海底火山的分布相当广泛,大洋底散布的许多圆锥山都是它们的杰作,火山喷发后留下的山体都是圆锥形状。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海底火山约2万多座,太平洋就拥有一半以上。这些火山中有的已经衰老死亡,有的正处在年轻活跃时期,有的则在休眠,不定什么时候苏醒又“东山再起”。现有的活火山,除少量零散在大洋盆外,绝大部分在岛弧、中央海岭的断裂带上,呈带状分布,统称海底火山带。太平洋周围的地震火山,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80%。海底火山,死的也好,活的也好,统称为海山。海山的个头有大有小,一二公里高的小海山最多,超过5公里高的海山就少得多了,露出海面的海山(海岛)更是屈指可数了。美国的夏威夷岛就是海底火山的功劳。它拥有面积l万多平方公里,上有居民10万余众,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盛产甘蔗与咖啡,山清水秀,有良港与机场,是旅游的胜地。夏威夷岛上至今还留有5个盾状火山,其中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它的大喷火口直径达5000米,常有红色熔岩流出。1950年曾经大规模地喷发过,是世界上著名的活火山。
海底山有圆顶,也有平顶。平顶山的山头好像是被什么力量削去的。以前,人们也不知道海底还有这种平顶的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适应海战的要求,需要摸清海底的情况,便于军舰潜艇活动。美国科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H·H·赫斯当时在“约翰逊”号任船长,接受了美国军方的命令,负责调查太平洋洋底的情况。他带领了全舰官兵,利用回声测深仪,对太平洋海底进行了普遍的调查,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海底山,它们或是孤立的山峰,或是山峰群,大多数成队列式排列着。这是由于裂谷缝隙中喷溢而出的火山熔岩形成的。这是人类首次发现海底平顶山。这种奇特的平顶山有高有矮,大都在200米以下,有的甚至在2000米水深。凡水深小于200米的平顶山,赫斯称它为“海滩”。1946年,赫斯正式命名位于200以深的平顶山为“盖约特”。
赫斯发现海底平顶山之后,当时非常纳闷,他苦苦思索着:山顶为什么会那么平坦?滚圆的山头到哪儿去了?后来,经过科学家门潜心地研究,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原来海底火山喷发之后形成的山体,山头当时的确是完整的,如果海山的山头高出海面很多,任凭海浪怎样拍打冲刷,都无法动摇它,因为海山站稳了脚跟,变成了真正的海岛,夏威夷岛就是一例。倘若海底火山一开始就比较小,处于海面以下很多,海浪的力量达不到,山头也安然无恙。只有那些不高不矮,山头略高于海面的,海浪乘它立足不稳,拼命地进行拍打冲刷,经历年深日久的功夫,就把山头削平了,成了略低于海面、顶部平
㈥ 关于海洋知识
看看书吧:
书名:海洋篇-科学知识全知道
图书编号:1730808
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定价:12.0
ISBN:781074646
作者:李勇成
出版日期:2006-10-01
版次:1
开本:32开
简介:
作为科普刊物的编辑,我们经常收到学生读者的来信,希望能给他们推荐一套包涵知识面广,内容又紧跟时代的科普丛书。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后我们发现:虽然书店里有关科普的图书浩如烟海,但基本上都存在范围狭窄、内容陈旧的弊病。为此,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教育一线的部分优秀教师共同编写了这套“课堂上学不到”,但是“人人都需要”的科普丛书。
这套丛书有三大特点:
一、涉及知识面广,全套书18册,基本上涵盖了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二、语言通俗易懂,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知识性并重;
三、很多内容同教材联系紧密,对学生透彻理解课本知识有很大帮助。
相信这套丛书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启迪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都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目录:
深海到底有多深
在巨大水压下,深海鱼是怎样生存的
为什么深海里的鱼没有鱼鳔
深海到底有多黑
深海鱼是怎样在黑暗中辨别方向的
深海鱼的牙齿为什么特别大
在深海里,什么地方的生物最密集
深海里的“黑色烟雾”是什么
深海中的热泉是从哪里来的
深海虾足怎样保护自己不受热水泉伤害的
为什么即使在最冷的冬天,海洋也不会完全结冰
海水能有多冷,又会有多热
海洋原来就是咸的吗
为什么所有的海水不是一样咸
红海为什么是红色的
海水漏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海水总是那么多
海洋中的动物为何集体自杀
海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海水中含有哪些成分
为什么海水是咸的,而海上的冰却是淡的
条条河流都流进大海吗
涨落潮的时间是怎么知道的
加拉帕戈斯,何时能揭开你的面纱
海洋里存在海怪吗
鲸鱼为什么能唱歌
海洋里存在巨鳗吗
海洋鱼类为什么趋光
世上有海底村吗
海洋里有黄金吗
西沙群岛是珊瑚堆起来的吗
海和洋是一回事吗
海水为什么又咸又苦
海水为什么涨落
为什么会无风三尺浪
海流是怎样形成的
厄尔尼诺是怎么回事
海岸线为什么会变动
海岛是怎样形成的
3800万年前海温为什么突降
谁使鱼儿大聚会
海洋中为什么有淡水河
地球生命起源于海洋吗
世界第一大洋会关闭吗
北冰洋为何正好装下南极洲
红海能变成未来的大洋吗
海沟——“地狱”的人口处
㈦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大海的知识
大海
[dà hǎi]
大海岸更多义项
更多图片(42张)
大海(英文: and ockjuukus;The ocean;The sea 法文:Mer)即海洋。其实海与洋还是有些差别的。 海和洋的区分: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4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中文名:大海
外文名:Seyt and ockjuukus;The ocean;The sea
法文名:Mer
别名:海洋
分享到...
简介
“大海是生命之源”,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海图册 5张海(英语:ocean,sea 法语:mer),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份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
大海美图;图册 18张世界共有5个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南大洋。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
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6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1983年《袁家山简介》:“袁家山,又名吕祖庙、小蓬莱。……据传,明天启日本侵占琉球群岛,明皇帝派兵部尚书袁可立出征,船行至大海中间,风浪大作。
海洋形成
一、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海其实是在地球史上第一次火山爆发时由于水蒸气太多而形成了云,之后又下了几千年的暴雨,汇成了大海。
二、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三、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大海图片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四、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五、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点击加载更多
㈧ 关于大海的知识有哪些
海(英语:ocean,sea 法语:mer),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份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考虑咯考虑抠图扣扣结局了
查看全部2个回答
胖大海一盒多少钱?京东食品饮料...
关注蜂蜜菊花茶的人都在看
胖大海一盒多少钱-京东精选热销好货,快速到家,让生活更有滋味,0满足你的美味想象!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广告
可以瘦身不 _先别着急减肥!找对原因!你才能有效的减肥
可以瘦身不 体重降不下来的4个原因,看完这个胖到300也能瘦!23岁以上适用记住这样做1:起床一杯白开…
深圳市珂颜科技有限..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有什么关于大海的知识,越短越好
海水永不停息的翼展,一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前丹江路口。附近乘饭聚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得无影无踪。
9 浏览39992020-04-27
有什么关于大海的知识,举两例
1、海水所以咸,是因为海水中有3.5%左右的盐。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海水组成) 2、海洋是矿产资源的聚宝盆。油气田、稀锰结核、海底热液矿藏、可燃冰。(大海的矿藏丰富)
283 浏览27912018-04-30
关于大海的诗有哪些?
关于大海的诗句有以下几句: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唐代: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 宋代: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唐代: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海人谣》 唐代:王建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21 浏览157932018-06-28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大海的知识?
大海 [dà hǎi] 大海岸更多义项 更多图片(42张) 大海(英文:Seyt and ockjuukus;The ocean;The sea 法文:Mer)即海洋。其实海与洋还是有些差别的。 海和洋的区分: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4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中文名:大海 外文名:Seyt and ockjuukus;The ocean;The sea 法文名:Mer 别名:海洋 分享到... 简介 “大海是生命之源”,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海图册 5张海(英语:ocean,sea 法语:mer),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份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 大海美图;图册 18张世界共有5个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南大洋。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 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6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1983年《袁家山简介》:“袁家山,又名吕祖庙、小蓬莱。……据传,明天启日本侵占琉球群岛,明皇帝派兵部尚书袁可立出征,船行至大海中间,风浪大作。 海洋形成 一、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海其实是在地球史上第一次火山爆发时由于水蒸气太多而形成了云,之后又下了几千年的暴雨,汇成了大海。 二、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三、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大海图片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四、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五、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点击加载更多
70 浏览1322
关于大海的知识 急
1、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太阳光照到海洋上时,只有蓝色的光线被反射回来,而其它几种颜色的光线都被海水吸收了,这样我们看到的海水就是蓝色的了。 2、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大大小小的河流经陆地时,从岩石和泥土中吸取了大量的盐,并把这些盐带入海中。所以海水就是咸的。我们在海岸边设置盐田,使海水慢慢蒸发,就可以得到海盐,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约1亿吨。 3、海里为什么有波浪? 海水本身并不会产生波浪。波浪是受风力、海底地震或月亮与太阳的吸引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在这些因素当中,风力对海的波浪影响最大。 4、海洋有多大? 如果把地球表面分为四份,那么有三份都被海水覆盖着,只有一份是陆地。地球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的星球。 5、大海会呼吸吗? 海水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6、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面,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0%。海底锰(měng)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约有10亿多千瓦。如果把波浪能和海流能也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 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必然严重破坏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为什么要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至今那里还生活着20多万种生物。据统计,动物界有32个门类,其中23个生活在海洋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开发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给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破坏。最明显的是,一些海域鱼类资源量急剧减少,某些海洋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留一部分不受人类干扰的海域自然状况,使各种海洋生物能够保存下来,为人类持续利用,这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旅游业都具重要意义。国际上把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海洋保护事业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标准之一。 海洋不但非常辽阔,而且深得惊人,最深的地方,就是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整座放下去,它的山尖也会被海水完全淹没! 就在浩瀚无边和深不可测的大海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动物、植物、矿物和其他资源。仅仅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海洋动物,从身长30多尺,体重120吨以上的鲸,直到小得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出的浮游动物,就多达15万多种。那数不清的鱼、虾、蟹、蚌(bàng),都是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的食物。藻类等海洋植物在一万多种以上,其中很多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可作优良的食物或制成珍贵的药品。在海底深处,更重要的宝藏,是人们已找到了的丰富的石油啊!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这个伟大的人类秘密仓库中一部分的财富。由于人类对海洋知识仍然浅薄,还有更多的宝藏,蕴藏在海底深处,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呢。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及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东西最大宽度约2万公里,南北约1.6万公里,超过所有大陆和岛屿面积的总和。太平洋的平均深度是4028米,一半以上深度超过5000米,最深处为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大西洋面积为9336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位于波多黎哥海沟,为9218米。印度洋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2897米,最深处为爪哇海沟,达7450米。北冰洋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200米,最大深度5449米。
29 浏览5412017-12-16
3评论
热心网友1
哇塞!
热心网友1
哇!
热心网友赞
666
评论两句334
㈨ 你知道有关海洋的哪些知识
海洋杀手——赤潮潮汐——海洋的呼吸海洋与陆地交界的地方,叫做“海岸线”, 海洋知识小问答
1、什么叫海洋?世界海洋有多大?
海洋是指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体,起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因为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水球”。
2、什么叫海?什么叫洋?海与洋有何区别?
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叫洋,边缘附属部分称海。海与洋之间彼此通连,共同形成世界统一的海洋整体。海与洋之间有四个明显的区别:大洋的面积大;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海的面积小得多,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1%;大洋深度大,平均水深一般都在3000米以上,海的水深平均较浅,平均水深一般在2000米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几十米深;大洋有独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统,海则受大洋流系和潮汐的支配;大洋离陆地较远,受陆地影响小,水温、盐度等要素比较稳定,海水的透明度大;海与陆地接边,受大陆影响大,海洋要素随季节变化大,海水透明度较差。
3、什么是海洋经济?
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和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4、沿海国领海主权的内容包括哪些?
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受国家主权的支配和管辖。此项主权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开发和利用领海内资源的权利;(2)国家对领海上空的专属权利,即未经沿海国家许可的外国飞机不得进入该国领海上空;)(3)沿海航运及贸易权;(4)制定、颁布有关领海内航运、辑私、移民、卫生、水域保护等方面规章制度的权利;(5)刑事、民事管辖权。
5、“中国海”指哪些海?正确的称谓是什么?
“中国海”泛指中周围濒临的海。又分“东中国海”与“南中国海”。“东中国海”就是指东海,一种说法包括黄海;“南中国海”就是指南海。这些海的正确表达法,应该根据中文版的世界地图的称谓,叫作黄海、东海和南海。
6、我国的海洋资源。
在我国的“蓝色国土”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可利用的滩涂2.2万平方公里,浅滩12.4万平方公里,宜建中等泊位的港址160多处;海洋生物资源20278种;近岸石油资源255亿吨,天然气资源14万亿立方米;海洋能源总装机容量2l80万千瓦;已探明的矿产资源65种,还有1500多个海滨旅游景点资源。